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高跟鞋还是高尔夫修改了我的大脑?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 路路 2015-02-06 00:14:04

    作者想表达的是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不是来自于生理差异,而是来源于社会差异,一出生首先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社会化影响,等小孩大点还可以互相影响。关键是,这本书翻译的太烂,一点都不连贯,章节也没有小标题,结构严重不合理。另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化差异呢,作者没有深究。

  • 2 ccinder橘健康 2015-01-20 21:25:35

    我去,我要推荐这本书给跟我争论到底男女有别是否天生的同事……尤其是第三部分。

  • 2 瑞鶴 2018-10-08 19:32:52

    值得看的一些有趣的结论,当然,两性的思维方式之类的从本质上没那么大差别,而且这本书也讲了颇多的心理学实验去验证这些,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这些讲的都不错,所以考虑“描述事实还算不错的”,多给一星吧。

  • 3 蝶舞 2015-02-02 10:53:39

    15年看完的第一本书,值得分享和推荐。认知神经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员法恩的著作,总结了前人在心理学领域有关两性差异的研究,批判性地回顾了对性别差异的神经学研究,指出不应以男女脑部活动的图像差异来推断两性在心智上天生不同,而社会与媒体表征中的两性刻板印象在切实地影响我们对幼儿的抚育。标题应译作《性别的幻象:我们的心智、社会和神经性别歧视创造差异》,但被果壳阅读可笑地包装成畅销书的样子,而且为节约印刷成本还去掉了全部参考文献!如果不是家庭图书采购员购买,我一定不会翻开这个标题的书吧😱

  • 2 dolphin 2015-05-19 09:53:17

    很好玩的一本小书,针对性地讨论了性别的生理基础和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

  • 2 Louise 2019-07-25 10:22:09

    在《是高跟鞋还是高尔夫我修改了我的大脑》中,作者不断吐槽民间言论、媒体言论、学术论文、科学期刊杂志还有各种科普男女差异的畅销书(原谅我还没有将这些词归类的能力)上的各种言论,暴露了作者自己是一个人形吐槽基的本质。前段讲述了几世纪以来人们对男女刻板印象的演化(以及吐槽),到了中期几乎全是吐槽了……颇有一种“我发起疯来连自己夜吐槽”的味道。(事实上我觉得他已经这么做了!)书的最后可以看作是各种梗的来源。(不是我非要这么想的啊,是作者引导我这么想的x)书以“一切周而复始。”为结尾,像是作者看透了事物的本质而自己只是苍茫人海中的一员的乐观主义。但我好奇作者在教育他的下一代的时候持有的是怎样的观点以及他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以上内容纯属自娱自乐,是在不了解作者背景情况下的妄自猜测。欢迎吐槽!qwq)

  • 1 [已(手动)注销] 2017-07-01 17:09:31

    在「可推荐」的list上,破除刻板印象的好工具,不深,逻辑OK,章节安排稍显杂乱,但总体来说不错。

  • 1 lu酱 2018-04-03 08:23:15

    一般吧,《盲点》基本是这本的逻辑精简清晰版

  • 1 2015-03-06 19:57:36

    披着“科学”术语外衣的偏见谬误之一种,果壳做的很棒!

  • 2 Fity 2015-03-11 13:13:54

    读过的第一本主动标出重点并在备注中适当整理的书。。。第二部分基本没看懂。。。

  • 1 fateV 2014-12-06 21:49:28

    从头到尾,反复举证环境 偏见对人类的影响 特别是两性相关,这种一本书讲一个观点的书籍 也是不错

  • 2 captive 2016-06-05 22:45:06

    三星-。更喜欢英文版原名,中文版太卖萌了,并不合意。作者其实挺努力,旁征博引,这书其实也挺难读,断断续续花了差不多一个月。题材很好,问题出在态度,为了引起大众的注意或重视(?),过于讥讽挑剔,一次两次还好,多了就让人觉得尖酸,尽管讲的道理是对的,但如何让人更容易接受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整本书逻辑不是非常清楚,总有种看着看着就进入口水战PK的感觉。这显然并不符合作者最终想要达到的“对一切可能持开放态度”的目的。后几节更清楚些,看到自己几年前曾经给做过翻译的Wexler还是略晃了一下,惭愧啊。性别偏见值得重视,神经科学的伪权威性也值得挑战,可以说作者的观点我都支持,也认为她确实在努力,但即使如此,本书却并不是值得推荐的一本。可惜。

  • 1 贺小田 2017-12-31 23:06:06

    生理差异和性别差异讲的特别清楚,值得一看。

  • 1 憩远心默 2021-10-08 19:34:49

    固化的性别偏见,或许是社会建构而成的 这是一本关于性别偏见研究的思辨之书,风格有点像《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但有一点点过分啰嗦了 女孩子更喜欢粉色,可能是因为她们出生开始接触最多的颜色是粉色;男孩子更喜欢运动,可能是他们的爸爸只认为“我只会带儿子运动、不懂如何陪伴女儿”... 同样的,男儿有泪不轻弹也是社会给予男性的一贯教诲,科学研究也证明了,女性大脑某一部分重量比男性的轻不足以证明男女在特定领域有显著差异 有时候,不只是性别,我们把很多决定权都交给了他人。不如回归自我,审视自我,别培养了他人来决定对我们自己的偏见

  • 1 惊蛰 2022-04-09 07:02:26

    最喜欢中性教育那里其实并不是中性那里,塑造性别意识、触发性别认同都比想象中要简单得多,然后性别偏见在不断的重复中变成真的💦反思了一下要获得性别平等还是要坚信大家都具有相同的天赋啊,寻找差异的根源只会进一步加深偏见

  • 1 拉拉缨哟 2022-04-29 23:03:07

    给本质主义的响亮一巴掌。如果遇到有人还在说着什么男生比较适合读理科之类的话,请按着TA的头来读本书。第一章比较有启发,虽然实验都稍微早了点,反驳对象的水平也比较低,但现今仍是受用。至于第二章神经科学的部分,隔行如隔山,兼之实在不感兴趣,跳读了。第三章算是一些温故吧。

  • 0 梨狸 2024-02-22 18:39:18 中国香港

    很mean,喜欢

  • 1 Zhangyaohao 2023-08-22 16:39:23 广西

    科恩(《恶的科学》)多次被批评,哈哈哈,还有批评《大脑乾坤》等书。一些神经学迷思,可以看看“续作”《大脑的性别》(吉娜•里彭)。 排版不行啊,阅读界面不友好

  • 1 猪头 2015-07-21 13:37:23

    不断的证明两性差异其实很小,但没说为什么……

  • 2 西茉莉 2017-02-27 13:54:48

    QUEEN推荐,读了可以帮助你跳出一些思维怪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