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个故事其实很普通,甚至有点老派,方方的语言也明白如话,没有非常精妙的地方。但却十分好读,也许每个读完这样一本书的人都会发出像方方所说的一声叹息吧。
我就是方方的脑残粉~~~~
对湖北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方方和池莉,上次读武昌城满目悲怆,这次却略有失望。曾经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倾轧,在如今浅薄的生活方式面前,一无抵抗力,方方也表现出了无能为力的沮丧。
人物刻画得有些单调,过于明显地把两种价值观念用两种对立人群区隔开来,以显出批判现实的效果,固然用意是好的,但很难令人回味无穷。方方试图用这篇小说抨击中国大学可悲的现状,其笔下毫不要脸的各式人物和迂腐老实的无用书生迥然不同的处境也的确读得我惊心动魄——我还是会为这种未能拿捏好尺寸的现实批判感到可惜。
继《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之后,方方老师再度尝试了当代寓言体书写。不过不同于凭空捏造的涂自强,她觅到了小说主角在生活中的原型,并续写了创作于九十年代的一个短篇,将其拓展成中篇;当然,也不仅仅是增加了篇幅而已 —— 旧一代的故事继续,而新一代的故事也已拉开序幕。通过一代接一代的更迭传承,她明面上写小家庭的因缘与际遇,实则探讨了大时代的枯荣与浮沉;她以容不迫的笔触,通过四两拨千斤式的围观环宇构造,将家庭,爱情,事业等亘古不变、关系“人所以为人”以及“知识分子的当代困境”等严肃话题向读者诸君娓娓道来。可是,方方老师毕竟不是学院派作家,文风也少了些知识分子气质,作品的格局略小,多了些小聪明,少了些大智慧,各位人物自是性格分明,可多了些刻板印象,知识分子若是如此,也只能存在于市侩气颇盛的闲言碎语之中。
难道这个时代真的已然不属于知识分子了吗?小说将知识分子与商人变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来审视当下社会,不得不说很刻意也显得很武断和浮躁。当然在这样一个追名逐利的时代,人们欲望的膨胀已然使得知识分子的清高与追求变得可笑而又遥不可及,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仍然不能忘掉自己的信仰,失掉自己的操守,不可「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度残春」,因为我们的时代和历史不应该沦为一介戏子,给谁演戏就为谁化装。
失败的一本书:第一,禾呈和雪青只是分属于于知识分子和商人这两派中的个体,并不能代表这两派在中国的命运。知识分子哪里这么闭塞,商人哪里这么轻浮。方方写得太潦草了,仅画了个轮廓。第二,代表禾呈和雪青两派的小辈与他们相比并无任何智识和处境上的进步或者变化,所以没有一个立得起来的角色。
写得还好,对世事颇有鞭挞,但几无亮点。通过两代不同却又相似的人生,可以看出方方堕落成另一个六六了。只能说,乡愿害死文学了。
高端寡淡版故事会。
文章平铺直叙,但在作者叙事平淡的语言中却让人对主人公一些命运唏嘘不已
看完感慨颇多,时代变了,读书人没有出路啊!
比预期差一些,不过话说回来,方方总是在说大实话
太差了,看在篇幅短的份上才坚持看完了。方方好像写不好知识分子,角色全都像假人一样,特别苍白而没有说服力。读了她不少中短篇,得到了这么个印象。不知道《乌泥湖年谱》是不是好些。
当人们不再安贫乐道……
“啼血无用处,缄口度残春”。 午餐读物,市井平实。
当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想起诗人之死 诗歌边缘化 如今真正的知识分子怕是也逐渐边缘化 前几天看陈主任说 越来越多年轻人对某种传统延续下来占主导的文学体制不以为然 确实 文学标准已让位感性分配原则 甚至受物欲影响太大 纯文学的呼声也愈发没有底气 潜心钻研学术的轻易就被用钱买文凭的超越 心有不甘又得承认现实残忍 还不如像方方一样洞若观火 然后问问自己“他想要的 是不是你想要的” 这样一想 也就没有可比性了
做司机的老二闯出一片天地,身价昂贵香车美人。勤恳读书的老大空有博士头衔,却无法安身立足。读书无用的背后折射的是经济改革下财富快速积累的弊端,高校育人中教师本身情商的缺位,以及社会变革后年轻人的不安与浮躁。
世态,反应一生的小故事。可读性强。
短小精悍,挺有意思。
人民之不幸
> 惟妙惟肖的爱情
6 有用 鹿港水手 2015-04-07 23:44:32
这个故事其实很普通,甚至有点老派,方方的语言也明白如话,没有非常精妙的地方。但却十分好读,也许每个读完这样一本书的人都会发出像方方所说的一声叹息吧。
7 有用 阿烈 2015-04-12 11:04:09
我就是方方的脑残粉~~~~
3 有用 毛毛 2015-08-05 08:30:13
对湖北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方方和池莉,上次读武昌城满目悲怆,这次却略有失望。曾经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倾轧,在如今浅薄的生活方式面前,一无抵抗力,方方也表现出了无能为力的沮丧。
5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5-12-29 22:55:34
人物刻画得有些单调,过于明显地把两种价值观念用两种对立人群区隔开来,以显出批判现实的效果,固然用意是好的,但很难令人回味无穷。方方试图用这篇小说抨击中国大学可悲的现状,其笔下毫不要脸的各式人物和迂腐老实的无用书生迥然不同的处境也的确读得我惊心动魄——我还是会为这种未能拿捏好尺寸的现实批判感到可惜。
3 有用 别的树 2015-09-17 09:34:08
继《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之后,方方老师再度尝试了当代寓言体书写。不过不同于凭空捏造的涂自强,她觅到了小说主角在生活中的原型,并续写了创作于九十年代的一个短篇,将其拓展成中篇;当然,也不仅仅是增加了篇幅而已 —— 旧一代的故事继续,而新一代的故事也已拉开序幕。通过一代接一代的更迭传承,她明面上写小家庭的因缘与际遇,实则探讨了大时代的枯荣与浮沉;她以容不迫的笔触,通过四两拨千斤式的围观环宇构造,将家庭,爱情,事业等亘古不变、关系“人所以为人”以及“知识分子的当代困境”等严肃话题向读者诸君娓娓道来。可是,方方老师毕竟不是学院派作家,文风也少了些知识分子气质,作品的格局略小,多了些小聪明,少了些大智慧,各位人物自是性格分明,可多了些刻板印象,知识分子若是如此,也只能存在于市侩气颇盛的闲言碎语之中。
2 有用 半掩门儿的~ 2015-01-26 16:07:01
难道这个时代真的已然不属于知识分子了吗?小说将知识分子与商人变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来审视当下社会,不得不说很刻意也显得很武断和浮躁。当然在这样一个追名逐利的时代,人们欲望的膨胀已然使得知识分子的清高与追求变得可笑而又遥不可及,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仍然不能忘掉自己的信仰,失掉自己的操守,不可「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度残春」,因为我们的时代和历史不应该沦为一介戏子,给谁演戏就为谁化装。
1 有用 欧小小 2014-09-28 21:27:22
失败的一本书:第一,禾呈和雪青只是分属于于知识分子和商人这两派中的个体,并不能代表这两派在中国的命运。知识分子哪里这么闭塞,商人哪里这么轻浮。方方写得太潦草了,仅画了个轮廓。第二,代表禾呈和雪青两派的小辈与他们相比并无任何智识和处境上的进步或者变化,所以没有一个立得起来的角色。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15-04-27 10:30:21
写得还好,对世事颇有鞭挞,但几无亮点。通过两代不同却又相似的人生,可以看出方方堕落成另一个六六了。只能说,乡愿害死文学了。
3 有用 胖三三三 2016-01-29 19:51:57
高端寡淡版故事会。
1 有用 Amy128812 2015-09-24 22:46:20
文章平铺直叙,但在作者叙事平淡的语言中却让人对主人公一些命运唏嘘不已
1 有用 正能量maruko酱 2015-08-10 23:34:30
看完感慨颇多,时代变了,读书人没有出路啊!
2 有用 每天拿个铁 2020-03-07 10:36:48
比预期差一些,不过话说回来,方方总是在说大实话
0 有用 沁云 2017-05-29 07:30:49
太差了,看在篇幅短的份上才坚持看完了。方方好像写不好知识分子,角色全都像假人一样,特别苍白而没有说服力。读了她不少中短篇,得到了这么个印象。不知道《乌泥湖年谱》是不是好些。
1 有用 ⛅️ 2021-04-05 09:36:14
当人们不再安贫乐道……
0 有用 海岸 2018-10-16 13:15:22
“啼血无用处,缄口度残春”。 午餐读物,市井平实。
1 有用 FermeFaon 2018-10-11 20:32:34
当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想起诗人之死 诗歌边缘化 如今真正的知识分子怕是也逐渐边缘化 前几天看陈主任说 越来越多年轻人对某种传统延续下来占主导的文学体制不以为然 确实 文学标准已让位感性分配原则 甚至受物欲影响太大 纯文学的呼声也愈发没有底气 潜心钻研学术的轻易就被用钱买文凭的超越 心有不甘又得承认现实残忍 还不如像方方一样洞若观火 然后问问自己“他想要的 是不是你想要的” 这样一想 也就没有可比性了
2 有用 RW 2019-03-25 18:47:06
做司机的老二闯出一片天地,身价昂贵香车美人。勤恳读书的老大空有博士头衔,却无法安身立足。读书无用的背后折射的是经济改革下财富快速积累的弊端,高校育人中教师本身情商的缺位,以及社会变革后年轻人的不安与浮躁。
1 有用 小蘑菇 2015-03-20 09:45:40
世态,反应一生的小故事。可读性强。
1 有用 困困君、 2017-08-23 23:13:18
短小精悍,挺有意思。
7 有用 Robin 2020-04-08 14:23:06
人民之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