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在逃亡的路上,我向你奔来。
从天黑到天明又天黑,我跑不过去。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是最年轻的老舍文学奖得主文珍最新文集,并得到李敬泽、孟繁华、格非、谢有顺、阿乙、梁鸿等知名作家、学者的鼎力推荐。
文珍有着超乎一般人的敏感和悲悯,她关注都市普通人群的问题和苦恼、关注爱情风花雪月背后的琐碎与无奈,同时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看法及困惑,作品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深度和广度。
“那一瞬我就把彼此暗淡无光的前路看了个清楚透亮,得一辈子往前跑,跑下去。停下来,庸碌的生活就会追上来,就会把我们拖入流沙底部。”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是新晋老舍文学奖获得者文珍的最新文集,在这九个故事里,每个人永远都在出演着一场注定失败的戏码,外部有多么丰盛,内部就有多么荒凉。可那些被日常湮没的情意有如沙里藏金,教人欲走还留:即便在竭力挣脱的时刻,即便在最想去死的瞬间。
文珍的小...
在逃亡的路上,我向你奔来。
从天黑到天明又天黑,我跑不过去。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是最年轻的老舍文学奖得主文珍最新文集,并得到李敬泽、孟繁华、格非、谢有顺、阿乙、梁鸿等知名作家、学者的鼎力推荐。
文珍有着超乎一般人的敏感和悲悯,她关注都市普通人群的问题和苦恼、关注爱情风花雪月背后的琐碎与无奈,同时表达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看法及困惑,作品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深度和广度。
“那一瞬我就把彼此暗淡无光的前路看了个清楚透亮,得一辈子往前跑,跑下去。停下来,庸碌的生活就会追上来,就会把我们拖入流沙底部。”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是新晋老舍文学奖获得者文珍的最新文集,在这九个故事里,每个人永远都在出演着一场注定失败的戏码,外部有多么丰盛,内部就有多么荒凉。可那些被日常湮没的情意有如沙里藏金,教人欲走还留:即便在竭力挣脱的时刻,即便在最想去死的瞬间。
文珍的小说,就如一首流浪者之歌:深情、苍凉也迷茫;渴望归宿又长久在路上,尽头回望来路,取舍难断意乱情迷。她形而上地写出了80后一代人的心灵面貌——青春也沧桑;同时也呈现了难以复制的个人风格——空灵又悠远。
——孟繁华
作品节奏明快,情感细腻,风格别致。对细节非同一般的重视也令人印象深刻。
——格非
文珍的小说经验是个体的,感受是细微的,但她对人性境遇的关怀却有宽阔的视野。她以温润、清澈的笔墨,书写爱与欲的种种景观,以日常的细节,描绘内心的皱折,并持续逼问存在中那些暗昩的区域。尤其她近两年的写作,不断地与时代较真,直白但不诛心,柔情而不虚美,这种均衡之美、超拔之志,正成为文珍身上独异于他人的写作品质。
——谢有顺
每句话像海明威一样光明,每句话像张爱玲一样狠。
——阿乙
爱并非只是激情和欲望,也是妥协与忍耐。作者举重若轻,以缜密朴素又极富吸引力的故事写出了爱的辩证法和庸常人生所包含的光亮与意义。
——梁鸿
一个一个的人,只有封闭自己,把自己外部化,把自己的一部分拿出去与人共享,她才能确立起部落的认同;事情的吊诡之处在于,当她被从内部打开,回到她的本心和初心时,她就超越了她的部落,面对天和地,面对普遍的人性。所以,文珍的读者包括她选定的人,也包括那些未被选定的人,比如我。
——李敬泽
作者简介 · · · · · ·
文珍,1982年生于湖南。中山大学金融本科,北京大学暨中国大陆首位创意写作学硕士。2005年至今在《人民文学》、《当代》、《山花》、《大家》等发表小说若干。游记、诗歌散见《南方人物周刊》、《羊城晚报》。历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 第二届“西湖”新锐文学奖、首届“紫金•人民文学未来之星”提名等。曾出版小说集《十一味爱》。现居北京。
目录 · · · · · ·
银河
衣柜里来的人
录音笔记
我们究竟谁对不起谁
普通青年宋笑在大雨天决定去死
到Y 星去
西瓜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
觑红尘
后记 敏感病人在飞行中
· · · · · · (收起)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试读 · · · · · ·
我从小就是个过分敏感因而快乐和忧愁都太剧烈的小孩。但更糟糕的是,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来。 小学时院子里住的同龄小孩差不多都是男生,我每天都和他们一样地翻墙抄近道,去池塘摸鱼,爬树捉金龟子,跳很高的山羊,把一棵枝叶垂下可以到地的大松树当作举世无双的宇宙秘密基地。因为很少看见这么淘气的女生,所以小学毕业时同学们给我的留言普遍都是:“祝你永远天真活泼,...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窗帘拉着,房间光线昏暗,能听见下面传来远远近近的市声。我们突然就回到了刚认识的时候,尽量东拉西扯天南海北地说童年,少年,大学,工作,一切事,一切人,枝枝蔓蔓,前因后果。越说越真,越说越觉得连世界观都一样,好比两个失散多年的兄妹终于找到了彼此。他长久没有进一步动作,那种缓慢的耐心也完全合乎我心意。 时值黄昏。进房间两小时之后,他终于迟疑地抱住了我。我浑身的紧张僵硬终于松懈下来:还好,不至于如此没有魅力。与此同时却又感到一阵凄凉。这一切都太好太温柔了,必然不能久长。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页 -
天蓝得要人命。十分钟后,我们就将走在回去的大路上。才一会儿工夫,塔县热闹非凡的赛马会就将被远远抛诸身后。会是个晴朗的上午,路边白杨树新鲜脆辣的叶子刚长出来不久,轻轻地在头顶摇曳着。音箱里最好放《假行僧》:我要从南走到北……要么就是《北京北京》: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离去,我希望人们把我埋在这里——为什么要埋在这儿呢,因为我们的房子买在这儿吗? 我将明确地在歌声里知道一切都已经完了。梦已经提前醒来,一切都结束了。我们正在紧急掉头往旧日的生活里跑,倒带键一路狂按,一直往南,往东,用最快的速度回归正轨。单位的小领导和同事们最晚将在周一发现我们正常回去上班,老黄将带两件行李重回他的婚姻,肆意评判我的客户正一大波一大波地靠近。正午的太阳明亮刺眼,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好奇自己怎么会以为可以逃得掉这庸碌生活,这流沙底部,这向生而死。 但我此刻在塔县的赛马场。我开始发足狂奔。 不在北京,不在香港,不在哈萨克斯坦,不在以色列,不在美国,不在任何别的地方。“优胜者每人五百块钱,年轻人们,都来参加吧,都跑起来吧!都跑起来吧!” 不时听到后面有骑手惊呼:让开让开!我大笑着,喘息着,回过脸,尘土飞扬中一匹雪白神气的大马正疾奔而来,高大的骑手像天神下凡,马裤贴身,长靴锃亮,质地极佳的黑天鹅绒短袄镶着金丝线边,一层波浪,一层直线,一层小三角,极尽繁复地勾勒出鲜衣怒马。他瘦削的脸整个地藏在帽檐的阴影里,看不清。旋即尘土像酒狂*一样意气风发地扬起来,得得得得,调子越扬越高,漫天漫地变成狂喜的赤金色,这黄金世界一个硕大无朋的马蹄突然凭空出现,越来越近,向脸直踏过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5 条 )
> 更多书评 45篇
-
莫小香 (from London to Singapore)
我知道不管我和他说多少话,也仍然不能够明白彼此的生活。 我们正在紧急掉头往旧日的生活里跑,倒带键一路狂按,用最快的速度回归正轨。 《衣柜里来的人》 究竟见到或者见不到藏羚羊又有多大区别呢?如果不是仅仅因为看过一部叫《可可西里》的电影的话,车窗里一瞬而过的几只孤零零的野羊对于这些人应该没有丝毫意义,更不会吸引他们不断举起炮筒一样的专业相机咔嚓不止吧?过多地陷入虚无主义和相对论同样也是疲惫的。 我对自...2015-01-12 16:19 2人喜欢
我知道不管我和他说多少话,也仍然不能够明白彼此的生活。 我们正在紧急掉头往旧日的生活里跑,倒带键一路狂按,用最快的速度回归正轨。 《衣柜里来的人》 究竟见到或者见不到藏羚羊又有多大区别呢?如果不是仅仅因为看过一部叫《可可西里》的电影的话,车窗里一瞬而过的几只孤零零的野羊对于这些人应该没有丝毫意义,更不会吸引他们不断举起炮筒一样的专业相机咔嚓不止吧?过多地陷入虚无主义和相对论同样也是疲惫的。 我对自己说:起来,愤世嫉俗的女人。天涯海角又到了。我们又该下车了。 也许每个城市都一样,表面上各有各的歌舞升平,黑夜底下却隐藏了无数无人知晓的罪与罚。 不必常联系也仍觉亲近的一个朋友。 人到了某一个年纪,就会知道生活的路越来越窄,总共就剩下那么几种可能性。 就是觉得在家里日子特别憋屈,一点一点地就坠入了庸常。 所谓爱情,不过是一种非常容易挥发的高敏物质,容易过敏,也容易失效。而且这事儿很公平,谁也不注定欠谁的,谁也没义务一直等着谁。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一个人慢慢忘记另一些人在自己生命里留下的痕迹吗? 这个糟糕的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些甘愿远离尘嚣,把自己放逐到海角天边的,最可爱的人。 《录音笔记》 见声如面,因声废人。 日子真切地过着。 从那一天起她知道原来声音也和容貌一起,参与了恋爱的整个过程。你如果渴望听到一个人说话,听到便忍不住喜悦,那样多半便是爱了。 《我们究竟谁对不起谁》 说吧小顾,你看上我们中间谁了?想出轨就赶紧的,没准这能把我们中间谁掰弯呢,反正我们都还单着。 婚姻到底是什么?一双网购的多半不合脚的鞋?
回应 2015-01-12 16:19 -
我不想问他在给谁打电话: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和我没关系。星星还是冰冷的,闪亮地挂在天上,像蒂凡尼店里买不起的光辉熠熠的手势,离我们此刻的生活是那么远,那么不真实,却又那么美。 如果我们可以跑到星星上去就好了,如果可以跑到星星上去,就再也没有人能找得到我们了。
2014-12-07 14:29 2人喜欢
-
但是就像所有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一切都让人感到疲惫。像生下来就必须活下去。像到了某个岁数就必须结婚。像结婚就必须买房子生小孩。像生小孩就必须买车买进口奶粉。如果反抗这一切,只能通过偷情。偷情就要私奔。私奔就要做爱。循环往复,没有更新鲜的命题。 我盯着他的脸看,像看一个陌生人,一只面目含混的兽,或者毫无反抗能力的愚蠢家畜。有时他的睡脸也偶然流露出儿童的神色,像十岁的男孩。这种时候我会对他重新燃起久违...
2018-04-06 22:18 1人喜欢
但是就像所有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一切都让人感到疲惫。像生下来就必须活下去。像到了某个岁数就必须结婚。像结婚就必须买房子生小孩。像生小孩就必须买车买进口奶粉。如果反抗这一切,只能通过偷情。偷情就要私奔。私奔就要做爱。循环往复,没有更新鲜的命题。
我盯着他的脸看,像看一个陌生人,一只面目含混的兽,或者毫无反抗能力的愚蠢家畜。有时他的睡脸也偶然流露出儿童的神色,像十岁的男孩。这种时候我会对他重新燃起久违的柔情,但三十秒不到情欲就像潮水般迅速退去。
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的处境,过去种种,未来桩桩,就觉得是从一个藩篱跳入了另一个牢笼。但是生命本当如此,不过就是一个陷阱紧挨着下一个。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在陷阱外面,那一定是搞错了。
他和他们所有人都不一样,就像我和她们所有人都不一样。他表情里有一种无所不知的冷淡,含嘲带笑,离这热火朝天的世界永远保持一点儿清醒的距离。每次碰了钞票都要神经质地去洗手,和同事说的话比我还稀薄,偶尔开口却总带点儿讽刺,不认真听不出来。因为只是个小业务员的缘故,他气息再特别,也没人认真听他的微言大义:只除了我。
他开腔,我总要三五分钟后才回应。其他人早忘了,唯有当事人还记得:那微妙应对,那起承转合。渐渐地,我俩形成了一种默契,听上去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不针对任何人,但对方都明白唯一听众是彼此。过很久对答一次,像空气中的简讯,时间差足够造成缓慢持久的电流通过,最终感应到了彼此都是销魂蚀骨。而我是如此需要这样的化学反应以确定自己的物理存在——原来所有的浪漫主义理想都是骗人的。”
“谁也没许诺过谁什么。”老黄说,“大部分时候,我们自欺欺人就足够了。”
在这窗边往下看,底下芸芸众生,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现在,过去,未来。在这城里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头,就为在这买个房子,人生所有的轨迹都已经被规定好了,像蚂蚁在蚁穴进进出出,为财死,为食亡。真他妈虚无。”
我平时老想早点儿认识你就好了。现在看来,早认识也不好,可能到现在,慢慢也就走散了。”
“哪里和哪里,谁和谁,都是隔岸观火。”我突然对老黄说。
同时知道不管我和他说多少话,也仍然不能够明白彼此的生活。就像狗不能明白猫的生活,猫也不能明白猴子的。此时此刻,只有舞台上反复响着的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是真实的世界。
我将明确地在歌声里知道一切都已经完了。梦已经提前醒来,一切都结束了。我们正在紧急掉头往旧日的生活里跑,倒带键一路狂按,一直往南,往东,用最快的速度回归正轨。单位的小领导和同事们最晚将在周一发现我们正常回去上班,老黄将带两件行李重回他的婚姻,肆意评判我的客户正一大波一大波地靠近。正午的太阳明亮刺眼,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好奇自己怎么会以为可以逃得掉这庸碌生活,这流沙底部,这向生而死。
“换言之,懦夫某甲又想离开日常生活了,假如拉萨可以被当作一个象征,一个逃避庸常秩序的代名词?”
我发现过度沉湎于情欲和日常生活中是危险的,而我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有一个男人,他足够爱我,而我也似乎足够爱他。他想立刻娶我,我好像也没有完全拒绝他。”
好像我对生活的态度一样,有点儿烦,但是还不至于烦到要自杀。有点儿恨,但也不至于咬牙切齿。有点儿隔膜,但是还基本能够确定自己是在活着。所有极端的厌倦情绪和逃避姿态都是后来诠释出来的。不那么真切也不那么实在的。
真的,拉萨的光线是有声音的。正午时分的强光时常让我想起一片集市的喧嚣声,强烈、刺激、无孔不入。在这样的明亮之中一个人往往会无所适从,关于他所有小小的悲哀、孤僻、敏感以及神经质的自恋全体无所遁形。是这样所以西藏才会吸引那么多失意的人群集于此吧?
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原来我都是孤零零的一个寡人。谁要对我负责任?谁能对我的任性敏感负责任?塔叔自然不是我的谁,就像阿卡,他又是我的谁?不过都是过客而已,我却沉湎于这种萍水相逢的幻觉,实在是错了。
原来我仍然还是渴望安定的。在安定和动荡之间,我终于可悲地承认了我比较适应的是前者。
也许真正的爱情只生发在真实、日常、平静的环境中。在成千上百有可能性的人群里,有一个人确定无疑我是最让他动心的一位,他有诚意到甚至想要和我结婚,天长地久地厮守下去。这转念让我在灿烂阳光里眯眼仰头,面对八月拉萨街头熙熙攘攘的游客,险些掉下泪来。
他完全无意破坏我的生活,却向我暗示了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出口。在买房、结婚、生子之外的,一种别的可能性。一种浪漫的最高形态:一无所有,天涯落难。和金钱无关,也和安稳无关,是彻底动荡不安的生活,仿佛才是最纯粹、也最有魅力的爱情。
他就像文艺片里那种没有脚的飞鸟,究竟会在什么地方停留?也许他落地的瞬间并不至于死亡,却会光华褪尽;而他真正吸引我的,也不过就是这么一圈不现实的光环。
人到了某一个年纪,就会知道生活的路越来越窄,总共就剩下那么几种可能性。”
就是想知道,生活除了一加一等于二,到了二十五岁就应该结婚生孩子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更广大更丰富的可能性。”
刚坐火车离开就给我发来了信息:“在你身边就已经提前想念。离开你才一刻更觉得千山万水。”
人们因为寂寞而冲动所付出的代价,往往太高昂。我不是不知道这想法现实,可是既然能做到这么现实——就是不够爱了吧?
所谓爱情,不过一种非常容易挥发的高敏物质,容易过敏,也容易失效。
不过记住,别把原地不动的人当成沉闷生活的象征。
空旷无比的湖边只有我们两个人。落日通体透亮,安静地一点儿一点儿跃入湖水中。那匹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野马轮廓像画出来的背景,背光与暗影,两个寂寞男女。这一刻我深知我们都是孤独的、可耻的,在这样的天涯海角近在咫尺,可谁也安慰不了谁的孤独。
“你会忘记的。总有一天,所有爱过的,不爱的,都会忘记。就像这沙粒。”
小枚,即使这一分钟我喜欢你喜欢得要死,可是如果你不和我在一起了,我又继续活下去了,我也仍然会忘记你的,小枚。就好像你男朋友一样。就好像我以前的女朋友一样。我相信他非常非常地爱你,可是你要是真的待在拉萨好几年都不回来,他一定会忘记你,尽量抹去关于你的痕迹,重新去过自己的生活的。这就是最让人绝望的一点:爱情他妈的真是太不可靠了。可连爱情都不可靠,到底什么可靠呢?人活着又到底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一个人慢慢忘记另一些人在自己生命里留下的痕迹吗?”
“你不要哭。我只是想对你说,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能够掌控得了的。你的问题,就在于一直以为可以自控。其实进或退,爱或不爱,你根本管不了。能控制得了的,就不是爱了。如果你真的决定好了,我就在这里,此时此刻。如果你还有牵挂的话,就早点儿回去吧。
从那一天起她知道原来声音也和容貌一起,参与了恋爱的整个过程。当你爱上一个人时,你首先接受的也许不是他的脸,而是声音。你如果渴望听到一个人说话,听到便忍不住喜悦,那样多半便是爱了。或者你留神记住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声线,这也是爱或者不爱。耳朵永远比眼睛更直接。
她在日记里写道:“他在人群里真的会发光。如摩西分开红海,其他人瞬间都如潮水般退去,只剩下他站在中央,无声地微笑着,迎向我。”
最好的声音原来是没有的。她想象不出有哪种盛大的狂喜歌咏可以形容那悦慕。
刚陷入恋爱时总是满心喜悦,想要一点一滴地把自己展开给那个人看,只可惜总是来不及展示完就结束了。多半还是自己错,她觉得自己从来就表达得不好,另外一个原因,大概也是表达的机会太少了。
为什么人和人在一起,一定非得说点儿什么?
他说的,禁忌有多大,诱惑就有多大……这个世界不是男就是女。男女,男男,女女。那么大又那么空,又充满了我们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欲望涌动,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的自己都是陌生的,不安的,混乱的,足以推翻自己之前全部信仰的——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我在和自己说什么。
一个再无知无觉的人过三十岁生日时也大抵有点儿感触——至少在这个无聊的世界上已经活了三十年了。过了这道坎,成功的觉得自己应该更成功,而失败者则越发觉得自己太失败。
父母再不好也是自己的,那是一种比夫妻更加原始本初的关系——大概人都会选择骨子里和父母相似的伴侣——从小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
可没想到结婚了还是要一个人面对那些漫漫长夜。多少次他听见身边女人均匀的呼吸声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凝视那条丑陋的水泥高架桥,凝视那些呼啸而过的汽车,不是没有想象过各种死法:从落地窗跳下去粉身碎骨、被汽车碾过身体、吃安眠药、割脉、卧轨……每当他觉得被这个世界忽视了、欺侮了、碾踏了,他都要想上这么一次,表面上却完全看不出来,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到乏味的男人。
不能睁眼。睁眼就得供出一切了:承认自己软弱可耻,妄图不顾一切,逃避人世间的责任。他能隐瞒世人,但瞒不了她。那天晚上她见到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他那种不敢正视她的眼神,他低头抱着那孩子羞赧的神色。
每个人在其他人的生活里,原本都只占据了细小的、微不足道的一格,除非完全消失或者整个抽离。属于他的秒针停摆了一格,微妙地战栗,随即恢复正常。
一切还会比维持现状更糟吗?
八年职场,她终于成功有效地,把自己流放到了一个荒岛上,到处都传来热情洋溢的欢声笑语。而他人的笑语声浪,就是她的四面楚歌。
两口子谁也没有经济头脑,一下班就互相埋怨、合计,患得患失久了,彼此都忘记了还正当盛年,正需要对方的慰藉和柔情。老是钱,房子,房子,钱。革命夫妻,携手奋进。永远在同一块石头上跌倒再爬起。爬起又跌倒。屡败屡战。
你不懂得。你们不懂得。那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在深夜寂静无人、白天却人声鼎沸的公众场合,只开一半的灯,剩下灯光下被隐约照亮的两个人,互相辨认着轮廓,就好像第一天认识彼此般乍惊又喜,那种感觉多么奇妙。这时候,就连平素最面目模糊的人此刻神情都变得意味深长起来,眼睛闪亮,嘴角轻挑,情意绵绵。
我们都不说话,因为没什么话可以说,更怕一开口就破坏了这种完美的氛围,此时,此刻,和平日状态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好像被命运钦点了的两个悲剧演员,在灯光下彼此相认。
在那个大城市里,每个人都是孤单的个体,每个人都低头扬眉想着自己的心事,每个人都不真正认识另外一个人,每个人又都好像认识全世界。他们中间也许会有个把对我感兴趣的男人,会和我打招呼,说“Hi”,然后问我有没有男友或者情人。
时间开始变得缓慢而潮湿,五分钟在这样盲目的黑中变得迢远、漫长、遥遥无期。
我也没有哭。我只是突然之间非常之渴睡,渴望能够和你手牵着手,回到昔日那个我们熟悉的家中。你习惯性地一进门就打开电热水器的开关,然后我们并排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半个小时后我先去洗澡,出来后你再去洗,然后一起上床。在床上说一点儿今天各自单位发生的事情,说说都遇到了一些谁,诸如此类的每日新闻。有时候你遇到高兴的事,会拉着我说很久。大多数时候我只听不说,并听着听着,就昏睡过去。
我在这座城里迎来了二十九岁,然而我生命中只有五年与这座城息息相关。它是我过于沉重的宿命,是我所不能割断的往生,是我脚踝上系紧的大石,稍一动弹,旋即跌倒。因为这城的缘故,你也变得陌生起来。你在这城里的姿态,就好像和它长在一起的寄生植物,却是如此心安理得,花繁叶茂。
后来我们渐渐无法沟通。你嘲笑我的天真和使命感,种种不切实际的愤怒。你说我之所以愤怒,只是因为无知和廉价的正义感。真正的正义是并不存在的,你微笑地说:“而所谓的民族、家国、信仰,更是一种虚幻。人只有在很年轻的时候,才会为革命和恋爱迷狂。这证明你还很年轻。”
“如果你从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在监狱里待了十年,你会明白青春期的迷狂其实是一种必将付出代价的虚妄。”
说实话我总是在观察你。我只是无法相信一个经历过那一切的人,会对一切都心如止水。你是再正常不过的正常人,并且爱我,并且“前途无可限量”。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总觉得心慌,觉得无法接近你的内核。就好像你的自身早已丢失在某处,而后来恋爱工作生活的统统不过只是躯壳。
“只有傻瓜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你说,“你只能选择被或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当浪漫主义(romanticism)进化或者退化到现实主义(realism)。”
你叹息着,以一个中年人稳妥的姿态,神情肃穆地目送我离开。我想你大概已经放弃我了,同时与我的年轻、浅薄、孟浪划清界限。可是你究竟还能如何呢,既然所有的热情都已澌灭,所有的牺牲已成遗迹?
那些迢远的,迢远的号角与歌吹在召唤。
我在突如其来的光明里被刺得睁不开眼,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你已站起身来开了所有的灯,我的眼瞬间变成盛大光明里唯一的盲区。泪眼模糊中我看不清楚你的轮廓,也无从辨别你的表情。
我曾以为爱足以成为信仰本身,后来才发现爱情是建立于空中楼阁之上的沙堡。因为本身并不足证,所以是虚空之虚空,海市蜃楼里的水月镜花。
事实证明这样的顺序是错的:爱,望,信。 信不能建立在爱之上。所以我们不能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满怀希望,将和你在一起变成信仰本身。
基督说,信,望,爱。要爱,首先要信仰和希望。而我从小就在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度长大。因为没有信仰,所以也就无从希望与热爱。除此之外,我无法解释我的离乡背井。
她醒后分析自己的潜意识,梦境始终停留在关系最暧昧的春夏之交,大概是一直不相信他会在最难堪的境遇里真的丢下她一个人。她是这样渴望原谅他。比起爱,她更不习惯的是恨。恨需要的气力更多;恨更难以久长。
时空是空荡荡的荒漠,一切欢笑痛哭犹如书页,已经永久性地翻过去了吗?
年轻时彼此都是任性,都是试探,都是骄傲,都是满心以为走过去了还有更好的,悲欢离合,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她又何尝不以为事如春梦了无痕,她又何尝不是大步走过、昂然不顾。后来的低回婉转纯粹都是旧疾发作;但无论如何,她也仍然好端端地活下去了。
这念头就像根刺,藏在最柔软的地方。大部分时候没知觉,有时疼一下。就那么一下。”
“拔不掉——就让它在那里待着吧。有一天肉长好了,也就不觉得了。”
也许所有的写作者都因怯懦而渴望说出一切。
回应 2018-04-06 22:18
-
帽子米饭 (因为她已目睹群龙在晨风中飞舞。)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129-13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 下午11:05:28 天上的银河非常完整,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像所有的星星都在同一时刻沉沉地往心上砸。不能停,还得跑下去。在星光下、月光里、大日头底下、倾盆大雨中。那一瞬我就把彼此暗淡无光的前路看了个清楚透亮,得一辈子往前跑,跑下去。停下来,庸碌的生活就会追上来,就会把我们拖入流沙底部。停...2016-01-09 13:14 1人喜欢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129-13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 下午11:05:28 天上的银河非常完整,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像所有的星星都在同一时刻沉沉地往心上砸。不能停,还得跑下去。在星光下、月光里、大日头底下、倾盆大雨中。那一瞬我就把彼此暗淡无光的前路看了个清楚透亮,得一辈子往前跑,跑下去。停下来,庸碌的生活就会追上来,就会把我们拖入流沙底部。停下来就是个死。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138-14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 下午11:05:51 星星还是冰冷的,闪亮地挂在天上,像蒂芙尼店里买不起的光辉熠熠的首饰,离我们此刻的生活是那么远,那么不真实,却又那么美。 如果我们可以跑到星星上去就好了,如果可以跑到星星上去,就再也没有人能找得到我们了。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237-23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4:37:53 渐渐地,我俩形成了一种默契,听上去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不针对任何人,但对方都明白唯一听众是彼此。过很久对答一次,像空气中的简讯,时间差足够造成缓慢持久的电流通过,最终感应到了彼此都是销魂蚀骨。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233-23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4:38:02 他表情里有一种无所不知的冷淡,含嘲带笑,离这热火朝天的世界永远保持一点儿清醒的距离。每次碰了钞票都要神经质地去洗手,和同事说的话比我还稀薄,偶尔开口却总带点儿讽刺,不认真听不出来。因为只是个小业务员的缘故,他气息再特别,也没人认真听他的微言大义:只除了我。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449-45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4:53:53 最多在闲暇时光看影碟,看看他人的人生可以疯狂自由到何等地步,而自我的现实又可以平庸乏味到何等地步。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604-60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5:01:28 不知为何,此时再听到这些地名,我不再感到油然神往。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619-62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5:02:11 到处都是我听不懂的语言,向我毫无保留地展示着陌生、火热的生活。孩子,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1545-154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7:57:39 人活着又到底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一个人慢慢忘记另一些人在自己生命里留下的痕迹吗?”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1629-163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8:01:37 “总有一天,所有爱过的,不爱的,都会忘记。就像这沙粒。小枚,即使这一分钟我喜欢你喜欢得要死,可是如果你不和我在一起了,我又继续活下去了,我也仍然会忘记你的——”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2054-205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8:39:47 刚陷入恋爱时总是满心喜悦,想要一点一滴地把自己展开给那个人看,只可惜总是来不及展示完就结束了。多半还是自己错,她觉得自己从来就表达得不好,另外一个原因,大概也是表达的机会太少了。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2078-208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8:40:49 那天阳光很好。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声音世界了:真好听。像乐器一样悦耳的声音,低沉,清澈,带来月光的微凉和瓷器的细巧。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自己说着废话,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和自己也有这么多话说。旁边的人还以为她在打电话,却奇怪她只听不说。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2076-207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8:40:57 第二天曾小月坐公交车时便戴着耳机把手机录音放给自己听,边听边微笑:原来自己也是牢骚满腹、神神叨叨的一个人。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2251-225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8:50:18 录音笔里那个瓷器样的声音轻叹一声,缠绵婉转,整个世界为之魂飞魄散。它的确独特,如同月光下盛满水的钧瓷一样泛着冷冷清光的天籁。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80-81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9:04:07 她甚至在《银河》中特别提到其中的男女读过《衣柜里来的人》,后者是文珍的另一篇小说。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4605-461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下午9:11:10 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我甚至比多数人更容易感到愉悦。所有那些过分敏感的偏执,古怪病态的深情,我终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秘密世界好好存放起来。 我在那个世界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奔向任何可望而不可即之地,具备所有梦想拥有而不得的性格特质,有能力保护那些一直希望保全却很难的人与事。在现实中无法说出口的话语扑簌簌落于纸面,我因而得以在真实世界里中成为一个自觉正常而安全的人。 我曾在一个创作谈里说过:也许所有的写作者都因怯懦而渴望说出一切。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3877-387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下午7:03:58 她那个时候爱哭也爱笑,他答应过、到现在也仍然愿意照顾她一辈子。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3931-393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下午7:07:01 在那个大城市里,每个人都是孤单的个体,每个人都低头扬眉想着自己的心事,每个人都不真正认识另外一个人,每个人又都好像认识全世界。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4075-407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下午7:14:16 什么是北京?当然不只是百花深处胡同的迷情一夜。也不只是广受境外艺术圈关注的798、草场地和宋庄。不只是五四大街和北大红楼。不只是人大政协和报纸上房地产商的主旋律。不只是美术馆、国博和故宫,也不只是唐家岭已作鸟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4321-432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下午7:52:47 等十一月吧,找一个月亮好的晚上,我带你到三里河那边的钓鱼台去,路两边都是大银杏树,落叶铺成金灿灿的大道,咱们手拉手走在那上面,走一整夜,可以一直走到卢沟桥,天亮了,数清楚那桥上到底有多少只狮子。” 因为这句情话,她在北京待了这么多年,从没有去过卢沟桥。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4401-440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下午8:02:03 他们交往的时间并不长,只去过一次小西天看电影。后来大多数时候她都回避去那条街上办事,一去就觉得到处都是旧日的幢幢鬼影。年轻的他拉着同样年轻的她,轻快地穿过牌坊,走在去电影资料馆看内部电影的小道上。天渐渐地黑了,周围的店铺一瞬间全亮起来——就像约好了似的,对他们报以温暖和祝福。她几乎能看见当时自己没心没肺的笑,全然不知那一夜灯亮之后便永远不会天明。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4485-448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下午8:08:26 一层层都是他们不曾共度的虚耗的黄金时代。她从来没有和他肩并肩走在上面,从天黑走到天亮,一直走到卢沟桥去。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4593-459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下午8:14:05 我终生痛恨毫无必要的残忍,和对其他生命无意义的漠视与消耗。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4613-461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下午8:15:05 既渴望摆脱既定命运桎梏,又陷身于生活本身强大的逻辑,被一刀剪断翅膀或者干脆忘了怎样离开。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入选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文珍) - 您在位置 #4614-461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5年10月20日星期二 下午8:15:27 而我正在我的秘密世界里慢慢练习如何去飞。这件事足以让一个过分敏感的病人平静、安详,能一直好好活下去,并时常暗自快乐。 ==========
回应 2016-01-09 13:14 -
我不想问他在给谁打电话:那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和我没关系。星星还是冰冷的,闪亮地挂在天上,像蒂凡尼店里买不起的光辉熠熠的手势,离我们此刻的生活是那么远,那么不真实,却又那么美。 如果我们可以跑到星星上去就好了,如果可以跑到星星上去,就再也没有人能找得到我们了。
2014-12-07 14:29 2人喜欢
-
我不知道该如何准确的描述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作者使用的语言是平静的,甚至很平淡,但是她却描述出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将那些人物激烈的感情、疯狂的挣扎、无尽的绝望都隐藏在她冷静的陈述下,借由这些故事来表达她对于这个人类自己设置的条条框框的社会中而失去了一些我们本应重要的东西的绝望和反抗。不过我还是不懂作者为什么要将这个故事的名字来作为书名,它并没有让我觉得它和其它的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也许...
2019-10-30 21:21
-
但是就像所有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一切都让人感到疲惫。像生下来就必须活下去。像到了某个岁数就必须结婚。像结婚就必须买房子生小孩。像生小孩就必须买车买进口奶粉。如果反抗这一切,只能通过偷情。偷情就要私奔。私奔就要做爱。循环往复,没有更新鲜的命题。 我盯着他的脸看,像看一个陌生人,一只面目含混的兽,或者毫无反抗能力的愚蠢家畜。有时他的睡脸也偶然流露出儿童的神色,像十岁的男孩。这种时候我会对他重新燃起久违...
2018-04-06 22:18 1人喜欢
但是就像所有的题中应有之意:这一切都让人感到疲惫。像生下来就必须活下去。像到了某个岁数就必须结婚。像结婚就必须买房子生小孩。像生小孩就必须买车买进口奶粉。如果反抗这一切,只能通过偷情。偷情就要私奔。私奔就要做爱。循环往复,没有更新鲜的命题。
我盯着他的脸看,像看一个陌生人,一只面目含混的兽,或者毫无反抗能力的愚蠢家畜。有时他的睡脸也偶然流露出儿童的神色,像十岁的男孩。这种时候我会对他重新燃起久违的柔情,但三十秒不到情欲就像潮水般迅速退去。
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的处境,过去种种,未来桩桩,就觉得是从一个藩篱跳入了另一个牢笼。但是生命本当如此,不过就是一个陷阱紧挨着下一个。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在陷阱外面,那一定是搞错了。
他和他们所有人都不一样,就像我和她们所有人都不一样。他表情里有一种无所不知的冷淡,含嘲带笑,离这热火朝天的世界永远保持一点儿清醒的距离。每次碰了钞票都要神经质地去洗手,和同事说的话比我还稀薄,偶尔开口却总带点儿讽刺,不认真听不出来。因为只是个小业务员的缘故,他气息再特别,也没人认真听他的微言大义:只除了我。
他开腔,我总要三五分钟后才回应。其他人早忘了,唯有当事人还记得:那微妙应对,那起承转合。渐渐地,我俩形成了一种默契,听上去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不针对任何人,但对方都明白唯一听众是彼此。过很久对答一次,像空气中的简讯,时间差足够造成缓慢持久的电流通过,最终感应到了彼此都是销魂蚀骨。而我是如此需要这样的化学反应以确定自己的物理存在——原来所有的浪漫主义理想都是骗人的。”
“谁也没许诺过谁什么。”老黄说,“大部分时候,我们自欺欺人就足够了。”
在这窗边往下看,底下芸芸众生,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现在,过去,未来。在这城里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到头,就为在这买个房子,人生所有的轨迹都已经被规定好了,像蚂蚁在蚁穴进进出出,为财死,为食亡。真他妈虚无。”
我平时老想早点儿认识你就好了。现在看来,早认识也不好,可能到现在,慢慢也就走散了。”
“哪里和哪里,谁和谁,都是隔岸观火。”我突然对老黄说。
同时知道不管我和他说多少话,也仍然不能够明白彼此的生活。就像狗不能明白猫的生活,猫也不能明白猴子的。此时此刻,只有舞台上反复响着的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是真实的世界。
我将明确地在歌声里知道一切都已经完了。梦已经提前醒来,一切都结束了。我们正在紧急掉头往旧日的生活里跑,倒带键一路狂按,一直往南,往东,用最快的速度回归正轨。单位的小领导和同事们最晚将在周一发现我们正常回去上班,老黄将带两件行李重回他的婚姻,肆意评判我的客户正一大波一大波地靠近。正午的太阳明亮刺眼,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好奇自己怎么会以为可以逃得掉这庸碌生活,这流沙底部,这向生而死。
“换言之,懦夫某甲又想离开日常生活了,假如拉萨可以被当作一个象征,一个逃避庸常秩序的代名词?”
我发现过度沉湎于情欲和日常生活中是危险的,而我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有一个男人,他足够爱我,而我也似乎足够爱他。他想立刻娶我,我好像也没有完全拒绝他。”
好像我对生活的态度一样,有点儿烦,但是还不至于烦到要自杀。有点儿恨,但也不至于咬牙切齿。有点儿隔膜,但是还基本能够确定自己是在活着。所有极端的厌倦情绪和逃避姿态都是后来诠释出来的。不那么真切也不那么实在的。
真的,拉萨的光线是有声音的。正午时分的强光时常让我想起一片集市的喧嚣声,强烈、刺激、无孔不入。在这样的明亮之中一个人往往会无所适从,关于他所有小小的悲哀、孤僻、敏感以及神经质的自恋全体无所遁形。是这样所以西藏才会吸引那么多失意的人群集于此吧?
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原来我都是孤零零的一个寡人。谁要对我负责任?谁能对我的任性敏感负责任?塔叔自然不是我的谁,就像阿卡,他又是我的谁?不过都是过客而已,我却沉湎于这种萍水相逢的幻觉,实在是错了。
原来我仍然还是渴望安定的。在安定和动荡之间,我终于可悲地承认了我比较适应的是前者。
也许真正的爱情只生发在真实、日常、平静的环境中。在成千上百有可能性的人群里,有一个人确定无疑我是最让他动心的一位,他有诚意到甚至想要和我结婚,天长地久地厮守下去。这转念让我在灿烂阳光里眯眼仰头,面对八月拉萨街头熙熙攘攘的游客,险些掉下泪来。
他完全无意破坏我的生活,却向我暗示了一种放荡不羁的生活出口。在买房、结婚、生子之外的,一种别的可能性。一种浪漫的最高形态:一无所有,天涯落难。和金钱无关,也和安稳无关,是彻底动荡不安的生活,仿佛才是最纯粹、也最有魅力的爱情。
他就像文艺片里那种没有脚的飞鸟,究竟会在什么地方停留?也许他落地的瞬间并不至于死亡,却会光华褪尽;而他真正吸引我的,也不过就是这么一圈不现实的光环。
人到了某一个年纪,就会知道生活的路越来越窄,总共就剩下那么几种可能性。”
就是想知道,生活除了一加一等于二,到了二十五岁就应该结婚生孩子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更广大更丰富的可能性。”
刚坐火车离开就给我发来了信息:“在你身边就已经提前想念。离开你才一刻更觉得千山万水。”
人们因为寂寞而冲动所付出的代价,往往太高昂。我不是不知道这想法现实,可是既然能做到这么现实——就是不够爱了吧?
所谓爱情,不过一种非常容易挥发的高敏物质,容易过敏,也容易失效。
不过记住,别把原地不动的人当成沉闷生活的象征。
空旷无比的湖边只有我们两个人。落日通体透亮,安静地一点儿一点儿跃入湖水中。那匹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野马轮廓像画出来的背景,背光与暗影,两个寂寞男女。这一刻我深知我们都是孤独的、可耻的,在这样的天涯海角近在咫尺,可谁也安慰不了谁的孤独。
“你会忘记的。总有一天,所有爱过的,不爱的,都会忘记。就像这沙粒。”
小枚,即使这一分钟我喜欢你喜欢得要死,可是如果你不和我在一起了,我又继续活下去了,我也仍然会忘记你的,小枚。就好像你男朋友一样。就好像我以前的女朋友一样。我相信他非常非常地爱你,可是你要是真的待在拉萨好几年都不回来,他一定会忘记你,尽量抹去关于你的痕迹,重新去过自己的生活的。这就是最让人绝望的一点:爱情他妈的真是太不可靠了。可连爱情都不可靠,到底什么可靠呢?人活着又到底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一个人慢慢忘记另一些人在自己生命里留下的痕迹吗?”
“你不要哭。我只是想对你说,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能够掌控得了的。你的问题,就在于一直以为可以自控。其实进或退,爱或不爱,你根本管不了。能控制得了的,就不是爱了。如果你真的决定好了,我就在这里,此时此刻。如果你还有牵挂的话,就早点儿回去吧。
从那一天起她知道原来声音也和容貌一起,参与了恋爱的整个过程。当你爱上一个人时,你首先接受的也许不是他的脸,而是声音。你如果渴望听到一个人说话,听到便忍不住喜悦,那样多半便是爱了。或者你留神记住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声线,这也是爱或者不爱。耳朵永远比眼睛更直接。
她在日记里写道:“他在人群里真的会发光。如摩西分开红海,其他人瞬间都如潮水般退去,只剩下他站在中央,无声地微笑着,迎向我。”
最好的声音原来是没有的。她想象不出有哪种盛大的狂喜歌咏可以形容那悦慕。
刚陷入恋爱时总是满心喜悦,想要一点一滴地把自己展开给那个人看,只可惜总是来不及展示完就结束了。多半还是自己错,她觉得自己从来就表达得不好,另外一个原因,大概也是表达的机会太少了。
为什么人和人在一起,一定非得说点儿什么?
他说的,禁忌有多大,诱惑就有多大……这个世界不是男就是女。男女,男男,女女。那么大又那么空,又充满了我们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欲望涌动,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的自己都是陌生的,不安的,混乱的,足以推翻自己之前全部信仰的——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我在和自己说什么。
一个再无知无觉的人过三十岁生日时也大抵有点儿感触——至少在这个无聊的世界上已经活了三十年了。过了这道坎,成功的觉得自己应该更成功,而失败者则越发觉得自己太失败。
父母再不好也是自己的,那是一种比夫妻更加原始本初的关系——大概人都会选择骨子里和父母相似的伴侣——从小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
可没想到结婚了还是要一个人面对那些漫漫长夜。多少次他听见身边女人均匀的呼吸声辗转反侧不能入睡,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凝视那条丑陋的水泥高架桥,凝视那些呼啸而过的汽车,不是没有想象过各种死法:从落地窗跳下去粉身碎骨、被汽车碾过身体、吃安眠药、割脉、卧轨……每当他觉得被这个世界忽视了、欺侮了、碾踏了,他都要想上这么一次,表面上却完全看不出来,他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到乏味的男人。
不能睁眼。睁眼就得供出一切了:承认自己软弱可耻,妄图不顾一切,逃避人世间的责任。他能隐瞒世人,但瞒不了她。那天晚上她见到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他那种不敢正视她的眼神,他低头抱着那孩子羞赧的神色。
每个人在其他人的生活里,原本都只占据了细小的、微不足道的一格,除非完全消失或者整个抽离。属于他的秒针停摆了一格,微妙地战栗,随即恢复正常。
一切还会比维持现状更糟吗?
八年职场,她终于成功有效地,把自己流放到了一个荒岛上,到处都传来热情洋溢的欢声笑语。而他人的笑语声浪,就是她的四面楚歌。
两口子谁也没有经济头脑,一下班就互相埋怨、合计,患得患失久了,彼此都忘记了还正当盛年,正需要对方的慰藉和柔情。老是钱,房子,房子,钱。革命夫妻,携手奋进。永远在同一块石头上跌倒再爬起。爬起又跌倒。屡败屡战。
你不懂得。你们不懂得。那是一种很有趣的体验,在深夜寂静无人、白天却人声鼎沸的公众场合,只开一半的灯,剩下灯光下被隐约照亮的两个人,互相辨认着轮廓,就好像第一天认识彼此般乍惊又喜,那种感觉多么奇妙。这时候,就连平素最面目模糊的人此刻神情都变得意味深长起来,眼睛闪亮,嘴角轻挑,情意绵绵。
我们都不说话,因为没什么话可以说,更怕一开口就破坏了这种完美的氛围,此时,此刻,和平日状态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好像被命运钦点了的两个悲剧演员,在灯光下彼此相认。
在那个大城市里,每个人都是孤单的个体,每个人都低头扬眉想着自己的心事,每个人都不真正认识另外一个人,每个人又都好像认识全世界。他们中间也许会有个把对我感兴趣的男人,会和我打招呼,说“Hi”,然后问我有没有男友或者情人。
时间开始变得缓慢而潮湿,五分钟在这样盲目的黑中变得迢远、漫长、遥遥无期。
我也没有哭。我只是突然之间非常之渴睡,渴望能够和你手牵着手,回到昔日那个我们熟悉的家中。你习惯性地一进门就打开电热水器的开关,然后我们并排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半个小时后我先去洗澡,出来后你再去洗,然后一起上床。在床上说一点儿今天各自单位发生的事情,说说都遇到了一些谁,诸如此类的每日新闻。有时候你遇到高兴的事,会拉着我说很久。大多数时候我只听不说,并听着听着,就昏睡过去。
我在这座城里迎来了二十九岁,然而我生命中只有五年与这座城息息相关。它是我过于沉重的宿命,是我所不能割断的往生,是我脚踝上系紧的大石,稍一动弹,旋即跌倒。因为这城的缘故,你也变得陌生起来。你在这城里的姿态,就好像和它长在一起的寄生植物,却是如此心安理得,花繁叶茂。
后来我们渐渐无法沟通。你嘲笑我的天真和使命感,种种不切实际的愤怒。你说我之所以愤怒,只是因为无知和廉价的正义感。真正的正义是并不存在的,你微笑地说:“而所谓的民族、家国、信仰,更是一种虚幻。人只有在很年轻的时候,才会为革命和恋爱迷狂。这证明你还很年轻。”
“如果你从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在监狱里待了十年,你会明白青春期的迷狂其实是一种必将付出代价的虚妄。”
说实话我总是在观察你。我只是无法相信一个经历过那一切的人,会对一切都心如止水。你是再正常不过的正常人,并且爱我,并且“前途无可限量”。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总觉得心慌,觉得无法接近你的内核。就好像你的自身早已丢失在某处,而后来恋爱工作生活的统统不过只是躯壳。
“只有傻瓜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你说,“你只能选择被或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当浪漫主义(romanticism)进化或者退化到现实主义(realism)。”
你叹息着,以一个中年人稳妥的姿态,神情肃穆地目送我离开。我想你大概已经放弃我了,同时与我的年轻、浅薄、孟浪划清界限。可是你究竟还能如何呢,既然所有的热情都已澌灭,所有的牺牲已成遗迹?
那些迢远的,迢远的号角与歌吹在召唤。
我在突如其来的光明里被刺得睁不开眼,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你已站起身来开了所有的灯,我的眼瞬间变成盛大光明里唯一的盲区。泪眼模糊中我看不清楚你的轮廓,也无从辨别你的表情。
我曾以为爱足以成为信仰本身,后来才发现爱情是建立于空中楼阁之上的沙堡。因为本身并不足证,所以是虚空之虚空,海市蜃楼里的水月镜花。
事实证明这样的顺序是错的:爱,望,信。 信不能建立在爱之上。所以我们不能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满怀希望,将和你在一起变成信仰本身。
基督说,信,望,爱。要爱,首先要信仰和希望。而我从小就在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度长大。因为没有信仰,所以也就无从希望与热爱。除此之外,我无法解释我的离乡背井。
她醒后分析自己的潜意识,梦境始终停留在关系最暧昧的春夏之交,大概是一直不相信他会在最难堪的境遇里真的丢下她一个人。她是这样渴望原谅他。比起爱,她更不习惯的是恨。恨需要的气力更多;恨更难以久长。
时空是空荡荡的荒漠,一切欢笑痛哭犹如书页,已经永久性地翻过去了吗?
年轻时彼此都是任性,都是试探,都是骄傲,都是满心以为走过去了还有更好的,悲欢离合,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她又何尝不以为事如春梦了无痕,她又何尝不是大步走过、昂然不顾。后来的低回婉转纯粹都是旧疾发作;但无论如何,她也仍然好端端地活下去了。
这念头就像根刺,藏在最柔软的地方。大部分时候没知觉,有时疼一下。就那么一下。”
“拔不掉——就让它在那里待着吧。有一天肉长好了,也就不觉得了。”
也许所有的写作者都因怯懦而渴望说出一切。
回应 2018-04-06 22:18 -
看到最后我才知道究竟顾安的死是谁一手造成的。 张帆和李同应该是插在顾安心口上的那两把尖刀。 不要把男朋友介绍给闺蜜,切记!! 张帆在婚礼上道出了“我们一定要幸福,我们一定会幸福”,这分明是顾安婚礼上的箴言,一句话惊醒了许研,她分明是猜出了什么,可是并没有伸手阻止,她也阻止不了了。从小朵看见张帆和“外星人”单独约咖啡馆开始,她就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什么。 以至于张帆和那个外星人的朋友的婚礼,不过就是做给...
2017-01-16 10:35 1人喜欢
看到最后我才知道究竟顾安的死是谁一手造成的。 张帆和李同应该是插在顾安心口上的那两把尖刀。 不要把男朋友介绍给闺蜜,切记!! 张帆在婚礼上道出了“我们一定要幸福,我们一定会幸福”,这分明是顾安婚礼上的箴言,一句话惊醒了许研,她分明是猜出了什么,可是并没有伸手阻止,她也阻止不了了。从小朵看见张帆和“外星人”单独约咖啡馆开始,她就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什么。 以至于张帆和那个外星人的朋友的婚礼,不过就是做给小朵和许研看的幌子,用书里的话说像极了演出来的电影般。真正的情况是张帆和外星人在一起了,在顾安死前就在一起了,而且还可以推测到顾安是知情者。 张帆在顾安死的那个晚上关掉了手机,而后却哭的最为悲恸,我觉得她是羡慕顾安的,连同她的死她都一并羡慕着,婚礼上的誓言分明就是说她想要重走一回顾安的路,做个不是顾安的顾安。 真正爱顾安的男人是李同,他也是顾安在高中恋情告吹之后真正喜欢的男人,但是李同身上和心上的枷锁太多,捆绑了他的言语和行动。在这场地下恋情中李同甚至没有顾安表现勇敢,这也是造成顾安死的第二个原因,爱的人不敢爱。 遭到了丈夫和闺蜜的背叛,深爱的男人的放弃,顾安没路了,才最终选择了割腕。 故事里的所有人都欠顾安一句对不起。 我们真正对不起的人,是顾安。
回应 2017-01-16 10:35
论坛 · · · · · ·
我们究竟谁对不起谁 | 来自一滴沥青 | 5 回应 | 2017-01-16 |
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与众不同 | 来自筱乔 | 2014-12-01 |
9 有用 十不 2017-07-15
什么玩意。。作者自恋地无可救药了 每一篇都要有意无意地带一点自己的影子 硬憋出的一些伤感语句还以为我在看郭敬明的新概念大赛
9 有用 芒果桑 2016-06-20
已弃。看到1/3的时候我终于弃了。本来以为是长篇,但是后来发现是短篇,看完第二篇我意见翻了十次白眼快抽筋了。一看封面的豆瓣阅读出品时间含着泪明白。但是自己买的书哭着也要看完 - - 装逼到要死,做作的要人命,如果说<从我的全世界路过>是洋气的矫情,这个就是土气的矫情。
41 有用 incoolway 2015-07-03
真心垃圾,感想只有“日了狗了”,文笔新概念作文水平,毫无内涵,全是大龄女青年的无病生吟。没事就拉萨啊逃离啊的,又矫情又可笑,安妮宝贝早就玩烂的梗还当新鲜玩意儿沾沾自喜的写出来。只读了三篇,实在读不下去了,虽然买的电子书,还是心疼这钱,太不值了。
16 有用 王贤 2015-01-06
我实在读不出海明威一样的光明和张爱玲一样的狠了。
10 有用 farseer 2015-06-18
只完整读了前两篇,还一直在叹“啊怎么还没有完?怎么还有?”特别像高中习作。其余的篇目都看不下去呃,无病呻吟+胆子太小,不仅是地域、阶层、圈子局限住了,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好像是同一个人(在说同一件事)啊!到《十一味爱》也差得远,那本中至少有一两个记住的。
0 有用 辉城啊 2021-04-12
《普通青年宋笑在大雨天决定去死》最佳。
0 有用 Casnil 2021-04-09
能从字里行间捕捉一些小小的直击人的点,但总觉得写你太浅,讲故事的方式很简单直白
0 有用 子非鱼 2021-03-31
讷言的女人男人们,想要逃离固定生活的欲望,一些文青似的对话,来自心脏的独白,城市的空心病患者们,庸俗的小宇宙,囚徒的挣扎,在鄙俗来临前最后的幻想,一行拙劣的诗。
0 有用 徐大米粒 2021-01-27
第一次读文珍的文字,书里收录了她的九篇短篇,个人最喜欢《录音笔记》、《我们究竟谁对不起谁》、《普通青年宋笑在大雨天决定去死》、《衣柜里来的人》。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细腻敏感的小人物,在生活中有自己难以承受的一面,文珍很厉害地把这一面渐渐迫近的压迫感营造得非常到位,让读着故事的我也对主人公一触即崩的神经感同身受。用李娟《冬牧场》里的话说:可但凡生命,哪有不强烈的呢?最后几篇稍微有点读不进去,但整体推荐... 第一次读文珍的文字,书里收录了她的九篇短篇,个人最喜欢《录音笔记》、《我们究竟谁对不起谁》、《普通青年宋笑在大雨天决定去死》、《衣柜里来的人》。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细腻敏感的小人物,在生活中有自己难以承受的一面,文珍很厉害地把这一面渐渐迫近的压迫感营造得非常到位,让读着故事的我也对主人公一触即崩的神经感同身受。用李娟《冬牧场》里的话说:可但凡生命,哪有不强烈的呢?最后几篇稍微有点读不进去,但整体推荐一读。 (展开)
0 有用 林雨 2020-12-23
“我们夜里在银河下共读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