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执法则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听完倪达博客来看的, 期待24年12月底的宣判结果
两大家族势力的对峙、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手眼通天的嫌疑人、出轨与婚姻危机、警方的致命失误……天呐,简直比好莱坞电影还精彩!最高检一年多前就启动复查了,到现在都没结果!可是李慧、李文浩已经坐牢15年了!这个案子是否会疑罪从无?就看最高法的了!幸亏在判决前出版,要不然就呵呵了🤭
我有一根仙女棒,我说破案就破案~呵呵……
不推荐这本书,因为如果你是一个相信自己可以明辨是非的人,你会彻头彻尾地对FL二字失去信心的。从现场取证到鉴定、录口供,从JC到公诉人、法官,从市中级法院到省高级法院,真的是漏洞百出、层层崩坏。正如受害人与被告的儿子所说,“FL算个屁!”
好故事,中国小城社会关系人情之错综复杂都在里面,非常典型,相较于证据被反复论定又推翻,背后一摊人情的浑水才是最好看的部分。
对于梳理案情很有用,尤其是后面几张搜证、伪证和庭审的部分,但是实话说这篇也充斥着作者的主观臆测,非常多看起来客观,但是基于事实本身作出的一些主观评价,比如说那两位抢劫犯反复强调可能就是嫌疑人,但是如果大量存在刑讯逼供,他们能描绘出现场状况也是不难想象的,还需要更多的实际证据不能仅凭孤证随便怀疑。最后还是强调一点,死刑需要证据确实充分,而不是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留有余地的判决实际上还是在给自己留后路。本案除非找到真凶,或者刑讯逼供的人出来做证还不是一位,必须多位加上伤情鉴定才能翻案了。
2024年年尾本案再次审理 至今还未宣判 我只希望再次宣判能得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读完这本书也看了南方周末的报道,我不知道自己期待什么样的真相,无论哪一种,都会让我看到那些我不愿意承认的更强大的存在。 虽然由于权力之手的舞弄,我们早已经永远无法得知真正的真相。
在中国,现实就是最好的编剧,只是,我怀疑没有人能够把它拍成电影。
北区文化中心图书馆借阅,可真是远啊……
紫藤巷凶案过去了17年,然而始终无法定谳
切入点不错,没去看这个案子的文书,如果作者所言都是有依据的话,这个案子感觉是有点问题。然而作者的写法太过煽情,不太符合我对非虚构作品客观的期待
2023.4.20-4.21。且不说凶案真相如何,本书的逻辑是行得通的,而且如作者所说,他力图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他的发现,他做到了。我的阅读体验是主观色彩不浓厚,尤其是与书中节选的报纸、杂志文章相比。真凶并未走远,甚至都没有走,但案件却迟迟没有告破。我的直观感受是1.政治和舆论因素占比过重;2.嫌疑人不够坚定(但要是在生不如死的情况下,谁还管坚定呢);3.公职人员没有责任心(但要是在自身利益面前,谁还能保有无畏的责任心呢);4.或许和孙小果案一样,其实不是什么大官或大富,只是会运作,缺了一环就无法形成现在的局面;5.事情不降到自己头上,旁观者都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本书并无过多文学性的描写,却让人联想到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和奎因的《希腊棺材之谜》,的确适合改编成电影,也的确会难过审核关。
一口气看完,读的酣畅淋漓
2019年扫黑除恶,在云南抓捕了再次犯罪的被判死刑者孙小果。 2020年郭文思一个杀人者,被判无期徒刑后,只服刑十几年再度杀人被抓。 我看着书架上这本趁着绝版前,买下来的书,想起书中的这个故事 ,沉默无言。 人世间 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哀怨。
说真话是最基本的道德 可这个社会总是想办法容不下那些说真话的人 法律到底是什么啊 被毁掉的不只是主人公吧 他们的家庭 被迫参与这件事的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抽丝剥茧的能力令人惊叹,但更惊叹的是在现场的能力。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买了一本书,一口气读完的
> 真凶并未走远
11 有用 xyz 2014-10-05 21:25:14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执法则毁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7 有用 Sawyer 2025-01-08 02:05:01 北京
听完倪达博客来看的, 期待24年12月底的宣判结果
5 有用 大海方舟 2019-11-14 02:31:44
两大家族势力的对峙、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手眼通天的嫌疑人、出轨与婚姻危机、警方的致命失误……天呐,简直比好莱坞电影还精彩!最高检一年多前就启动复查了,到现在都没结果!可是李慧、李文浩已经坐牢15年了!这个案子是否会疑罪从无?就看最高法的了!幸亏在判决前出版,要不然就呵呵了🤭
3 有用 哈米 2018-11-28 14:54:21
我有一根仙女棒,我说破案就破案~呵呵……
2 有用 Tam 2022-10-28 17:29:45 陕西
不推荐这本书,因为如果你是一个相信自己可以明辨是非的人,你会彻头彻尾地对FL二字失去信心的。从现场取证到鉴定、录口供,从JC到公诉人、法官,从市中级法院到省高级法院,真的是漏洞百出、层层崩坏。正如受害人与被告的儿子所说,“FL算个屁!”
3 有用 绿植李 2021-10-02 18:15:35
好故事,中国小城社会关系人情之错综复杂都在里面,非常典型,相较于证据被反复论定又推翻,背后一摊人情的浑水才是最好看的部分。
1 有用 调反唱唱 2024-11-04 12:33:04 河北
对于梳理案情很有用,尤其是后面几张搜证、伪证和庭审的部分,但是实话说这篇也充斥着作者的主观臆测,非常多看起来客观,但是基于事实本身作出的一些主观评价,比如说那两位抢劫犯反复强调可能就是嫌疑人,但是如果大量存在刑讯逼供,他们能描绘出现场状况也是不难想象的,还需要更多的实际证据不能仅凭孤证随便怀疑。最后还是强调一点,死刑需要证据确实充分,而不是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留有余地的判决实际上还是在给自己留后路。本案除非找到真凶,或者刑讯逼供的人出来做证还不是一位,必须多位加上伤情鉴定才能翻案了。
1 有用 菲菲不停问我 2025-03-29 23:59:20 山西
2024年年尾本案再次审理 至今还未宣判 我只希望再次宣判能得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1 有用 吴一鹤 2025-01-22 23:20:26 山东
读完这本书也看了南方周末的报道,我不知道自己期待什么样的真相,无论哪一种,都会让我看到那些我不愿意承认的更强大的存在。 虽然由于权力之手的舞弄,我们早已经永远无法得知真正的真相。
2 有用 林川™|你说我戒烟你就嫁给我~ 2018-03-07 11:58:15
在中国,现实就是最好的编剧,只是,我怀疑没有人能够把它拍成电影。
1 有用 念草莓 2017-06-13 16:19:54
北区文化中心图书馆借阅,可真是远啊……
0 有用 Arthur 2022-01-19 16:14:35
紫藤巷凶案过去了17年,然而始终无法定谳
0 有用 多读书的赖赖 2023-02-16 10:02:01 陕西
切入点不错,没去看这个案子的文书,如果作者所言都是有依据的话,这个案子感觉是有点问题。然而作者的写法太过煽情,不太符合我对非虚构作品客观的期待
0 有用 double u 2023-04-21 17:51:44 陕西
2023.4.20-4.21。且不说凶案真相如何,本书的逻辑是行得通的,而且如作者所说,他力图用客观的语言描述他的发现,他做到了。我的阅读体验是主观色彩不浓厚,尤其是与书中节选的报纸、杂志文章相比。真凶并未走远,甚至都没有走,但案件却迟迟没有告破。我的直观感受是1.政治和舆论因素占比过重;2.嫌疑人不够坚定(但要是在生不如死的情况下,谁还管坚定呢);3.公职人员没有责任心(但要是在自身利益面前,谁还能保有无畏的责任心呢);4.或许和孙小果案一样,其实不是什么大官或大富,只是会运作,缺了一环就无法形成现在的局面;5.事情不降到自己头上,旁观者都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0 有用 翻书翻到这一页 2025-02-06 13:39:56 海南
本书并无过多文学性的描写,却让人联想到狄更斯的《荒凉山庄》和奎因的《希腊棺材之谜》,的确适合改编成电影,也的确会难过审核关。
0 有用 Harper 2025-03-16 06:11:04 北京
一口气看完,读的酣畅淋漓
2 有用 江城子 2020-04-11 16:07:53
2019年扫黑除恶,在云南抓捕了再次犯罪的被判死刑者孙小果。 2020年郭文思一个杀人者,被判无期徒刑后,只服刑十几年再度杀人被抓。 我看着书架上这本趁着绝版前,买下来的书,想起书中的这个故事 ,沉默无言。 人世间 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哀怨。
0 有用 c.carry 2019-12-30 23:28:04
说真话是最基本的道德 可这个社会总是想办法容不下那些说真话的人 法律到底是什么啊 被毁掉的不只是主人公吧 他们的家庭 被迫参与这件事的所有人都是受害者
0 有用 乌紫鱼 2020-02-23 17:04:13
抽丝剥茧的能力令人惊叹,但更惊叹的是在现场的能力。
0 有用 无敌鸡腿饭 2020-07-05 22:51:49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买了一本书,一口气读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