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传》的原文摘录

  • 罗伯特被毛姆形容为一个有“浪漫精神”的人,他从来没有忘记年轻时去过摩洛哥、希腊和小亚细亚,他把他的小房子想象成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一幢别墅。为了加强异域情调,他将摩尔人辟邪的标志雕刻在窗户上,这个标志也成为毛姆成为作家后的个人徽章。这个标记将他和父亲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查看原文)
    渡边 1回复 9赞 2015-01-07 09:51:53
    —— 引自第10页
  • 母亲的死让他难以释怀。三十年后,他在自传体小说《人生的枷锁》中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孩子走进死去的母亲的房间: 菲利普打开大衣柜,里面挂满了衣服,他一脚跨进柜子,张开手臂尽可能多地抱了一抱衣服,将脸埋在衣堆里。衣服上温馨犹存,那是母亲生前所用香水散发的香味。然后,他拉开抽屉,里面放满了母亲的衣饰用品。他细加端详:内衣里夹着几只薰衣草袋,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阵阵清香。屋子里那种陌生气氛顿时消失了,他恍惚觉得母亲只是刚刚外出散步,待会儿就要回来的,而且还要到楼上幼儿室同他一起用茶点。他的嘴唇甚至依稀感觉到了母亲给他的亲吻。 (查看原文)
    渡边 6赞 2015-01-07 09:47:25
    —— 引自第10页
  • 这是个勇敢的决定,可是和他同时代、同阶层的大部分性口味传统的男人一样,他也十分珍视给人一种恪守常规的表象。他压根儿不希望压制自己的同性恋倾向,但同时觉得女人也对他有吸引力,于是导致他错误地以为自己“四分之三正常,只有四分之一同性恋”婚姻可以进一步让天平向他期望的方向倾斜,至少可以允许他作为异性恋者进入上流社会。正如约翰·哈利维尔在《一个体面的男人》中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只有非常坚强、非常自信,才能违背通常的观点,如果你不具备这些特点,还是不要冒这个险了,就像凡夫俗子那样随大流吧,走老路至少是安全的。不刺激、不勇敢,相当无聊,但安全极了。“ (查看原文)
    kosomaku 6赞 2015-02-19 19:08:10
    —— 引自第116页
  • 同性恋者有一个突出之处:内心深处不把某些普通人看得很重的东西当回事,从轻率无礼的行到嬉笑怒骂的识刺。普通人党得无关紧要的事,同性恋者却认为意义重大;被公认为于全人类的精神福祉至关重要的东西,同性恋者对它却是一副愤世嫉俗的态度…他缺少开创大业的能力,却有装点修饰的天赋……他冷笑着站在岸上,冷漠地看着生命之河流过。 (查看原文)
    嘣嘣嘣 2回复 5赞 2021-08-08 20:27:49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哈克主人 423
  • 《月亮和六便士》的灵感来源是保罗·高更的生平,写于1918年5月至8月。高更与书中描绘的艺术家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与高更一样,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有妻儿的体面股票经纪人,却抛弃家庭,为了艺术的自由而过着贫困的生活,两位画家都在塔希提岛定居,余生留在了南太平洋,高更患有梅毒,染上毒瘾,最终死于心脏病发作,思特里克兰德则染上了麻风病。小说为第一人称叙事;毛姆上一次采用该手法是在二十年前的《一个圣徒发迹的奥秘》,但他之后会越来越多地运用第一人称,特别是在短篇小说中。不具名的“我”在情节中的作用很小,主要功能就是评论和观察。“我”是一位年轻小说家,很贴近毛姆本人,同样年少自负,冷幽默,还有一点讨人喜欢的心怀不轨。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是一位财力有限的普通妇人,却有办文学沙龙的志向,邀请“我”参加位于阿什利花园家中的寒酸沙龙。“我”就是在这里见到了她的股票经纪人丈夫,此人乏味无趣,平凡无奇,喜欢读《笨拙》和《体育时报》,壁炉架上面摆着一幅莉莉·兰特里的画像。当思特里克兰德出乎所有人意料,突然抛家舍业,跑到巴黎当起了穷画家时,思特里克兰德太太求助的人正是叙述者。 来到巴黎后,叙述者发现思特里克兰德与两人在伦教见面时大相径庭。现在的他冷酷而暴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对抛在身后的生活毫无兴趣。 叙述者在巴黎有一位画家朋友,名叫戴尔克·施特略夫,此人虽然愚蠢,画技拙劣,却也慷慨心善。身无分文的高更曾得到友人埃米尔·舒芬尼克尔的接济,却以勾引埃米尔的妻子作为报答;思特里克兰德以类似的方式背叛了施特略夫。勃朗什·施特略夫与思特里克兰德私奔后被遗弃,于是自杀了。后来,仍然住在的巴黎的叙述者又碰上了思特里克兰德,他对勃朗什的事情漠不关心,但他最后还是被说服,向叙述者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不情愿地允许他进入自己的画室;书中的描写不禁让人联想到性格乖戾的罗德里克·奥康纳... (查看原文)
    bookbug 3赞 2022-11-02 20:46:52
    —— 引自章节:第八章 面纱背后 273
  • “工作很辛苦,也很乏味,但不需要负责任,这很不错。不需要我做什么决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干完活,时间就全是我自己的了,即便浪费时间,我也觉得心安理得。这之前我一直认为时间太宝贵了,不能虚度一分钟……责任感如影随形。对什么负责?嗯,我想是对我自己,对我的天赋,我希望充分利用我的天赋和我自己。现在我自由了,我享受着自由。自由的愉悦中有一种性感得近乎撩人的特质。“ (查看原文)
    kosomaku 3赞 2015-02-19 21:10:56
    —— 引自第164页
  • 一个人把自己全部的爱、全部的能量倾注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为了把自己的灵魂和他的结合在一起而不遗余力......但渐渐地,他会发现这是绝无可能的,无论多么热烈地爱,无论联系得多么紧密,他永远是一个陌生人......然后他退回到自我,默默谏早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让任何人看见,哪怕是他最爱的人,因为他知道,那个人是不会明白的。 (查看原文)
    Elika 3赞 2015-08-31 13:06:13
    —— 引自第87页
  • 王尔德曾宣称:“任何人都无权谴责另一个人的作为,每个人都应该走自己的路,去他选择的任何地方,按照他选择的方式生活。”毛姆强烈地认同这句话,在作品中反复回到这个主题,尽管他在生活中不能完全遵循它。王尔德同性恋倾向的曝光,以及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声名狼藉这些可怕的后果都给毛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可避免地看到了自己和王尔德处境的相似之处。王尔德的悲剧令他困扰,王尔德的为人令他着迷,王尔德的社交和文学圈子也对他富有吸引力。丽兹酒店的晚宴有许多王尔德圈子里的人在场,其中有几位后来成了毛姆的重要友人。 (查看原文)
    3赞 2021-06-04 13:16:11
    —— 引自章节:第五章 英伦剧匠 127
  • He did not know that thus he was providing himself with a refuge from all the distress of life; he did not know either that he was creating for himself an unreal world which would make the real world of every day a source of bitter disappointment (查看原文)
    一块小羊饼干 1赞 2013-10-20 10:08:29
    —— 引自第22页
  • 另一位英国作家的反应则大不相同。这时,D·H·劳伦斯和他的妻子弗里达还有他们的画家朋友多萝西·布莱特也来到墨西哥城,这个国家和这里的人给了D.H.劳伦斯巨大的灵感。劳伦斯没见到毛姆,但听说他也在墨西哥城,就派人从他入住的那家朴素的旅馆给毛姆送去一张言辞客气的便条。他写道:“亲爱的萨默塞特·毛姆,我觉得,两个如你我这样的英国文人不该像夜间的轮船那样各走各路,中间隔着一片广阔的海洋。你愿意来我处吃顿午饭吗?如果愿意,可以打电话,或留个口信。”毛姆发了一封拒绝的电报,说马上要动身去库埃纳瓦卡。劳伦斯出名的脸皮薄,这个回复让他感觉自己被怠慢了。四天后,劳伦斯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忿忿地写道:“他该死的眼力和作品……一个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心胸狭隘的‘艺术家‘…有点酸腐,紧张不安,唯恐在圣诞节前创作不出一篇毛姆作品,好像他会写砸了似的!“ 又过了一个月,毛姆回到墨西哥城,几天后再次动身去尤卡坦半岛,这期间他们终于见了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热里亚·纳托尔邀请他和哈克斯顿、多萝西·布莱特和劳伦斯夫妇在她位于科约阿坎区的一幢16世纪的别墅里共进午餐。博学的纳托尔穿着优雅的黑丝连衣裙热情欢迎她的客人,带他们参观她美丽的花园。本来这是一个愉快的场合,但气氛很快就恶化了。杰拉德的一句句话冒犯了女主人。多萝西·布莱特在沙捞越的妹妹对哈克斯顿和毛姆颇有微词,所以她本来就对他们没什么好印象。毛姆闷闷不乐,劳伦斯神经紧张、咄咄逼人,毛姆对他的冷淡令他愤怒。弗里达·劳伦斯被安排坐在毛姆身边,“我问他觉得墨西哥怎么样,他气呼呼地回答:‘你想让我欣赏戴大帽子的人吗?‘我说,‘我不在乎你欣赏什么。‘ “接下来,午餐陷入刻薄的气氛之中。后来,劳伦斯形容毛姆“非常不招人待见”,“我不喜欢他”,“有点酸腐”,显然,他认为用“酸腐”这个词形容毛姆很恰当。四年后,他在给《英国特工阿申登》挑刺时又用了一次... (查看原文)
    kosomaku 1回复 1赞 2015-02-20 12:00:50
    —— 引自第282页
  • 他不屑一顾地说:“现代作家的生活[1]本身都是无趣的,我自己的生活必然是乏味的……[而]我不喜欢跟乏味搭上关系。” (查看原文)
    穿白衣服不吃饭 1赞 2021-07-11 18:50:08
    —— 引自章节:第一章 黑马厩镇的童年 001
  • 在随身带的书里面,毛姆最喜欢的是《去斯万家那边》。由于害怕太早读完,他规定自己每天最多读三十页。“当然,很多内容特别无聊, [但是]我宁愿被普鲁斯特烦死,也不愿意被其他人逗笑。” (查看原文)
    #暗蓝# 3回复 1赞 2021-07-11 21:32:42
    —— 引自章节:第九章 游廊与三角帆船的国度 309
  •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姆对詹姆斯作品的态度越发矛盾,一方面不认同他缺乏小说家的一项关键素质,即同理心,另一方面又钦佩他的高超手法。“卓越的小说家即使离群索居,生活也是澎湃的,”毛姆写道,“亨利·詹姆斯却隔着窗户观望就满足了……他幽默,有洞见和微妙的体察力,也具备戏剧感;但是,他的灵魂是渺小的,让他不能理解……人类最基本的情感。” 不认同,感觉有歧义。 (查看原文)
    夕颜 1赞 2021-07-24 07:16:23
    —— 引自章节:第六章 西莉 171
  • 毛姆自己也意识到他们越来越缺少交流;他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一个人把自己全部的爱、全部的能量倾注在一个人身上,可以说,为了把自己的灵魂和他的结合在一起而不遗余力但渐渐地,他会发现,这是绝无可能的,无论多么热烈地去爱,无论联系得多么紧密,他永远是一个陌生人……然后他退回到自我,默默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不让任何人看,哪怕是他最爱的人,因为他知道,那个人是不会明白的。” (查看原文)
    DionysusChill 1赞 2021-07-24 23:14:00
    —— 引自章节:第三章 本能作家 067
  • 毛姆致信薇奥特・亨特:“一个人写下的大部分文字都或多或少具有自传的性质,未必总是记录事实,却远是对情绪的书写 当一个人受了很大的苦,诉诸文字以求纾解是合情合理的反应。” (查看原文)
    嘣嘣嘣 1赞 2021-08-08 20:13:56
    —— 引自章节:第二章 圣托马斯医院 035
  • 结了婚的人有时会得日子糟透了,只要能摆脱出来,做任何事情都是值得的,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一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一然后,感觉平息了下来,他认命了,或者妥协了,日子就这样凑合。最后,看上去似乎也没有那么糟了。 (查看原文)
    嘣嘣嘣 1赞 2021-08-08 20:20:37
    —— 引自章节:第五章 英伦剧匠 127
  • 原注:伊夫林与毛姆的关系一直很微妙。多年后,毛姆的老朋友戴安娜・库珀带着伊夫林去玛菜斯科别墅小住。伊夫林向朋友哈罗德·阿克顿描述当时的情形时说,他闹了“大笑话。第一天晚上,他「毛姆我某人长的什么样子,我答道个口吃的同性恋。我感觉墙上毕加索画作里的人脸都白了"。 (查看原文)
    嘣嘣嘣 1赞 2021-08-08 20:26:05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哈克主人 423
  • 大卫・波斯纳是毛姆生活中一段不平凡的插曲。1943年春,波斯纳给毛姆写了一封信,自称是诗人,并表达了对《人生的枷锁》的热爱之情。当时,波斯纳只有十七岁,在新泽西州的劳伦斯维尔读中学。毛姆被勾起了兴趣,便邀请男孩去约丽兹酒店的客房见面。波斯纳去了之后,毛姆马上就感觉夹杂着欣赏和肉欲的感情向自己猛烈地扑来。波斯纳身材高挑,皮肤是偏暗的橄榄色,长着头黑色鬈发,嘴唇肥厚,相貌英俊而性感。他明目张胆地勾引老人,毛姆彻底沦陷了。毛姆后来乐呵呵地吹嘘说,自己曾被这位“伟岸的…如同山林之神萨提一般的犹太诗人”强奸了。 (查看原文)
    嘣嘣嘣 1回复 1赞 2021-08-08 20:32:36
    —— 引自章节:第十二章 哈克主人 423
  • 毛姆夫妇的身材都很矮小,但罗伯特的相貌近乎粗野——圆滚滚的身材,一张蜡黄的脸,白眼球发黄,球状的下巴上长了一圈胡子,还留着浓密的络腮胡;伊迪斯则像个漂亮的洋娃娃,她的头发是鲜艳的赤褐色,苍白的肤色毫无瑕疵,深棕色的大眼睛深陷,两只眼睛分得很开。照片中,她漂亮的嘴角稍微有点向下耷拉,她最小的儿子显然遗传了这个特征。伊迪斯娇小的身材在紧身收腰、19世纪60年代依然很流行的钟形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精致。她有一件华丽的带蕾丝边的黑色钟形裙,她穿着那条裙子的样子真是明艳照人。她或许请不起皇后和法国宫廷贵妇们惠顾的大裁缝沃思,但她确实表现出了极高的时尚天赋,总能打扮得优雅别致,这大概是在法国长期生活的缘故。毛姆夫妇一同出现时的反差感令人忍俊不禁,他们被亲切地称为“美女与野兽”。米妮•沃德豪斯问过伊迪斯怎么会爱上这么一个丑陋的小个子男人,伊迪斯的回答是:“因为他永远不会伤我的心呀。” (查看原文)
    渡边 2015-01-07 09:34:53
    —— 引自第5页
  • 但家里的日常生活渐渐被上门看病的医生取代,医生们身穿大礼服,拎着不吉利的黑包,包里装着当时流行的笨重医疗设备。那个年代的医生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放血疗法,取而代之的是拔罐子,据说这样能把病症拔出来。喝奶也很重要,牛奶、羊奶,但最好是驴奶,每天早上,一小串驴会停在毛姆家门口,为伊迪斯提供补品。 (查看原文)
    渡边 2015-01-07 09:43:07
    —— 引自第9页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 1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