内容简介 · · · · · ·
那是一个狂飙的年代!
青春似火红,他们却上山下乡,为了什么?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知青”,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群人。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
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
此外,作者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本书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作者简介 · · · · · ·
子蕴,本名刘湘,共和国同龄人。长身体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上中学时遇到了“文化大革命”,该上大学了,却被“上山下乡”十年,而立之年幸遇中国改革开放,拼搏至今。她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即便遭遇许多苦难,对中国的未来永远怀抱着梦想。
目录 · · · · · ·
[目录]
宋序 当文青遇上知青
推荐序一 站在同一块基石上的感念
推荐序二 现代中国城市生活的写真
自序 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
第一章 我的家庭
我的祖上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美人儿二姨
我的兄弟姐妹之姐姐
我的兄弟姐妹之哥哥
我的兄弟姐妹之弟弟
第二章 青少年时代
童年趣事
快乐小学
歌声伴着我长大
令我魂牵梦绕的女子十二中学
我的电影情结
第三章 “文革”岁月
最后一课
“红色革命”
不该凋谢的花朵
生死之交
国际歌战斗组
革命大串联
军训生活
当矿工
卖货郎
看芭蕾舞剧
告别演出
第四章 峥嵘岁月不峥嵘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初到三十二团某农业连
下乡第一顿饭
修水利
掰苞米棒子
鸿雁传书
抢煤
安团长和一台节目
我被留在三十二团文艺宣传队
一个很棒的集体
到十八团参加兵团文艺汇演
调入团宣传股报道组
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政治处的新生活
惊魂“九一三”
政治处的三位股长
黑老李、白老李和安团长
政治处的战友和朋友
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山火
第五章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
道是无心却有心
少年不识愁滋味
春到心头草木知
西风愁起绿波间
人与青山瘦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六章 另是一番天和地
好一个下马威
不一样的感受
漂泊的心有了归宿
噩梦般的经历
漫长的入党历程
令我崇敬又心痛的知青英雄蒋美华
儿子降生了
生活趣事
探亲假的记忆
哀乐低回的年
我的北京知音
父亲接我回北京
第七章 我的待业生活
北京不欢迎我们
艰难的求职之路
图书馆的故事
等待分配的日子
药店学徒
我的笔名叫栀子
第八章 D的辗转返城之路
近距离两地奔波的生活
儿子成了小黑人儿
四处碰壁的日子
迟到的团聚
第九章 求学记
1977年那次高考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第十章 难忘八十年代
忽如一夜春风来
春风吻上了我的脸
西风不识相
那一股铺天盖地的歌坛西北风
我们都还年轻
我的中国心
尾 声: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 · · · · · (收起)
宋序 当文青遇上知青
推荐序一 站在同一块基石上的感念
推荐序二 现代中国城市生活的写真
自序 挥之不去的青春记忆
第一章 我的家庭
我的祖上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美人儿二姨
我的兄弟姐妹之姐姐
我的兄弟姐妹之哥哥
我的兄弟姐妹之弟弟
第二章 青少年时代
童年趣事
快乐小学
歌声伴着我长大
令我魂牵梦绕的女子十二中学
我的电影情结
第三章 “文革”岁月
最后一课
“红色革命”
不该凋谢的花朵
生死之交
国际歌战斗组
革命大串联
军训生活
当矿工
卖货郎
看芭蕾舞剧
告别演出
第四章 峥嵘岁月不峥嵘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初到三十二团某农业连
下乡第一顿饭
修水利
掰苞米棒子
鸿雁传书
抢煤
安团长和一台节目
我被留在三十二团文艺宣传队
一个很棒的集体
到十八团参加兵团文艺汇演
调入团宣传股报道组
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政治处的新生活
惊魂“九一三”
政治处的三位股长
黑老李、白老李和安团长
政治处的战友和朋友
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山火
第五章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
道是无心却有心
少年不识愁滋味
春到心头草木知
西风愁起绿波间
人与青山瘦
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六章 另是一番天和地
好一个下马威
不一样的感受
漂泊的心有了归宿
噩梦般的经历
漫长的入党历程
令我崇敬又心痛的知青英雄蒋美华
儿子降生了
生活趣事
探亲假的记忆
哀乐低回的年
我的北京知音
父亲接我回北京
第七章 我的待业生活
北京不欢迎我们
艰难的求职之路
图书馆的故事
等待分配的日子
药店学徒
我的笔名叫栀子
第八章 D的辗转返城之路
近距离两地奔波的生活
儿子成了小黑人儿
四处碰壁的日子
迟到的团聚
第九章 求学记
1977年那次高考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第十章 难忘八十年代
忽如一夜春风来
春风吻上了我的脸
西风不识相
那一股铺天盖地的歌坛西北风
我们都还年轻
我的中国心
尾 声: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 · · · · · (收起)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知青”,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群人.北京知青子蕴历经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用图文对照实录一个真实的时代.)
知青”,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群人.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
(展开)
> 更多书评 3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人文/社会/艺术/科学 (utodystopia)
- 微信读书赠送2 (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Blahblah 2015-03-22 14:41:52
作者很小资,并不是想象中的60年代的人又红又专又左,时时刻刻喊着要为祖国燃烧青春的样子/作为90后读她的文章感觉不到隔膜和陌生,一直是用亲切的与大家聊天的口气来写/看了她很详细地讲自己的经历,除了对当时的历史事件有更具体的感受外,也顺带着理解了一下我爸妈他们某些想法爱好的源头/还是认为假如被改编成动画会很棒很棒! 总之强烈推荐!
0 有用 郑宁素 2022-06-16 07:15:21
不痛不痒,就是流水账。
0 有用 晚睡少女 2022-03-09 23:02:05
在那段艰涩难熬的日子里,书里细微真挚的情感让我不禁数次落泪,从这不应歌颂却应牢记的青春岁月,我窥探到了不曾触碰过高贵灵魂的吉光片羽。向子蕴老师表达我个人深深的敬意,向曾经努力奋斗的知青们致以我深深的敬意。
0 有用 慕思唐 2022-07-27 18:00:31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之17年4月28日购于某东。作者与家父同龄,我曾经数次也鼓励他把那段岁月写出来,为自己也我们这一辈乃至后代们,可他却总说不愿回忆往事。
0 有用 上楼梯的雪人 2018-01-22 17:03:48
打个五分吧,可能是之前的作家写这段历史都太过沉重了,突然看到有人可以写的如此的温和,感到有点小小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