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虽然很多结论是已知的,但通过《异文类型对校表》排列出来,还是更能发现问题。不过对勘经卷的选择,应该挑选版本更为丰富的经。这本书只能算工作的第一步。
同一部佛典在不同版本的大藏经中,异文很多,尤其译撰时代较早的典籍更是如此。通过异文,可以考察藏经的版本系统,也能发现单部佛典在生成、写定、传抄、翻刻过程中的面貌,有的博士论文选题从读《中华大藏经》校勘记而来就是这个道理。本书对敦煌写本、《开宝藏》等4种藏经的数部佛典进行校勘,归纳异文类型及产生原因,方法上是较科学的,要比考察某一部佛典的异文从而得出结论更具说服力。但大藏经异文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作者在分析时尚不够深入,找到「致误之由」尤为关键。无论如何,作者通过33种59卷佛典的1150处异文,让我们看到了藏经系统的复杂,方广锠、竺少雅章两位老师「三大藏经系统」的观点毕竟是宏观而简要的,理清藏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更多个案的研究。前几年读过,最近又翻一遍,算是补标了。
> 汉文大藏经异文研究
2 有用 viole 2014-10-30 23:21:02
虽然很多结论是已知的,但通过《异文类型对校表》排列出来,还是更能发现问题。不过对勘经卷的选择,应该挑选版本更为丰富的经。这本书只能算工作的第一步。
0 有用 Beyond 2023-02-21 21:45:07 陕西
同一部佛典在不同版本的大藏经中,异文很多,尤其译撰时代较早的典籍更是如此。通过异文,可以考察藏经的版本系统,也能发现单部佛典在生成、写定、传抄、翻刻过程中的面貌,有的博士论文选题从读《中华大藏经》校勘记而来就是这个道理。本书对敦煌写本、《开宝藏》等4种藏经的数部佛典进行校勘,归纳异文类型及产生原因,方法上是较科学的,要比考察某一部佛典的异文从而得出结论更具说服力。但大藏经异文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作者在分析时尚不够深入,找到「致误之由」尤为关键。无论如何,作者通过33种59卷佛典的1150处异文,让我们看到了藏经系统的复杂,方广锠、竺少雅章两位老师「三大藏经系统」的观点毕竟是宏观而简要的,理清藏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更多个案的研究。前几年读过,最近又翻一遍,算是补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