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国的起源:大革命之大混乱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慢慢走 2018-05-05 09:02:37

    一如既往的精彩,句式精巧,真是史诗级别的画面!

  • 1 个性即神性 2018-12-15 16:38:50

    所以我买一本下层人民打砸烧的记录干什么

  • 0 社会正义武士 2015-10-25 23:30:49

    「誰かが叫ぶ 革命の歌に踊る」

  • 0 只抓住6个 2020-10-22 20:57:59

    因为这部大革命史有五卷,更因为作者鲜明的个人立场,所以才会有整整一卷篇幅列举第三等级之底层罪状。猜疑、恐惧、谵妄、臆想支配的无套裤汉是灾难的根源。泰纳的某些说法可以和托克维尔互相印证,毕竟都是贵族控

  • 0 哈哈哈哈哈行 2024-02-22 12:02:05 天津

    天啊……我看不进去

  • 1 无明 2023-03-25 08:59:38 上海

    嘿嘿嘿

  • 1 洛兹尼茶 2023-04-11 15:27:20 江苏

    看了泰纳描写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大混乱,感觉那时候的法国,只有极小部分一群人知道这里真正要的是什么。绝大多数人在这种大混乱中迷失了,其中不间断进行的都是对往日仇怨的一种报复,而不是对改造现实的努力与对构建未来的牺牲。

  • 0 栗色马 2023-02-26 16:11:37 辽宁

    叙事感太强了,几乎如同一个十八世纪的老贵族坐跟前抱怨大革命的混乱盲目与残暴不仁。史实之外的论说则有些不讨喜,隐隐的将大革命的混乱与暴力归责于卢梭与启蒙。传统法国的崩裂与暴力本身的无主体性之外,强行Q到社会契约,逻辑链还是生硬了一些。不过,话又说回来,也许人就是通过因果关系来认识与建构历史的。生硬与否难道只取决于逻辑链的强劲嘛。突然好奇,休谟当初是用了什么样的视角写英国史的呢?aaaaa休谟的《英国史》什么时候能有一套靠谱的中译!

  • 0 椿二 2020-02-16 13:49:45

    卷二还是和卷一一样华彩典雅

  • 0 石岗村 2019-05-01 16:23:08

    大量篇幅的史料复读,把“混乱”写到极致了,读得人脊背发凉。泰纳右翼立场站得很稳,也让人明白了勒庞著名神棍学著作的背景…//题外话:能跑就跑,还有机会做阿图瓦(

  • 0 年轻的本杰明 2020-07-09 12:01:41

    阿克顿对泰纳的评价十分中肯,特别可作为本卷之注脚:“泰纳并不是一位历史学家,而是一位病理学家,他的著作是我们所见到的最科学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最详尽而彻底的,但却不是历史学著作。他投入很大精力来总结公示、积累知识,他投入绝大多数精力收集那些能够支持他结论的材料。因此,他是当时法国最有说服力的人,他对大革命的控诉也是有史以来最有份量的…他的著作是这一代人所能写出的最杰出的著作,但它并没有代替历史学著作。”

  • 0 Cicero 2024-05-06 18:38:03 吉林

    固然作者的个人视角使得这部书看上去是对民众的指责,但真正值得思考的是这样的历史场景究竟是如何生成的,对于旧制度、启蒙思想以及民众具有非理性色彩的集体活动的交互,我们能够给出怎样的启示(很难不想起南西伯利亚几十年前的境况)

  • 0 十一 2020-04-25 15:21:04

    君主制时代的疾苦被社会契约的乌托邦点燃,饥荒和对饥饿的恐惧在煽动中盲目地向社会性叛乱演变。大动荡中,贪婪与投机滋生,曾在边缘徘徊的人群于反叛中成为绝对君主,陡然到来的无限权力使原始本能支配下的民众以苦难、罪行与公公精神的凝聚为外衣,在狂热中疯癫地占有和摧毁。非法的暴力因无力与软弱的抵抗而成为国家的根本性权威,缺乏一切必须的存在条件的制宪议会不过是被乌托邦裹挟的脱离公共事务的科学院,自发性混乱在制宪议会的法令下成为合法的以暴虐为核心的混乱嘉年华。杀戮与欲望在所谓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中因猜疑和饥饿而膨胀,前所未有的业绩与令人发指的暴行交织起在盛大嘉年华里上演的圆舞曲,被撕裂的法国在幻想和阴暗的癫狂中踉跄前行,无人在乎的市政机构若要维持法律权威,向得势的党派靠拢成为唯一方法。最大的靠山,被称作雅各宾。

  • 0 一个疯子 2017-11-07 20:06:45

    革命能缔造前所未有的业绩,也能犯下令人发指的暴行。这种暴行是底层的专制、合法的迫害。

  • 0 仁心 2018-11-27 17:22:08

    还是举了很多鲜活的例子,也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但是却为深挖更深层次的原因。作者对人民(或暴民)们的行为深恶痛绝,却不去阐述他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对贵族(举止得体者)抱有了太多的同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