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为什么一些人遭遇挫折的时候可以迅速振作,而另一些人却会陷入绝望?为什么一些人善解人意似有读心术,而另一些人绞尽脑汁也无法猜透别人的心?为什么一些人总是神采奕奕,而另一些人却总是郁郁寡欢?
先锋科学家、当世神经学与心理学权威理查德 • 戴维森在本书中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情绪模型,为我们揭示了情绪的起源、情绪的力量以及情绪可塑性的奥秘。
戴维森发现,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六种基本的“情绪风格”:情绪调整能力、生活态度、社交直觉、自我觉察能力、情境敏感性,以及专注力。一个人的情绪特征就取决于他在每个情绪风格区间上的位置。戴维森还解释了每一种情绪风格背后的大脑活动模式,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情绪大脑的模型。这一发现具有深远影响,不但变革了对自闭症与抑郁症的治疗,还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改造自己的大脑和情绪特征,主宰自己的情绪风格。
这是一本革命性...
为什么一些人遭遇挫折的时候可以迅速振作,而另一些人却会陷入绝望?为什么一些人善解人意似有读心术,而另一些人绞尽脑汁也无法猜透别人的心?为什么一些人总是神采奕奕,而另一些人却总是郁郁寡欢?
先锋科学家、当世神经学与心理学权威理查德 • 戴维森在本书中回答了上面的问题。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情绪模型,为我们揭示了情绪的起源、情绪的力量以及情绪可塑性的奥秘。
戴维森发现,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六种基本的“情绪风格”:情绪调整能力、生活态度、社交直觉、自我觉察能力、情境敏感性,以及专注力。一个人的情绪特征就取决于他在每个情绪风格区间上的位置。戴维森还解释了每一种情绪风格背后的大脑活动模式,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情绪大脑的模型。这一发现具有深远影响,不但变革了对自闭症与抑郁症的治疗,还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改造自己的大脑和情绪特征,主宰自己的情绪风格。
这是一本革命性的原创科学著作,它将改变你看待自身的方式,提升你的幸福感,让你找到更多生活的意义。
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简介 · · · · · ·
理查德 • J. 戴维森 | Richard J. Davidson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教授,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当今最杰出的的神经科学家。曾被《时代》周刊选入2006年度“世界百大影响力人物”。
更多信息,请访问他的个人官网:www.richardjdavidson.com
莎朗 • 伯格利| Sharon Begley
明星科普作家,长年为《华尔街日报》和《新闻周刊》的科学专栏供稿,向美国公众传播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现任路透社高级记者,负责医疗与科学报道。
更多信息,请访问她的个人官网:www.sharonlbegley.com
目录 · · · · · ·
译校者序 自我认知的幸福之路
序 科学的探索
第1章 大脑因人而异
第2章 情绪风格的发现
第3章 找出自己的情绪风格
第4章 情绪风格的大脑机制
第5章 情绪风格的发展
第6章 身、心、脑之间的联系:情绪风格对健康的影响
第7章 正常与异常:“特别”何时会成为病态
第8章 大脑可塑性
第9章 出柜
第10章 仪器监测下的僧侣
第11章 重新布线:改变情绪风格的神经刺激练习
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传统智慧认为,自闭症患者具有先天的神经学缺陷,无法正常地辨别面孔。我们上面的重要发现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接下来,另一个更重要的发现浮出了水面。在面孔感知测试的过程中,自闭症儿童大脑中还有一个区域的活动与发育正常的儿童不同:自闭症儿童的杏仁核更加活跃。读者可能还记得,杏仁核对情绪能力的学习至关重要,它还是恐惧和焦虑回路中的一个关键结构——杏仁核负责感知周遭环境中的危险。许多无法直视照片中面孔(更不用说真人的脸孔)的自闭症儿童都有极高的杏仁核活动水平。看到别人的脸孔时——即便只是转瞬即逝,如我们实验中那样——自闭症儿童的杏仁核会变得过于活跃,这意味着他们当时感到极其不安,甚至是害怕,换言之,当与他人的目光相会时,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和身体会被他们所认为的危险信号淹没。面对这样的袭击,他们除了将视线移开别无办法。的确如此,当孩子们将视线从脸部区域挪走时(这将会被眼动追踪系统一一记录在案)杏仁核的活跃程度出现了下降。这告诉我们,视线回避是自闭症儿童控制情绪的策略——那会让他们平静下来,焦虑与恐惧情绪会得到缓解。回避他人的视线可以缓和让自闭症儿童感到如此危险的社交刺激。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7章 正常与异常:“特别”何时会成为病态 -
只有当你的情绪风格干扰了你的日常生活,限制了你的幸福和快乐,只有当你的情绪风格妨碍了你实现目标或者令你痛苦时、你才应该考虑改変情绪风格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1章 大脑因人而异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大脑的情绪生活"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大脑的情绪生活"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脑的情绪生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如何从脑神经科学角度,持久改变自我性格缺陷
> 更多书评 22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Hudson Street Press (2012)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
格致出版社 (2019)7.4分 219人读过
-
遠流出版 (2013)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积极心理学读本 (刘建鸿)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演化生物学 (林村河畔)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4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大脑的情绪生活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zxit2 2017-12-31 16:34:42
每一种情绪维度,都对应一种特定的大脑活动模式。脑成像技术证明,情绪维度其实是皮质和边缘系统等区域中可以度量的生物活动。也就是说,情绪风格是所有大脑机能的产物,这些大脑机能包括联系、回路、结构上或功能上的关系以及神经化学机制。既然大脑可以发生变化,那么,情绪风格也是可以改变的 | 认知行为疗法;禅修;改变环境 | 缓慢恢复的人
1 有用 也不是很严格啦 2022-03-19 18:35:16
从2015年上大学,社会心理学课上接触到正念冥想,到现在快7年了,断断续续地在练习,看来还是要坚持每天都做,觉察自身、感知情绪。
0 有用 悅含 2022-02-22 11:07:50
内部改进,通过禅修冥想;外部改进,通过生活环境改变。通过改进会更积极、有益健康,让我们生活更有幸福感。
2 有用 白之物语 2019-05-25 16:31:17
第一种“情绪调整维度”。冥想这一行为能有效提升人调整情绪的能力。 第二种,生活态度。经常了解自己的优点,表达对他人的谢意和赞美。 第三项,社交直觉。要捕捉到社交线索,做出更恰当的反馈,我们需要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保持注意——别人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等。 第四项,对自己的敏感度。可以对自己进行“扫描练习”,将注意力不断地在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转移,从而了解身体的感觉。 第五项,情境敏感度。... 第一种“情绪调整维度”。冥想这一行为能有效提升人调整情绪的能力。 第二种,生活态度。经常了解自己的优点,表达对他人的谢意和赞美。 第三项,社交直觉。要捕捉到社交线索,做出更恰当的反馈,我们需要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保持注意——别人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等。 第四项,对自己的敏感度。可以对自己进行“扫描练习”,将注意力不断地在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转移,从而了解身体的感觉。 第五项,情境敏感度。可以逐渐适应带来焦虑或者愤怒的刺激物,做“情境训练”。 第六项,专注力。可以尝试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坐下,睁开眼睛,找到一个小物体,可以是一枚硬币、或者是衣服上的一个纽扣。这里的关注对象必须是能够看得到的东西,而不是你自己的呼吸或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将你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这个物体上,眼睛一直盯着它。 (展开)
13 有用 艾吉奥 2016-05-22 15:30:10
畅销书经常披着科学的幌子卖着自己的狗皮膏药,遭人不齿在所难免。倘若反过来,为了卖自己的狗皮膏药,拿出科学的干货,让畅销数字来背书,又如何?似乎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区隔,能够自由地研究是起码的条件,当然开辟新路的辛苦是必然的。作者跟高僧的关系的确让人有些怀疑, 毕竟高僧是个敏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