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中国科幻第一人,九届银河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作品。
未来,迫于环境恶化和人口压力,地球政府决定派出远征队伍,选取25岁以下的人类成员向未来移民。旅行队伍进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地球环境都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最后一次航程,“大使”把时间定在未来11000年。在这未来的这个时代,地球基本恢复了原始生态,人类开始了新文明的起点。
作者简介 · · · · · ·
刘慈欣,科幻作家,中国科幻领军人物。从1999年至今,已9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其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成功地将极致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深受广大“磁铁”喜爱。
目录 · · · · · ·
西洋……………………013
镜子……………………029
朝闻道…………………081
命运……………………109
山………………………119
· · · · · · (更多)
西洋……………………013
镜子……………………029
朝闻道…………………081
命运……………………109
山………………………119
时间移民………………153
思想者…………………171
吞食者…………………189
微纪元…………………223
天使时代………………247
梦之海…………………277
微观尽头………………307
欢乐颂…………………31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这一切会产生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您能想象得出吗?我们所梦想的东西:博学、美貌、长生,在这个时代都是轻而易举能得到的东西。 那么这是理想社会了?他们还有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吗? 没有,但正因为他们能得到一切,同时也就失去了一切。对我们来说这很难理解,对他们来说却是真实的感受。现在远不是理想社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时间移民………………153 -
“公民们,本来计划走120年的我们,走了11000年,最后到达这里。现在的一切你们都看到了,他们消失了,我们是仅存的人类。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但又留下了一切。这几天,所有的人一直在努力寻找,渴望找到他们留下的只言片语,但没有,什么都没有。他们真没什么可说的吗?不!他们有,而且说了!看这蓝天,这草地,这山脉,这森林,这整个重新创造的大自然,就是他们要说的话!看看这绿色的大地,这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我们存在的依据和永恒的归宿!以后人类还会犯错误,还会在苦难和失望的荒漠中跋涉,但只要我们的根不离开我们的大地母亲,我们就不会像他们那样消失。不管多么艰难,人类和生活将永远延续!公民们,现在这世界是我们的了,我们开始了人类新的轮回。我们现在一无所有,但又拥有人类有过的一切!”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时间移民………………153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时间移民"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时间移民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时间移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2 条 )
-
宇宙中的恒星A类闪烁传递是普遍现象,整个星际像雨中泛起无数圈涟漪的池塘。人类大脑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模型亦如此。宇宙是一个思想者,却永远无法感觉到自己的感觉。 (1)数学上的美感是一种像水晶的很硬、很纯、很透明的美。 (2)天文学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与天文学相缠连的爱情绝对是有着空灵的美的。 (3)一个月光中的羽毛般轻盈的身影,一双仰望星空的少女的眼睛……他的大脑中发生了一次闪烁,并很快传遍他的整个心...
2018-03-09 21:51:10 5人喜欢
宇宙中的恒星A类闪烁传递是普遍现象,整个星际像雨中泛起无数圈涟漪的池塘。人类大脑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模型亦如此。宇宙是一个思想者,却永远无法感觉到自己的感觉。
(1)数学上的美感是一种像水晶的很硬、很纯、很透明的美。
(2)天文学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与天文学相缠连的爱情绝对是有着空灵的美的。
(3)一个月光中的羽毛般轻盈的身影,一双仰望星空的少女的眼睛……他的大脑中发生了一次闪烁,并很快传遍他的整个心灵宇宙,在以后的岁月中,这闪烁一直没有消失。大刘居然写男人对女人一见钟情写的如此美妙,如此有感觉,让读到的人都仿佛能看到那瞬闯入心间而后沉浸的美好。
(4)再一次感叹人类的渺小,时间空间的渺小。
(5)我小的时候,总在幻想,我们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巨大生物体内的寄生虫。到看见这篇文章,大刘从恒星闪烁传递到同大脑神经元信号传递的相似,把宇宙看作了一个思想者。
(6)文中两次提到宇宙的有限,思想的无限。按照宇宙暴胀理论,从某一点发出的光线永远也无法传遍宇宙,而只有传遍宇宙才能成为一次完整的感受。究竟是谁更渺小,谁更巨大?
回应 2018-03-09 21:51:10 -
是的,他有过,那是三十四年前,在这个山峰上的一个宁静的月夜,一个月光中羽毛般轻盈的身影,一双仰望星空的少女的眼睛…他的大脑中发生了一次闪烁,并很快传遍了他的整个心灵宇宙,在以后的岁月中,这闪烁一直没有消失。这个过程更加宏伟壮丽,大脑中所包含的那个宇宙,要比这个星光灿烂的已膨胀了150亿年的外部宇宙更为宏大,外部宇宙虽然广阔,毕竟已被证明是有限的,而思想无限。 这…!也…!太浪漫了吧…!!!
2022-05-01 13:36:00 2人喜欢
-
这一切会产生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您能想象得出吗?我们所梦想的东西:博学、美貌、长生,在这个时代都是轻而易举能得到的东西。 那么这是理想社会了?他们还有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吗? 没有,但正因为他们能得到一切,同时也就失去了一切。对我们来说这很难理解,对他们来说却是真实的感受。现在远不是理想社会。 “公民们,本来计划走120年的我们,走了11000年,最后到达这里。现在的一切你们都看到了,他们消失了,我们是...
2020-01-06 22:30:59 2人喜欢
这一切会产生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您能想象得出吗?我们所梦想的东西:博学、美貌、长生,在这个时代都是轻而易举能得到的东西。 那么这是理想社会了?他们还有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吗? 没有,但正因为他们能得到一切,同时也就失去了一切。对我们来说这很难理解,对他们来说却是真实的感受。现在远不是理想社会。 引自 时间移民………………153 “公民们,本来计划走120年的我们,走了11000年,最后到达这里。现在的一切你们都看到了,他们消失了,我们是仅存的人类。他们什么都没有留下,但又留下了一切。这几天,所有的人一直在努力寻找,渴望找到他们留下的只言片语,但没有,什么都没有。他们真没什么可说的吗?不!他们有,而且说了!看这蓝天,这草地,这山脉,这森林,这整个重新创造的大自然,就是他们要说的话!看看这绿色的大地,这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是我们存在的依据和永恒的归宿!以后人类还会犯错误,还会在苦难和失望的荒漠中跋涉,但只要我们的根不离开我们的大地母亲,我们就不会像他们那样消失。不管多么艰难,人类和生活将永远延续!公民们,现在这世界是我们的了,我们开始了人类新的轮回。我们现在一无所有,但又拥有人类有过的一切!” 引自 时间移民………………153 在这一切都结束之后,一切都开始了。
回应 2020-01-06 22:30:59 -
《塌缩》 其实还算有点了解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但从来没有想过发生塌缩之后会是怎样的场景,单纯地想到空间会向内部收缩,万有引力大于宇宙向外膨胀的力(?),所以物质开始向内收缩,但……也包括时间吗? 在我心目中时间一直是单箭头的,六七维度已经是我想象力的上线了,但即使是它们,我在往现实生活套的时候依旧会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听到作者的理论后,我有一种灵魂颤动的感觉,以至于现在过于激动,都没有时间去验证这个...
2021-01-07 22:07:45
《塌缩》
其实还算有点了解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但从来没有想过发生塌缩之后会是怎样的场景,单纯地想到空间会向内部收缩,万有引力大于宇宙向外膨胀的力(?),所以物质开始向内收缩,但……也包括时间吗?
在我心目中时间一直是单箭头的,六七维度已经是我想象力的上线了,但即使是它们,我在往现实生活套的时候依旧会忘得一干二净。
所以听到作者的理论后,我有一种灵魂颤动的感觉,以至于现在过于激动,都没有时间去验证这个说法靠不靠谱,但还是很震撼,怎么会有人能想到这些!一瞬间将我从世俗中抽离出来,读到整个人发烫!每一次读作者的书,都会有这种感受,让人敬佩!
《西洋》
这篇给我的震撼便没有那么深了(而且我刚好在读《明朝那些事儿》,这种偶然间的重叠也让人开心兴奋),蝴蝶效应,历史轨迹上一点点的改变,便可能产生人们无法预料到的结果。但其中的反讽意味我还是蛮喜欢的,如果是郑和继续向前航行,中国或者说明朝是否就会成为世界的霸主?主流文化的中心呢?明朝是否也会步英国的后尘?明朝与北美洲是否也会存在割裂与冲突?有些看惯了的事情,一旦换了主体,很多之前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便会变的让人难以接受。
想想真是讽刺。
《镜子》
《镜子》的结论我一时还不能接受,感觉也说的通,黑暗与光明相生相伴,如若缺失一角,便都不复存在。但人性也是这个论调吗?需要有黑暗来衬托光明?那人类一直追求的真善美又算什么呢?我总觉的不是,但目前还没找到反驳的依据。
里面提到的宇宙演变模拟器(?好像是这个词吧)倒是很有意思,当人类的一切都有可能被人知晓时,可能就能拨开迷雾见月明,重现一切历史迷题了。人类自己呢?像突然有人跟你说上帝是真实存在的,你要保持心灵纯洁一样,想想还挺可怕的。你的过去可以被人查询观看,你的未来可以提前预知,浓浓的宿命论基调,我其实是不太信的,就像此时的我,下一秒会怎样一部分归于命运偶然,但还有一部分是由我自己决定的,我都不知道那一刻是怎样的,别人怎么会知道?
突然有点想笑,我这样是相信科学还是不相信科学?
回应 2021-01-07 22:07:45
-
里面有很多宇宙进化常识,比如宇宙大爆炸,光谱红移推断出宇宙在不断膨胀,进而做出大胆的假设,当光谱从红移到蓝移的这个节点,宇宙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宇宙坍缩!并假想了发生宇宙坍缩后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时间将反演,在这样一个时间奇点,了始开缩坍了。。了始开移蓝。。色蓝的丽美静宁为变色白由光星。。。 呵呵,真不适应反转的节奏。。作者的世界充满着空灵与幻妙,他的思想跨越了百万光年的空间和上百亿年的时间,同时与...
2015-09-07 08:10:07
-
维维豆奶 (这世界美丽又荒凉)
刘慈欣从不轻易浪费笔墨去写那些感性个体,即使描写也让人感觉干瘪晦涩,这也是许多人诟病他的作品缺乏“人文关怀”的原因。无限接近的零度理性,摒弃“善恶论”,信奉“丛林法则”,欣赏机械文明齿轮咬合……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智慧,什么诗意,什么信念,什么道德,什么宗教,什么文明,在刘慈欣笔下都成了随时可以舍弃的尘埃和慧尾。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的数学真理,对于习惯了模糊处理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像是吞下一根鱼刺...2016-01-31 15:38:30
刘慈欣从不轻易浪费笔墨去写那些感性个体,即使描写也让人感觉干瘪晦涩,这也是许多人诟病他的作品缺乏“人文关怀”的原因。无限接近的零度理性,摒弃“善恶论”,信奉“丛林法则”,欣赏机械文明齿轮咬合……什么爱,什么恨,什么智慧,什么诗意,什么信念,什么道德,什么宗教,什么文明,在刘慈欣笔下都成了随时可以舍弃的尘埃和慧尾。面对这样一种赤裸裸的数学真理,对于习惯了模糊处理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像是吞下一根鱼刺。 但纵观整个科幻世界,包括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这样的大师,也没有留下特别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记住的仍然是太空深处的黑暗,机器智能的反思,灵魂出壳的火星来客。因为科幻是宏观叙事,是光年尺度下的宇宙审美。大家关注的是一个族群的命运,是一个星系的发展,是统一的数学规律本身。在他们心中,个体已经被族群所代替,族群就是个体。 不必强求一个科幻作家去挖掘人的内心,这是严肃文学界在做的事情,他们有一个上百万的创作群体,并且占据了文学主流语境。科幻是飞在天空的航天器,不必要求它像甲虫一样在地上爬行。 引自 序 回应 2016-01-31 15:38:30
-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孤立质点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动量为 P 的质点,在外力 F 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同该质点所受的外力成正比,并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相互作用的两个质点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022-05-09 20:33:15
-
是的,他有过,那是三十四年前,在这个山峰上的一个宁静的月夜,一个月光中羽毛般轻盈的身影,一双仰望星空的少女的眼睛…他的大脑中发生了一次闪烁,并很快传遍了他的整个心灵宇宙,在以后的岁月中,这闪烁一直没有消失。这个过程更加宏伟壮丽,大脑中所包含的那个宇宙,要比这个星光灿烂的已膨胀了150亿年的外部宇宙更为宏大,外部宇宙虽然广阔,毕竟已被证明是有限的,而思想无限。 这…!也…!太浪漫了吧…!!!
2022-05-01 13:36:00 2人喜欢
-
-
她猛地醒来,额头湿湿的,不知是汗水还是露水。他没睡,一直在身边默地看着她,他们前面的草地上,大脑模型已耗完了电池,穿行于其中的星光熄灭了。 在他们上方,星空依旧。 ““他”在想什么?”她突然问。 “现在吗?” “在这三十四年里。” “源于太阳的那次闪烁可能只是一次原始的神经元冲动,这种冲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大部分像蚊子在水塘中点起的微小涟,转瞬逝,只有传遍全宇宙的冲动才能成为一次完整的感受。” “我...
2022-02-11 03:24:27
她猛地醒来,额头湿湿的,不知是汗水还是露水。他没睡,一直在身边默地看着她,他们前面的草地上,大脑模型已耗完了电池,穿行于其中的星光熄灭了。 在他们上方,星空依旧。 ““他”在想什么?”她突然问。 “现在吗?” “在这三十四年里。” “源于太阳的那次闪烁可能只是一次原始的神经元冲动,这种冲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大部分像蚊子在水塘中点起的微小涟,转瞬逝,只有传遍全宇宙的冲动才能成为一次完整的感受。” “我们耗尽了一生时光,只看到他的一次甚至自己都感觉不到的瞬间冲动?”她迷茫地说,仿佛仍在梦中。 “耗尽整个人类文明的寿命,可能也看不到“他”的一次完整的感觉。” 人生苦短啊。”“是啊,人生苦短…”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独者。”她突然没头没尾地说。 “什么?”他不解地看着她。 “我是说他之外全是虚无,他就是一切,还在想,也许还做梦,梦见什么呢…” “我们还是别试图做哲学家吧!”他一挥手像赶走什么似的说。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从靠着的断墙上直起身说:“按照现代字宙学的宇宙暴胀理论,在膨胀的宇宙中,从某一点发出的光线永远也不可能传遍宇宙。” “这就是说,“他”永远也不可能有一次完整的感觉。” 她两眼平视着无限远方,沉默许久,突然问道:“我们有吗? 她的这个问题令他陷入对往昔的追忆,这时,思云山的丛林中传来了第一声鸟鸣,东方的天际出现了一线晨光。 “我有过。”他很自信地回答。是的,他有过,那是三十四年前,在这个山峰上的一个宁静的月夜,一个月光中羽毛般轻盈的身影,一双仰望星空的少女的眼晴…… 他的大脑中发生了一次闪烁,并很快传遍了他的整个心灵宇宙,在以后的岁月中,这闪烁一直没有失。这个过程更加宏伟壮丽,大脑中所包含的那个宇宙,要比这个星光灿烂的已膨胀了150亿年的外部宇宙更为宏大,外部宇宙虽然广阔,毕竟已被证明是有限的,而思想无限。 东方的天空越来越亮,群星开始隐没,思云山露出了剪影般的轮廓,在它高高的主峰上,在那被蔓藤覆盖的天文台废墟中,这两个年近六十的人期待地望着东方,等待着那个光辉灿烂的脑绍升出地平线。 引自 思想者…………………171 回应 2022-02-11 03:24:27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8.2分 594人读过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8.5分 68人读过
-
限时抢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书2700本:千人打分不低于8分 (偶就是那个鬼)
- 37°暖书单(二) (37°暖)
- 热门图书 (豆瓣读书)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不遗余力,自我超越 (十一口)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时间移民的评论:
feed: rss 2.0
219 有用 小克 2015-01-24 22:43:18
大刘这些短篇完全有世界水准。我读《三体》时老诟病他的人物塑造太弱,尤其讨厌他塑造的女性,但是现在我同意序言里罗金海的观点,真的不用强求科幻作家去挖掘人的内心。我们爱他们,因为他们从微观和宏观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15 有用 乌鸦嘴事务所( 2015-05-23 16:52:12
內容很厲害。但是,寫的文學性高一點那麼難么→_→
15 有用 苏南 2015-10-01 19:05:46
丁仪出镜率略高啊。喜欢《山》,很壮阔。
8 有用 spencer 2015-10-14 18:29:13
看到最后有点审美疲劳。大刘的世界太大太宏观,是地球的史诗,但缺少个人的史诗。
9 有用 Ubik 2015-09-19 18:54:36
大刘的觉悟可以去部队当政委了,有几篇可看到三体的影子,对超文明的设想很有意思,最喜欢太空音乐会
0 有用 木兰 2022-05-21 13:43:50
每一个脑洞都值得展开来讲一个大故事啊
0 有用 横夫 2022-05-21 12:34:50
镜子,所有的事都计算在内了,就是没有算到自己能计算事情
0 有用 丘山 2022-05-19 12:56:37
科幻美学
0 有用 兔友早该咂咂了 2022-05-18 20:00:24
很多重复的内容。。。。白花了我一般的钱。而且我看大刘的作品主要用作批判,没啥好感
0 有用 Flipped 2022-05-17 02:20:24
哈哈哈大刘啊,真的是理工科啊 最喜欢《山》,抛开精彩的泡世界不谈,男主从海山底爬到山顶的那一段也精彩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