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说南宋》一书曾于1965年由台湾平原出版社出版,因涉及以『南宋偏安』影射台湾政权,惹得蒋介石拍案大怒,亲自下令查封。全部印成品被查禁销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书发行人郭衣洞,即后来大名鼎鼎的史论家柏杨,因《说南宋》一案,在绿岛新店军人监狱被『管训』10年。
此稿为作者后人发现的孤本,在国民党《中央工作日记》之机密档案中寻获。此书的重新出版,将向读者呈现一个蒋介石当年在文化界实行独裁统治的真实案例。
作者刘鄂公,本名刘家麟,湖北武昌县人,受知民社党创党人张君励,早年加入民社党,1951年到台湾,曾以『一叶』、『鄂公』笔名在《自由谈》、《华报》撰文,笔耕不辍,作品甚丰。刘鄂公1973年圣诞夜逝世,享年73岁。他作为作者从此未见过此书。
整理,本书整理系台湾著名记者刘永宁。20世纪70~90年代为台湾《中国时报》记者,现居美国北加州。1970年9月2日,海内外保钓风云突起,《中国时报》派出4位勇敢记者赴钓鱼台登岛的创举,刘永宁即是四人之一。当时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
此书本身的历史较其内容更有意义。一本“反书”,在报上堂然连载了五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待到蒋中正雷霆大怒两次三番亲自检举责令严查,而当时的文宣系统并不惟上是从,不搞下必甚焉那一套,以拖待变,以鸭子划水之式大事化小;身边重臣如张群黄伯度仗义直谏,党国大佬陶希圣张其昀等纷纷代为陈情,且蒋亦能克制情绪轻轻放下,使一场"文化小革命"消弭于无形。如果说两蒋戒严时代是台湾冬天,则此真可谓“冬天里的一个童话”了。... 此书本身的历史较其内容更有意义。一本“反书”,在报上堂然连载了五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待到蒋中正雷霆大怒两次三番亲自检举责令严查,而当时的文宣系统并不惟上是从,不搞下必甚焉那一套,以拖待变,以鸭子划水之式大事化小;身边重臣如张群黄伯度仗义直谏,党国大佬陶希圣张其昀等纷纷代为陈情,且蒋亦能克制情绪轻轻放下,使一场"文化小革命"消弭于无形。如果说两蒋戒严时代是台湾冬天,则此真可谓“冬天里的一个童话”了。该年正是1965年,反观彼岸,“人亡学废”已搞了十多年,而吴晗之海瑞罢官正蓄势待发。 (展开)
扬清激浊,褒慰忠烈。千载之下,扼腕太息!
此书实际分为两部分,一为原文,一为围绕此书出版前后的纪事,有趣的是,后者远比前者更精彩。
姥爷的作品
本书最精彩莫过于前言,正文的严谨度以及叙事手法都有所欠缺。
> 5人在读
> 33人读过
> 182人想读
订阅关于说南宋的评论: feed: rss 2.0
25 有用 巳注销 2015-06-20 22:43:27
此书本身的历史较其内容更有意义。一本“反书”,在报上堂然连载了五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待到蒋中正雷霆大怒两次三番亲自检举责令严查,而当时的文宣系统并不惟上是从,不搞下必甚焉那一套,以拖待变,以鸭子划水之式大事化小;身边重臣如张群黄伯度仗义直谏,党国大佬陶希圣张其昀等纷纷代为陈情,且蒋亦能克制情绪轻轻放下,使一场"文化小革命"消弭于无形。如果说两蒋戒严时代是台湾冬天,则此真可谓“冬天里的一个童话”了。... 此书本身的历史较其内容更有意义。一本“反书”,在报上堂然连载了五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待到蒋中正雷霆大怒两次三番亲自检举责令严查,而当时的文宣系统并不惟上是从,不搞下必甚焉那一套,以拖待变,以鸭子划水之式大事化小;身边重臣如张群黄伯度仗义直谏,党国大佬陶希圣张其昀等纷纷代为陈情,且蒋亦能克制情绪轻轻放下,使一场"文化小革命"消弭于无形。如果说两蒋戒严时代是台湾冬天,则此真可谓“冬天里的一个童话”了。该年正是1965年,反观彼岸,“人亡学废”已搞了十多年,而吴晗之海瑞罢官正蓄势待发。 (展开)
1 有用 全身远害 2015-05-16 23:00:17
扬清激浊,褒慰忠烈。千载之下,扼腕太息!
2 有用 饮野客 2015-05-11 10:48:59
此书实际分为两部分,一为原文,一为围绕此书出版前后的纪事,有趣的是,后者远比前者更精彩。
1 有用 TM1001 2015-05-10 15:41:13
姥爷的作品
0 有用 凉月1985 2015-07-21 07:49:20
本书最精彩莫过于前言,正文的严谨度以及叙事手法都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