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与理智的书评 (53)

黑伞 2015-06-05 11:05:38

纯文学的力量

去年,《小于一》出版,今年,是《悲伤与理智》,伟大的俄语诗人布罗茨基两部重要的散文集在中国大陆的接连推出让他如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这位20世纪苏俄时代最独特最优秀的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然早已因《文明的孩子》一书而成为中国一代知识人的思想启蒙,但如此大规...  (展开)
长亭 2015-10-03 22:44:01

向布罗茨基致敬

谈论布罗茨基的《向马可·奥勒留致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困难并不比布罗茨基本人试图谈论奥勒留时更加轻易,它来自于一份今人视古的傲慢,一种现代性的荣光照耀着过去的轻蔑。万幸的是,布罗茨基是一位诗人,一位写作者。 在人类所有手握手的传递中,诗歌与文字无疑是最...  (展开)
judetheobscure 2015-12-02 10:22:15

转张德明文章 《悲伤与理智》:在粗鄙的世界中拯救优雅

《悲伤与理智》:在粗鄙的世界中拯救优雅 在这些精心打磨过的字句中,实用被想象战胜了,粗鄙被优雅解构了,留下来的只有美感。对形式、结构、词语细节和想象力的关注,贯穿了这本散文集,成为优雅的标志,令人赞叹、艳羡不已。 在我看来,布罗茨基的散文集《悲伤与理智》是...  (展开)
Freelancer 2015-06-10 10:02:29

美的救赎

文:宋佥 冷战时期的苏联曾经造就了一份长长的流亡作家名单,其中最著名的两位当属索尔仁尼琴与约瑟夫·布罗茨基了。但除却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一共同身份外,二人的价值取向与文学理念可谓大相径庭。与单刀直入地披露体制之恶、控诉苦难与迫害的“俄罗斯良心”索尔仁尼...  (展开)
石皓 2015-06-07 00:53:17

诗人的理想美学(刊载《佛山日报》2015-6-13)

诗人的理想美学 读布罗茨基最后一部散文集《悲伤与理智》 布罗茨基是俄籍美国诗人,他的一生有着传奇的色彩。从《小于一》出版以后,他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一时间对他的解读如火如荼。大部分诗人几乎在自己的人生履历中,都会留下许多的故事,而布罗茨基的故事无疑...  (展开)
里亚朵夫 2015-07-14 13:44:38

文学是弱肉强食的解毒剂

约瑟夫•布罗茨基是著名的美籍俄裔诗人、作家,曾获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悲伤与理智》是继《小于一》之后又一部优秀的散文集。收入这本文集的21篇散文大致分为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这些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有几个主题,即“...  (展开)
Drewyau 2016-02-28 15:58:50

拒绝自动反应

其实布罗茨基一点也不神,就像许多著书立说的人一样,他无非是一个思考者,表达者。如果一定要突出布罗茨基思考的特殊性,那么可能就是他的职业身份,诗人。或者更准确地说,他的思考的基点,诗性。 在《悲伤与理智》中(这个标题竟然是在评论赏析佛罗斯特的《家葬》),他...  (展开)
zry0120 2015-06-19 10:40:17

12

理智与情感好比一把双刃剑,坚持理智,可能会伤了情感,照顾情感,可能又失去理智。能很理智地处理情感,能在情感的一定范围内保持理智,当然最好,这是运用这把双刃剑的最好方式。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面临着取舍时,你是理智多于情感呢?还是情感多于理智?或是像...  (展开)
海韵 2019-02-01 00:14:38

“把你的灵魂掷向扩展的昏暗”

奥登在《颂扬苦闷》中写道,艺术的最大敌人就是陈词滥调,但生活的主要风格就是单调乏味;想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时常会遭遇对抗标准化现实的苦闷,他们会因为时间的无穷无尽和不断重复遭遇难以治愈的忧郁症。更极端地来讲,奥登预言这类人(喜欢别出心裁的人)将来注定会厌倦他...  (展开)
Dfiter 2016-01-30 16:49:41

一些反面批评:对布罗茨基的思想议论的反思

人们似乎喜欢给他的文字套概念,然而只有好的概念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如说是挖深),坏的概念则会让读者感到不知所措,觉得作者不知所云。什么是好的概念和坏的概念?在我看来,好的概念是那些有意义的概念,能在它的出现之前(它可以早已居于文章外久远的历史中,也可以是隶...  (展开)
阿莱夫 2019-12-11 10:24:36

直面作者反思自我

不知是翻译还是布罗茨基风格的原因,阅读体验感不好,诗歌至上的布罗茨基谈政治时显得有点幼稚,谈其他时又总是过于夸大诗歌,可能是因为他的心中眼中世界中已被诗歌塞满再也容不下其他的东西了吧,但却是名副其实的诗歌卫道士诗歌捍卫者诗歌战士。 全书话题颇多,个人感兴趣的...  (展开)
苦脸骑士 2016-01-18 15:43:27

悲伤与理智:形而上的抒情

1 也许,奥登以叶芝最经典的用韵法写下了《悼叶芝》这一作法教给了布罗茨基向榜样表达敬意的方式。1983年,布罗茨基使用奥登的母语写下了悼念后者的《取悦一个影子》,他希望借着语言靠近这位伟大诗人的心灵。 至于我,作为一名既不通英文又不懂俄语的汉字使用者,我暂时无法...  (展开)
goforit 2016-01-01 16:50:13

On 悲伤与理智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艺术家,我是论述者。 从这本书出现在一堆审计报告中间的那刻开始,就有一种奇妙的异域感觉。想象着一个地方堆满A4纸,装订好的册子封面也只不过一张白纸用36号黑色字体在正中间写了几行字,翻开来都是华文楷体+Times New Roman以及斜角Logo,突然出现一本彩...  (展开)
阿一 2022-03-04 12:49:33

一些严重反动的话被翻译掉了…

如果看英文原版的话,会发现文字很诗性,但是也相当的反动~比如有这么一段文字:列宁是文化人,斯大林是文化人,希特勒也是,猫也是,猫甚至还写诗。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杀死的人的名单比他们所阅读过的书的名单还要长。 然后翻译过来成了:一些独裁者也识字,甚至还...  (展开)
censored dump 2020-10-10 10:29:34

在文学中创造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我这样的读者而言,布罗茨基是一种诱惑,他的独断、讽刺、强烈的偏好,都在他语言的蜂房里,酿出块状的修辞的甜蜜,无论什么主题,他怎么写,比写什么重要,当然如此,当他宣称美学是伦理学之母,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美是进化的目的,评论,就变成了一种文体的创造活动,...  (展开)
朗韵 2022-10-09 23:23:34 Penguin2011版

一点关于布罗茨基的阅读体验

布罗茨基的阅读体验是纠结矛盾缠绕着愉悦和兴奋。难度有二,其一是布罗茨基个人化程度极高的自由联想式写作方式,随时喷发灵感——以他那种非常跳跃的,诗意的和深奥的方式;第二基本就是技术层面上的难度,这个30几岁开始学习英语的人用学者的狂热极尽所能地展现自己的词汇量...  (展开)
安非锐 2021-12-29 14:51:14

悲伤与理智,是永不褪色的诗歌墨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72年6月4日,一个名叫约瑟夫·布罗茨基的红发诗人,提着一台打字机、两瓶伏特加和一本约翰·多恩的诗集,开始了流亡生涯。 他的离去,实在是情非得已。尽管此前曾多次入狱,又两度被关进精神病院,布罗茨基仍然希望留在自己的祖国。于是6月4日这天,克格勃官员们闯进了他的公...  (展开)
自码自乐 2021-10-21 18:03:26

读《悲伤与理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补录感想,阅读完成时间 2016/7,回头看自己感想,发现不是一本很好懂的书?anyway,摘录闪闪发光。 约瑟夫使用悲伤与理智作为这本散文集的名字,悲伤与理智也是散文集中的一篇文章,内容来自于他在巴黎国际哲学学院的一个讲习班上的演讲稿。 在悲伤与理智中,约瑟夫就佛罗斯特...  (展开)
BE-48-60 2021-08-05 21:16:38

非悲伤非理智的事物

读布罗茨基有一种额外的疲惫感,看一个逃脱牢笼的人尖锐洒脱地玩弄那些自己平日里有意无意偷懒或遗忘却在义务之中的知识、历史,还身在一个不能自由言语也大约不能自由思考的国度,就有种四周铁栏渐高的感觉。 作为一个美国人,他有对现代生活和个人成长的好建议;作为一个俄国...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53条)

订阅悲伤与理智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