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副标题: 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精装]
译者: 大 胖
出版年: 2014-10
页数: 172
定价: 39.00元
装帧: 软精装
ISBN: 9787115369369
内容简介 · · · · · ·
番茄工作法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他在大学生活的头几年,曾一度苦于学习效率低下,“于是我和自己打赌,下猛药,狠狠鄙视自己说:‘我能学一会儿习吗?真正学上10分钟?’我得找个计时教练,谁来替我掐表呢?后来我找到了,是一枚厨房定时器,形状像‘西红柿’(Pomodoro ,意大利语的‘番茄’)。就这样,我邂逅了我的番茄钟。”
番茄工作法是一套简单的工具和流程,用以提升你个人和所在团队的生产力,从而做到:
减轻时间焦虑
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减少中断
增强决策意识
唤醒激励和持久激励
巩固达成目标的决心
完善预估流程,精确地保质保量
改进工作学习流程
强化决断力,快刀斩乱麻
作者简介 · · · · · ·
番茄工作法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了。他在大学生活的头几年,曾一度苦于学习效率低下,“于是我和自己打赌,下猛药,狠狠鄙视自己说:‘我能学一会儿习吗?真正学上10分钟?’我得找个计时教练,谁来替我掐表呢?后来我找到了,是一枚厨房定时器,形状像‘西红柿’(Pomodoro ,意大利语的“番茄”)。就这样,我邂逅了我的番茄钟。”
番茄工作法是一套简单的工具和流程,用以提升你个人和所在团队的生产力,从而做到:
减轻时间焦虑
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减少中断
增强决策意识
唤醒激励和持久激励
巩固达成目标的决心
完善预估流程,精确地保质保量
改进工作学习流程
强化决断力,快刀斩乱麻
目录 · · · · · ·
黄瓜和洋蓟在酒吧相遇 2
开始之前 3
乘车时间 4
番茄计时器 5
自己动手:为活动限定时间段
我的太爷爷马克斯 7
为何要用番茄工作法 8
问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 13
第2章 背景 14
黄瓜和洋蓟在动物园相遇 15
基础 16
大脑结构 17
大脑性能 18
生物节律 19
是迷信还是专注的力量 20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1
左脑与右脑 22
天才 23
多动 24
工作记忆 25
联想机器 26
交替和持续 27
做梦 28
吸收 29
吃饭睡觉钟 30
心流 31
激励 32
拖延 33
英雄主义和内疚 34
调整过程 35
薄片撷取 36
拥抱变化 37
选择的悖论 38
问自己:背景 39
第3章 方法 40
黄瓜和洋蓟在图书馆相遇 41
学习工作法 42
阶段 43
戴明循环 44
工具 45
自己动手:做一张活动清单表格 46
寻找起点 47
早晨 48
自己动手:做一张今日待办表格 49
承诺 50
直接和立即反馈 51
前瞻记忆 52
当下清单 53
休息 54
放下 55
阶段性休息 56
行程 59
已完成的活动 60
抽象时间单位 61
记录和处理 62
自己动手:记录 63
精益 64
此时此地 65
问自己:方法 66
第4章 中断 67
黄瓜和洋蓟通电话 68
学会坚持 69
注意力缺乏症候群 70
避免LIFO 和BPUF 71
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72
中断策略 73
内部中断 74
接受、记录并继续 75
扭转依赖 76
原子性 77
内部中断滚滚来 78
外部中断 79
保护番茄钟 80
可视化然后强化 81
作废 82
外部中断策略 83
中断标记 84
认清界限 85
问自己:中断 86
第5章 预估 87
黄瓜和洋蓟在赛马场相遇 88
测量和猜测 89
活动清单表格中的预估 90
群体的智慧 91
活动的规模 92
选择 93
定量预估误差 94
昨日的天气 95
记录表格中的预估 96
鼓-缓冲区-绳子 97
问自己:预估 98
第6章 应变 99
黄瓜和洋蓟在电影院相遇 100
灵活对待 101
简单工具 102
索引卡片 103
事务番茄钟 104
声音和形状 105
番茄钟的长短 106
休息的长短 107
进度表格 108
优先级淘汰赛 109
收件箱清零 110
反复回顾 111
思维导图日记 112
守则和应变 113
闻铃色变 114
问自己:应变 115
第7章 团队 116
黄瓜和洋蓟在会议室相遇 117
与他人共事 118
限制时间的会议 119
跟踪会议 120
匹配工作节奏 121
授权番茄钟开始 122
匹配番茄钟长短 123
临时单飞 124
跟踪工作配搭 125
团队文化 126
问自己:团队 127
附录A 流程示意图 128
附录B 互联网资源 129
附录C 后记 130
附录D 参考书目 133
译后记 137
中文版附录:番茄工作法表格 141
· · · · · · (收起)
"番茄工作法图解"试读 · · · · · ·
黄瓜和洋蓟在酒吧相遇 黄瓜:今天忙不忙? 洋蓟:别提了。一事无成。 黄瓜:怎么了?没给你派活儿吗? 洋蓟:有啊!我应该完成和交付新的打印功能。本打算今天做完的。 黄瓜:那你做了吗? 洋蓟:没,他们一直让我做这做那的。 黄瓜:别的事儿重要……还是那个打印功能重要? 洋蓟:我不知道啊。怎么比? 黄瓜:那无论是打印功能,或者别的重要的事儿,你都没做完? 洋蓟:一天...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中断策略 即使一个番茄钟只有25分钟,仍然会有干扰将我们所专注的工作打断,迫使我们为环境切换付出代价。但番茄工作法不是那种只能用于闭关修炼的法门,相反,它可以提升协作环境中的个人技能。 如果有一种策略能有效控制中断,那么它就可能减少中断的数量,某些情况下它还有助于你继续当前的活动,但不绝对。 番茄钟期间的中断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自己造成的“内部中断”。具体地说,是直觉向心智发出信号,告诉自己去做当前专注活动以外的事情。 第二种是别人造成的“外部中断”。有人找你询问或请你帮忙,并且等你答复。接下来我们看,对于这两类中断,.番茄工作法都有相应的处理策略。 内部中断: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出现内部中断时要采取的策略:首先接受它,然后记录它,然后立即继续你手头的工作,避免真的被打断。至于说咖啡,在番茄钟期间我想喝多少咖啡都行,但只在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去续杯。 要对付内部中断,最佳策略是可视化、接受,然后纳入计划或删除。尽量把一件事情放在日程表里,而不是放在大脑里。 外部中断: 你在试图专心完成一个番茄钟工作期间,常常会被一些事打断!但如果想在河流里生存,就得跟鳄鱼搞好关系。简单粗暴的对待方式,只会让外部中断变成烦恼。 外部中断具有互动性。有人正在等你答复。他们试图阻止你画X,而你需要一个策略来减少中断。不过,值得再一次强调的是,另外别把番茄工作法当成拒绝帮助同事的理由,它可不是专门给古墓派闭关修炼用的。 保护番茄钟 外部中断要抢走你的注意力,而你要保护番茄钟,将注意力留给所承诺的工作。你承诺在25分钟内专注干一项活动。但是,当有人过来谈论你喜欢的电视节目,总不能永远都是同样的回答:“对不起,我正在番茄钟里。待会儿再说?" 所以必须“扭转”番茄钟和中断之间的依赖关系。电子邮件和电话很容易,你可以将其关闭。发电子邮件的人不会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书摘 -
1、面对复杂,望而却步 2、无聊琐事,越拖越久 3、小事忙一天,大事一样没办 4、最后期限,步步紧逼 5、从休息回到工作,心智调整不过来 6、一错再错,不长记性 7、没想到一件事要做这么久 8、没想到一件事越做越复杂 9、头脑被各种想法占据 10、时间都用来学习适应复杂的工作方法了 11、只顾低头干活,忘了抬头看路 12、把预估当作承诺 13、流程管理,纸上谈兵 14、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15、完美主义,碍手碍脚 16、前怕狼,后怕虎,害怕失败和批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番茄工作法图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番茄工作法图解"的人也喜欢 · · · · · ·
番茄工作法图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11 条 )




《番茄工作法图解》思维导图
-
番茄工作法图解 【瑞典】诺特伯格 番茄工作法步骤简单、易操作。 1. 整理一个待办事项清单,可以不用区分优先级,将所有能够想到的、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列上去。每天都从待办事项清单里选出几个最重要的事情。形成今日三件事清单。 2. 从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开始,每件事用一个或多个番茄钟高度专注完成。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再考虑做其它事情。 3. 每个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要快速进入专注而深度的放松状态,补充脑力。在开始做下一...
2019-06-16 16:47:09 2人喜欢
番茄工作法图解
【瑞典】诺特伯格
番茄工作法步骤简单、易操作。
1. 整理一个待办事项清单,可以不用区分优先级,将所有能够想到的、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列上去。每天都从待办事项清单里选出几个最重要的事情。形成今日三件事清单。
2. 从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开始,每件事用一个或多个番茄钟高度专注完成。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再考虑做其它事情。
3. 每个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要快速进入专注而深度的放松状态,补充脑力。在开始做下一个事情之前可以判断一下,下一个优先级更高的事情是什么。这样就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纵览全局、调整优先级的机会。
4. 每次番茄钟结束的时候都做记录。可以记录番茄的个数或者中断的次数。
5. 每天都对执行番茄法的情况做一次回顾、总结,以持续改进。
通过固定的25分钟专注时间和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就可以形成可持续的、保持高度专注的工作节奏。应用番茄工作法,有助于进入心流状态,完成最重要的事情,获得激励。并且通过记录与回顾形成持续改善的机制。
我已经开始在晨读、阅读、听书、写作、工作当中,应用番茄工作法,并且加入社群打卡。结合每日自我管理手帐,不断改进。下一个可以尝试的习惯是每天画一个思维导图,作为对一天收获的总结,持续改进。
番茄法的好处。
番茄工作法是一套简单的工具和流程,用以提升你个人和所在团队的生产力,从而做到:◆减轻时间焦虑◆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减少中断◆增强决策意识◆唤醒激励和持久激励◆巩固达成目标的决心◆完善预估流程,精确地保质保量◆改进工作学习流程◆强化决断力,快刀斩乱麻中文交流网站:http://www.25in1.com
2019-06-16 16:01:27
下班前花十分钟画一张今日回顾的思维导图。每个月总览、总结一次。
回想一下今天的工作,在走马观花中抓住一点,就是今天得到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2019-06-16 15:56:58
及时把收件箱清零,会让你减少压力,避免重要的事情被淹没在一堆未读邮件中。
如果某封邮件需要我亲自处理,但是所需的时间较长,我就不会立即开始,而是将它记入“活动清单”表格,将邮件移入存档文件夹,把这事儿从脑子里放下。
2019-06-16 15:53:34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每一位番茄工作者都有自由去体验、改进,找到自己的最佳步调。但我强烈建议在一开始使用25分钟的时长,而且在某个固定长度至少要坚持两星期。频繁修改番茄钟的长度,只会破坏你的节奏。
2019-06-16 15:49:40
记下作废的番茄钟,用于持续改进。
如果任务被放下了,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当前番茄钟都必须作废。它就不能算数了,
2019-06-16 15:16:09
记录中断次数,用于持续改进。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出现内部中断时要采取的策略:首先接受它,然后记录它,然后立即继续你手头的工作,避免真的被打断。
2019-06-16 15:14:10
内部中断总是与不好的习惯,内心的本能相联系。
我的番茄钟经常是这样:扭启番茄钟,开始专注于一项活动;然后我饿了;然后我想起一个重要电话要打;而且又想看一眼我喜欢的社交网站;我还得读电子邮件并且赶快给答复。说起这些随心所欲的事儿,还没提到最常见的:我的咖啡杯空了,得去加满。这些都是来自内部的本能。要做这些事,显然是打算拖延。也许我觉得当前的活动过于复杂,或不够重要;也许我担心成果的质量,以及接下来要面对的指责;也许在彻底弄清整件事如何完成之前,我不想开始。总之,以上这些干扰会妨碍我完成番茄钟并画下×。下一节介绍如何将这些中断纳入控制。
2019-06-16 15:12:29
番茄钟作为一种保持节奏的工具,可以很好地让我们在不同的帽子间切换。
休闲帽是一顶小丑帽;工作帽将我变成一头狮子,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狩猎羚羊:战略帽用来决定优先次序以及在下一个工作周期做什么,让我感觉像一位国王。
2019-06-16 15:10:43
大脑不能同时处理这两类完全不同的事情。
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全局观、控制力是与心流和创意相对立的。没法在纵览大局的同时专注细节。
2019-06-16 15:09:29
每天回顾并总结,想想哪些地方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日文汉字“改善”(Kaizen)的意思是“持续改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好的更好。持续改善是一种工作方法,是以改进为目标,对渐进变化的专注。例如,保持简洁应该成为你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你应该每天问自己:我是否需要让活动更小型化?我是否遇到经常性的困扰?在我的标准化活动和个人流程中,是否有不必要的开销?
2019-06-16 15:04:35
每一个番茄钟只用来做一件事,即使这个任务已经提前完成。
不要在番茄钟进行中切换到另一项活动。如果番茄钟进行一半,你当前的工作已经完成,就用剩下的时间进行“过度学习”。例如我提前做完这件事,就会再回顾一下所做的或重复一下所学的,看看刚才的工作是否可以改进,或透过字里行间发现新结论
2019-06-16 14:15:04
用过度学习用完一个番茄钟时间。
所以不要一时冲动,在番茄钟一半的时候随便切换到其他活动。事实上,光是有这个切换的选项横在中间,也是经常性的干扰。也不要在一个番茄钟中间停下休息,这会让你失去节奏,而且由于停止的番茄钟比较短,它所跟踪的数据也无法与其他番茄钟匹配比较。
2019-06-16 14:13:32
大脑处于放松状态,给我们提供了机会能纵览全局,调整优先级,决定下一个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要进行计划日程表的修改,头脑应当处于全局观状态,而不是心流状态。还有一点,刚刚经过短暂休息的头脑可以更清楚地作出决策,胜过刚刚从埋头苦干的长期专注中走出来的时候。
2019-06-16 12:37:01
借助于冥想,我们能让大脑快速恢复成放松的状态。
如何迅速进入深度放松状态?我是这样做到的。(1)找一张舒适的椅子,或者在你办公室有张沙发更好。(2)休息一开始就闭上眼睛,身体找到最能放松的姿势。让脖子、手臂、腿完全放松。(3)想象有一台光扫描仪:一条明亮的水平线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缓缓移动。集中注意力在光带所及之处的全部肌肉,让它们进一步放松。尤其注意眼睛,仔细地消除眼部的紧张。(4)想象有一个白色巨大的矩形轻轻地漂浮在空中,如果它消失了,没关系。这只是一个引子,让你放下对之前番茄钟工作的思考。(5)当休息完成后,轻轻睁开眼睛
2019-06-16 12:31:01
如果说番茄钟期间的目标是高度专注于一项工作任务,那么休息期间的目标就是专注而高质量的放松,为大脑充电。
休息时间做什么?方式很多,但主要目标是让大脑充电,并且对之前吸收的知识进行后台处理。因此而言,你应当抵制诱惑,不要在休息时间阅读电子邮件、阅读新闻、打电话,不要做对下一个番茄钟会造成额外压力的任何事情。
2019-06-16 12:29:25
休息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所以每4个番茄钟后,我进行阶段性休息。阶段性休息通常可以是15~30分钟的消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清理办公桌,去一趟咖啡机那,或者到喜欢的社交网站转转。
2019-06-16 12:24:43
每天回顾与总结,写自我管理手帐。
“跟踪”阶段就是在收集全天工作流程的真实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每日回顾,以改进第二天的流程。要跟踪哪些数据,你自己决定,根据具体的工作状态而有所不同,但可以先从计算“中断数”和“完成番茄数”开始。
2019-06-16 09:43:49
想要自律,就要允许自己不自律。
如果确定某天不必追求高效率,我就把蛋形钟丢在抽屉里。我要轻轻松松、拖拖沓沓地过上一天,无组织,无纪律。
2019-06-16 09:35:37
在番茄钟时间里,关注自己是否专注。最终我们将会收获效率的提升。
要完成大量工作,重点不在完成工作上,而在于能否集中注意力!
2019-06-16 09:34:14
回应 2019-06-16 16:47:09 -
杭欢 (改变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判断今天是否需要高效运转,从“活动清单”表格中,选出8个番茄钟的活动,填入“今日待办”表格。 如果确定今天不必追求高效率,就把番茄钟丢在抽屉里,轻轻松松、拖拖沓沓地过上一天。 要完成大量工作,重点不再完成工作上,而在于是否能集中注意力! 第一章 一次只做一件事 在25分钟内专心做某一件事,然后短暂休息,再将其他事与你正在做的对比一下,看哪个更重要,就捡最重要的做。 番茄工作法帮助你与时间化敌为友,不会...2015-07-16 22:30:50 1人喜欢
判断今天是否需要高效运转,从“活动清单”表格中,选出8个番茄钟的活动,填入“今日待办”表格。 如果确定今天不必追求高效率,就把番茄钟丢在抽屉里,轻轻松松、拖拖沓沓地过上一天。 要完成大量工作,重点不再完成工作上,而在于是否能集中注意力! 第一章 一次只做一件事 在25分钟内专心做某一件事,然后短暂休息,再将其他事与你正在做的对比一下,看哪个更重要,就捡最重要的做。 番茄工作法帮助你与时间化敌为友,不会因为还有一个小时、一天、一周、一个月的时限而充满焦虑。铃声为你连续地工作了一整段时间而喝彩。 办公室通病 面对复杂,望而却步。 无聊琐事、越拖越久。 小事忙活一天,大事却没办。(优先级) 最后期限,步步紧逼。 从休息回到工作,心智调整不过来。 一错再错,不长记性。 没想到一件事情要做这么久。 没想到一件事情越做越复杂。 头脑被各种事情忘记。 时间都用来学习适应复杂的工作方法了。 只顾低头干活。把预估当作承诺。 流程管理,纸上谈兵。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完美主义,碍手碍脚。 前怕狼,后怕虎。 第二章 背景 心流:它具有以下特点:明确的目标、集中、专注、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直接和即时反馈、能力水平与面对挑战的平衡、个人控制感、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行为与认知的合一。心流是一种创造性的状态。但是,心流状态下缺乏全局观念,创造力与统筹力难以并存,时不时地,我需要纵览全局进行战略决策,部署行动,以便在相爱一个心流期间能够全身心投入这项行动中。在进入心流阶段之前,我需要扭启一个番茄钟,部署行动,以便在下一个心流期间能够全身心投入这一项行动中。 想获得心流状态,进入好正以暇、正襟危坐、全神贯注的姿势,要比东张西望等待灵感有效的多。 试试在办公室和邻座交换位置,没准儿你一整天的注意力都会受影响。通过执行一套相同的动作和准备程序,可以使大脑自我调整,进入执行某类事物的最佳状态。 可以持续的补发,是工作卓有成效的前提。 第三章 方法 正式的番茄工作法是借助定时器,坐记录表格,还有每日回顾,这样可以避免漏掉事情,改进你每天的流程。 计划:在一天的开始,从积压的工作(称为活动清单)中提取最重要的活动,填写到“今日待办”表格中,这就是我当天的自我承诺。 跟踪:确定当天活动后,扭启25分钟的番茄钟,从当天活动的第一项开始进行。在每一个番茄钟内,你要收集一些过程指标,比如计算遇到的中断次数。 记录:在一天结束时,将当天手机的数据归档,写入记录表格。当你跟踪了终端次数,就把中断次数写下来。 处理:从锁记录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比如乐意计算每个番茄钟平均遇到几次中断。 可视化:最终将信息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从中找出改进流程的思路。 如果你想获得最适合现实情况的工作习惯,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基本上每天都要做这样的回顾。 戴明循环,也称品质管理循环或者PDCA循环 :plan定义预期的效果,以及达成他所需的流程。DO执行实施该流程。Check对流程进行衡量,比较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找出差距,评估。应用Act对差距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以图改进。这一系列的计划、执行、评估和改进,正是番茄工作法的核心,番茄工作法是一套典型的PDCA流程 第四章 工具 做一张活动清单表格 “必须得做完”换成“从哪里开始”(优先级) “这个项目很大很重要”换成“我可以走出一小步” 活动清单不等于今日待办(我的承诺),拒绝一部分活动清单里的活动,我才能更加容易专注于所选活动。 开始专注于这项活动-----仅此一项,把这项活动加入“当下清单”,这个虚拟列表是二进制的,只有0和1。它只有两种状态:现在有一件事情做,现在没有事做。 使用番茄工作法,在每天早晨所有备选活动中你可以一览无遗,有全局的眼光,避免陷入琐事当中。 番茄工作法有一定的目标导向。量力而为地选择一定数量、今天能完成的活动,这是你的承诺,如果他们得以完成,满心欣慰是回报给你的精神奖杯。 25分钟给个评价,这样我们就能立即得到这项工作进展的反馈。 4个番茄钟以后可以进行阶段性的休息,15-30分钟。 行程设置了界限,要尊重行程。空闲时间为大脑工作提供燃料,我不会为了完成活动,在响铃之后又多花5mins继续工作。 不要在番茄钟中切换到另一项活动,如果番茄钟进行到一半,你当前工作已经完成,就用剩下的时间进行“过度学习”也不要在番茄钟中间停下休息,这会让你失去节奏。 引自 番茄工作法 回应 2015-07-16 22:30:50 -
-
崧 (微信:getodo;公众号:tianhuhao)
如何专注当下的事 我们总是在无尽的待办事项中生活工作,一件事还没做完下一件事,更多的事情已经占满了我们的待办清单。现实中往往会发现,很多人在做着这件事情的时候,忍不住的想起下面还有其他好多事情等着在,不断的走神,不断的焦虑,最后反而苦恼了自己,做事的效率也降低了,原来担心做不完就变成真的做不完了。不能专注当下,是我们很多烦恼的来源。 神奇的番茄工作法 今天向你推荐一个神奇而可靠的方法来大幅度的提升...2017-02-16 19:40:15
如何专注当下的事
我们总是在无尽的待办事项中生活工作,一件事还没做完下一件事,更多的事情已经占满了我们的待办清单。现实中往往会发现,很多人在做着这件事情的时候,忍不住的想起下面还有其他好多事情等着在,不断的走神,不断的焦虑,最后反而苦恼了自己,做事的效率也降低了,原来担心做不完就变成真的做不完了。不能专注当下,是我们很多烦恼的来源。
神奇的番茄工作法
今天向你推荐一个神奇而可靠的方法来大幅度的提升做事的效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是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一种相对于GTD更微观的时间管理方法。番茄工作法运用起来很简单,就是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25分分钟番茄钟响起,然后在记录一下短暂休息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就有一个15分钟的长休息。番茄钟没有响起,就只能做当前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不能去做,如果很重要就拿便签纸写下放在一边,等到休息时间去处理,而且休息的时间里,最好站起来走动一下,做点体力方面的工作,比如打扫卫生之类,绝对不要去玩手机刷朋友圈,因为这样起不到放松大脑的效果,休息的时候尽量把头脑放空。
为什么这样看起来很简单的方法会具有强大的效率提升作用,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借助外力的番茄计时钟安排了我们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人为的隔离出25分钟的整块时间,在这25分钟里面我们不必担心花去太多时间以至于耽搁下一件事情,也可以在生理允许范围内保持25分钟的专注力,这就形成了专注,集中意识于当下的事情,很容易进入心理学上的沉浸式思维,也叫心流的状态,灵感和创造力很大程度上被释放出来。
番茄工作的工具推荐
实体钟:淘宝上搜番茄钟就有很多款式,原来主要是被用作厨房计时器,有机械的也有电子的,优点就是价格不贵,实体钟很有感官刺激,反复使用便于形成强烈的条件反射容易进入专注状态,缺点就是不能随身携带除非随身背包,对于在公共空间工作使用闹铃声会对其他人造成干扰。
APP:APP优点在于可以安装在手机随身携带,而且可以自动记录每日番茄钟进行状态,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回顾。安卓和IOS上都有很多优秀的APP,我用过时间最久的就是国产的“番茄土豆”这款APP,兼容各个平台,还有CHROM插件,可以同步到日历,可以使用免费版。
总而言之,工具只是辅助手段,关键还是在使用者自己有心去做,所以请不要纠结于寻找完美的工具,JUST DO IT!
进阶指南
最好记录下当天进行的番茄钟和完成情况,每天简单回顾一下,会很有收获的。
对于大任务,一定要分解为小任务,然后分解到番茄钟,预计当前要投入多少番茄钟,列入当日计划,和其他的工作时间合理搭配避免冲突,然后就无忧无虑一心一意的开始做吧。
番茄工作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学习的效率,现在一起来运用番茄工作法吧,用专注的力量解放自己的生产力,用专注破解面前的重重问题,用专注获取当下的幸福快乐。
感谢阅读,我是五点砍柴(公众号ID:tianhuhao,微信ID:getodo),专注时间管理、知识管理、自我成长。
回应 2017-02-16 19:40:15 -
一、 活动清单制定 相当于制定月度计划、周计划。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 制定规则 1、 活动清单中的数目切勿太长,并且要切合实际,一般保持在25-30项左右。 2、 在活动清单中,预估好每项工作需要的时间,然后给予该项工作相应的番茄钟,如果单项工作需要的时间超过7个番茄钟,可将该工作拆分成数个小活动,然后再进行时间预估。如果某项工作所需时间小于1个番茄钟,可将该工作与其他工作进行合并。 3、 制定完成后对活动清...
2018-05-10 23:01:26
一、 活动清单制定
相当于制定月度计划、周计划。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
制定规则
1、 活动清单中的数目切勿太长,并且要切合实际,一般保持在25-30项左右。
2、 在活动清单中,预估好每项工作需要的时间,然后给予该项工作相应的番茄钟,如果单项工作需要的时间超过7个番茄钟,可将该工作拆分成数个小活动,然后再进行时间预估。如果某项工作所需时间小于1个番茄钟,可将该工作与其他工作进行合并。
3、 制定完成后对活动清单中的工作进行优先级评估。
4、 然后将优先级高的活动列入到“今日待办事项”的表格中,开启工作。
二、 番茄钟进行前
1、 每4个番茄钟为一组,之后可进行阶段性的休息(15-30分钟),期间可以做一些浮浅的工作(例如不需要高度集中的工作)或者休闲类活动(例如看新闻,朋友圈),切记做一些类似于回复重要邮件/电话等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
2、 番茄钟的时间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时间越长的番茄钟,休息时间也要相应延长,劳逸结合。值得注意的是,番茄钟的时间不可频繁更改(不利于培养习惯),并且每次更改过后,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至少一周至两周的时间适应。
3、 表格内要设置好番茄钟的数量,以便了解某项工作具体需要多少个番茄钟,为今后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三、 番茄钟进行期间
1. 番茄钟进行期间,如果有内部中断(自己分心造成的)、外部中断(外界打扰:如同事咨询工作上的事情),切记要记录在表格,以便每日回顾时进行分析。
2. 在表格中添加“计划外紧急”列表,以便记录。
3. 将表格中的预估时间跟实际所需要的时间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对比,改进。
4. 假设某项活动的番茄钟用完之后,工作任务还未完成,则该对此项工作进行重新评估,然后给予相应的番茄钟。
5. 外部中断的处理方式:
(1)告知对方能否推迟处理,一般都是可以,如果不行,就直接中断番茄钟。
(2)记录在表格,留在下一个或者其他时候的番茄钟进行处理。
6. 原子性:指的是不可抗力因素(例如着急去洗手间),如果在此时进行番茄钟,必须直接中断,然后再重新启动。
7. 如果某项工作在番茄钟进行期间完成,那剩余的时间可用于复习,不要停止时间或者转移到其他工作上,避免打乱节奏。(当然,在制定今日事项的时候能准确预估时间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 番茄钟结束后
对今日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总结,主要分析以下几点:
1、 分析今天给每一项工作分配的番茄钟是否合理。
2、 番茄钟期间遭到哪些干扰(如内部中断、外部中断),分析哪些干扰是可以避免的,然后加以改进。
3、 看一下“计划外紧急”列表,有哪些是自己疏忽的工作?
回应 2018-05-10 23:01:26
-
-
番茄工作法图解 【瑞典】诺特伯格 番茄工作法步骤简单、易操作。 1. 整理一个待办事项清单,可以不用区分优先级,将所有能够想到的、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列上去。每天都从待办事项清单里选出几个最重要的事情。形成今日三件事清单。 2. 从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开始,每件事用一个或多个番茄钟高度专注完成。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再考虑做其它事情。 3. 每个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要快速进入专注而深度的放松状态,补充脑力。在开始做下一...
2019-06-16 16:47:09 2人喜欢
番茄工作法图解
【瑞典】诺特伯格
番茄工作法步骤简单、易操作。
1. 整理一个待办事项清单,可以不用区分优先级,将所有能够想到的、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列上去。每天都从待办事项清单里选出几个最重要的事情。形成今日三件事清单。
2. 从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开始,每件事用一个或多个番茄钟高度专注完成。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再考虑做其它事情。
3. 每个番茄钟之间的休息时间要快速进入专注而深度的放松状态,补充脑力。在开始做下一个事情之前可以判断一下,下一个优先级更高的事情是什么。这样就给自己提供了一个纵览全局、调整优先级的机会。
4. 每次番茄钟结束的时候都做记录。可以记录番茄的个数或者中断的次数。
5. 每天都对执行番茄法的情况做一次回顾、总结,以持续改进。
通过固定的25分钟专注时间和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就可以形成可持续的、保持高度专注的工作节奏。应用番茄工作法,有助于进入心流状态,完成最重要的事情,获得激励。并且通过记录与回顾形成持续改善的机制。
我已经开始在晨读、阅读、听书、写作、工作当中,应用番茄工作法,并且加入社群打卡。结合每日自我管理手帐,不断改进。下一个可以尝试的习惯是每天画一个思维导图,作为对一天收获的总结,持续改进。
番茄法的好处。
番茄工作法是一套简单的工具和流程,用以提升你个人和所在团队的生产力,从而做到:◆减轻时间焦虑◆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减少中断◆增强决策意识◆唤醒激励和持久激励◆巩固达成目标的决心◆完善预估流程,精确地保质保量◆改进工作学习流程◆强化决断力,快刀斩乱麻中文交流网站:http://www.25in1.com
2019-06-16 16:01:27
下班前花十分钟画一张今日回顾的思维导图。每个月总览、总结一次。
回想一下今天的工作,在走马观花中抓住一点,就是今天得到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2019-06-16 15:56:58
及时把收件箱清零,会让你减少压力,避免重要的事情被淹没在一堆未读邮件中。
如果某封邮件需要我亲自处理,但是所需的时间较长,我就不会立即开始,而是将它记入“活动清单”表格,将邮件移入存档文件夹,把这事儿从脑子里放下。
2019-06-16 15:53:34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每一位番茄工作者都有自由去体验、改进,找到自己的最佳步调。但我强烈建议在一开始使用25分钟的时长,而且在某个固定长度至少要坚持两星期。频繁修改番茄钟的长度,只会破坏你的节奏。
2019-06-16 15:49:40
记下作废的番茄钟,用于持续改进。
如果任务被放下了,无论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当前番茄钟都必须作废。它就不能算数了,
2019-06-16 15:16:09
记录中断次数,用于持续改进。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出现内部中断时要采取的策略:首先接受它,然后记录它,然后立即继续你手头的工作,避免真的被打断。
2019-06-16 15:14:10
内部中断总是与不好的习惯,内心的本能相联系。
我的番茄钟经常是这样:扭启番茄钟,开始专注于一项活动;然后我饿了;然后我想起一个重要电话要打;而且又想看一眼我喜欢的社交网站;我还得读电子邮件并且赶快给答复。说起这些随心所欲的事儿,还没提到最常见的:我的咖啡杯空了,得去加满。这些都是来自内部的本能。要做这些事,显然是打算拖延。也许我觉得当前的活动过于复杂,或不够重要;也许我担心成果的质量,以及接下来要面对的指责;也许在彻底弄清整件事如何完成之前,我不想开始。总之,以上这些干扰会妨碍我完成番茄钟并画下×。下一节介绍如何将这些中断纳入控制。
2019-06-16 15:12:29
番茄钟作为一种保持节奏的工具,可以很好地让我们在不同的帽子间切换。
休闲帽是一顶小丑帽;工作帽将我变成一头狮子,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狩猎羚羊:战略帽用来决定优先次序以及在下一个工作周期做什么,让我感觉像一位国王。
2019-06-16 15:10:43
大脑不能同时处理这两类完全不同的事情。
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全局观、控制力是与心流和创意相对立的。没法在纵览大局的同时专注细节。
2019-06-16 15:09:29
每天回顾并总结,想想哪些地方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日文汉字“改善”(Kaizen)的意思是“持续改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好的更好。持续改善是一种工作方法,是以改进为目标,对渐进变化的专注。例如,保持简洁应该成为你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你应该每天问自己:我是否需要让活动更小型化?我是否遇到经常性的困扰?在我的标准化活动和个人流程中,是否有不必要的开销?
2019-06-16 15:04:35
每一个番茄钟只用来做一件事,即使这个任务已经提前完成。
不要在番茄钟进行中切换到另一项活动。如果番茄钟进行一半,你当前的工作已经完成,就用剩下的时间进行“过度学习”。例如我提前做完这件事,就会再回顾一下所做的或重复一下所学的,看看刚才的工作是否可以改进,或透过字里行间发现新结论
2019-06-16 14:15:04
用过度学习用完一个番茄钟时间。
所以不要一时冲动,在番茄钟一半的时候随便切换到其他活动。事实上,光是有这个切换的选项横在中间,也是经常性的干扰。也不要在一个番茄钟中间停下休息,这会让你失去节奏,而且由于停止的番茄钟比较短,它所跟踪的数据也无法与其他番茄钟匹配比较。
2019-06-16 14:13:32
大脑处于放松状态,给我们提供了机会能纵览全局,调整优先级,决定下一个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要进行计划日程表的修改,头脑应当处于全局观状态,而不是心流状态。还有一点,刚刚经过短暂休息的头脑可以更清楚地作出决策,胜过刚刚从埋头苦干的长期专注中走出来的时候。
2019-06-16 12:37:01
借助于冥想,我们能让大脑快速恢复成放松的状态。
如何迅速进入深度放松状态?我是这样做到的。(1)找一张舒适的椅子,或者在你办公室有张沙发更好。(2)休息一开始就闭上眼睛,身体找到最能放松的姿势。让脖子、手臂、腿完全放松。(3)想象有一台光扫描仪:一条明亮的水平线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缓缓移动。集中注意力在光带所及之处的全部肌肉,让它们进一步放松。尤其注意眼睛,仔细地消除眼部的紧张。(4)想象有一个白色巨大的矩形轻轻地漂浮在空中,如果它消失了,没关系。这只是一个引子,让你放下对之前番茄钟工作的思考。(5)当休息完成后,轻轻睁开眼睛
2019-06-16 12:31:01
如果说番茄钟期间的目标是高度专注于一项工作任务,那么休息期间的目标就是专注而高质量的放松,为大脑充电。
休息时间做什么?方式很多,但主要目标是让大脑充电,并且对之前吸收的知识进行后台处理。因此而言,你应当抵制诱惑,不要在休息时间阅读电子邮件、阅读新闻、打电话,不要做对下一个番茄钟会造成额外压力的任何事情。
2019-06-16 12:29:25
休息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
所以每4个番茄钟后,我进行阶段性休息。阶段性休息通常可以是15~30分钟的消遣。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清理办公桌,去一趟咖啡机那,或者到喜欢的社交网站转转。
2019-06-16 12:24:43
每天回顾与总结,写自我管理手帐。
“跟踪”阶段就是在收集全天工作流程的真实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每日回顾,以改进第二天的流程。要跟踪哪些数据,你自己决定,根据具体的工作状态而有所不同,但可以先从计算“中断数”和“完成番茄数”开始。
2019-06-16 09:43:49
想要自律,就要允许自己不自律。
如果确定某天不必追求高效率,我就把蛋形钟丢在抽屉里。我要轻轻松松、拖拖沓沓地过上一天,无组织,无纪律。
2019-06-16 09:35:37
在番茄钟时间里,关注自己是否专注。最终我们将会收获效率的提升。
要完成大量工作,重点不在完成工作上,而在于能否集中注意力!
2019-06-16 09:34:14
回应 2019-06-16 16:47:0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7.6分 16274人读过
-
每满100-50
-
Pragmatic Bookshelf (2010)8.3分 7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书单 | 回牛 | 书架所有 (回牛)
- 工作效率 (ZhZi the P)
- PKM (凌水微波)
- 时间管理 (驹子)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番茄工作法图解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Stella.C 2016-05-20 21:49:24
此书印刷非常精美,可以随手读读
0 有用 沐洲 2015-08-23 16:44:27
一种高效学习方法,建议配合软件使用,如flat tomato
0 有用 timebug 2020-07-22 10:47:42
番茄工作法的理念是遵循大脑的规律,集中注意力在当下,比 GTD 更加关注执行力。
0 有用 張__小豆 2017-07-26 10:24:05
感觉是被神化的书,实践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0 有用 虫鸣路灯雨 2016-03-14 15:54:59
试用了一下,确实挺好用的,定下时间后,专注度真的提高了很多,果然还是定个期限才能够激励下我把握住时间。
0 有用 ICE CHAN 2021-11-12 16:33:34
关键的一点是不要去追求已经失去的时间,而是要努力地做好当前的工作。休息恰恰是强者的表现,而不是虚弱无能。
0 有用 宫本应门 2021-11-11 00:29:16
每天可以用的番茄是有限的。 每3-4个番茄为一轮,做一次大的休息。 用番茄的数量(30min*N)而不是始末时间来衡量工作效率和努力程度。
0 有用 辉 2021-10-21 13:47:41
番茄钟用起来,25:3。
0 有用 sabrinadawn 2021-10-07 18:50:03
只看了一次,其实很多内容忘记了,目前还没有融入到工作中。看的时候记录了几句话:作息时间不规律的人往往更容易迷茫和焦虑;超时工作,就像拿信用卡购物;将最重要的活动排到第一位,并全力以赴去做,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安全感。
0 有用 一碗刀削面 2021-08-05 08:34:11
反正我觉得是没啥卵用╮( •́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