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这位译者,看名字或许是女性。曾经买过她译的《灾难物理学奇事》(一本当代美国小说),出版时出版社很吹捧了一番,实际上译本不堪卒读。
本人也译过专业英文书籍,曾经跟合作翻译的同事探讨过译事,共同感叹于译事之艰难,难在原作者通过原文表达的东西在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常常使译者有深不见底不可企及的感觉。不过,好的译者首先要具备的素质应当是认真的品格,认真甚至到了较真的程度才可能少些遗憾。从这个意义上,我觉着《灾难物理学奇事》恐怕是这位译者引为憾事的一本译作吧!
虽然本人闲来也有聚书之癖,虽然关于毕晓普的宣传语让我想起《灾难物理学奇事》出版时蛊惑人心的广告词,我仍然觉得这位译者是否又一次把一本好作品潦草掉了,因为诗歌的翻译,恐怕是翻译中最难的了,它不是看几本中古英语的旧书然后自信心膨胀一下就能做好的。
恳请三思而后译!!
《灾难物理学奇事》译者,能把诗译好吗?
|
这位有兴趣可以去读读灾难物理学原书或者看看评论,就知道译本已经是在拯救那本书。
出版社宣传的是原书不是译者吧?灾难物理好像连译者简介都没有哦,干译者什么事。
毕晓普也是,你在推荐语里哪一句看到是针对译者了?毕晓普确实拿过那些奖项,在国际上备受推崇,按你的逻辑,因为译者本科时译过一本本身写得不怎么样的通俗小说,以后她译严肃文学,出版社连原作者都不许宣传?
不知您都译过哪些"专业英文书籍"。其实要质疑包的译诗水平,去看看豆瓣上她已经出版的其他译诗集不就好了,书出来后谁都可以评论的。书还没出来就在这里同行相轻,实在没意思。
1. 我只是希望译者能谨慎些再谨慎些。以我浅陋的读诗水平,就豆瓣已经给出的毕晓普诗(译)文试读看,我赞同译者(包博士生)译的很不错。
2. 我的小议论应该不涉人身攻击,有逻辑问题(比如似乎混淆了原作者与译者)。其实曾经想加上一段,就是“我们得允许人进步”的意思。
3. 但是,或许某本书的确属于泛泛之作之作,那么把它译介过来,而且一塌糊涂,译者毕竟是有责任的,而且每个人能拯救的只有自己,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
4. 最后,我想,原著作品格调确有雅俗之分,但在面对翻译这件事时,如果译者喜欢并且认真的话,如果他(/ 她)不只是为稻粱谋的话,首先应当生出的应当是敬畏之心。
就目前豆瓣给出的四首译诗来看,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杜邦与杜邦的疑惑不是没有道理的。
毕肖普是蔡天新的心头好,我比较推荐蔡的译文
寄往纽约的信
――给路易丝.克伦
我希望你在下一封信里说说
你想去的地方你要做的事情
那些戏怎么样,散场以后
你还有哪些别的娱乐?
你在午夜时分搭乘出租车
匆忙的像是要拯救自己的灵魂
那里道路不断围绕公园
计费器瞪着眼睛如垂死的猫头鹰
树木显得异常的古怪和绿
孤单地站在又大又黑的洞穴前
突然,你置身于另一个地方
那里事件像波浪一样接连发生
大多数玩笑你弄不明白
像石板上擦掉的几句脏话
歌声嘹亮可多少有点朦胧
天色已经黑得不能再黑了
从棕色的石头屋子里出来
你到了灰白洒了水的人行道上
建筑物的一侧太阳会升起
像一片摇摆不停的小麦田
亲爱的,是小麦不是燕麦。我猜
这些小麦的种子不是你撒播的
无论如何我都渴望了解
你想做的事情你要去的地方
这个是蔡的译文,朗读一遍就知道,蔡的译文的音乐型无疑更胜一筹。我没读过原文,但第八句,蔡文为“垂死的猫头鹰”,包文为“德高望重的猫头鹰”,但从字面上讲,我觉得蔡的译文更靠谱
没读过原文也敢比较两者哪个翻译的比较好,你自己靠谱么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楼主是想说“不堪卒读”吧……
找到同样对译者忍受不了的楼主了。蔡天新的翻译准确地不止一点半点。
楼上赵全锁其实是蔡天新的高级黑吧......
[我没读过原文,但第八句,蔡文为“垂死的猫头鹰”......]
原文是moral owl啊!!不是mortal 啊!!
不带这样习惯性看走眼的 >~~<
蔡译类似这种硬伤太多,这句还是支持者挑出来为了夸他的。。其他自己去翻,基本三行一错(但比丁译还是准确不少)。
翻译最怕想当然,没想到现在不对照原文就可以拍脑袋比对译文准确度,还“从字面讲”…… 想想认真的译者还真是悲哀。不多说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