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豆瓣读书非虚构首页推荐自选 (天雨流芳)
- 唐学研究的旧式新法 (王观旂)
- 2016采购 (福利院长正太喵)
-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satankis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隋唐五代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里仁 2015-06-01 14:47:46
大概由于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古佛教史,故此书读起来更像是隋唐五代佛教文化史。不可否认,当时佛教的影响非常巨大,从佛教的角度观察隋唐五代史,会让人耳目一新,但若过分强调这点,难免会遮盖历史的其他部分。比如说唐诗,作者仅仅安排了一小节来讲述,而且所持观点明显十分陈旧,甚至有严重错误,说明在文学史领域,作者应是外行。此外,对于隋唐五代这段历史的脉络地梳理也不很清晰,全书章节的布置有些头重脚轻,中唐至五... 大概由于作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古佛教史,故此书读起来更像是隋唐五代佛教文化史。不可否认,当时佛教的影响非常巨大,从佛教的角度观察隋唐五代史,会让人耳目一新,但若过分强调这点,难免会遮盖历史的其他部分。比如说唐诗,作者仅仅安排了一小节来讲述,而且所持观点明显十分陈旧,甚至有严重错误,说明在文学史领域,作者应是外行。此外,对于隋唐五代这段历史的脉络地梳理也不很清晰,全书章节的布置有些头重脚轻,中唐至五代的历史并不短,却给人一种草草收场的感觉。行文也未仔细琢磨,间或有病句不通之处。 (展开)
31 有用 亚克西 2015-03-13 13:02:51
下面那个长源毅的书评,孙老师看到后估计要吐血。简言之,正因佛教对隋唐影响巨大,作者才“长于佛教”的。另外,作者这本《隋唐五代史》其实在为整个隋唐五代史独辟一套新的解释范式,字里行间有着宏远的抱负与关怀。普林斯顿回来的,从罗志田、王汎森到如今的孙英刚,都有着当年胡适“我回来了,便不一样了”的抱负。 若日后书写当今学术史,普林斯顿系可独成一章,至90年代回来的这么一批学者,对大陆史学界的影响至深至远。
2 有用 春江钓徒 2017-08-04 11:29:25
文字可读性强,且有很多新颖的观点,不落窠臼,侧重写佛教。但作者认为李承乾是被唐太宗暗地赐死的,不敢苟同。因李承乾墓志乃开元年间所立,年代久远,故不能仅凭墓志来否定史书的记载。且李世民立李治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能保全李承乾和李泰,之前提议不杀李承乾的官员来济也很快得到了升迁。
1 有用 且听风吟 2016-10-29 23:56:14
这本书其实很不错,很多观点都非常经典
1 有用 韧勉 2015-10-29 22:34:03
四平八稳的简史,通俗入门尚可
0 有用 禮樂 2023-03-18 15:51:09 天津
不喜看佛教方面的,其他的内容不错。
0 有用 AgBr冲冲冲 2023-01-15 21:25:11 湖南
蛮好的入门读物,就是中晚唐篇幅少了
0 有用 与愿 2023-01-09 22:32:47 广东
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则天、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十国…
0 有用 凝云不流 2022-09-28 21:08:16 上海
四星半。可以看出作者不甘心只完成一部科普著作,其间融入了大量中古佛教的内容,关于唐代的一些重大问题也都有成一家言的野心。只可惜虽然努力平衡科普与学术,但完成的稍有不足,前重后轻,中唐后的唐史难治,但这本书里的篇幅却极短,恨不得一笔拉到五代。这种半间不架自然也是受制于丛书的定位,如果能再多10万字的篇幅,相信会有更好的呈现。
0 有用 放弃简单的事 2022-05-16 15:51:30
这本全是佛教🙏古代皇帝乱修史书怎么跟我改github代码交作业一样,让人一眼就看出破绽…唐朝的储君可真是个不详的称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