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相较于依朝代演进和按类型铺展的“选文定篇”,首章《先秦悲哀原则的逻辑秩序》之“原始表末”与末编《中国悲剧美学系统》之“敷理举统”似有更多创获。就首章言,作为存在方式的悲而有时、有地、有节,主体层面人生悲哀—恻隐之心、道德悲哀—是非羞恶之心、理想悲哀—浩然之气的三组对应,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精神、“哭泣之哀,吊者大悦”的审悲心理、“声音之道与政通”的艺术哲学,皆根植并移用先秦两汉思想,达... 相较于依朝代演进和按类型铺展的“选文定篇”,首章《先秦悲哀原则的逻辑秩序》之“原始表末”与末编《中国悲剧美学系统》之“敷理举统”似有更多创获。就首章言,作为存在方式的悲而有时、有地、有节,主体层面人生悲哀—恻隐之心、道德悲哀—是非羞恶之心、理想悲哀—浩然之气的三组对应,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精神、“哭泣之哀,吊者大悦”的审悲心理、“声音之道与政通”的艺术哲学,皆根植并移用先秦两汉思想,达成了由伦理道德、人格心理而至审美精神的合理推演。末章则稍显遗憾,在悲秋与悲怨之间似缺少更信服的过渡与更全面的支撑,比如未论及秋与怨同构背后更为复杂而庞大的阴阳五行思想。至于中间悲剧美学的梳理,顾及了体系的完备,却也因此遭遇强言之而思想精华被稀释的尴尬——学者立史的风险常常在此 (展开)
有点为了结构完整而重复了
无悲剧不足以致深刻,选题绝对是个非常好的选题,要想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意识,各个年代的悲剧实际是一个非常好的切面。可惜的是,梳理下来虽然比较全面,但是总觉得堆砌的色彩有点过重,但还是不失为一本很有参考功能的读物。
> 5人在读
> 9人读过
> 39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悲剧美学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 2016-05-05 23:50:12
相较于依朝代演进和按类型铺展的“选文定篇”,首章《先秦悲哀原则的逻辑秩序》之“原始表末”与末编《中国悲剧美学系统》之“敷理举统”似有更多创获。就首章言,作为存在方式的悲而有时、有地、有节,主体层面人生悲哀—恻隐之心、道德悲哀—是非羞恶之心、理想悲哀—浩然之气的三组对应,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精神、“哭泣之哀,吊者大悦”的审悲心理、“声音之道与政通”的艺术哲学,皆根植并移用先秦两汉思想,达... 相较于依朝代演进和按类型铺展的“选文定篇”,首章《先秦悲哀原则的逻辑秩序》之“原始表末”与末编《中国悲剧美学系统》之“敷理举统”似有更多创获。就首章言,作为存在方式的悲而有时、有地、有节,主体层面人生悲哀—恻隐之心、道德悲哀—是非羞恶之心、理想悲哀—浩然之气的三组对应,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精神、“哭泣之哀,吊者大悦”的审悲心理、“声音之道与政通”的艺术哲学,皆根植并移用先秦两汉思想,达成了由伦理道德、人格心理而至审美精神的合理推演。末章则稍显遗憾,在悲秋与悲怨之间似缺少更信服的过渡与更全面的支撑,比如未论及秋与怨同构背后更为复杂而庞大的阴阳五行思想。至于中间悲剧美学的梳理,顾及了体系的完备,却也因此遭遇强言之而思想精华被稀释的尴尬——学者立史的风险常常在此 (展开)
0 有用 二月兵队 2020-02-07 16:08:09
有点为了结构完整而重复了
2 有用 荒原兔 2021-01-15 16:31:40
无悲剧不足以致深刻,选题绝对是个非常好的选题,要想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意识,各个年代的悲剧实际是一个非常好的切面。可惜的是,梳理下来虽然比较全面,但是总觉得堆砌的色彩有点过重,但还是不失为一本很有参考功能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