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财经郎眼》郎咸平最佳拍档、“重炮手”、
新浪微博最犀利经济学家、《人人都爱经济学》作者 王福重 最新作品!
一本让你系统学习金融学的最佳读物!
告别穷人思维,告诉你金融点石成金的秘密!
零基础,能看懂! 专业水平也未必全懂的金融学原理!
《金融的解释》回归金融、经济、人性和社会的本质!
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而金融又是经济的中心,因此,不理解金融,你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商人或是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但读透了金融,获得财富便不再那么难。金融带给你的除了财富,还可以帮你洞悉人心和人性、理解当下的社会和人生。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当你阅读完本书,你眼前的世界,也许已经有所改变。
如果你完全不懂金融,这本书会系统地告诉你金融是什么,你会发现金融比你想象的神奇有趣
如果你很懂金融,这本书可以让你回金融学最本质朴素的东西,这些内容会让你再次迷恋上它
本书涵盖了...
《财经郎眼》郎咸平最佳拍档、“重炮手”、
新浪微博最犀利经济学家、《人人都爱经济学》作者 王福重 最新作品!
一本让你系统学习金融学的最佳读物!
告别穷人思维,告诉你金融点石成金的秘密!
零基础,能看懂! 专业水平也未必全懂的金融学原理!
《金融的解释》回归金融、经济、人性和社会的本质!
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而金融又是经济的中心,因此,不理解金融,你很难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商人或是一个真正富有的人,但读透了金融,获得财富便不再那么难。金融带给你的除了财富,还可以帮你洞悉人心和人性、理解当下的社会和人生。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当你阅读完本书,你眼前的世界,也许已经有所改变。
如果你完全不懂金融,这本书会系统地告诉你金融是什么,你会发现金融比你想象的神奇有趣
如果你很懂金融,这本书可以让你回金融学最本质朴素的东西,这些内容会让你再次迷恋上它
本书涵盖了整个金融学理论的基本框架,旨在完整、系统地解释金融学原理。本书的特色是能够深入浅出,把道理讲得清澈、有趣。
作者简介 · · · · · ·
王福重
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财经节目《财经郎眼》常任嘉宾
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国际经济。
在《金融研究》等学术杂志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基于t-分布下外债利率风险的VAR度量模型 ”“外包对中国软件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计量分析”“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和归属性质研究”等。
有专著10余部,包括《人人都爱经济学》《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公平中国》等畅销书。
主要译著有:《经济学基础》(Essentials of Economics,第4版到第7版),并且为经济管理类畅销图书《思考:快与慢》《凯恩斯革命》《赤裸裸的经济学》《超爆魔鬼经济学》《一切皆有价》《信号与噪声》《当增长停止》《数据化决策》等作序。
目录 · · · · · ·
序 //XI
第一部分 货币
第一章 交换 //3
第二章 铸币 //11
第三章 从纸币到电子货币 //23
第四章 货币的作用 //37
第五章 对货币的误会 //45
第六章 货币计量和金融资产 //57
第二部分 信用
第七章 信用 //71
第八章 利息的本质 //81
第九章 利息计算 //93
第三部分 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市场
第十章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107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上) //125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下) //137
第十三章 股票 //151
第十四章 股市有规律吗(上) //163
第十五章 股市有规律吗(下) //173
第十六章 不确定性、风险和保险 //187
第十七章 黄金 //203
第四部分 金融衍生工具
第十八章 金融衍生工具 //219
第十九章 期权 //231
第二十章 远期和期货 //241
第二十一章 互换 //253
第五部分 中央银行
第二十二章 中央银行(上) //267
第二十三章 中央银行(下) //279
第二十四章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291
第二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07
第六部分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
第二十六章 外汇和汇率(上) //327
第二十七章 外汇和汇率(下) //339
第二十八章 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 //351
第二十九章 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 //363
参考文献 //381
后记 //384
· · · · · · (收起)
喜欢读"金融的解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金融的解释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金融的解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 条 )
> 更多书评 32篇
-
张宇涵🔒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公司的价值与公司的杠杆率(一般指全部资产价值与自有资产价值的比率)无关,即与债务成本水平无关。不论是股票融资还是债券融资,都不影响企业的价值。 优先股股东可以获得固定的股息收入,不管公司经营情况如何,优先股的股息是必须保证的,而普通股不一定有股息,要看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股息可供分配;其次,在公司破产时,优先股股东可优先获得公司偿债后的剩余财产,其次才轮到普通股股东;最后,也是最明显的一个不同是...2017-11-09 01:55:08
公司的价值与公司的杠杆率(一般指全部资产价值与自有资产价值的比率)无关,即与债务成本水平无关。不论是股票融资还是债券融资,都不影响企业的价值。 优先股股东可以获得固定的股息收入,不管公司经营情况如何,优先股的股息是必须保证的,而普通股不一定有股息,要看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股息可供分配;其次,在公司破产时,优先股股东可优先获得公司偿债后的剩余财产,其次才轮到普通股股东;最后,也是最明显的一个不同是,优先股股东可以退股,即可以赎回股票,而普通股不能赎回。 优先股有这么多优先权,风险低于普通股,但代价是必须放弃公司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即优先股股东无公司的投票权。 不确定性就是一个事件(event),有多种结果,但不知道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 风险是一个事件有多种结果,究竟哪种结果会出现,不知道,但却预先知道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的状态。 引自第1页 回应 2017-11-09 01:55:08
-
Sid (enough romance, let's fuck)
序 我常常说,勤奋工作,有时是为了逃避更艰苦的脑力劳动,乃是一种真正的懒惰。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实实在在的产业。即使种地,也需要种子、农药、化肥、耕作技术、土壤改良,这些都不是靠“汗滴禾下土”就能自己跑出来的,而必须靠科学。 ~ 单单出大力、流大汗和重复的体力操作,是不能开创新世界的。能开创新世界的劳动,都是表面看起来轻松的科学家的工作。而科学的背后是投资 ~ 交换源于人们内心的需要,而货币的实质不过是...2021-03-01 10:50:26
序
我常常说,勤奋工作,有时是为了逃避更艰苦的脑力劳动,乃是一种真正的懒惰。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实实在在的产业。即使种地,也需要种子、农药、化肥、耕作技术、土壤改良,这些都不是靠“汗滴禾下土”就能自己跑出来的,而必须靠科学。
~
单单出大力、流大汗和重复的体力操作,是不能开创新世界的。能开创新世界的劳动,都是表面看起来轻松的科学家的工作。而科学的背后是投资
~
交换源于人们内心的需要,而货币的实质不过是一种过渡的手段,一种润滑剂,一种观念上的东西,所以不见得非用真东西。政府以其强制力,规定人们必须接受,因此纸币是一种制度安排。
~
利息的作用是压抑需求,鼓励供给,利率上升则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则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所以,必然存在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利率,也就是均衡利率,这样就平衡了借贷关系。
~
价格是市场和社会的中枢,价格本质是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是使用资源的真正代价。价格是所有人意志的产物,是尊重和权衡所有人利益的结果。如果价格不正确,则一切资源的配置就会扭曲,人们的心力都将付之东流,计划经济的失败,就是因为完全否认价格的作用,只凭计划当局的指令行事。
~
金融是人性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
人性是什么?趋利避害,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但如何让每个自利的人都能增加自己的利益呢?就要让他们自愿地达成交易。一切交易,只要不是强迫的,每个人肯定都能增加自己的利益。
~
为什么存在利息?因为人的正常心理是高估现在、低估未来,同一件东西,放在今天,比明天的价值要大。既然借贷是同种东西的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的交换,那么未来价值就低于现在的价值,中间的这个差额,必须弥补,弥补之物就是利息。利息不会取消,因为人性不过如此。
~
利息是人们高估现在、低估未来这种正常心理的反应,也是人性的反应。不支付利息是漠视人心和人性,收取利息才符合人心和人性,乃天经地义之举。
~
价格的含义很丰富,其中之一是表示获得商品的难度。价格的作用不是促进消费,而是阻止消费,是对消费的约束,是给消费者设的门槛。同时,价格可以鼓励和刺激生产。
~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是银行资产管理的重点,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当然就是合理定价、降低成本、利润最大化;流动性就是合理配置贷款期限,保持适度的流动性,随时应对客户的提现,避免资金浪费和干涸,保持必要的贷款能力;安全性就是避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的冲击,对借款人要有充分的了解,增强风险意识,分散风险,保证贷款本息的安全。
~
表外业务可以分为无风险的表外业务和有风险的表外业务。无风险的表外业务通常叫作“中间业务”。这时候,银行只是作为中间人提供服务,而不用或者较少提供资金,如转账结算、代理业务(代理收付、代理保险等)、信托业务(委托贷款等)。有风险的表外业务是那些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的业务,如贷款担保、为商业银行承兑票据、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等
~
根据股东权利的不同,股票有普通股和优先股之分。首先,优先股比普通股优先,优先股股东可以获得固定的股息收入,不管公司经营情况如何,优先股的股息是必须保证的,而普通股不一定有股息,要看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股息可供分配;其次,在公司破产时,优先股股东可优先获得公司偿债后的剩余财产,其次才轮到普通股股东;最后,也是最明显的一个不同是,优先股股东可以退股,即可以赎回股票,而普通股不能赎回。
~
对股市是否可预测,有两派理论:一派是有效市场理论(efficient market theory),认为股市完全不可预测、毫无规律可循;另一派是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人是非理性的,“聪明的人”可以利用其他人的愚蠢赚钱,或者说,股市是有规律的
~
投资者最好的选择股票的办法,就是随机。所以,炒股很简单。
~
行为金融学的经济学基础是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不承认传统经济学的最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它认为,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
~
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是指人们在确定能得到的好处和不确定的好处,也就是“赌一把”之间,会偏好前者。
~
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是指人们对于同样数额的获益和损失,偏好是不对称的。面对可能损失的前景时,人们追求风险(risk seeking);面对盈利的前景时,人们却规避风险(risk averse)。
~
分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是指不同的描述方法会影响人们的选择。比如实质上的同一赌局,因为描述方法的改变,受访者就会有不同的选择
~
常见的保险有: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和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以物质财产为保险标的(insurance object);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人身保险以人的身体和生命为保险标的,如人寿保险(以被保险人死亡或者生存为给付条件)、健康保险(保证被保险人在疾病和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费用支出或损失获得补偿)和意外伤害保险(保证在遭受意外事故死亡或残疾时获得补偿)。
~
大数定律的意思是,一个随机变量[3]的取值(taking value,比如不同家庭因火灾的损失)可能是随机的,但是只要样本(sample)数目足够大,或者重复次数足够多,这些取值的平均值几乎就是一个常数。通俗地说,相似个体(个人、家庭、企业等)组成的大型群体的平均行为,比小型群体的平均行为,更容易预见。
~
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良后果有两个: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是很典型的。
~
金融工具是精心设计出来的,供人们转移、规避风险的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体现的是风险管理的思想。
~
还有一部分投机者,被称为“抢帽子交易者”(scalper),他们一天就要交易数次,期望从微小的价格变化中获利。
~
期权的买家,无论在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都只有权利而没有义务,即不一定非得买或卖,他的风险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仅仅损失期权费,而获利在理论上是无限的。与买家相反,期权的卖家,无论是要卖出看涨期权还是看跌期权,都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如果买家要行使权利,他不能拒绝,他的最大收益仅仅是买家最初交给他的期权费,而风险是无限的。
~
远期交易看起来很像期权,都是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交易标的物。但是,远期交易和期权有很大的区别。期权的买方有买卖的权利,而没有一定要买卖的义务,也就是,买方可以不执行合约。但远期交易不同,双方都有执行的义务,到时候必须执行合约规定的交易。远期交易其实并不是严格的金融衍生品。
~
标准化合约是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合约。期货,买卖的不是具体的商品或者资产,而是合约。
~
利率互换是协议双方在同种货币的基础上,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内,为对方支付利息。利率互换并不交换本金,但需要约定一个名义本金(notional principle),因为本金是计算利息的依据。
~
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之间的互换(fixed for floating),即一方为另一方支付浮动利率(的利息),而让另一方为自己支付固定利率,另一方则相反,为对方支付固定利率,而让对方为自己支付浮动利率。
~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表现为商业银行要向中央银行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把各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集中起来,当商业银行遇到挤兑、支付困难等紧急情况时,中央银行就可以作为最后的贷款人,对商业银行予以资金支持。同时,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还代为履行各家商业银行的清算业务。
~
中央银行是政府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部门,比如基础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都是由中央银行具体制定和操作的。中央银行还有管理和监督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维护金融秩序的功能。
~
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主要有三项:准备金(the required-reserve)、再贴现(rediscount)和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
~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是:第一步,变动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买进或者卖出操作;第二步,增加或者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规模和贷款规模;第三步,影响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投资、总需求、总供给,然后影响总产出(GDP)水平、就业、价格水平。
~
“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即认为对个体而言正确,对集体也正确。
~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三个:物品的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
凯恩斯提出了人们愿意持有货币资产,或者说对货币有需求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相应地,货币需求也就被分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以及投机性需求。
~
凯恩斯经济学的精髓就是一句话:短期内宏观经济的状况,即繁荣或萧条,是由总需求决定的,与总供给无关。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利率会影响投资,因而会影响总需求
~
伴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出现和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中央银行独立控制货币供给越来越困难。
~
通货膨胀的第一个危害是,扰乱商品的相对价格。
~
通货膨胀的第二个危害是,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
西尼尔说得好,利息是对节欲和等待的报偿,如果实际利息为负,就是对节欲和等待的惩罚,这太无理,太违背人性了。谁还储蓄呢?没有了储蓄,债权债务关系中断,很多需要投资的生产活动便会停止,整个经济社会都可能被摧毁。
~
通货膨胀的第三个危害是,侵蚀工资和利润。
~
产生通货膨胀有需求方的原因,也有供给方的原因。如果总需求,也就是消费需求(本国家庭的购买)、投资需求(本国企业购买)、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净)出口(外国企业和政府对本国产品的净购买),突然增加,以至总购买(需要货币)超过了经济中的潜在生产能力(即不招致通货膨胀的最大产量),价格水平就必然上涨。
~
总需求突然增加的原因很多,一个重要方面是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他的意思是,通货膨胀的核心根源还是货币太多。
~
政府财政赤字是货币供给过多的根源之一。赤字通常的弥补手段是发债。政府是最大的单个债务人。债是要还的,政府面临很大的还债压力。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搞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一来,债务就被稀释了
~
通货紧缩时,家庭会推迟、减少购买商品。因为今天的价格不如明天便宜,明天的不如后天便宜。不买,货币就一直增值,因此消费需求会缩减。企业也一样,在通货紧缩时期,实际利率提高,企业贷款困难,还贷能力也下降,因此投资需求会缩减。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不买,通货紧缩就越是严重,反过来会进一步缩减总需求。
~
汇率有两种标示方法: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method)和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method)。
~
人们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能购买到货币发行国的商品,也就是有购买力,所以,两个国家货币的汇率,就是两个国家货币购买力的比率。
~
如果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就是贸易顺差,也叫“出超”,进口大于出口,则为贸易逆差,也叫“入超”。
~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危机(如货币贬值)、资本市场危机(如股市大幅下跌)和金融机构危机(如银行倒闭)三类。
~
泡沫就是资产的价格超过了“实体经济”能解释的部分。具体说就是,如果一种资产的市场价格超出了它未来收益的现值(之和),就会产生泡沫。但现值本身难以估计,因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
泡沫不单是资产价格的现象。人类的行为本身就有泡沫性质。除了耕田、织布、诊病等少数活动,人类的其他生产和生活都有泡沫性质。比如文学、艺术、宗教、教育、体育,都不是那么有用、那么实在,都或多或少地有点“没事找事”。这是因为,人的智力常常过剩。做游戏、娱乐、比谁聪明,是人类应对乏味的必要活动,否则人会郁闷至极。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类想象和比赛智力和运气的产物。
~
危机是一种自动纠正机制,把人们重新导向理性。无须过分夸大危机的后果,更无须因噎废食,阻止金融创新。
~
回应 2021-03-01 10:50:26 -
绝色 (我决定目不斜视)
金融的解释:王福重金融学通识课 84个笔记 I 货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道,在原始社会后期,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部落。 第二次是工场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成为专门、独立的行当。工场手工业就是制陶、酿酒这类的能工巧匠做的工作。 第三次是商人阶层的出现。商人不从事生产型劳动,专门做生意。 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我的东西是你想要的,...2020-09-02 16:22:38
金融的解释:王福重金融学通识课 84个笔记 I 货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写道,在原始社会后期,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部落。 第二次是工场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成为专门、独立的行当。工场手工业就是制陶、酿酒这类的能工巧匠做的工作。 第三次是商人阶层的出现。商人不从事生产型劳动,专门做生意。 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我的东西是你想要的,而你的东西恰好也是我想要的,这叫“欲望的双向一致”。 第三章 从纸币到电子货币 黄金和美元之间保持固定的比率:1盎司黄金=35美元,而各国货币与美元也保持固定的比价即汇率(exchange rate)关系,还可以按照这个固定的汇率,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须无条件地给予兑换。 在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世界各国的本位货币都是纸币,本位都是纸,跟黄金、白银,以及其他金属没有任何关系。 第五章 对货币的误会 莫迫桑这里的金钱不就是暗指利益嘛,哎 法国作家莫泊桑[插图]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也写道:“金钱却可以使亲人变成仇人,兄弟形同陌路。” 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前(1978年之前)灌输给人民的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中人们的关系,不管是亲人、同事,还是朋友,“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之下”,一律是金钱关系,整个社会充满了冷漠、无情、自私。 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教育也不算错。不管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还是之前的社会,只要是货币发明之后的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就离不开金钱,甚至是靠金钱维系的。人们进行交往,必须互利互惠,这就体现在金钱的来往上。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概莫能外。子女要不要给父母钱以养老,丈夫要不要把钱交给妻子以养家?俗话说,“亲兄弟也得明算账”不是?金钱关系本身没什么问题。 莎士比亚讽喻黄金,说明那个年代黄金的稀缺和珍贵。莎士比亚是没见过纸币的,他见到的都是铸币,金币自然是上好的。 金钱只是利益交换的代表和工具,莫泊桑说的钱让亲人变成仇人,兄弟形同陌路,完全是误会。金钱代表的是利益,一方长期侵占另一方的利益,即使是亲人和兄弟,恐怕也不能一味地忍受下去。 这种话,要看语境啊,不能把两句不同语境下的句子硬凑在一起。 中国有一句谚语,可以高度概括古今文人对金钱的态度,这就是:金钱如粪土。莎士比亚、鲁褒们说了半天,不过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 严格地说,金钱如粪土只是半句话,另外半句是:朋友值千金(也有“仁义值千金”等其他说法),这是中国最传统的“心灵鸡汤”之一,经常用作“家规”和“家风”,很多人奉为座右铭。 有趣的是,金岳霖[插图]先生还是一个15岁少年的时候,第一次听到“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这句话,就说此论为胡说。因为,如果金钱是粪土,而朋友值千金,千金也不过是金钱,所以,按照简单的形式逻辑,这句话等于是说,朋友就是粪土。这显然不是这句话的本意。 同样的矛盾,莎士比亚也有,莎士比亚说金钱让人迷失,但他也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这样的话。与他对黄金的讽刺形成强烈的对比。 长期以来,中国人宣传的英雄模范,有一类是“断然拒绝金钱美女的诱惑”的人物,如果金钱是粪土,拒绝粪土,有什么值得特别称道的呢?这说明,心里还是太在乎钱了。美女的道理亦然。如果不是受到了诱惑,觉得失去是损失,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断然云云,肯定是假的,经过痛苦的挣扎,由于有更大利益的诱惑才放弃眼前的金钱美女,才是真实的。 II 信用 信用资产基本有四类:商业票据、银行票据、银行贷款和债券。 债券与商业票据非常类似,但商业票据直接满足的是赊销的需要,而债券无此羁绊,满足的是发行者发展自己事业所需要的融资需求。 第八章 利息的本质 经济学家把人们认为同一件物品,放在今天比放在明天价值要大的现象称作“高估现在,低估未来”。小孩子是最为“高估现在,低估未来”的一群人。 利息是人们高估现在、低估未来这种正常心理的反应,也是人性的反应。不支付利息是漠视人心和人性,收取利息才符合人心和人性,乃天经地义之举。 价格的含义很丰富,其中之一是表示获得商品的难度。 为了表示通货膨胀对利率的影响,经济学家们区分了货币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第九章 利息计算 在中国民间,借贷利率一般用“分”表示。分就是月利率,比如3分,月利率就是3%,年利率就是:3%12=36%。 金融学里,把现在价值和未来价值分别称作现值和终值。所谓现值,就是未来的一笔现金放在现在的价值。 根据习惯,我们把根据现值推导终值的过程叫作复利过程,而把根据终值推导现值的过程叫作折现过程。 年金的例子很多,比如房贷的等额本息还款、房子的租金、养老金等,都是年金。 因为利息的存在,各年终值的和要大于实际支付的资金总和,而在现值计算时,将来支付的现值的和小于实际支付资金的总和。 中国人把增加一倍叫“翻一番”,比如从1增加到2,翻了一番,到4,就是翻了两番。 III 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市场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情完成了” 开始的时候,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的发行和承销。 后来,投资银行的业务大大扩展,除了传统业务,还从事并购以及VC。 投资银行提供的服务包括:对并购的目标企业进行估值,参与定价谈判,为并购提供融资安排,为并购后的双方进行业务整合等。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上) 近代银行的出现,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货币兑换业务。 而店铺赚的是提供这些专门技术服务的劳务费。 第二阶段,铸币保管业务。 第三阶段,货币经营业务。 第四阶段,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银行出现。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下) 核心资本的作用包括:为银行开业提供启动资金;维护银行的信誉,如果没有资本金,经营出现风险,靠日常收益难以弥补时,银行业务将难以为继,银行的信誉就要大打折扣;为银行业务扩张和业务创新提供资金。 第十三章 股票 责任有限和不退股这两大优势,保证了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长期且安全,可以做长远的事业。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人数只有下限没有上限,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则是有限的,很难在很短期内筹集到巨额资本。 凡事都有代价,优先股有这么多优先权,风险低于普通股,但代价是必须放弃公司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即优先股股东无公司的投票权。 优先股既不是股票,也不是债券,而是介于它们中间的一种金融产品,是资本市场的一种创新。 股票转让的方式包括场内交易(floor trading)和场外交易(over the counter,OTC)两大类别。场内交易是指在固定的交易所内集中和竞价交易 第十五章 股市有规律吗(下) 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 人们在选美时,不是根据自己真正的偏好选择谁是美女,而是选择那些别人认为是美女的人。 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是指人们在确定能得到的好处和不确定的好处,也就是“赌一把”之间,会偏好前者。 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是指人们对于同样数额的获益和损失,偏好是不对称的。面对可能损失的前景时,人们追求风险(risk seeking);面对盈利的前景时,人们却规避风险(risk averse)。 分离效应(isolation effect)是指不同的描述方法会影响人们的选择。比如实质上的同一赌局,因为描述方法的改变,受访者就会有不同的选择。 区别仅仅是叙述方式,但人们的选择却因此完全相反,即分离了。这也是不理智的行为。 人可以暂时不理性,但必然会失败,如果要成功做某事,就要用理性压抑感性。你可以短期内不理性,但长期必须理性,否则终生皆输。 [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是风险资产在金融市场中如何定价的模型。 IV 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可分为期权、远期[插图]、期货和互换四类。 第一,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交易的不是标的资产而是合约。 第二,金融衍生工具实行保证金交易。 第三,金融衍生工具是在未来的某一天结算,也就是跨期结算。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依据的交易信息是非常纯粹、真实的,那些非本质的、偶发的因素,因为交易数量的巨大,就被交易者排除掉了。 金融衍生工具最伟大之处,不是别的,正是高效的价格发现 第十九章 期权 世上不存在没有义务的权利,也不存在没有权利的义务,但期权就没有义务只有权利。 第二十章 远期和期货 期权的买方有买卖的权利,而没有一定要买卖的义务,也就是,买方可以不执行合约。但远期交易不同,双方都有执行的义务,到时候必须执行合约规定的交易。远期交易其实并不是严格的金融衍生品。 再次强调,无论是商品期货还是金融期货,它们一般都不实际交割商品或者货币等金融产品,只是买卖合约本身。 股指期货能够减少投资者的风险,为防止股价下跌,投资者可以在买进股票[插图]的同时,卖出股指期货。 第二十一章 互换 互换有两种基本类型:货币互换(currency swap)和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swap)。 V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它不经营一般的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汇兑等,它的职能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部门,比如基础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都是由中央银行具体制定和操作的。中央银行还有管理和监督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维护金融秩序的功能。 联邦储备理事会(Board of Governors of Federal Reserve System)是美联储的决策部门,共有7位理事。这7位理事,是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StatesSenate)投票表决同意的。联邦储备理事会的职责是依据法律,规定法定准备金率,并与12家联邦储备银行共同制定贴现率。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Th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是美联储的主要执行部门。共有12位成员,其中包括7位理事会成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其他4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其职责是公开市场操作。 联邦咨询委员会(Federal Advisory Council),顾名思义,这是美联储的咨询议事机构,共有12位成员,他们全部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选举产生。 第二十三章 中央银行(下) 公开市场主要是买卖有价证券,特别是政府债券的市场。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还包括再贴现和再贷款。 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主要有三项:准备金(the required-reserve)、再贴现(rediscount)和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 第二十四章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要特别注意不要陷入“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即认为对个体而言正确,对集体也正确。 一个社会需要多少货币,不是取决于个别人的愿望,而是取决于实在的需求。那么,一个社会究竟需要多少货币?这就是货币需求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人们的货币的支付总额(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一定与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额(即商品价格水平跟商品和劳务总量的乘积)相等。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有三个:物品的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 短期内宏观经济的状况,即繁荣或萧条,是由总需求决定的,与总供给无关。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而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的状况又是由总供给决定的。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的共同之处在于,把货币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资产,不过弗里德曼说的货币,与凯恩斯所指的货币不同,不只包括现金,也包括存款。 第二十五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的第一个危害是,扰乱商品的相对价格。 通货膨胀的第二个危害是,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西尼尔说得好,利息是对节欲和等待的报偿 通货膨胀的第三个危害是,侵蚀工资和利润。 控制政府支出规模,控制赤字水平,减少发债,是避免高通货膨胀的办法。 通货紧缩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原因是货币量过少。 第二个原因是技术进步。 第三个原因是国际竞争。 只要通货膨胀不是特别严重,还是能促进经济繁荣的。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损害,要远远大于通货膨胀。 VI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 本币升值,即一单位本币可以交换到比原来更多的(某种)外币,从而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外国商品。外国商品比之前更便宜,所以本国居民乐意购买更多外国商品,进口增加,同时,外国人购买本国产品,需要花比之前更多的货币,本国商品变贵了,因此外国对本国的购买减少,出口下降。 本国需要的更多的商品就由外国生产者提供,本国居民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下降,本国产品的产量会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随之下降,于是劳动力成本下降,生产成本下降,价格水平下降,而失业率上升。 相反,本币贬值是指1单位本币只能交换到比原来更少的(某种)外币。结果是,进口下降,出口上升,本国产量扩大,国内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上升,失业率下降,劳动力成本以及生产成本上升,价格水平上升。但如果在已经充分就业的时候再贬值,可能会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同时本国资金外流,即资本外逃。 第二十七章 外汇和汇率(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是美元与黄金挂钩,持有美元相当于持有黄金,而黄金任何时候都是有价值的。 第二十九章 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 其实,泡沫不单是资产价格的现象。人类的行为本身就有泡沫性质。除了耕田、织布、诊病等少数活动,人类的其他生产和生活都有泡沫性质。比如文学、艺术、宗教、教育、体育,都不是那么有用、那么实在,都或多或少地有点“没事找事”。
回应 2020-09-02 16:22:38
论坛 · · · · · ·
请问有什么配套习题? | 来自木民 | 2018-05-30 15:59:02 | |
发现有两处纰漏 | 来自王白 | 1 回应 | 2018-04-18 14:06:2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中信出版社 (2018)7.3分 10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信阅读佳品[小编卢俊的豆列] (我是卢俊)
- 经管新书 (豆瓣读书)
- 【金融投资】拆解金钱。 (小马过河)
- 热门图书 (豆瓣读书)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金融的解释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我是卢俊 2014-10-09 11:50:25
这本书注定是要成为中国金融大众读物史上可以进入殿堂的著作,大家拭目以待。我退休的时候,我希望这本书的版本在20版左右。@王福重
0 有用 Aray 2015-06-06 02:12:22
金融常识普及。
1 有用 Paratus 2014-11-24 21:10:27
M0的0的解释,让人耳目一新啊!
1 有用 红豆骑士 2015-11-02 00:50:10
浅显易懂,趣味相投
0 有用 中原一点红 2017-06-04 18:35:11
入门级……
0 有用 So Magic 2022-05-13 12:44:22
大学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的入门名词解释。三星半吧,如果坚持区别于教科书和度娘词条干巴巴的风格,不要出现满页公式的话会更好
0 有用 如是如是 2022-04-27 08:14:34
科普读物。
0 有用 Crazy Hero 2022-01-19 10:39:44
基础入门,名词简单解释
0 有用 默涅 2022-01-14 22:11:40
一本很好的通识读物,系统清楚的解释了金融是怎样发展而来的,金融包括哪些内容,每一部分基本的逻辑是什么。所举的例子都通俗易懂,读完对金融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对前期零落个把的知道的内容加深理解和整合。
1 有用 Macie jay 2021-09-30 20:12:50
高中政治必修一… 学过高中政治的 这本书真没必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