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讲述30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小八卦
作者的话——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蒋氏家族,对台湾人来说有不寻常的意义:蒋介石被说成是“龟精”转世;蒋经国总是一席夹克走天下;蒋孝文狂妄嚣张,喜欢乱来;蒋孝武被“江南案”影响了一生;蒋孝勇虽然性格收敛。台湾族群里,有让人同情的老荣民,也有比《宝岛一村》更真实的眷村生活;台湾教科书上不但有蒋介石的励志故事,更有匪夷所思的地理课题;在金门和马祖当兵,还会冒出“无头部队”和“水鬼”的传说;在浩瀚的书籍和歌曲中,有很多都已经改了名字,甚至被禁,远离人耳目。
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真是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在这本书里,我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讲述三十多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与小八卦,与您分享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创作者
· · · · · ·
-
廖信忠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目录 · · · · · ·
003 钢笔或汽水瓶都有可能是炸弹
008 调侃“军民同胞们”的《大力水手》
011 很多人都成了马克思的亲戚
017 地方选举舞弊
020 扫地的校工成为“国民大会代表”
· · · · · · (更多)
003 钢笔或汽水瓶都有可能是炸弹
008 调侃“军民同胞们”的《大力水手》
011 很多人都成了马克思的亲戚
017 地方选举舞弊
020 扫地的校工成为“国民大会代表”
025 神明证明你拿了我的钱……
027 代夫出征说“老娘我”
029 “艋舺”那时还没有“太子帮”
032 民 × 党到民进党
034 “嘉年华”般的街头运动
037 采访大陆及开放大陆探亲
040 “山中传奇”和“植物人”代表
042 “要游行可以,只要不妨碍交通”
044 农民到街头“打游击”
047 20 世纪 80 年代,大家开始有钱了
050 “国会”改选,李登辉读《圣经》寻求力量
054 跟大拜拜一样的“国是会议”
058 “二条一”:让人无可奈何的叛乱条例
061 在 KTV 不能通宵 K 歌?
064 摆平非主流派,李登辉好手段
066 地下电台与“全民出租车”
068 政治流行语 :有那么严重吗?
第二部 蒋氏家族
073 蒋介石是“龟精”转世?
076 “我最尊敬的人”和“我的志愿”
079 生命的意义 :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082 “蒋公铜像”:戒严年代唯一的公共艺术
085 “勿忘在莒”变成“勿望再举”
089 蒋经国的“微服私访”:一袭夹克走天下
092 简朴之风——“梅花餐”
095 琼瑶剧里出现蒋经国的脸
100 核武器被美国人没收
103 部下兵变,连累蒋纬国不升官
107 喜欢乱来的蒋孝文
109 “江南案”影响蒋孝武的一生
111 蒋孝勇 1996 年回浙江奉化
113 蒋经国那两个温和的私生子
第三部 族群
119 把自己的另一半称为“牵手”
123 “台湾钱,淹脚目”
126 “林投姐”和“周成过台湾”的传说
130 番薯、水牛、闽南人
134 二十五淑女墓
137 49 年“国军”入台 :一个打酱油都会改变命运的时代
140 眷村 :没有血缘的家人
144 眷村饮食,有你吃过的牛肉面和永和豆浆
147 《宝岛一村》的乌托邦
150 荣民 :从部队到工程队
154 过了适婚年龄的“老芋仔”
158 “我想跟我娘抱抱”激发了开放大陆探亲
163 是“本地人”,也是“台湾人”
167 澎湖案 :校长和部分学生被枪决
170 “相对剥夺感”与“彼此适应”
173 老荣民的凄凉晚年
176 “吴凤故事”的巨大影响力
179 “汤英伸案”让台湾重视少数民族问题
183 有没有真正理解少数民族?
186 什么?他居然是客家人?
188 从康熙年间说起
191 说说天地会的故事 :林爽文起义
195 为赢选举,争说自己是客家人
第四部 台湾过去的政治教育
203 汉语普及与“党化教育”
206 中小学考试都考“反攻大业”
209 上了中学,你就是“准军人”
212 课本上关于“蒋总统”的种种“事迹”
215 学校老师常用批判态度教“三民主义”
219 匪夷所思的地理课题
222 “太原五百完人”
226 《南海血书》的创作真相
第五部 金门与马祖
235 当兵的都不想抽到“金马奖”
238 在金、马当兵的“水鬼”传说
241 “蒋公”夜会“无头部队”
244 与“水鬼”换烟
248 金门的酒、福利和广播站
第六部 禁歌与禁书
255 从“保卫大台湾”到“包围打台湾”
259 “东洋味”与“苦酒满杯”
263 台湾没有野花 台湾没有鸡
266 被改歌词的民歌与“禁歌之王”
271 从读书会到私藏禁书
274 我们叫巴金为“巴克”
278 小孩帮大人买“党外杂志”
· · · · · · (收起)
"我们台湾这些年2"试读 · · · · · ·
20世纪70年代末期,对台湾来说,是个很微妙的年代。 在经济方面,许多外商见到台湾的廉价工资及劳工勤奋,于是到此设厂。在每个加工区,每天上下班时间一到,马路上的人源源不绝。有无数的女工密密麻麻地从厂区涌进涌出,那个壮观的画面是台湾经济起飞时期一个令人难忘的景象。 就本土而言,中小企业也开始崛起。在台湾,中小企业的定义其实也挺模糊。大家都纷纷下海创业,可以看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前不久解密的蒋介石日记中,我们看到他的另一面,也会嫖妓,也会逐色,也有人性私欲,原来,我们以前有意无意都将这些事忽略掉了。以前他高高地在神坛上,为了统治的正当性,没有敢动他,现在只是慢慢地将他请下神坛,还原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许每个人对历史的体验都不同,任何不同,都值得尊重。蒋介石一个出身平凡家庭的子弟,能从民国初年那个内有军阀恶斗,外有强敌压境的混乱局面中一步步爬到最高峰,光是这点就让人佩服。而一个人若从年轻时候开始,每天写日记检讨得失,写了50年从不间断,这样的人,会成功也不是偶然。 当初,为了维护政权稳定而剥夺人民的权力,甚至造成一种恐怖,这样的事到底值不值得纪念?过去我们都太擅长二分对立,现在才知道所谓的“好人”往往不是绝对的好,“坏人”也往往不是绝对的坏,蒋介石应该首先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后才是个领导人。他的本质就是一个政治人物而已。如果人民把一个政治人物捧得高高在上,甚至到了一个神的高度,他肯定也用一种高高在上,神明的角度来俯视操纵它的人民。相反地,人民如果把政治人物当作仆人看待,虽然他不一定把自己的心态当成仆人,至少不敢那么明目张胆。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蒋公铜像”:戒严年代唯一的公共艺术 -
就在1987年的母亲节,这些已经慢慢上了年纪的外省人不顾还没有解除戒严的状况,豁出去了,以“母亲节遥祝母亲”的名义举办一场抗议活动,他们穿着写上“想家”“妈妈我好想你”的衣服,手持各种标语“抓我来当兵,送我回家去”“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帷”,有别于当年冲冲冲,冲个不停的抗议,这场活动充满了悲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族群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本想读读看 但看完此作者的某些言论后就决定放弃 | 来自mohicaniano | 1 回应 | 2019-06-17 18:01: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台海出版社 (2018)7.8分 29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热门图书 (豆瓣读书)
- 新书速递 (豆瓣读书)
- 新书抢鲜读 (亚马逊)
- 新周刊深夜读书2014(下) (ICE CHAN)
- 历史新书 (豆瓣读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我们台湾这些年2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Rio不姓ma 2015-08-18 10:15:45
一本博文汇编形式的书,纯写太多野史段子就无聊了,还是得多谈谈日常生活
4 有用 small 2015-08-29 00:13:59
比一差好多,就是在堆故事,文笔很作,字里行间都透着对**的谄媚,看不下去。
7 有用 舞池里的塔西佗 2015-12-20 22:18:09
国共原本一丘之貉,其中之一已然脱胎换骨。作者由亲身经历讲述故事,比较生动,失之于涣散。3星半。
1 有用 阴天有时下驴 2024-08-12 12:26:06 福建
瓜子读物,轻松
1 有用 君子兔 2020-05-26 13:53:02
用诙谐的语言来描绘台湾戒严时代的一系列事件,逗逗的,是我喜欢的风格,相比较而言,这边发生的一切,都太沉重,太突破底线了,任何轻松的语气都容易被看成一种亵渎,这种苦难,实在没有办法随风而逝,只是会被历史的灰烬掩盖,时不时地被吹掉一点,裸露出它本来的样子,最终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