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原作名: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ity (8th Edition)
译者: 陈会昌
出版年: 2014-9
页数: 476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万千心理
ISBN: 9787501997473
内容简介 · · · · · ·
◆ 这是一本广受读者青睐的人格心理学经典畅销教材。
◆ 它围绕精神分析流派、新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这六大人格理论流派,进行了全面、系统、精辟的介绍与评价,并梳理了支持各流派观点的大量实证研究项目。
◆ 本书行文流畅、通俗易懂,穿插了众多著名理论家的生平故事与摘自新闻报道的有趣议题,强调运用人格理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更提供了13个经典的人格测验。
◆ 阅读本书,读者不但能掌握人格心理学的经典理论与前沿研究,更将深入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
作者简介 · · · · · ·
Jerry M. Burger 美国圣克拉拉大学心理学教授。他是《人格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和《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公报》(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的编委,以及《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人格和个体差异版副编委。他至今仍在从事人格心理学课程教学,本书正是他多年来教学经验的集中体现。
陈会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现任国务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专家,东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目录 · · · · · ·
第二章 人格研究方法
第三章 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四章 弗洛伊德流派:相关研究
第五章 精神分析流派: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六章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 · · · · · (更多)
第二章 人格研究方法
第三章 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四章 弗洛伊德流派:相关研究
第五章 精神分析流派: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六章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第七章 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八章 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第九章 生物学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十章 生物学流派:相关研究
第十一章 人本主义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十二章 人本主义流派:相关研究
第十三章 行为主义/社会学系流派:理论、应用与研究
第十四章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相关研究
第十五章 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
第十六章 认知流派:相关研究
附录 人格测验
术语表
主题索引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防御机制。1.压抑:repression自我通过努力,把威胁着他的内容排除在意识之外。例如:男孩目睹父亲殴打母亲,但他时候坚持称自己从未见过这样的事。也许他并没有撒谎,也许是这一幕恐怖得让他难以接受。因此把这次经历压抑于意识之外。压抑是一个稳定的主动单位过程。它需要持续的消耗能量。压抑大量强烈的想法和冲动,使自我没有剩余的能量可以运作。没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那么一场维持稳定人格的战斗必然失败 2.sublimation压抑的使用会影响自我功能的发挥。与压抑不同,升华用得越多,自身得创造性越强。升华是唯一正真成功得防御机制。自我把危险得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认可得行为。例如攻击性转化为踢足球。攻击性强的运动员被看成是英雄。多 3.替代displacement替代将冲动导入一个没有威胁性的目标物,如遭受虐待后把怒气指向小孩或同事。佛洛伊德认为许多不合理的害怕或恐惧只不过是象征性的替代。例如儿子害怕马。这个孩子是用对马的害怕替代了对父亲的害怕。 4.否认denial否认接受某些事实的存在。例如深爱的妻子去世,但仍表现得她还活着一样 5.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我们会按照与无意识相反得方向行动,以躲避可怕得念头或欲望。例如:女孩一遍遍得告诉别人她多爱自己得母亲,实际上她在英藏无意识中对母亲得憎恨。卷入反色情斗争的激进分子,无意识中可能对色情有强烈的兴趣。 6.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对可怕的无意识念头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在它进入意识层面之前,先从中去掉情感的成分。例如:一个女人反复唠叨系安全带的重要性,也许是她在想象她的丈夫出可怕的车祸。这个妇女无意识中对她的丈夫怀有某种憎恨。 7.投射projection我们吧一种无意识冲动归为别人。把冲动归于他人,可以摆脱"我就是这样想的"的观念,可能她自己想与隔壁男人发生关系,却认为周围邻里不检点。宣...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0页 -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虽然有些成年人仍在为安全需要苦干,把很多精力投入工作,但是多数人最终会发现,如果工作意味着牺牲与朋友和亲人相处的时间,那么工作是不能令人满足的。 马斯洛划分了两种类型的爱。D型爱,如饥饿,是以匮乏为基础的。我们需要这种爱去满足缺少它们时体验的空虚。这是一种自私的爱,关注的是获得,而不是给予。但它却是形成第二阶段的爱的必经之路。B型爱是一种非占有的、无私的爱,以成长需要而不是匮乏为基础。B型爱永远不可能因为有了所爱的东西而满足。B型爱是被体验到的、愉快的、和其他人一起成长的。它是一种“为了另一个人的存在的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亚伯拉罕·马斯洛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人格心理学(第八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人格心理学(第八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人格心理学》读书笔记


> 更多书评 52篇
-
Amädeus (凤凰花开)
维也纳的精分老弗爷是56年的,奥地利的华德福Rudolf Steiner 是61年的,罗马的Montessori 是70年的。三个人年龄差了14岁以内,生活的地方相隔1100公里,仅仅是深圳到武汉的距离。 在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下,理论的创立者仍然是被视作诸如基督、佛陀、默罕默德这样的”先知“定位,而非”科学理论家“定位。纵使创立者们在那个时代的研究和实验是非常scientific的,但是”科学精神“、”科学哲学“、”理论家“定位等,这些文化信...2022-03-17 12:12:46 1人喜欢
维也纳的精分老弗爷是56年的,奥地利的华德福Rudolf Steiner 是61年的,罗马的Montessori 是70年的。三个人年龄差了14岁以内,生活的地方相隔1100公里,仅仅是深圳到武汉的距离。
在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下,理论的创立者仍然是被视作诸如基督、佛陀、默罕默德这样的”先知“定位,而非”科学理论家“定位。纵使创立者们在那个时代的研究和实验是非常scientific的,但是”科学精神“、”科学哲学“、”理论家“定位等,这些文化信念的坐实还是在后世成熟的。因此,非常理解为什么老弗爷会对维也纳星期三小组成员们的异议视为”反叛“,同时也更加欣赏Montessori在那时就能有”不要看我,看我手指的方向“这样的科学精神。
在早期理论家群体中,衡量对传统的忠诚与背叛的一个标准就是把理上论创立者看作一个先匆,而不是二个理论家。人们常把自己归为荣格学派、阿德勒学派。篇幅所限,我们只能简单介绍几位主要理论家的贡献,你们可能会发现,有一两位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在人类人格本质问题上见解独到,发人深省。在这个意义上,下面的简要介绍可以为进一步阅读和思考提供一个起点。 引自 第三章 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回应 2022-03-17 12:12:46 -
Amädeus (凤凰花开)
哈哈哈哈哈哈哈xswl “有时雪茄仅仅是雪茄” 把弗洛伊德的梦的象征物用于解释日常行为时,我们会发现,从心理角度来看,象征行为随处可见。对于一个加入步枪队的女人、一个探索洞穴的男人、一个常常借了铅笔不还的人,我们如何评价他们?有趣的是,弗洛伊德是一个嗜吸雪茄的人。尽管经历了痛苦的口腔癌手术,他仍然坚持吸烟直至去世。雪茄是明显的阴茎象征物,人们对他的这一习惯提出质疑。据说弗洛伊德的答复是,“有时雪茄仅...2022-03-12 17:10:07 1人喜欢
-
弗洛伊德的发现: - 本我、自我、超我: - 本能的两大矛盾:生或性的本能&死与攻击的本能。 - 紧张: -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 压抑:每个人都会压抑(忘记)不愿带入意识的想法。但压抑需要付出代价,他需要持续地消耗能量,可能会使自我没有剩余能量运作。 升华:把可怕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可接受,甚至赞许的行为。 替代:将冲动导入没有威胁性的目标物。例:用对马的害怕替代了对父亲的害怕。 拒绝:所有证据都表明是...
2021-11-17 13:47:18 1人喜欢
弗洛伊德的发现:
-
本我、自我、超我:
-
本能的两大矛盾:生或性的本能&死与攻击的本能。
-
紧张:
-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
压抑:每个人都会压抑(忘记)不愿带入意识的想法。但压抑需要付出代价,他需要持续地消耗能量,可能会使自我没有剩余能量运作。
升华:把可怕的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可接受,甚至赞许的行为。
替代:将冲动导入没有威胁性的目标物。例:用对马的害怕替代了对父亲的害怕。
拒绝:所有证据都表明是真的,但我坚持不信!是防御的极端形式。与现实接触相对减少,为心理机能的运作增加负担。
反应生成:用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以逃避可怕的念头or欲望(深柜者恐同
理智化:用理智抹去/压抑/掩盖(不恰当的)情感
投射:把自己的无意识冲动归为他人,而非自己
-
儿童的心理性欲阶段:
-
获得无意识的方法:
梦: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可怕的想法。想法在梦中或以表征物的形式出现,使之冲动得以发泄。
投射测试:表象来自人的内心。通过描述模糊的物体,对模糊的物体编故事可以获得无意识。
自由联想:
口误:有些不经意的口误或许伴随着潜藏的情感。
催眠:深度催眠能避开自我的监督。但并不对所有人有用。潜意识远多于意识。
意外:许多看似意外其实是无意识冲动驱使的行为(声称忘记其实可能是逃避)。
象征行为:一些看似无意义的日常行为实则透露了深藏的无意识欲望。
-
弗洛伊德看待倾向性笑话
倾向性笑话分为两类:与敌意有关、与性有关。
倾向性笑话用稍显合理的方式表达出平时被压抑的、被忌讳的话题。这些话题在抛梗时会使人紧张,在接梗时缓解紧张。许多笑话不是靠其中的聪明才智,而是靠它们能减轻紧张和焦虑。
笑话铺垫越长,紧张感越强,当笑料抖出,紧张释放时,笑声会更长、更大
-
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
问题中心&情绪中心:
问题可处理/可控:问题中心策略
问题不可处理/不可控:情绪中心策略
-
挫折-攻击假说
在挫折达到一定量时,会出现攻击倾向。自己的态度、看法也会增加或减少攻击行为的可能
害怕受罚会导致受挫后不敢攻击。
间接攻击:迁移(把怒气发泄在其他人身上)、用其他方法攻击(散播谣言等)、升华(运动等)
攻击行为会增加攻击倾向,导致日后攻击行为的放纵,减少自己受克制力的约束。攻击后的放松、压力缓解甚至会使攻击行为受到鼓励。
回应 2021-11-17 13:47:18 -
当我们被无条件积极关注时,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接受和被爱。 即使不满意孩子的某些行为,父母也应该和孩子交流,父母会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再需要拒绝可能导致积极关注被撤回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可以自由地感受身上的所有东西,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生活中的所有东西。——罗杰斯 “看着这个神秘的小东西,我觉得自己很愚蠢,我很震惊,因为神秘,因为一种并非真...
2022-07-29 13:36:01
-
当我们被无条件积极关注时,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接受和被爱。 即使不满意孩子的某些行为,父母也应该和孩子交流,父母会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再需要拒绝可能导致积极关注被撤回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可以自由地感受身上的所有东西,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生活中的所有东西。——罗杰斯 “看着这个神秘的小东西,我觉得自己很愚蠢,我很震惊,因为神秘,因为一种并非真...
2022-07-29 13:36:01
-
力比多多 (爱情?荷尔蒙的共鸣)
Rogers YYDS! 罗杰斯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倾向。 什么是自我?是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一种成系统、有组织的自我概念。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去解释和认知当下的世界,这种主观世界叫做现象场,现象场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人格怎么发展?人格发展就是逐渐形成自我,找到自我的过程。这里的自我跟弗洛伊德说的“自我”不一样,老弗强调自我的功能性,会影响人的行为,而这里的自我仅仅就是自我概念...2022-05-04 23:40:35
Rogers YYDS!
罗杰斯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倾向。
什么是自我?是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一种成系统、有组织的自我概念。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去解释和认知当下的世界,这种主观世界叫做现象场,现象场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人格怎么发展?人格发展就是逐渐形成自我,找到自我的过程。这里的自我跟弗洛伊德说的“自我”不一样,老弗强调自我的功能性,会影响人的行为,而这里的自我仅仅就是自我概念。
形成自我过程中,有三个重要因素
1. 积极关注:人们生来就想要得到父母亲人朋友的关注,人们根据他人的关注、评价来形成自我,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2. 价值条件:父母希望你成绩好,并给你正反馈,你就会以此为价值条件,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一旦没考好,就会焦虑,就会怀疑自己。人们会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一味的去迎合他人,阻碍自我实现。
3.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因此,人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论孩子什么样做什么,都需要得到关注,避免形成价值条件。
自我一致性:由过去经验形成的自我概念,和现在的我,现在的行为保持一致,即过去和现在的认知是否一致。如果不协调,有冲突了,执着于过去会引起防御机制,比如否认和曲解。
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完全接受过去自己所有的经验,并把经验同化到自我的概念中,保持两者一致。平时忠于自己的感受,信任自己身体对事物的评价。
理论广泛应用在心理咨询和教育。
来访者中心疗法:引导你自己去认识自己,去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教育也是一样,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适应社会。
回应 2022-05-04 23:40:35 -
Amädeus (凤凰花开)
维也纳的精分老弗爷是56年的,奥地利的华德福Rudolf Steiner 是61年的,罗马的Montessori 是70年的。三个人年龄差了14岁以内,生活的地方相隔1100公里,仅仅是深圳到武汉的距离。 在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下,理论的创立者仍然是被视作诸如基督、佛陀、默罕默德这样的”先知“定位,而非”科学理论家“定位。纵使创立者们在那个时代的研究和实验是非常scientific的,但是”科学精神“、”科学哲学“、”理论家“定位等,这些文化信...2022-03-17 12:12:46 1人喜欢
维也纳的精分老弗爷是56年的,奥地利的华德福Rudolf Steiner 是61年的,罗马的Montessori 是70年的。三个人年龄差了14岁以内,生活的地方相隔1100公里,仅仅是深圳到武汉的距离。
在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下,理论的创立者仍然是被视作诸如基督、佛陀、默罕默德这样的”先知“定位,而非”科学理论家“定位。纵使创立者们在那个时代的研究和实验是非常scientific的,但是”科学精神“、”科学哲学“、”理论家“定位等,这些文化信念的坐实还是在后世成熟的。因此,非常理解为什么老弗爷会对维也纳星期三小组成员们的异议视为”反叛“,同时也更加欣赏Montessori在那时就能有”不要看我,看我手指的方向“这样的科学精神。
在早期理论家群体中,衡量对传统的忠诚与背叛的一个标准就是把理上论创立者看作一个先匆,而不是二个理论家。人们常把自己归为荣格学派、阿德勒学派。篇幅所限,我们只能简单介绍几位主要理论家的贡献,你们可能会发现,有一两位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在人类人格本质问题上见解独到,发人深省。在这个意义上,下面的简要介绍可以为进一步阅读和思考提供一个起点。 引自 第三章 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回应 2022-03-17 12:12:46
-
当我们被无条件积极关注时,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接受和被爱。 即使不满意孩子的某些行为,父母也应该和孩子交流,父母会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再需要拒绝可能导致积极关注被撤回的思想和情感。 他们可以自由地感受身上的所有东西,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生活中的所有东西。——罗杰斯 “看着这个神秘的小东西,我觉得自己很愚蠢,我很震惊,因为神秘,因为一种并非真...
2022-07-29 13:36:01
-
力比多多 (爱情?荷尔蒙的共鸣)
Rogers YYDS! 罗杰斯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倾向。 什么是自我?是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一种成系统、有组织的自我概念。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去解释和认知当下的世界,这种主观世界叫做现象场,现象场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人格怎么发展?人格发展就是逐渐形成自我,找到自我的过程。这里的自我跟弗洛伊德说的“自我”不一样,老弗强调自我的功能性,会影响人的行为,而这里的自我仅仅就是自我概念...2022-05-04 23:40:35
Rogers YYDS!
罗杰斯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的倾向。
什么是自我?是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一种成系统、有组织的自我概念。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去解释和认知当下的世界,这种主观世界叫做现象场,现象场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人格怎么发展?人格发展就是逐渐形成自我,找到自我的过程。这里的自我跟弗洛伊德说的“自我”不一样,老弗强调自我的功能性,会影响人的行为,而这里的自我仅仅就是自我概念。
形成自我过程中,有三个重要因素
1. 积极关注:人们生来就想要得到父母亲人朋友的关注,人们根据他人的关注、评价来形成自我,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2. 价值条件:父母希望你成绩好,并给你正反馈,你就会以此为价值条件,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一旦没考好,就会焦虑,就会怀疑自己。人们会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一味的去迎合他人,阻碍自我实现。
3.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因此,人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论孩子什么样做什么,都需要得到关注,避免形成价值条件。
自我一致性:由过去经验形成的自我概念,和现在的我,现在的行为保持一致,即过去和现在的认知是否一致。如果不协调,有冲突了,执着于过去会引起防御机制,比如否认和曲解。
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完全接受过去自己所有的经验,并把经验同化到自我的概念中,保持两者一致。平时忠于自己的感受,信任自己身体对事物的评价。
理论广泛应用在心理咨询和教育。
来访者中心疗法:引导你自己去认识自己,去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教育也是一样,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适应社会。
回应 2022-05-04 23:40:35 -
Amädeus (凤凰花开)
维也纳的精分老弗爷是56年的,奥地利的华德福Rudolf Steiner 是61年的,罗马的Montessori 是70年的。三个人年龄差了14岁以内,生活的地方相隔1100公里,仅仅是深圳到武汉的距离。 在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下,理论的创立者仍然是被视作诸如基督、佛陀、默罕默德这样的”先知“定位,而非”科学理论家“定位。纵使创立者们在那个时代的研究和实验是非常scientific的,但是”科学精神“、”科学哲学“、”理论家“定位等,这些文化信...2022-03-17 12:12:46 1人喜欢
维也纳的精分老弗爷是56年的,奥地利的华德福Rudolf Steiner 是61年的,罗马的Montessori 是70年的。三个人年龄差了14岁以内,生活的地方相隔1100公里,仅仅是深圳到武汉的距离。
在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下,理论的创立者仍然是被视作诸如基督、佛陀、默罕默德这样的”先知“定位,而非”科学理论家“定位。纵使创立者们在那个时代的研究和实验是非常scientific的,但是”科学精神“、”科学哲学“、”理论家“定位等,这些文化信念的坐实还是在后世成熟的。因此,非常理解为什么老弗爷会对维也纳星期三小组成员们的异议视为”反叛“,同时也更加欣赏Montessori在那时就能有”不要看我,看我手指的方向“这样的科学精神。
在早期理论家群体中,衡量对传统的忠诚与背叛的一个标准就是把理上论创立者看作一个先匆,而不是二个理论家。人们常把自己归为荣格学派、阿德勒学派。篇幅所限,我们只能简单介绍几位主要理论家的贡献,你们可能会发现,有一两位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在人类人格本质问题上见解独到,发人深省。在这个意义上,下面的简要介绍可以为进一步阅读和思考提供一个起点。 引自 第三章 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回应 2022-03-17 12:12:46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8.9分 1738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0)8.6分 11人读过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9月第1版)8.2分 1856人读过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8.5分 15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人格心理学(第八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2 有用 虞疏桐 2019-04-20 17:50:40
高三考AP Psychology的时候读的,第一本完全啃下来的心理学经典教材,重点标了一大堆,对大学的学习很有益处。
1 有用 金珉 2018-06-25 01:39:57
2019.10.4 第二次看,觉得平平,像是一本目录,介绍了流派的理论和应用、心理学家的简单生平、一些文献结论。当然,这本书依然是心理学大厦中很好的地基。 2018.6.25从“人格是什么”这个话题引申开来,把解释人格的六个流派的如何发展与推进分别进行了细致地梳理。读者综合比较,可以大致了解各主要流派的优势与局限。 此外,众多心理学家的生平也有穿插进来,与其理论有相应对照,课本上心理学家单薄标签... 2019.10.4 第二次看,觉得平平,像是一本目录,介绍了流派的理论和应用、心理学家的简单生平、一些文献结论。当然,这本书依然是心理学大厦中很好的地基。 2018.6.25从“人格是什么”这个话题引申开来,把解释人格的六个流派的如何发展与推进分别进行了细致地梳理。读者综合比较,可以大致了解各主要流派的优势与局限。 此外,众多心理学家的生平也有穿插进来,与其理论有相应对照,课本上心理学家单薄标签也因此变得愈加立体丰满。 (展开)
2 有用 星幻夜极 2021-04-01 22:06:00
心理学经典教材阅读计划第九本阅毕,归纳了10000多字的读书笔记。如果说之前读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讲的是人类的共性,那么人格心理学则侧重于研究个体的稳态。没读这本书前还以为人格心理学只是像“大五人格理论”那样研究如何将人分类,现在才知道那只是特质流派的内容。而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和认知流派都有在人格领域的研究,只不过是研究的角度不同。这六个流派的很多... 心理学经典教材阅读计划第九本阅毕,归纳了10000多字的读书笔记。如果说之前读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讲的是人类的共性,那么人格心理学则侧重于研究个体的稳态。没读这本书前还以为人格心理学只是像“大五人格理论”那样研究如何将人分类,现在才知道那只是特质流派的内容。而精神分析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流派和认知流派都有在人格领域的研究,只不过是研究的角度不同。这六个流派的很多观点甚至不仅限于某个流派,而是成为了心理学界的共识,由此来看人格心理学也算是一门综合学科了,所以建议在读完心理学史后可以马上读这本书以窥全貌。人毕竟是基因、环境、时代等诸多因素交织的复杂产物,性别也好国别也好,我们隶属于社会中的不同群体,但永远也无法代表群体,正视个体的差异将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 (展开)
0 有用 日日是好日 2022-03-31 22:35:47
非常有意思,写的很流畅的一本书。分析了7个主流心理学派,看待人格的方式,学派没有绝对的正确答案,看到每章都会觉得很有意思。个人感觉最有意思的还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但正如作者想表达的,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全面的地方,互相补充来理解人格的模型。
1 有用 。 2018-12-15 07:55:15
我们教材,老师期末考核收书。精读啦精读~ 好了读完了,只精读了人本主义一流派......并且还吐槽了半天弗洛伊德
0 有用 tmp 2022-07-31 13:54:38
讲得比较浅,但是作为基本介绍脉络十分清晰,各流派间的比较也很全面,非常易读,很好的入门书
0 有用 We 2022-07-29 21:08:06
类似大纲 言语客观
0 有用 義北偏北 2022-07-17 16:47:40
挺全面的。
0 有用 亲爱的猥琐猪 2022-06-25 14:32:31
之前为了做项目需要用到16PF和大五人格的知识,去找来读的,很有意思也很系统的教材,按流派(及学科演化)来安排章节。
0 有用 Brandon的王国 2022-06-25 01:41:05
简单易懂,平实有趣,结构严谨,非常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