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长水 短评

热门 最新
  • 40 观复道人 2015-07-01 17:01:30

    以学生的身份为老师作传不容易,把老师写的太好,有阿谀攀附之嫌,把老师的问题揭露的太多,有落井下石之嫌。葛剑雄的这本书还算不错。令我震惊的事葛剑雄披露的黄盛璋剽窃一事,人人都有黑历史。

  • 66 von 2020-11-13 21:38:50

    一辈子紧紧跟着党,主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一心一意为党做一切,思想上也不敢有任何逾越,即便是这样,还要时时刻刻不断接受政治教育,被要求时刻自我反思与检查、不断接受革命小将的政治批斗,自始至终党都没有把他当做是自己人,这就是那代知识分子最悲剧的地方。

  • 29 Fred001 2015-01-22 19:49:38

    谭先生如果不在上海,可能有更多的成果吧。上海学术圈的内斗可见一斑,,葛先生后来对学术圈还是有抵触的,本书也看得出来一些

  • 18 东土大唐 2019-02-18 19:54:33

    作为学生,给老师写这样的传记才是负责的态度。

  • 16 三清喵 2021-01-19 23:08:10

    学生给老师做传,过贬则欺师灭祖,过誉则自吹自擂。此书虽对谭其骧先生的学术成就高度肯定,但基本立场公正,大体评价客观,这在同类传记中殊为不易。最关键的是,并未一味为尊者讳,如顾谭师生矛盾、顾郭学术争论等,均能秉笔直书,可惜碍于人事,许多人名空缺,期待日后再版补订。唯谭李夫妻私事,持论扬谭抑李,似篇幅所占略多。俗云“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局外旁观的学生呼?至于谈及某些回忆记录与著名报纸报道失实,可给迷信口述史与翻报纸的近代史学者敲响警钟。

  • 5 楚材斯盛 2017-06-28 23:15:29

    好久没读这么大部头的书了。学生为老师立传最是不易,写得好呢有攀附奉承之嫌,写得差了又有薄情寡恩之过。葛大炮继承了谭师扎实考据之功,再加上对恩师的了解和感情,此传质量之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 3 Laputa 2021-09-02 21:29:07

    保存了不少思想改造和反右日记、会议记录的原始史料,作为传记略显粗糙

  • 4 仙林野人 2021-06-17 18:26:55

    我觉得葛没说错什么,区分不清楚现实与理想,政治与学术,史料与研究,表现与解释,一定要将历史纯历史学化,那是脑子被科学主义荼毒太深了吧。桑兵之流都能成论从史出的代表了也真是滑稽啊。愤青乱怼就算了,如果有脑子的就请稍微关注下别人的说话对象,不是你们,不要自作多情。

  • 6 假队长 2021-05-06 11:52:31

    “1988年7月26日深夜,谭其骧在北京京西宾馆的房间中昏迷过去,完全失去了知觉。事后医生的检查证明,当时他曾濒临死亡的边缘。在医生打了急救针后,他开始说胡话,我听得清楚的是“毛主席”、“林彪”、“文化革命”等话,显然他想说的是“文化大革命”的事,这是他至死不忘的。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说的话,无疑是积淀在他脑海中最深刻的事……他是带着对“文化大革命”的极度恐惧和深切痛恨离开这个世界的,尽管这场噩梦已经过去十多年了。”P383

  • 2 告别悲伤 2023-03-05 11:27:37 陕西

    典型的文人经历,完成中国历史地图集,功可千古

  • 4 飞鸿踏雪泥 2018-12-17 13:51:19

    研一有段时间特别迷谭先生,对最后谭先生遭遇的处境至今仍是耿耿于怀啊。当时没有条目,无法tag,一晃这么久过去了啊。

  • 2 希仁 2015-02-16 17:39:08

    各种段子,比如好学的毛家湾主人,比如各种运动中的发言,比如编地图的种种政治。好看,亦可作资料书用

  • 1 霜闕〆 2015-02-16 23:48:22

    在1949年後,譚氏的學術工作皆被各種運動、組織、集體項目裹挾,雖諸項目皆其生前所願,但仍舊對其研究工作有所拖累。原始材料頗多,但不知是否真有一天能看到方框、“某”等諱言都被補全。

  • 0 桃桃乌龙 2018-09-16 12:50:03

    谭先生的传记…大二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了解了这些老先生的事迹吧。谭老严谨内敛,周谷城风趣幽默,各有千秋。没有来得及从头仔细看过,但还是了解了一些重要事迹。和葛剑雄老师聊了谭老师,之后摆放的柏明老师也是谭先生的学生。先生高风亮节,然晚年亦清苦如此…

  • 3 大甜甜~~ 2021-01-03 15:18:39

    学生给老师写传记,严肃、客观、公正、动情,到这个份上,可以了。谭其骧的婚姻关系也是独一份了。

  • 2 孔飞刀大叫兽 2019-08-31 16:16:14

    谭先生真是天才一般的人物,他的学术视野之开阔、眼光之犀利,我辈真是望尘莫及的。如果没有建国后的各种运动,谭先生会留给后世更多的成就。

  • 1 NADPH 2015-08-22 16:50:15

    有时候写得太琐碎也不好,骨架不够明显,有些部分我猜测是日记略改,所以看起来像流水账。然而总不失为一部优秀传记,现在鲜有这样的徒弟还肯花心思给老师写传。

  • 1 Creative 2017-10-05 11:22:16

    当年还看了中国历史地图集。

  • 5 慢乌鸦先生 2022-02-14 20:47:49

    当代学人传记的佳作。感受最深的两点,一是49年以后高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的实录,谭想与政治保持距离,可政治无处不在,让人窒息,难以逃脱;二是历史地理为国家服务的性质及其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对于学者来说,荣耀与麻烦都随之而来。季龙先生能挺过这样的时代,且坚守学人本色,并留下《中国历史地图集》和复旦的历史地理学科,真是有大智慧之人。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