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写我的书》,原是作者在《联合文学》开设的专栏单篇,写自家书房藏书,“记录面对一本书无端端心情转折”,名为写书,实为怀人,围绕着书的动人情分,记述了一连串与书、与人有关的回忆。作者以《庄子》写外祖父连横和他的雅堂书局、以《论语》写京都一年时期与平冈武夫教授的师生情谊、以《陈独秀自传稿》写师长台静农先生晚年对遗失书稿的挂念……许多历历往事因为书而屡屡被翻阅,不仅开创了一种散文的新体制,也令读者看到了一代文人学者的气质与趣味。
作者简介 · · · · · ·
林文月,生于1932年上海日租界,日本战败后于1946年迁归“陌生的故乡”台湾,是“台湾太史公”连横的外孙女、连震东的外甥女、连战的表姐,其家世脉络,独秀台湾文坛。精通中日语言文字,师从台静农,交游夏志清,今与董阳孜荣获台湾最高文化奖项,身兼文学创作者、学者、翻译者三种身份。1958年至1993年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任教,专攻六朝文学、中日比较文学,并曾教授现代散文等课。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等。
那些年的林文月,是台湾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她学识丰富,气韵生动,文笔典丽,姿态优雅。台大中文系毕业的作家郝誉翔写道:“曾经听一位师长说,每逢他们那一辈人聚在一起,回忆学生时代,竟然整晚谈论的话题都围绕在林老师身上,可见林老师是青春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我也听另一位师长感慨地说,天底下的美人很多...
林文月,生于1932年上海日租界,日本战败后于1946年迁归“陌生的故乡”台湾,是“台湾太史公”连横的外孙女、连震东的外甥女、连战的表姐,其家世脉络,独秀台湾文坛。精通中日语言文字,师从台静农,交游夏志清,今与董阳孜荣获台湾最高文化奖项,身兼文学创作者、学者、翻译者三种身份。1958年至1993年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任教,专攻六朝文学、中日比较文学,并曾教授现代散文等课。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捷克查尔斯大学客座教授等。
那些年的林文月,是台湾大学校园里的一道风景,她学识丰富,气韵生动,文笔典丽,姿态优雅。台大中文系毕业的作家郝誉翔写道:“曾经听一位师长说,每逢他们那一辈人聚在一起,回忆学生时代,竟然整晚谈论的话题都围绕在林老师身上,可见林老师是青春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我也听另一位师长感慨地说,天底下的美人很多,但如林老师一般,无人不以为其美的,恐怕还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重要著作有论文《谢灵运及其诗》、《唐代文化对日本平安文坛的影响》、《澄辉集》、《山水与古典》、《中古文学论丛》;散文《京都一年》、《读中文系的人》、《遥远》、《午后书房》、《交谈》、《作品》、《拟古》、《风之花》、《夏天的会话》、《饮膳札记》。其散文集《遥远》获第五届中兴文艺奖散文项奖、《午后书房》获第九届时报文学奖散文推荐奖、《饮膳札记》获第三届台北文学奖。
因为研究白居易对平安朝文学的影响,1972年在撰写《源氏物语桐壶与长恨歌》的论文时开始翻译《源氏物语》全书,并因此获得第十九届“国家文艺奖翻译成就奖”。其后陆续翻译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包括《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伊势物语》等。亦因在翻译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之诸多成就,日本东亚同文书院特颁赠纪念赏。
目录 · · · · · ·
庄子
变态刑罚史
景宋本三谢诗
文学杂志合订本
源氏物语
日本书纪古训考证
论语
奈都夫人诗全集
巴巴拉吉
The Poetry of T’ao Ch’ien
郭豫伦画集
Lien Heng(1878—1936):
Taiwan’s Search for Identity and Tradition
陈独秀自传稿
清昼堂诗集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在〈诗人的寂寞〉一文中,郑先生写着: 千古诗人都是寂寞的,若不是寂寞,他们就写不出诗来。人在心如止水的时候,总是很自然地过着日常生活,当然无所谓诗。但是很少人能够长久保持这种止水似的心情与常态生活。已往的回忆,未来的冥想,天时人事的变迁,花开叶落,暮雨朝云,一切都像风吹水面似的,惹起人们心情的波动。这些波动,层叠堆积起来,就需要寄托,需要发洩,这是人之常情,尤其多情善感的诗人,更是如此。……诗的完成,总要在这一切外向生活过去以后,酒阑人散,斗室灯青,意聚笔端,神凝纸上。此时此境,还不就是所谓寂寞?……寂寞是介乎苦闷与悠闲之间的。 (《景午叢编》 P.8)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8页 -
〈村居春晚〉四首之四(P.8) 情怀只合自家知,说与旁人枉费辞。惆怅归来清漏水,自研残墨写新诗。 ……一九二六年二十一岁所赋,可能是因百师最早的词〈减字木兰花〉(P.469): 当年三月,姹紫嫣红轻易别。纵使春归,金缕华年事已非。 月圆花好,可惜愁中都过了。不道芳时,真个无花空折枝。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写我的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书

第一次一口气读完的林文月

写我的书,写我的生活
> 更多书评 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聯合文學 (2006)8.4分 34人读过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0)暂无评分 1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引进★ (皮特4)
- 关于书的书 (萤火虫小花)
- 理想国 书香2015 (理想国)
- 2015年购书目录 (思郁)
- 购书单 (波豆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写我的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Athumani 2015-11-27 09:40:05
上次是借樋口一叶的译本接触林文月老师的文字,这次直接读到了她的散文。由书及事及人,想来林老师也是不无才气的,但下笔却又文雅而节制。
1 有用 苏木 2015-11-06 08:45:37
比上一本《人物速写》略好。两本对照,私隐大露,非善者为?
1 有用 Yuuubot 2016-04-09 15:59:22
因为源氏物语在大陆人气很高的台湾老师的读书笔记,也是她藏书的故事。
0 有用 烟斗客甲 2015-03-31 08:38:24
1932年出生的林文月的笔下依然清新毫无暮气。这是写自己的藏书故事,由书生发的记事怀人文字,很好看。共14篇。庄子:外祖父连雅堂曾在台北开设专卖古籍和文房用品的雅堂书局,遗留下的一套四册《庄子》,民国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留下了外祖父爱书读书的音容笑貌;变态刑罚史:日本线装书,台静农赠,人类对人类加以刑罚谓之变态,泽田捂松细考历史图文并茂呈现日本刑罚演变史;景宋本三谢诗:在日本购得的日本翻拍宋本复印... 1932年出生的林文月的笔下依然清新毫无暮气。这是写自己的藏书故事,由书生发的记事怀人文字,很好看。共14篇。庄子:外祖父连雅堂曾在台北开设专卖古籍和文房用品的雅堂书局,遗留下的一套四册《庄子》,民国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留下了外祖父爱书读书的音容笑貌;变态刑罚史:日本线装书,台静农赠,人类对人类加以刑罚谓之变态,泽田捂松细考历史图文并茂呈现日本刑罚演变史;景宋本三谢诗:在日本购得的日本翻拍宋本复印的大本影印线装书,台静农后题签;文学杂志合订本:台大1956年创始的文学杂志,有作者的不少文章;源氏物语:作者5年多边译边连载的艰辛和快乐;日本书纪:杨联升亲赠;论语:平冈讲解和翻译之精益求精;奈杜夫人诗全集:糜文开译教和作者婚宴;巴巴拉吉:酋长演讲集和译之不易;古诗英译;郭豫伦画集陈独秀手稿等。 (展开)
0 有用 齐物秋水 2015-02-04 20:02:42
写书,更倾注热情于书之人。林文月深情如斯。
0 有用 小魔女 2023-01-15 20:40:25 湖南
写书更是写人,很想看里面提到的《巴巴拉吉》,换个角度看现代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0 有用 季孔 2022-11-03 08:19:17 四川
寂寞介乎苦闷与悠闲之间 要怎样去挣脱? 要怎样去辩解? 要怎样去分辨? 十月的秋风不经意间吹落的一片秋叶 何时又引起了我的哀思 想着想着就到头了 不敢再想 也不能再想 窗外的鸟鸣 眼前并没有飞花 昨夜的梦 真想一切都是现实
0 有用 阿米 2022-07-24 23:24:26
以前年度书、甚喜欢
0 有用 david ཉི་མ་རྒྱལ 2022-05-03 18:31:21
从几本书说起,写出了自身的经历,身边的人,淡淡的,却很让人感动。
0 有用 童。篱 2022-03-07 22:39:53
真好读,像丝帛。一支敏感而细腻的笔,写书和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