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边界》的原文摘录

  • 实施上,知识结构方面的变化,也改变了知识的形态和性质。当知识变得网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那个,已经不是站在屋子前头给我们上课的那个,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群体智慧。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房间本身:是容纳了其中所有的人与思想,并把他们与外界相连的这个网。 (查看原文)
    Huaihao 3赞 2016-01-05 14:37:02
    —— 引自第11页
  • 不是信息超载(的问题),而是过滤失效。 (查看原文)
    Ecko.ini 2015-01-26 10:17:28
    —— 引自第17页
  • 我们的科学期刊只能刊登这么多温网,我们的图书馆,只能放下这么多书籍。真正的限制并非我们个人大脑的容量,而是来自我们一直用来超越我们大脑局限的媒介。 (查看原文)
    Huaihao 1赞 2016-01-05 14:59:09
    —— 引自第9页
  • 令我们深夜难眠的,并非是担忧如此众多的信息会令我们精神崩溃,而是担心我们无法得到自己需要的足够多的信息。 我们很快就发明了一系列技术来帮助我们。这些技术主要可分为两类:算法机制和社交机制,尽管大部分我们使用的工具其实是结合了两者。算法技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记忆能力和处理能力,从浩瀚星云般的数据中寻找出答案。而社交工具则将我们朋友们的选择,作为指南,帮助我们寻找到感兴趣的东西。 (查看原文)
    Huaihao 1赞 2016-01-05 15:01:21
    —— 引自第16页
  • 互联网本身并不拥有创造知识实体的要件,知识不存在于书籍之中,也不存在于头脑之中,而是存在于网络本身。 (查看原文)
    Huaihao 1赞 2016-01-05 15:04:59
    —— 引自第67页
  • 在互联网上,衡量一个专家的权威并不在于你对某个话题能够盖棺定论,而在于你能否最先发出声音。 (查看原文)
    Huaihao 1赞 2016-01-05 15:12:58
    —— 引自第75页
  • 所有的知识和经历都是一种解读。 解读是社会性的。 解读没有高下之分。 解读发生在话语之中。 在某一种话语中,某些解读是倍受青睐的。 (查看原文)
    Huaihao 1赞 2016-01-05 15:32:50
    —— 引自第142页
  • 当知识变得网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那个,已经不是站在屋子前头给我们上课的那个,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群体智慧。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房间本身:是容纳了其中所有的人与思想,并把他们与外界相连的这个网。 (查看原文)
    Ecko.ini 2015-01-26 10:15:30
    —— 引自第11页
  • 信息本身变成了一个问题,而不是一项解决方案。 (查看原文)
    Ecko.ini 2015-01-26 10:16:09
    —— 引自第6页
  • 如果我们觉得信息不堪重负,那意味着我们的过滤器失效了。解决方法是修复我们的过滤器。 (查看原文)
    Ziyang 2015-02-10 22:00:27
    —— 引自第7页
  • 互联网就是一堆未经把门的谣言、流言和谎言的集合。它把我们的注意力切割成碎片,终结了那些长线的深入的思考。我们的孩子,再也不读书了。他们当然更不读报纸了。人人都能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大扩声器,发出和受过良好教育及训练的人一样高扬的声音,哪怕他的观点再愚不可及。我们在网络上建了一个“回声室”,而且实际上,挑战我们想法的人,竟然比之前的广播时代还要少。谷歌正在腐蚀我们的记忆力,它让我们变蠢。网络钟爱狂热的、偶像导向的业余者,让专业人士丢掉了饭碗。网络代表了粗鄙者的崛起,剽窃者的胜利,文化的终结,一个黑暗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的主人是那些满目呆滞的自慰者,在他们眼里,多数人同意的即是真理,各种观点的大杂烩即是智慧,人们最乐于相信的即是知识。 (查看原文)
    iSea 2015-03-26 17:52:11
    —— 引自第10页
  • 互联网就是一堆未经把门的谣言、流言与谎言的集合。它把我们的注意力切割成碎片,终结了那些长线的深入的思考。 戴维•温伯格, 知识的边界, loc. 154-155 人人都能在网络上找到一个大扩声器,发出和受过良好教育及训练的人一样高扬的声音,哪怕他的观点再愚不可及。 戴维•温伯格, 知识的边界, loc. 155-156 当知识变得网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那个,已经不是站在屋子前头给我们上课的那个,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群体智慧。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房间本身:是容纳了其中所有的人与思想,并把他们与外界相连的这个网。 戴维•温伯格, 知识的边界, loc. 176-178 新的过滤技术是毁灭性的,尤其是在知识的权威性这一点上更是如此。一些旧式的知识机制,比如报纸、百科全书、教材等,其权威性来自于它们为其他人过滤信息这一事实。而如果我们的社交网络是我们新的过滤器,那这种权威就从遥远的专家那里,转移到了我们所熟悉、所喜欢、所尊重的人所构成的这个网络上。 戴维•温伯格, 知识的边界, loc. 410-413 现在的过滤器,不再是过滤掉什么东西了。它们是向前过滤(filter forward),把它们的过滤结果推到最前面。而没能通过过滤器的东西,你也可以在后面看到它们,找到它们。 戴维•温伯格, 知识的边界, loc. 432-434 足够的宽度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深度。 戴维•温伯格, 知识的边界, loc. 488-489 Quora网站,一个兴建于2011年的网站,创造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和信誉系统(reputation system),来评估那些自告奋勇的回答可能包括的价值。 戴维•温伯格, 知识的边界, loc. 1380-1382 他们找到了YourEncore,一群退休的宝洁公司员工组成的联盟。 戴维•温伯格, 知识的边界, loc... (查看原文)
    白色的蓝 2015-04-09 10:42:18
    —— 引自章节:全篇
  • 欢迎来到知识走下书架的世界。 (查看原文)
    托托惑斯 2015-05-14 00:24:34
    —— 引自第173页
  • 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不会是信息量更多,而在于我们的过滤器失效了(网络、社交媒体),现在变成了向前过滤,就是推荐,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后面找到其他的。08年,美国每个人接收的信息量是3.6泽拉节,代表千的七次方 (查看原文)
    安和 2015-08-02 17:16:41
    —— 引自第19页
  • 我们是怎么去理解这个远远超出我们大脑处理能力的世界的呢?最基本的测了就是过滤、筛选、要不就是将复杂的事情降低到较为可以掌控的局面。 知识就是这样的,它简化了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情。 (查看原文)
    Huaihao 2016-01-05 14:52:43
    —— 引自第8页
  • 互联网的五个基本性质:网络连接大众、网络汇聚了众多不同类型的人、网络最像燕麦粥:粘稠而多块、互联网是累积性的、互联网无限地增长。 (查看原文)
    Huaihao 2016-01-05 15:14:32
    —— 引自第83页
  • 专业知识已经潜入了数字网络并赋予强大的能力,并因此拜托了旧媒介的属性,而拥有了新媒介的属性: 专家知识曾经是基于主题的。书籍聚焦于特定的主题,因为它们必须要在封闭的空间内阐述。……主题的边界是纸张边界的结界。 专家知识的价值曾在于其结论的确定性。……专家网络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开放性的,而不是为了简单地达成不可动摇的结论。 专家知识过去常常是不透明的。 转染知识曾经是单项的。 专家曾是一个特殊阶层。 专家倾向于用一体化的声音表达。 (查看原文)
    Huaihao 2016-01-05 15:24:38
    —— 引自第105页
  • 互联网本身包含丰富的多样性,存在太多的分歧。没有一个突出的占据优势地位的观点,我们将会迷失在一个不同观点织就的漩涡里。我们需要在我们对任何事都无法达成的共识且将来也无法达成共识的世界里探索如何获得知识。 (查看原文)
    Huaihao 2016-01-05 15:29:53
    —— 引自第109页
  • 知识的基础即事实,我们自认为我们在实施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不可撼动的知识宫殿,但也许仅仅是因为那些大声疾呼的不同意见并没有被公众听到。 (查看原文)
    阿炮 2017-06-20 09:36:15
    —— 引自第470页
  • 知识对于决定城邦的事务一一以及对于我们理解我们是谁、我们的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一一是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把知识的门槛定得高一些。构筑它的,是那些我们可以依赖、可以作为基础、值得去保存和珍惜的信念。这才是柏拉图、艾略特,以及时至今日的我们在说到“知识”时,它的含义。(9 (查看原文)
    野兔 2020-07-22 18:46:41
    —— 引自章节:第一章 知识超载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