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全球最大的便利店连锁公司创始人——铃木敏文,结合40多年零售经验,为你讲述击中消费心理的零售哲学。铃木敏文的很多创新,现在已经成为商界常识,本书把那些不可思议的零售创新娓娓道来。关于零售的一切:选址、订货、销售、物流、管理……他一次又一次地在一片反对声中创造出零售界的新纪录。
翻开本书,看铃木敏文如何领导7-11冲破层层阻碍,成为世界第一的零售哲学。
零售的哲学的创作者
· · · · · ·
-
铃木敏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铃木敏文
世界级企业家,日本7-ELEVEN 创办人。他被日本媒体称为继松下幸之助之后的“日本新经营之神”,美国《哈佛商业评论》评价其为“融合东西方管理精神的最佳典范”。他领导的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团SEVEN&I控股公司为全球第四大、亚洲最大的零售王国,营业额约等同日本GDP的1.25%,富可敌国。他曾三次领军企业变革,没有一次失败;而他所建立的“单品管理”概念,甚至让英语世界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Tanpin Kanri”(“单品管理”日文发音)。
目录 · · · · · ·
序
第一章 一切从“打破常识”开始
我的工作“原点” // 3
奇妙的际遇 // 4
作为管理部门的统筹者 // 9
轻松的背后是停滞不前 // 11
邂逅顶级企业 // 13
来自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 // 15
艰难而漫长的谈判之路 // 17
日本首家便利店的诞生 // 20
密集型选址战略 // 24
“有7-Eleven真好!”“全年无休真方便!” // 28
物流体制改革:推进商品的共同配送 // 30
第二章 不要受历史经验的牵制
7-Eleven的日均营业额为什么能领先其他连锁便利店? // 35
我们要盯住“客户”而不是竞争对手 // 37
各种会议的存在理由 // 38
无数次地改变切入口 // 41
为了成长,必须积极应对变化 // 45
置身于信息中 // 47
灵感的获取方法:在众人面前演讲 // 50
不能随口说出数值目标 // 52
第三章 大多数人反对的事业往往能够获得成功
我的经营思考法则 // 57
提供便利是最终目标 // 60
便利店也能开银行? // 63
外行即使开了银行也注定失败 // 66
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 68
“IY BANK”的诞生 // 71
实现“三年内盈利”的目标 // 74
更名为“Seven银行” // 76
第四章 消费者所追求的是品质
比起“价廉”,“物美”更重要 // 81
自有品牌的诞生 // 83
在“必须执行”的喝令下开始的项目 // 86
“以团队形式研发产品”的方法 // 89
集中专家的力量 // 92
越美味的东西越容易腻 // 96
停止销售炒饭的理由 // 98
从“家常味道”转向“家中难以实现的味道” // 100
第五章 消费即是心理战
产品滞销的原因只有一个 // 107
引入POS系统 // 108
走向“单品管理” // 113
消费是场心理战 // 115
消费者的价值观在哪里? // 118
“特色饭团”为何能成为热销产品? // 122
从“还在营业太好了”到“近距离的便利” // 126
第六章 经营理应“朝令夕改”
走近顾客 // 133
现代版“推销术” // 135
各种各样的“送货”结构 // 138
7-11独门送货秘籍 // 144
掌控网络=掌控现实 // 147
作为“生活基础设施”的新角色 // 151、
第七章 “应对变化”是基本原则
理解“现在应该做的事” // 157
美国南方公司的衰败 // 160
飓风铃木来了 // 164
也让临时工负责订货 // 167
7&I 控股集团的起航 // 170
超市和百货商场的改革 // 173
理解每个时代的顾客需求 // 177
第八章 打破“常识”
下一个舞台是世界 // 183
为何之前从未在四国开店? // 185
打造贴近居民生活的便利店 // 188
熟悉当地人的饮食偏好就能“称霸世界” // 190
从日本本土化产品研发走向全球化研发 // 194
附 录 7-Eleven历史沿革
· · · · · · (收起)
第一章 一切从“打破常识”开始
我的工作“原点” // 3
奇妙的际遇 // 4
作为管理部门的统筹者 // 9
轻松的背后是停滞不前 // 11
邂逅顶级企业 // 13
来自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 // 15
艰难而漫长的谈判之路 // 17
日本首家便利店的诞生 // 20
密集型选址战略 // 24
“有7-Eleven真好!”“全年无休真方便!” // 28
物流体制改革:推进商品的共同配送 // 30
第二章 不要受历史经验的牵制
7-Eleven的日均营业额为什么能领先其他连锁便利店? // 35
我们要盯住“客户”而不是竞争对手 // 37
各种会议的存在理由 // 38
无数次地改变切入口 // 41
为了成长,必须积极应对变化 // 45
置身于信息中 // 47
灵感的获取方法:在众人面前演讲 // 50
不能随口说出数值目标 // 52
第三章 大多数人反对的事业往往能够获得成功
我的经营思考法则 // 57
提供便利是最终目标 // 60
便利店也能开银行? // 63
外行即使开了银行也注定失败 // 66
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 68
“IY BANK”的诞生 // 71
实现“三年内盈利”的目标 // 74
更名为“Seven银行” // 76
第四章 消费者所追求的是品质
比起“价廉”,“物美”更重要 // 81
自有品牌的诞生 // 83
在“必须执行”的喝令下开始的项目 // 86
“以团队形式研发产品”的方法 // 89
集中专家的力量 // 92
越美味的东西越容易腻 // 96
停止销售炒饭的理由 // 98
从“家常味道”转向“家中难以实现的味道” // 100
第五章 消费即是心理战
产品滞销的原因只有一个 // 107
引入POS系统 // 108
走向“单品管理” // 113
消费是场心理战 // 115
消费者的价值观在哪里? // 118
“特色饭团”为何能成为热销产品? // 122
从“还在营业太好了”到“近距离的便利” // 126
第六章 经营理应“朝令夕改”
走近顾客 // 133
现代版“推销术” // 135
各种各样的“送货”结构 // 138
7-11独门送货秘籍 // 144
掌控网络=掌控现实 // 147
作为“生活基础设施”的新角色 // 151、
第七章 “应对变化”是基本原则
理解“现在应该做的事” // 157
美国南方公司的衰败 // 160
飓风铃木来了 // 164
也让临时工负责订货 // 167
7&I 控股集团的起航 // 170
超市和百货商场的改革 // 173
理解每个时代的顾客需求 // 177
第八章 打破“常识”
下一个舞台是世界 // 183
为何之前从未在四国开店? // 185
打造贴近居民生活的便利店 // 188
熟悉当地人的饮食偏好就能“称霸世界” // 190
从日本本土化产品研发走向全球化研发 // 194
附 录 7-Eleven历史沿革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7&I控股集团CEO铃木敏文: 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公司职员的日常生活,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些工作上的“习惯”。自从工作以来,有的人总是习惯第一个抵达公司,有的人则习惯在上下班的电车途中大致浏览当天的报纸新闻…… 对我而言,这一习惯就是“读懂世间的变化”。虽然并不是刻意为之,但自从踏入了陌生的零售行业,为捕捉顾客需求的变化而在内心时刻警惕时,我就养成了这一习惯。大学毕业后,供职于东京出版贩卖公司(即现在的东贩)期间所积累的经验也为我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石。例如为了扩大读者群体,革新宣传志的经验,被安排到出版科学研究所这一调研机构努力学习统计学和心理学的经历等等。 不过,仅仅会捕捉变化对事业并无太大助益。 举例而言,2013年1月7日,各行各业的高层领导出席了每年例行举办的日本三大经济集团新春联欢会。在被媒体问及今年的经济前景时,大多数人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只有我提出了需要慎重对待市场的不同意见。因为在那段时期,股票刚转入新一轮的牛市,日元汇率也有持续走低的倾向,大家都将这些行情视为“经济好转”的信号。虽然我并不否认这些信号对市场而言是好消息,不过就目前的日本来看,消费市场已趋于饱和,国民的消费意愿普遍低下,很难受形势影响爆发消费热潮——总之,如果企业无所作为,仅因对经济持乐观态度而当起甩手掌柜,那么国民也无法切身感受到当前正处于良好的经济环境。 因此,关键点在于从变化预测未来,环环相扣地思索应对变化的方法,如此循环往复才会萌发新的商机。 纵观目前的社会现象,任何行业都会面临日益严重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虽然日本的家庭总户数还在上升,但每个家庭的平均人数却在减少。此外,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加,日本的家庭构成和人口动态也出现了诸多变化。所以,我们可以以此作为依据预估未来日本人的消费行为。如果家庭人数不断减少,每天就不必购入大量物资,随之将打破长久以来的固定消费模式。此外...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造成产品滞销、生意萧条的原因只有一个,即是现在的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为了捕捉变化,我数年来不厌其烦地向员工和加盟店成员强调:工作上应该遵循“假设→执行→验证”的步骤。 流通行业中,产品的滞销现象对企业是一个致命性的打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读客商业思想文库(共97册),
这套丛书还有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华与华超级符号案例集2》《超级产品的本质》《机器情人》《华与华超级符号案例集》
等
。
喜欢读"零售的哲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零售的哲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零售的哲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93 条 )
论坛 · · · · · ·
美国的品牌被收购 | 来自红鸾星动 | 2021-07-23 07:06:16 | |
为什么711最开始要做美国南方公司的特许经营 | 来自大鲸 | 3 回应 | 2019-09-08 17:14:1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零售相关--商品管理/店铺管理/数据分析 (W)
- 产品沉思录:作为一个产品汪读的书 (少楠 Plidezu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零售的哲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Ying 2017-03-01 19:39:03
via Zhuyan 一个门外汉是如何做成一家零售公司的,靠的是心理学和统计学。全书一句话总结就是 YC 那句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60 有用 迷踪 2015-01-25 17:46:37
零售就是心理战。销售最终要用品质打动顾客,追逐顾客的需求。便利,安心,品质,最终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独立思考,逆潮流而动,不被人云亦云的口水结论洗脑。
11 有用 Sophie bian 2016-02-22 00:40:54
以前统计学和心理学的底子帮了他很大忙,积极面对变化,从消费者立场考虑问题,敢于甩掉经验之谈,始终多年如一日的坚持核心理念和价值观。铃木是个令人尊敬敬佩的人!
11 有用 阿秋 2015-06-15 10:51:44
用户体验至上,准确定位,就是周鸿祎说的产品要抓住一个痛点,不用面面俱到,像711就是定位便利,一切从此出发。再就是不要墨守陈规,不断创新思考。说起来跟周鸿祎那本书很多观点都很像诶,看来GREAT MINDS THINK ALIKE
6 有用 郭少 2019-01-17 23:49:51
总结一句话就是,“永远用户视角”。这话看起来简单,其实异常困难。
0 有用 Chilly 2023-10-01 14:24:50 湖南
有些启发,这样看来711成功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创始人的伟大。
0 有用 挂锁的灯笼 2023-10-01 11:57:38 广东
有点啰嗦
0 有用 果儿 2023-09-30 16:39:08 河南
记录几点感触较深的观点:1、关注社会变化趋势,顾客需求变化,开发满足需求的高质量产品;2、分清什么是昙花一现的热点和真正的机会,通过辨别是否对公司有可持续发展以及给顾客带来长期价值;
0 有用 月宛一口 2023-09-28 21:47:16 日本
接地气的以客户为本,评分那么高是因为什么呢
0 有用 钟启 2023-09-25 21:50:11 广东
写的真好,同属零售行业,7-11是真正靠服务吸引了顾客,还有一点作者没有说,但其实一个公司要完完全全站在客户的角色思考,要凭借自身实力打动客户,不打价格战,不用各种庸俗的活动去吸引眼球,就能让顾客自愿选择自己的产品——这公司本身也得足够的钱去烧才行,如他所说,“行业还没有到饱和的时候,因为不断有新的品牌驻进便利店行业,证明市场还有足够的潜力”,是啊,那么多的品牌,只有生存下去才会有未来,谁能一起步... 写的真好,同属零售行业,7-11是真正靠服务吸引了顾客,还有一点作者没有说,但其实一个公司要完完全全站在客户的角色思考,要凭借自身实力打动客户,不打价格战,不用各种庸俗的活动去吸引眼球,就能让顾客自愿选择自己的产品——这公司本身也得足够的钱去烧才行,如他所说,“行业还没有到饱和的时候,因为不断有新的品牌驻进便利店行业,证明市场还有足够的潜力”,是啊,那么多的品牌,只有生存下去才会有未来,谁能一起步就奔着实现理想而去呢?不过7-11总体上确实有很多独到之处,提供同行给不了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客户,这一点确实牛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