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民族国家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万古忠义李秀成 2017-04-15 04:34:05

    对谶纬的理解全盘错误,没有丝毫的历史常识可言,还居然把毛泽东思想说成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真是傻逼透顶。

  • 2 南渡 2017-11-09 18:27:37

    从后面窥探,大略翻阅,“迷”与“密”新瓶装旧酒,王侯之学,有些空乏

  • 0 江海一蓑翁 2015-09-02 14:21:01

    刘小枫八年前的文集再版。五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儒家思想与现代革命精神之间的渊源,以及西方政治理论的中国化脉络等问题。刘小枫的文风汪洋恣肆,天马行空,颇有一些“六经注我”的风范;他提出的“儒家思想跟自由民主很难兼容,必然走向人民民主方向”的观点,对我也颇有启发。最后一篇关于电视剧《暗算》的对话文章,更是折射出当代国人文化、政治观念的诸多变迁,推荐一读。

  • 0 陳某人 2021-11-13 21:35:39

    一八年讀的時候啟發特別大

  • 0 波儿 2024-02-12 16:56:59 浙江

    儒教右派与左派的冲突焦点:一姓皇权的礼教程序与受命而王的托古革政的冲突。王莽的奉天法古实为当新王的左派儒教士的革命行动。追求人世和人的完美恰其儒家精神的基本品格,亦是儒家革命精神的理念基础。中国现代性革命不是西方世俗化神圣革命的延续,而是儒家革命精神与西方世俗化神圣革命的近亲性历史构合。依循心学的成圣精神,辅之以公羊家的圣人改制精神,就构成了宗教化的、追求现世完美性的革命精神及其制度创新的政治文化风格,内圣外王论尤为显明地表达了儒生之政治使命的宗教性。中国现代性革命偏向法国革命的人民民主理念,现代性制度变革的自由民主理念与儒家革命精神传统及其政教理想不相融。

  • 0 黑猫警长 2022-07-10 12:07:53

    高铁消遣。 《纬书》一篇不知所云。 《革命》一篇此前看过。 游击队员的正当性来源是乡土性,是反现代性的,对于现代战争而言是“非法”的;而其相比于国民党而言,能够获得更大的、超强精神力量则是来自共产主义的、解放劳苦大众的现代性的。其内在包含着冲突。在向着现代性发展的时候,他们还能够吸取强大的民族吗? 《王制》学在清民时期尤为得到关注,康有为,皮锡瑞,廖平等人均用力于此,出于对中华文明制度传承的关怀与对西方制度入侵的焦虑。皮锡瑞、廖平主张《王制》相比于周公之《周礼》是孔子所作新制,更优。

  • 1 Kaiho 2019-04-20 15:41:30

    小枫说,“现代中国革命精神源于革命立法家孔子的微言大义”。革命是神圣的现世政治性行为,即道义-宗教革命。心学的成圣精神以及公羊家的改制倾向,构成了革命精神与制度创新的政治文化风格。所以,受到儒教文化教育的知识人,在接受了西方社会主义思想后,才发展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因此,儒教政制的正当性如何与现代民族国家民主政制的正当性相融构,才是儒教面临的现代性难题。另外,作者对于纬书与今文经的对比,也值得反思。纬书话语比今文经更强调神圣权位和政制法权,同时也大谈理想与伦理秩序。在其对于神权政治的诉求中,符瑞灾异论是其核心,其形态乃是天人相感的天意式政治,而非责任伦理式。左派儒教士(纬书学者)即“以神道设教和立国”,从而维系天道与华夏民族体国家的关系。以上观之,他有正确的判断,但并非重要。

  • 0 内丘神码 2018-05-31 10:53:40

    深刻的句子很多,但逻辑跳跃太大了。我的哲学功底很浅,但也不至于看不出哪些是用部分推整体

  • 0 Proteus 2018-04-07 23:33:16

    主要是前两篇,通三统式“如何驯服前三十年”。第三篇施米特游击战理论,大谈现代确实空泛,按自由派说法自然是故意把毛塑造成守卫乡土。第四篇《王制》,只讲个前人推论,也是全书论及中学最力有不逮之处,一二篇中可能是过急。第五篇借莱辛讲革命剧。刘小枫此书读来不算友好简洁(除第二篇后半),读者未必有经学史素养,一度想打个不高不低的三星或不评分,但三四五篇算是紧承一二凝练见解与思路的用心彩蛋吧。

  • 0 יוֹחָנָן 2016-07-10 16:25:55

    这本书中的几篇文章写的都不错,尤其是考察了纬书(左派儒家)的革命精神,其实也相当于给我扫了个盲吧。

  • 0 [已被注销] 2019-12-07 18:54:57

    刘老师其实是不错的散文家。

  • 0 砚一 2020-10-10 00:47:32

    不合时宜的沉思,“依循心学的成圣精神,辅之以公羊家的圣人改制精神,就构成了宗教化的、追求现世完美性的革命精神及其制度创新的政治文化风格。”按照我国传统,“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做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诠言训》,“释道而任智者必危,弃数而用才者必困”;“述作多而经制浅,其道不足称也”;“中立其所,中道而行,是谓之大中之道”。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