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杰·D·彼得森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 来自东欧的教训
原作名: Resistance and Rebellion: Lessons from Eastern Europe
译者: 汪伟全 / 何津
出版年: 2014-6-1
页数: 372
定价: CNY 6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剑桥公共安全管理译丛
ISBN: 9787511721853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副标题: 来自东欧的教训
原作名: Resistance and Rebellion: Lessons from Eastern Europe
译者: 汪伟全 / 何津
出版年: 2014-6-1
页数: 372
定价: CNY 6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剑桥公共安全管理译丛
ISBN: 978751172185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坐拥书城7 (严杰夫)
- 抗争,运动,革命与民主 (皇甫杰)
- 2014年购书目录(三) (思郁)
- ❸·❸书单:让阅读成为习惯(豆评≤7.9) (无心恋战)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抵制与反抗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Ja 2016-07-23 15:04:06
本书主要的企图是建立一种政治学分析的方法,利用它来解释一国普通民众是如何被组织起来抵制、反抗残暴的政权。书中确立了十种机制作为分析框架,它们大致表现为“中立→被动的无组织性的抵抗→以社区为基础的有组织的抵抗→维持这种组织”这样几个阶段的发展逻辑。作者选取立陶宛国民二战期间对苏联、德国入侵的抵抗,及战后对苏联三个阶段(战后苏联接管、80年代后期和1991年初)的抵抗作为样本,结合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 本书主要的企图是建立一种政治学分析的方法,利用它来解释一国普通民众是如何被组织起来抵制、反抗残暴的政权。书中确立了十种机制作为分析框架,它们大致表现为“中立→被动的无组织性的抵抗→以社区为基础的有组织的抵抗→维持这种组织”这样几个阶段的发展逻辑。作者选取立陶宛国民二战期间对苏联、德国入侵的抵抗,及战后对苏联三个阶段(战后苏联接管、80年代后期和1991年初)的抵抗作为样本,结合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乌克兰加利西亚、沃里尼亚地区战后对苏联的抵抗,来说明上述机制在样本分析中的运行脉络。作者收集了很多材料,不过对材料的整理归纳较乱,叙述多而分析不足;关键在于,使得这十种机制的分析框架得以成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该书价值主要体现在那些田野考察材料。或可看作一本立陶宛强权暴政时期社会形态的人类学考察成果。 (展开)
1 有用 无非 2018-09-12 00:19:39
很认真,但并不吸引人。
2 有用 🪷 2016-11-23 12:36:23
开门见山我喜欢,但是那些博弈论模型是要搞死人的节奏么?!
1 有用 李定国两蹶名王 2016-09-04 15:50:54
对我来说,一股新风。阈值理论为中心的历史政治解释。
0 有用 脱离了高级趣味 2021-06-20 10:34:59
学术色彩浓厚却养份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