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女导游》:三个舞蹈者的喘息与跳跃

写意 2014-12-04 09:13:27

“你的职业是向别人介绍树林的美好,河流的声音,风物的历史和民俗的沉积,这是向别人挖掘自己的过程。是你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完成的一种自我表达。”

“你长时间在外面行走,你自己并不能察觉那些外的景致和风物是如何一点点内化到你的身体里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是在当下的语境里,行走比阅读更为可信。”

这是赵瑜在《女导游》里,借80后女导游淘气的男友之口,道出的女导游形象,也是作家对女导游的诗意阐释。虽然书的封面上信誓旦旦地号称,这是中国第一部全景式描述女导游的职业生涯和情感生活的长篇小说,但我觉得这不过是宣传上的一个噱头,本质上,赵瑜还是在写人,写60后、70后、80后这个处于不同代际的女人,她们的情感生态与精神走向,她们在职场与生活中的疼痛与安慰,那些有时清晰有时模糊的悲伤和快乐。这些女人离赵瑜很近,就在他的生活与想象之中,他理解她们。有个普遍的说法是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天然地住在两个国度,有着很多不可通约性;还有一点公认的,是在中国作家里,能写得好女人的男作家不多。所以敢于拿几个女人来做主人公,这个选择本身就很挑战的。但是《女导游》这本书,让我感觉,赵瑜还是很好地进入和抵达了她们,以他特有的机巧与方式。

《小闲事》,《小忧伤》,《小荒唐》,赵瑜一直在与“小”纠缠不休,据我所知,赵瑜还要接着写《小念头》,《小破事》……他一直密切关注“小”,在意世界的细小切口,人性的微小细节,这是他进入世界,进入人物的方式,从中见微知著。有作家前辈说过,小说,就是从小处说。赵瑜善于抓住生活中那些很容易被我们滑过去的小事,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不计的人生片段,人与人之间的小心思小情绪,他把这些小放大生发,以一生万,从中发现它们的光亮与深意,赋予它们不凡的文学意义与人性蕴涵,这是赵瑜小说特有的智慧与趣味。《女导游》也是这样。有人说他是以小切口反映大时代。那些小处,说来细小,于一个身在其中的个体而言,却可能是他具有压迫性与压倒性的宏大,是他深切入骨的刺,让他身在其中不觉其余。赵瑜尤其在意人物历经的那些情与性的细节,人物内心感触的细节。这些微小的细部,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种种样态与生态。“细节是小说的种子,是根部,是表情,是音乐,甚至是灵魂。有很多小说,开始只是一个生活细节,一直养在内心里。每一个人观察生活的出发点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便被切片成为不同的细节。细节将我们瞬间带回到生活现场。”这是赵瑜对细节的认识。他没有让自己迷失于细节之中,他注重的,是通过三个女导游的个体故事,展示三代人在同一物质时代的情感密码与生存体悟。

与我们所看到的女导游每天身处热闹不同,赵瑜认为,这是一个有孤独感的职业。书里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女导游如何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聚会开“辣椒派对”,以及她们特有的职业生活:怎么带团,怎么向旅客介绍景点,怎么应对不同收费标准、不同风格的团客,怎么征服人心,讨得他们的欢喜与信赖,怎么发现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还有遭遇险境,被劫匪控制时处乱不惊安抚队伍的心智。剥下女导游的外衣,作者更关注的是她们的情感生态。年过40的黎静,婚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痒的。她的痒关乎疾病与草药,奔波与争吵。这个病是因丈夫林非凡因出轨而给她染上的性病。为治愈性病,她每天要煎熬中药,同时情感上也经历着巨大煎熬。性病治好之后,两个人却再也没有欲望了。黎静内心总有说不出的拥堵,忍不住自我折磨和折磨林非凡。而林非凡一直在心里觉得对不起黎静,有心理阴影,然后就生理上也不行了。他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有功能性障碍,找一个女孩试验,又和自己一位年轻女同事好上了。他本意是把对方充当“药引子”治好自己的病,然后将最有力气的时间都给黎静,却发现他每一次精心准备,在黎静那里却总是不行。要么是她不配合,要么是他没了感觉,总之挺让人泄气。知道了真相之后的黎静有很长一段时间患上了抑郁症,她总能闻得出他偷情的味道。最后她终于找到勇气向这段婚姻说拜拜,并在整理好自己之后追寻新的幸福,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感”。而76年出生的女导游洋葱,说话“热爱用某种无耻的修辞手法”,“在床上喜欢男人给她背宋词”,虽然外表上看像二十几岁,但内心的苍老让她惊心。她的几段爱情,每一次都是因为她自己的原因而分开了。虽然她一直觉得自己并不好高骛远,可是她的心还是太飘了。工作生活中都蛮智慧的她,也在焦虑不知该如何把自己嫁出去。86年出生的女导游淘气,在性事上放得比较开,追求刺激。“她常常觉得自己必须被一个男人进入身体,才能彻底和这个人进行交流”,她敢于放肆自己,却又会对男人的感情无比真挚,会陷入一个身体的陷阱里长时间走不出来。在遇到欣赏她的男人之后,她便一往无前地扑向他,与他开拓新生活。赵瑜对三个女人的不同心理态势,拿捏得很精准,比如对60后的黎静,表现她离婚前的软弱和犹豫:“离婚对她意味着什么呢,差不多意味着生命形式的全部瓦解,意味着许多重复的解释,大多数时候还要帮助林非凡掩饰他的过错,以减轻他的不堪;意味着孩子将面临不完整的爱,意味着重新打点自己的后半生;意味着要见无数的陌生人以确定是不是有一个人可以和自己相伴终生,且不能再传染给她疾病,更不能带女人上床。……离婚,是这些天黎静计算好了的一道算术题,它涉及很多生活的成本,不止是人际关系和财产的分配,还涉及到信任体系的坍塌,这种在内心里建筑了多年的一个稳定又虚无的体系,一旦没有了,黎静时刻都感觉到一种虚无感和失重感”。而对离异之后,面对新的男女关系时她心理的纠结,表达也很传神:“她有些担心自己太柔顺了,像甜腻的食物,惹了别人厌恶。又担心自己太僵硬了,不理会别人的示好,而导致对方心凉了。到了这把年纪,已经没有资格考验别人,如果第一时间不热情回应,她知道,不论对方是如何地对她动心,也会毫不犹豫地抱住另外的女人山盟海誓的。”而淘气的情感模式则完全是另外一种:“男人与女人睡在一起,不动女人,那不是太无耻了吗?”“喜欢和男人在性事后谈人生,那个时候,仿佛脑子也被男人的那把钥匙开启,有许多新鲜的想法,也都在那一刻突然迸发。”

善于写情色,热爱表现成年男女的情色,是赵瑜小说的特色之一。他写的情色,有着丰富细腻的层次,热烈,干净,坦白。比如他写淘气的男友,一个写诗又兼开咖啡馆的70后男人对爱情的认识:“爱情是解开衣衫的过程”,“爱情脆弱得如同易染尘埃的白色衬衣,如同这海南的水果,极容易变质。我常常想,生活在北极的人会不会比海南的人更忠贞一些。因为温度的原因,他们那里需要彼此长相拥抱。”“我们这一生,能欢喜地相互交往,解衣上床互诉衷肠的异性少而又少。从两个人相识,到上床,排除掉性交易以及只为生理排泄的一夜情,从相识到上床,时间最短的那一对男女,一定是最为确定最值得赞美的男女关系。因为,一定是有某种特殊的物质投注到这两个人身上,让两个人彼此吸引,甚至忽略掉很多东西,只生产那甜蜜的想象。”这个属于男人的理论,细究起来真实得令人心惊,它让我们看到了被主流话语遮蔽的东西,我们难以面对的内心真相。

结构与形式感,也是这部小说特别应该提及的。一个小说有再好的故事,如果不注重结构与形式感,就像一个心灵美的女人不注意外表,让人失望,也像一个有内涵的男人却形容粗陋,让人意难平。赵瑜认为:“一个好的结构,让一篇小说的写作变得舒适、深情,甚至完美”,“小说的形式感,是对叙述难度的一种挑战。好的形式感,让本来平常的小说情节有了曲折感。这符合小说写作的本意。”《女导游》的每一个章节均是独立的故事和情境设计,而各个章节之间又有整体故事的推进与勾连,有着极好的形式感。比如,头三章的标题分别是“方向感”“疼”“幸福指数”,这差不多正是这本书所探究的主题:我们的方向感,我们内心的疼,我们的幸福指数怎么样。有两章的标题叫“咖啡馆长谈”,全是由两个女导游的对话组成。两个人所说的话,呈现着她们自身也呈现着她们视角里的另外的人,复杂的形象由此揭示。有一章的标题是“淘气的时间切片”,展示的就是淘气生活中14个大大小小的事件。有一章叫“海口七页”,是由时小渔写给淘气的七封内容悠长的情书组成。书信既热烈直接,又形成了大量的留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男人视角中的女导游,以及两个男女如何开始如何深入如何密不可分的趣味进程。同样是写一段恋情,因为这七封信的隐约与深情,使得这个故事脱俗,且有了丰富的可想象空间。还有一章就叫“括号”,这一章的叙事里充满了括号,括号里的文字还为数颇多,是对正文的阐释与说明。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件事,简单背后的复杂,结果之前的起因。如果把括号中的内容都去掉,一定会影响我们对这些事件的理解与判断,这便是括号的意义之所在。

最后还想泄露的一点八卦是,我总觉得书中的时小渔就是赵瑜自己。他甚至并不回避这一点,露骨地让书中这个被他着笔最多的男人,与自己的生活有诸多重合。比如时小渔提及自己的博客名,是天涯社区很有名的“上床、舞蹈或者暧昧”,这也正是赵瑜的博客名;比如时小渔在一封情书里向淘气坦白的“我的个人史”,也几乎完全就是赵瑜的个人史,包括他曾经供职的经历,某些情感经历片断,某些内心历程与精神细节,都高度重合。作者这么写,是属于白羊座的坦荡率真,还是他有意为之的一种戏耍,一种叙事圈套,很难辨别。只能说,一个时时陷入创作中的热爱写小说的作家,他的小说与生活,常常是会彼此入侵,边界模糊的,很多艺术家也都是这样。正如时小渔在情书中所说的话:“我写了别人,我写的别人其实也是自己。”所以他写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他创造了一个小说世界。

看完这本书,你会爱上女导游,爱上她的职业和内心,但是,你也许会认为,赵瑜所写的女导游,差不多是一个幌子,这个女人是女导游是女公务员还是女编辑女教师,大概,她们的情感样式与内心脉络,并无太大不同。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 我来回应

> 去女导游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女导游》:一部可以修心的书(作者:陆卫)(写意)

物质时代的虚拟远行(作者:刘海永)(写意)

《女导游》后记:日常生活的出口(写意)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