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的人也喜欢 · · · · · ·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 书评

唐浩明点评本勘误贴(更新中)

千古一完人内心真诚剖白
> 更多书评 9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废了老大劲终于看完了这本文言+现代的书,多少有些启发,曾国藩身上确实很多优点,但作者对他我觉得有些过于追捧了,也许是终身研究太透彻成为了专家,不想浪费自己的成果,我始终觉得需要批判的去看。 修身、悟道两篇是对目前的我启发较大的,有机会可以再读。 全书看来,曾国藩有自己的优点,但绝非圣人,他的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不必盲目追捧,学习优点就好。 摘录几句当时记下的有启发的段子: 1,艰苦得来而可久可...
2015-07-01 17:35:09 2人喜欢
废了老大劲终于看完了这本文言+现代的书,多少有些启发,曾国藩身上确实很多优点,但作者对他我觉得有些过于追捧了,也许是终身研究太透彻成为了专家,不想浪费自己的成果,我始终觉得需要批判的去看。 修身、悟道两篇是对目前的我启发较大的,有机会可以再读。 全书看来,曾国藩有自己的优点,但绝非圣人,他的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不必盲目追捧,学习优点就好。 摘录几句当时记下的有启发的段子: 1,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天道忌巧 2,不可以一事定身体之强弱,老而弥坚 3,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4,...他一贯主张惜福: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回应 2015-07-01 17:35:09 -
021 徇外为人无益 总由心有不诚,故词气虚骄,即与人谈理,亦是自文浅陋,徇外为人,果何益哉 徇外为人的表现: 好表现,自欺欺人,虚矫,趋时等等这种毛病的要害在于为讨好外物而不知不觉地丧失自我。这种人活得或许潇洒自在,但既身无长技,也无真才实学,实际上一点价值也没有。 徇外的对立面是特立独行,但过于特立独行又往往难为群体所接纳,连生存都难堪。因此,如何做到既不徇外,又不是独特,这就是中庸之学所追求的目标...
2021-02-08 11:50:51
-
001 检身之要与读书之法 曾国藩向唐鉴请教两个问题 检身之要-修身之事 修身应当身体力行,研究经典不应泛泛而读,而应专精一部经,之后方能触类旁通 读书之法-求学之事 学问分为三大类 义理之学:探求天地人生大道理的学问 考核之学:追根溯源考证学问 文章之学:诗文写作 考核之学遗漏精粹,文章之学应辅以义理之学方能达到高水平,经邦治世学问,则包含在义理之学之中。因此应专注于义理之学,要想专注于义理之学,应勤读史书,...
2021-01-17 12:57:06
001 检身之要与读书之法
曾国藩向唐鉴请教两个问题
检身之要-修身之事
修身应当身体力行,研究经典不应泛泛而读,而应专精一部经,之后方能触类旁通
读书之法-求学之事
学问分为三大类
义理之学:探求天地人生大道理的学问
考核之学:追根溯源考证学问
文章之学:诗文写作
考核之学遗漏精粹,文章之学应辅以义理之学方能达到高水平,经邦治世学问,则包含在义理之学之中。因此应专注于义理之学,要想专注于义理之学,应勤读史书,吸取古人成败得失的教训。
002 戒烟
曾氏有抽烟的不良嗜好,他深感烟之有损无益,而刻不能离,深以为恨。誓从今永禁吃烟,将水烟袋捶碎。不能立地放下屠刀,则终不能自拔耳。
曾氏三十岁时就患肺病,曾严重到差点丧失性命,得欧阳兆熊,吴廷栋的护理才得以渡过难关。这两人也是曾氏的生死之交,曾氏一生中最后见的旧友便是吴廷栋。
感悟:
我自12岁起便开始沉迷网络小说,至今已经八年了,中途戒了无数次,然而还是不能废止。希望能有曾氏的毅力和决心吧。 003 聪明日减,学业无成
三十年为一世。聪明日减,学业无成,可胜慨呼!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自今以始,吾自不得自逸矣。
在世俗眼光看,曾氏三十岁时已经出类拔萃,然而他仍然自我要求颇高,希望自己能有学术专著问世,告诫自己不能“自逸”。
人生总是充满艰难险阻的,前期过得顺畅安逸,后期旧有吃不尽的苦头,不要自逸,从早起开始。
004 研幾功夫最要紧
倭仁对曾氏说,人心善恶之幾,与国家治乱之幾想通。幾就是指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处在细流时毕竟好改变,一旦成江海,则不能对付了。恶处于细流时,别人不知道,但自己有可能知道。如果能自我反省,就有可能将其堵塞。故而,一个时时反省的人,只要他是真诚的,就可以杜绝大恶大罪的出现。
最后,倭仁督促曾氏赶紧写日课。所谓日课,即每天将自己这一天来的思想行为予以反思,并记录下来,随时督促。梁启超偶读曾氏文字后大为震撼,决心以曾氏为榜样,以曾文正之法,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
感悟:
自2021年开始,我便开始坚持写日记,每日反省,然而懒惰就像是镌刻在基因里,我每日的任务仍旧没有按时完成,日渐挫败,今天读曾氏日记,发现改正错的习惯必须要真诚,我感到困难的原因是因为积习难改,但只要心中想要改变,一直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005 静坐
日记说静坐可以澄清浑浊事,静坐可以净虑去杂,让心安定下来。那么如何让静坐达到净虑的目的呢?曾氏总结出 天地位,万物育 的六字体会。日记又反省自己的不当之处,责备自己没有好好改过自新。
006 诤友陈源衮
诤友陈源衮,与曾氏为同科进士,翰林,关系密切,后又结为儿女亲家。
陈源衮指出曾氏三个缺点:
1.对人怠慢
2.恃才自负
3.处事刻薄
曾氏都虚心接受,不停地自我反思加以改正
007倭仁读过曾氏的日记
008愿终身私淑孟子
009力惩简慢
010打破患得患失关
回应 2021-01-17 12:57:06
-
021 徇外为人无益 总由心有不诚,故词气虚骄,即与人谈理,亦是自文浅陋,徇外为人,果何益哉 徇外为人的表现: 好表现,自欺欺人,虚矫,趋时等等这种毛病的要害在于为讨好外物而不知不觉地丧失自我。这种人活得或许潇洒自在,但既身无长技,也无真才实学,实际上一点价值也没有。 徇外的对立面是特立独行,但过于特立独行又往往难为群体所接纳,连生存都难堪。因此,如何做到既不徇外,又不是独特,这就是中庸之学所追求的目标...
2021-02-08 11:50:51
-
001 检身之要与读书之法 曾国藩向唐鉴请教两个问题 检身之要-修身之事 修身应当身体力行,研究经典不应泛泛而读,而应专精一部经,之后方能触类旁通 读书之法-求学之事 学问分为三大类 义理之学:探求天地人生大道理的学问 考核之学:追根溯源考证学问 文章之学:诗文写作 考核之学遗漏精粹,文章之学应辅以义理之学方能达到高水平,经邦治世学问,则包含在义理之学之中。因此应专注于义理之学,要想专注于义理之学,应勤读史书,...
2021-01-17 12:57:06
001 检身之要与读书之法
曾国藩向唐鉴请教两个问题
检身之要-修身之事
修身应当身体力行,研究经典不应泛泛而读,而应专精一部经,之后方能触类旁通
读书之法-求学之事
学问分为三大类
义理之学:探求天地人生大道理的学问
考核之学:追根溯源考证学问
文章之学:诗文写作
考核之学遗漏精粹,文章之学应辅以义理之学方能达到高水平,经邦治世学问,则包含在义理之学之中。因此应专注于义理之学,要想专注于义理之学,应勤读史书,吸取古人成败得失的教训。
002 戒烟
曾氏有抽烟的不良嗜好,他深感烟之有损无益,而刻不能离,深以为恨。誓从今永禁吃烟,将水烟袋捶碎。不能立地放下屠刀,则终不能自拔耳。
曾氏三十岁时就患肺病,曾严重到差点丧失性命,得欧阳兆熊,吴廷栋的护理才得以渡过难关。这两人也是曾氏的生死之交,曾氏一生中最后见的旧友便是吴廷栋。
感悟:
我自12岁起便开始沉迷网络小说,至今已经八年了,中途戒了无数次,然而还是不能废止。希望能有曾氏的毅力和决心吧。 003 聪明日减,学业无成
三十年为一世。聪明日减,学业无成,可胜慨呼!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自今以始,吾自不得自逸矣。
在世俗眼光看,曾氏三十岁时已经出类拔萃,然而他仍然自我要求颇高,希望自己能有学术专著问世,告诫自己不能“自逸”。
人生总是充满艰难险阻的,前期过得顺畅安逸,后期旧有吃不尽的苦头,不要自逸,从早起开始。
004 研幾功夫最要紧
倭仁对曾氏说,人心善恶之幾,与国家治乱之幾想通。幾就是指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处在细流时毕竟好改变,一旦成江海,则不能对付了。恶处于细流时,别人不知道,但自己有可能知道。如果能自我反省,就有可能将其堵塞。故而,一个时时反省的人,只要他是真诚的,就可以杜绝大恶大罪的出现。
最后,倭仁督促曾氏赶紧写日课。所谓日课,即每天将自己这一天来的思想行为予以反思,并记录下来,随时督促。梁启超偶读曾氏文字后大为震撼,决心以曾氏为榜样,以曾文正之法,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
感悟:
自2021年开始,我便开始坚持写日记,每日反省,然而懒惰就像是镌刻在基因里,我每日的任务仍旧没有按时完成,日渐挫败,今天读曾氏日记,发现改正错的习惯必须要真诚,我感到困难的原因是因为积习难改,但只要心中想要改变,一直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005 静坐
日记说静坐可以澄清浑浊事,静坐可以净虑去杂,让心安定下来。那么如何让静坐达到净虑的目的呢?曾氏总结出 天地位,万物育 的六字体会。日记又反省自己的不当之处,责备自己没有好好改过自新。
006 诤友陈源衮
诤友陈源衮,与曾氏为同科进士,翰林,关系密切,后又结为儿女亲家。
陈源衮指出曾氏三个缺点:
1.对人怠慢
2.恃才自负
3.处事刻薄
曾氏都虚心接受,不停地自我反思加以改正
007倭仁读过曾氏的日记
008愿终身私淑孟子
009力惩简慢
010打破患得患失关
回应 2021-01-17 12:57:06 -
废了老大劲终于看完了这本文言+现代的书,多少有些启发,曾国藩身上确实很多优点,但作者对他我觉得有些过于追捧了,也许是终身研究太透彻成为了专家,不想浪费自己的成果,我始终觉得需要批判的去看。 修身、悟道两篇是对目前的我启发较大的,有机会可以再读。 全书看来,曾国藩有自己的优点,但绝非圣人,他的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不必盲目追捧,学习优点就好。 摘录几句当时记下的有启发的段子: 1,艰苦得来而可久可...
2015-07-01 17:35:09 2人喜欢
废了老大劲终于看完了这本文言+现代的书,多少有些启发,曾国藩身上确实很多优点,但作者对他我觉得有些过于追捧了,也许是终身研究太透彻成为了专家,不想浪费自己的成果,我始终觉得需要批判的去看。 修身、悟道两篇是对目前的我启发较大的,有机会可以再读。 全书看来,曾国藩有自己的优点,但绝非圣人,他的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不必盲目追捧,学习优点就好。 摘录几句当时记下的有启发的段子: 1,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天道忌巧 2,不可以一事定身体之强弱,老而弥坚 3,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4,...他一贯主张惜福: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回应 2015-07-01 17:35:09
-
021 徇外为人无益 总由心有不诚,故词气虚骄,即与人谈理,亦是自文浅陋,徇外为人,果何益哉 徇外为人的表现: 好表现,自欺欺人,虚矫,趋时等等这种毛病的要害在于为讨好外物而不知不觉地丧失自我。这种人活得或许潇洒自在,但既身无长技,也无真才实学,实际上一点价值也没有。 徇外的对立面是特立独行,但过于特立独行又往往难为群体所接纳,连生存都难堪。因此,如何做到既不徇外,又不是独特,这就是中庸之学所追求的目标...
2021-02-08 11:50:51
-
001 检身之要与读书之法 曾国藩向唐鉴请教两个问题 检身之要-修身之事 修身应当身体力行,研究经典不应泛泛而读,而应专精一部经,之后方能触类旁通 读书之法-求学之事 学问分为三大类 义理之学:探求天地人生大道理的学问 考核之学:追根溯源考证学问 文章之学:诗文写作 考核之学遗漏精粹,文章之学应辅以义理之学方能达到高水平,经邦治世学问,则包含在义理之学之中。因此应专注于义理之学,要想专注于义理之学,应勤读史书,...
2021-01-17 12:57:06
001 检身之要与读书之法
曾国藩向唐鉴请教两个问题
检身之要-修身之事
修身应当身体力行,研究经典不应泛泛而读,而应专精一部经,之后方能触类旁通
读书之法-求学之事
学问分为三大类
义理之学:探求天地人生大道理的学问
考核之学:追根溯源考证学问
文章之学:诗文写作
考核之学遗漏精粹,文章之学应辅以义理之学方能达到高水平,经邦治世学问,则包含在义理之学之中。因此应专注于义理之学,要想专注于义理之学,应勤读史书,吸取古人成败得失的教训。
002 戒烟
曾氏有抽烟的不良嗜好,他深感烟之有损无益,而刻不能离,深以为恨。誓从今永禁吃烟,将水烟袋捶碎。不能立地放下屠刀,则终不能自拔耳。
曾氏三十岁时就患肺病,曾严重到差点丧失性命,得欧阳兆熊,吴廷栋的护理才得以渡过难关。这两人也是曾氏的生死之交,曾氏一生中最后见的旧友便是吴廷栋。
感悟:
我自12岁起便开始沉迷网络小说,至今已经八年了,中途戒了无数次,然而还是不能废止。希望能有曾氏的毅力和决心吧。 003 聪明日减,学业无成
三十年为一世。聪明日减,学业无成,可胜慨呼!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自今以始,吾自不得自逸矣。
在世俗眼光看,曾氏三十岁时已经出类拔萃,然而他仍然自我要求颇高,希望自己能有学术专著问世,告诫自己不能“自逸”。
人生总是充满艰难险阻的,前期过得顺畅安逸,后期旧有吃不尽的苦头,不要自逸,从早起开始。
004 研幾功夫最要紧
倭仁对曾氏说,人心善恶之幾,与国家治乱之幾想通。幾就是指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处在细流时毕竟好改变,一旦成江海,则不能对付了。恶处于细流时,别人不知道,但自己有可能知道。如果能自我反省,就有可能将其堵塞。故而,一个时时反省的人,只要他是真诚的,就可以杜绝大恶大罪的出现。
最后,倭仁督促曾氏赶紧写日课。所谓日课,即每天将自己这一天来的思想行为予以反思,并记录下来,随时督促。梁启超偶读曾氏文字后大为震撼,决心以曾氏为榜样,以曾文正之法,凡身过,口过,意过皆记之。
感悟:
自2021年开始,我便开始坚持写日记,每日反省,然而懒惰就像是镌刻在基因里,我每日的任务仍旧没有按时完成,日渐挫败,今天读曾氏日记,发现改正错的习惯必须要真诚,我感到困难的原因是因为积习难改,但只要心中想要改变,一直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
005 静坐
日记说静坐可以澄清浑浊事,静坐可以净虑去杂,让心安定下来。那么如何让静坐达到净虑的目的呢?曾氏总结出 天地位,万物育 的六字体会。日记又反省自己的不当之处,责备自己没有好好改过自新。
006 诤友陈源衮
诤友陈源衮,与曾氏为同科进士,翰林,关系密切,后又结为儿女亲家。
陈源衮指出曾氏三个缺点:
1.对人怠慢
2.恃才自负
3.处事刻薄
曾氏都虚心接受,不停地自我反思加以改正
007倭仁读过曾氏的日记
008愿终身私淑孟子
009力惩简慢
010打破患得患失关
回应 2021-01-17 12:57:06 -
废了老大劲终于看完了这本文言+现代的书,多少有些启发,曾国藩身上确实很多优点,但作者对他我觉得有些过于追捧了,也许是终身研究太透彻成为了专家,不想浪费自己的成果,我始终觉得需要批判的去看。 修身、悟道两篇是对目前的我启发较大的,有机会可以再读。 全书看来,曾国藩有自己的优点,但绝非圣人,他的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不必盲目追捧,学习优点就好。 摘录几句当时记下的有启发的段子: 1,艰苦得来而可久可...
2015-07-01 17:35:09 2人喜欢
废了老大劲终于看完了这本文言+现代的书,多少有些启发,曾国藩身上确实很多优点,但作者对他我觉得有些过于追捧了,也许是终身研究太透彻成为了专家,不想浪费自己的成果,我始终觉得需要批判的去看。 修身、悟道两篇是对目前的我启发较大的,有机会可以再读。 全书看来,曾国藩有自己的优点,但绝非圣人,他的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使然,不必盲目追捧,学习优点就好。 摘录几句当时记下的有启发的段子: 1,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天道忌巧 2,不可以一事定身体之强弱,老而弥坚 3,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 4,...他一贯主张惜福: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回应 2015-07-01 17:35:09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6)7.9分 18人读过
-
岳麓书社 (2016)8.7分 1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2014年入库图书 (有容乃大)
- 做書當如是 (Song,F.)
- 曾国藩 (0归一零)
- 曾国藩唐浩明 (文康)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龙云泽中 2016-09-17 10:41:20
了解曾国藩为人处事
0 有用 安仁 2017-11-11 13:41:35
注解加解读,版本不错。
0 有用 BOLIANGMA 2018-10-10 21:11:53
可以一直刷的书。记日记,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一种好办法。
2 有用 大皮皮 2017-08-21 14:32:58
这个版本很好,可以了解日记背后的故事,背景,比只读日记收获更多。
1 有用 背叛者 2019-10-05 21:06:06
不可谓体现二千年中国文化性格之圣人,实是宋以后文人之标致,唐前之人多野也多勃然生气。
0 有用 李克 2022-06-22 22:45:18
曾老九说一生得益两句话: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曾国藩在丁忧以后的转变实际就能用这两句话概括。在此之前,像项羽,名器不舍得给人,在此之后,像刘邦,一切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所以日记里经常看到这种天人斗争的矛盾心理。
0 有用 柏凯 2021-09-10 16:23:28
修身、悟道、读书、品鉴都受益匪浅,值得再读
0 有用 bingfener 2021-08-10 01:33:15
曾国藩将自己的日记称作“日课”,“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将每日的行为记录于册,以求“触目克治”。且日记跨度长达三十四年,至开始记录的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一日起,直到去世前最后一天仍有记录。曾氏之所以能成大成就,有两处极为突出:其一是真正做到了儒家“日三省吾身”并将日课修身身体力行,其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与大毅力。本书将曾氏日记选三百篇分类照录点评,... 曾国藩将自己的日记称作“日课”,“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将每日的行为记录于册,以求“触目克治”。且日记跨度长达三十四年,至开始记录的道光十九年正月初一日起,直到去世前最后一天仍有记录。曾氏之所以能成大成就,有两处极为突出:其一是真正做到了儒家“日三省吾身”并将日课修身身体力行,其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与大毅力。本书将曾氏日记选三百篇分类照录点评,其中“修身”、“悟道”、“读书”三类颇多可借鉴之处,“国事”、“家事”则可窥见晚清之社会百态,“写字”、“品鉴”、“梦境”若无大兴趣可扫读。唐浩明的点评晓畅清晰,补充了很多背景知识,特别是国事篇,可从侧面一窥满清与太平天国之战局。曾氏日记之法,也很有值得效仿之处。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自勉 (展开)
0 有用 Valar 2021-06-09 21:59:35
曾国藩也是普通人,很多臭毛病改不了,但这些细节不妨碍他一直追求卓越和圣人之德,终建功立业,留芳后世。
0 有用 koming 2021-02-26 10:22:47
自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