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书评 (32)

张凡SF 2017-08-13 09:28:10

草婴版《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作家的妻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七大长篇里,有五大长篇都得益于第三任妻子安娜的速记和对他赌博欲望的放纵,她知道他赌光了就不得不写……无条件的崇拜和帮助。如果陀在后来不是遇见了这个平凡的妻子,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真的很难读到最重要的几大长篇。而托尔斯泰则长年和小她18岁...  (展开)
花果山出产南瓜 2020-06-21 16:04:56

安娜聪明得可悲

安娜很难让如今的人喜欢起来,她的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太不一样了,以致于她的许多行为是令读者难以理解的。安娜的故事大多落在了她的痛苦和歇斯底里上,发生在“偷情”之后,没有道德上的“正确性”,然而她很多的魅力却来自于文字无法传达的“美貌”和“风情”——列文也为...  (展开)
土星 2015-08-07 22:56:19

列文获得信仰,内心平静

托翁大作,终有拜读,缘起陈丹青和柴静两个我奉为当代民国人物的共同推荐。只是陈推捧《战争与和平》,柴更喜《安娜》。他们说起各自的喜好都是捧着书反复读,在留白处写笔记。柴说如果说是什么对她采访最有益,不是哪位前辈,不是什么方法论和实战术,而是这本《安娜》。 看...  (展开)
彩虹桥🌈 2024-12-24 15:00:17

安娜的行为是女性解放,还是女性堕落?

开始抱着极大的好奇心来阅读,从安娜第一次出场,到她欲推还迎地进入婚外恋,想离婚,又不够又魄力,做错了事情,一边安慰自己是真爱,自己是勇敢的先驱者,但又不接纳社会对她的评价,我觉得她好矛盾啊。到了后期,又质疑伏伦斯爱不爱她?生活中患得患失。但凡怀疑的,就不是...  (展开)
fiona 2024-02-21 16:48:40

人敌不过社会环境,既然相爱就还请好好珍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历时18h34min!我终于看完了! 感觉没有什么特别的,可能是之前读这种类型的书比较多就有点麻木了。但是要我写肯定是写不出来一点。看书批判的角度和正儿八经自己写是完全两码事哈哈哈哈。 anna死后也就只能影响到爱她的f,这也是她选择死亡的原因。但,,她后期确实非常抑郁,...  (展开)
惊蛰 2021-05-18 20:43:40

遇见安娜

读完托尔斯泰这本六十万字的《安娜·卡列尼娜》,我感觉我的人生又完整了……一点。小说主要写了两条线,一条是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的斡旋,也是这本书广为流传的一条“出轨”主线。而另一条线则是乡村地主列文探寻人生意义的线。两条线交织进行,忽明忽暗,看似没有关联实...  (展开)
夏绯荼蘼 2020-11-17 11:04:09

我们都是哈姆雷特

评论: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外交官看的是女演员的演技和实力,红脸胖太太从穿着和装扮上似乎就可以看出其性格,直爽和粗鲁,而大部分的人则没有看法,随波逐流,要用肯定并且高度接受别人的看法来掩藏自己的无知,只有少数人能够说出许多人不敢说的实话。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经典...  (展开)
宝宝还能再战! 2019-04-30 14:50:23

她的自由与爱情等价,将全部的希望都系于他一人身上。 让他心生厌倦,让她心死如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死得真惨呐!”一位先生在旁边走过说,“听说被轧成两段了。” ——“我的看法正好相反,这是最好过的死法,一眨眼就完了。” 我不知道,当她满怀着痛苦,如疯如魔一般怔怔地往火车站台上走去,当初和伏伦斯基初见时路人的只言片语是否进入了她的心。 这是最好过的死法,...  (展开)
松本.囧.睡前吃点压床食 2025-02-14 18:47:59

读《安娜卡列尼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241011—20250212,读《安娜卡列尼娜》,历时4个月读完这部60w字的小说,也是我读完的列夫托尔斯泰的第二部书。《安娜卡列尼娜》的时代背景出于19世纪70年代沙俄上流社会。比《战争与和平》要晚50年,社会已经发生了改变。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托尔斯泰会不会放一些“彩...  (展开)
豆友202635769 2023-07-11 22:48:45

人物形象概括

人物性格层次丰富,心理描写真实细致。列文是作者的化身,民粹主义特征明显: 强调俄国的特殊性,思想和感情上都接近农民,直率而道德感强,经济身份是一 个善于经营的农场主。由于对生命终极意义问题的追问,最后成长为宗教信仰者。 安娜的形象很复杂,难以判断作者对之的态度...  (展开)
chung_kuohua 2023-05-04 21:31:28

圆拱之下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去年自《平凡的世界》激起持续将近一年的文学阅读热情后,《安娜·卡列尼娜》让我感受到这一段文学旅程的脚步要放慢一些了。最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去年春夏读了很多现代文学,想换换口味读点古典文学;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留意到书中提...  (展开)
名字不重要 2023-04-12 14:06:47

结婚或单身,你准备好了吗?

我知道以婚恋角度解读《安娜·卡列尼娜》,格局小了,托翁的浩瀚绝不仅限于此。但是,我以一个已婚已育中年妇女的视角阅读本书,发现真的是句句良言,只恨没有早些拜读。谨以此文写给正值妙龄的姐妹们参考。 一、命运的车轮碾压一切 开场和终场的火车暗示命运的无情碾压。可究...  (展开)
Ling_ 2022-07-06 16:47:25

评《安娜·卡列尼娜》

虽然我对最后安娜的结局和伏伦斯基的反应的描写匆匆一过,还有一大段列文的自白有点不满,但是不得不说还是非常非常非常伟大的作品。从来没有看过哪本小说,有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只是场景,而是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伏尔泰对每个人内心的描述简直太过细腻,到目前为止,从...  (展开)
pendulum 2021-07-19 11:45:10

碎碎念

终于看完了《安娜卡列尼娜》,确实很长的,后面有点囫囵吞枣的感觉了。到最后安娜自杀以及自杀前那段飘荡的意识流的宣泄带我的震撼已经消解了,其实也完全不是震撼,因为我完全明白她的想法她的行为逻辑,所以觉得很正常,很多时候我也是像她那样思想急转直下的走向最无望的极...  (展开)
李基旬 2021-07-16 00:52:33

由《安娜·卡列尼娜》到对俄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浅显对比

读之前看书名,以为安娜·卡列尼娜是主角,阅读的过程中才发现太狭隘了,人人都可以是主角,伏伦斯基、吉娣、列文、卡列宁、奥勃朗斯基、陶丽……个个戏份十足,参与感十足,特别是列文,书名改为叫《农夫列文的田园生活与理想》也不为过。或许列夫托尔斯泰是为了讨巧,迎合大...  (展开)
圈圈 2021-03-18 11:53:24

对安娜卡列尼娜的一些所思所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安娜的看法经历了从偏见到偏爱的历程,这在我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初看时不能接受她的婚内出轨,对无辜丈夫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卡列宁的过错只占很小一部分,造成安娜热情的天性被抑制的更多的是社会伦理和家庭教育的捆绑),以及对自己不完全接纳的模糊不决与犹豫,后来渐...  (展开)
梦中的声音丶 2021-02-15 17:32:36

读安娜·卡列尼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伏伦斯基,典型的花花公子。他因为激情与安娜相恋,彼时的他从来没有过过真正的家庭生活,不懂得责任,不考虑后果。他与安娜相恋参杂了多种因素,部分满足了他的好胜之心。 安娜,活力、生气、美丽。她与伏伦斯基堕入爱河。她因为这些感受一度想避开,因为伏伦斯基的锲而不舍而...  (展开)
哆啦C梦2.0 2020-11-20 11:14:55

关于《安娜·卡列尼娜》和托尔斯泰相关的个人碎笔

电子书,大半个月,早晚通勤时间在地铁上读完。 “安娜·卡列尼娜”这个标题不太贴切,正如一些短评中所说的那样,就好比是作品明明是“红楼梦”却起了个“林黛玉”的标题。我理解托尔斯泰并不只是想写一个出轨女人的故事、而是想要展现当时的俄国贵族社会的全景,但是,无论怎...  (展开)
豆友209136171 2020-05-26 09:58:30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终于有勇气完整地读完了托尔斯泰的第一步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故事的开始大家都耳熟能详,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许真正理想的幸福家庭是不存在的,而这种各自的不幸才是生活的精彩之处吧。本书牵涉到的人物众多,从贵族到贫民,背景复杂, 从城...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32条)

订阅安娜·卡列尼娜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