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如何体现悲剧行动中施动者的介入,即提现意志的精神功能?回答这个问题,是为了在作品的“意图”和解读者得心理习惯之间,建立起明智的、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对话。这有助于揭示当今读者无意识预设的心理条件,这种心理阻碍了他们在阅读中找到悲剧与他们自身的关联。从而迫使现代读者在“细读”中重新审视自我。——这无疑是隐秘而伟大的阅读
又得复习《尼各马可伦理学》……吐槽一下注释,根本找不到想要的书啊,不给书名是个什么意思。
翻译问题
韦尔南大法好!韦尔南讲古希腊神话的文章十分耐读,反而纳凯的文章不怎么好读。
翻译不是本专业的...所以有些错误... 战神山议事会这种的译误算是比较过分了的.... 感觉这种神话或者悲剧研究有点不坚实......
前面几篇虽然扯淡但是很好,后面逐渐脱离我的兴趣点(可能是因为陈旧?)
纳凯的都不好读,还是韦尔南笔力深,选题也好,硕士论文说不定靠他了
第二卷挺一般的
亚里士多德这样定义悲剧:“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净化。”悲剧的六个组成部分:情节、性格、思想、语言、歌唱、造型。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他们的幸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因此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在一切事物中,目的是最关重要的。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
俄狄浦斯的几篇写得特别好,一方面是圣王,一方面又是可怜虫,作为混乱秩序的跛子,他注定无法以正常人的方式行走,或许是更快的滚动,但最终摔倒在地。对酒神的追索毋宁是在借此考察悲剧的内核,一种分离与模糊,或许正如作者所言,悲剧是民主与神话的遭遇和对后者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并非现代意义上居有权能自由的主体,而是在各种冲突纠缠中挣扎,并承担起责任的人。他混乱而清晰,野蛮而明智,是动物与神明的共属一体。
主观感觉作者不适合条分缕析的写作,不吸引人,过于繁复;更喜欢他的《希腊思想的起源》。
韦尔南的文章比较有启发
韦尔南的古典学论文都非常好读,反而到后面维达尔的开始无聊了,那个悲剧英雄作为具有主体性的人的诞生的地方很有用,因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悲剧是对一个行为的模仿,悲剧的人并不存在。
点名表扬俄狄浦斯情结这篇,读得开心死了,就喜欢这种有理有据反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身上的双重性让人着迷:拯救忒拜的两个谜语,俄狄浦斯之名(意为“脚肿的”)的隐喻,亚里士多德的“非神即兽”,替罪羊与流放者,缺陷与僭越,既是儿子也是丈夫这个身份悲剧…… 书是真的好,翻译也是真的惨不忍睹,涉及戏剧原文的内容都能译错也是服了,拿罗念生的译本对比一下很难吗?真的是逼人看原版(原版啃不动dbq) “当一个人以俄狄浦斯的方式想要彻底追查自己究竟是谁时,他就会发现:其实人自身就是一个谜,他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域和确定性,没有固定的归属也没有明确的意义,而是在神和虚无之间摇摆。而人真正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自我思考和探索。 ” “对虚构的觉悟是戏剧演出的一个构成部分,它既是条件又是产物。 ”2024-026
非常容易读的一本书。让本门外汉读得津津有味。翻译有一点不通顺。
只读了韦尔南,其对悲剧在古希腊思想史中的位置认知相对明确。
第七章。 我的问题,才疏学浅,没太读明白。
Vernant-Naquet在此书所呈现的“悲剧”,很大程度没有接受Nietzsche/Deleuze的意识问题,一种“习惯性格-魔力”(Ethos-damōn),自由神所掌控的世界总秩序学,“施动者”(英雄/主角)未察觉自身已经踏入神灵的领域(无意识领域),被悲剧之诡计所操控,甚至双方抵牾……光Žižek所提及的“新兵逃逸”笑话,足以摧毁本书前两文与阐释骨架,无法除去考古式史证分析、词源学与大量文献追寻,让一些观点也并无重量了,就像一本工具书的窘迫、奇怪地位。尤为有趣的是,“χορός与πρόσωπον”分析足够好,很好阐释了当代对于辩证法错误理解。χορός会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含义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模糊性终究属于σοφιστής,只有在悲剧的进展中,发现一种坚持不愿承认的含义。
让图书馆买的,草草一翻
刚读了第一篇,英雄将自我分裂成自我对立的极度矛盾体,在提坦式的原始冲动力量的不理智因素作用下,在两种"正义"之间做出了抉择,承担起责任,体现出悲剧意识与品格,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将自己的言行导向模糊的价值体系之中,将自我置于超越了自我的世界秩序之中。
> 古希腊神话与悲剧
7 有用 卡列宁的微笑 2018-08-07 20:08:59
如何体现悲剧行动中施动者的介入,即提现意志的精神功能?回答这个问题,是为了在作品的“意图”和解读者得心理习惯之间,建立起明智的、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对话。这有助于揭示当今读者无意识预设的心理条件,这种心理阻碍了他们在阅读中找到悲剧与他们自身的关联。从而迫使现代读者在“细读”中重新审视自我。——这无疑是隐秘而伟大的阅读
10 有用 知度濟。 2018-04-30 21:07:55
又得复习《尼各马可伦理学》……吐槽一下注释,根本找不到想要的书啊,不给书名是个什么意思。
4 有用 罕莫 2019-11-22 00:33:25
翻译问题
6 有用 יוֹחָנָן 2017-12-24 20:14:21
韦尔南大法好!韦尔南讲古希腊神话的文章十分耐读,反而纳凯的文章不怎么好读。
5 有用 Hypnos 2017-10-08 01:38:26
翻译不是本专业的...所以有些错误... 战神山议事会这种的译误算是比较过分了的.... 感觉这种神话或者悲剧研究有点不坚实......
0 有用 Melpomene 2021-12-12 22:09:46
前面几篇虽然扯淡但是很好,后面逐渐脱离我的兴趣点(可能是因为陈旧?)
0 有用 苦冬 2023-04-20 14:47:28 江苏
纳凯的都不好读,还是韦尔南笔力深,选题也好,硕士论文说不定靠他了
0 有用 十月有火 2023-04-28 00:27:19 浙江
第二卷挺一般的
0 有用 非虛構 2023-04-28 22:05:57 北京
亚里士多德这样定义悲剧:“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净化。”悲剧的六个组成部分:情节、性格、思想、语言、歌唱、造型。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因为悲剧所模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他们的幸与不幸,则取决于他们的行动。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格”。因此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组织情节,在一切事物中,目的是最关重要的。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性格”则占第二位。
0 有用 南极旅行家 2023-09-26 16:29:46 上海
俄狄浦斯的几篇写得特别好,一方面是圣王,一方面又是可怜虫,作为混乱秩序的跛子,他注定无法以正常人的方式行走,或许是更快的滚动,但最终摔倒在地。对酒神的追索毋宁是在借此考察悲剧的内核,一种分离与模糊,或许正如作者所言,悲剧是民主与神话的遭遇和对后者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并非现代意义上居有权能自由的主体,而是在各种冲突纠缠中挣扎,并承担起责任的人。他混乱而清晰,野蛮而明智,是动物与神明的共属一体。
0 有用 五生 2023-09-02 12:03:46 浙江
主观感觉作者不适合条分缕析的写作,不吸引人,过于繁复;更喜欢他的《希腊思想的起源》。
0 有用 胡噜噜 2022-09-06 20:58:26 广东
韦尔南的文章比较有启发
0 有用 KryseScalpel 2022-06-08 15:15:03
韦尔南的古典学论文都非常好读,反而到后面维达尔的开始无聊了,那个悲剧英雄作为具有主体性的人的诞生的地方很有用,因为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悲剧是对一个行为的模仿,悲剧的人并不存在。
0 有用 安东。 2024-04-17 16:44:14 广西
点名表扬俄狄浦斯情结这篇,读得开心死了,就喜欢这种有理有据反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身上的双重性让人着迷:拯救忒拜的两个谜语,俄狄浦斯之名(意为“脚肿的”)的隐喻,亚里士多德的“非神即兽”,替罪羊与流放者,缺陷与僭越,既是儿子也是丈夫这个身份悲剧…… 书是真的好,翻译也是真的惨不忍睹,涉及戏剧原文的内容都能译错也是服了,拿罗念生的译本对比一下很难吗?真的是逼人看原版(原版啃不动dbq) “当一个人以俄狄浦斯的方式想要彻底追查自己究竟是谁时,他就会发现:其实人自身就是一个谜,他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领域和确定性,没有固定的归属也没有明确的意义,而是在神和虚无之间摇摆。而人真正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自我思考和探索。 ” “对虚构的觉悟是戏剧演出的一个构成部分,它既是条件又是产物。 ”2024-026
0 有用 夕凪通信 2023-12-25 14:33:43 北京
非常容易读的一本书。让本门外汉读得津津有味。翻译有一点不通顺。
0 有用 另一半西瓜 2024-03-07 15:58:27 新疆
只读了韦尔南,其对悲剧在古希腊思想史中的位置认知相对明确。
0 有用 Saulos_Peking 2024-10-10 21:04:46 北京
第七章。 我的问题,才疏学浅,没太读明白。
0 有用 Aoyenu 2024-11-15 20:53:40 山东
Vernant-Naquet在此书所呈现的“悲剧”,很大程度没有接受Nietzsche/Deleuze的意识问题,一种“习惯性格-魔力”(Ethos-damōn),自由神所掌控的世界总秩序学,“施动者”(英雄/主角)未察觉自身已经踏入神灵的领域(无意识领域),被悲剧之诡计所操控,甚至双方抵牾……光Žižek所提及的“新兵逃逸”笑话,足以摧毁本书前两文与阐释骨架,无法除去考古式史证分析、词源学与大量文献追寻,让一些观点也并无重量了,就像一本工具书的窘迫、奇怪地位。尤为有趣的是,“χορός与πρόσωπον”分析足够好,很好阐释了当代对于辩证法错误理解。χορός会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含义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模糊性终究属于σοφιστής,只有在悲剧的进展中,发现一种坚持不愿承认的含义。
1 有用 幕苏 2016-06-07 23:25:04
让图书馆买的,草草一翻
0 有用 三水 2020-04-22 22:41:55
刚读了第一篇,英雄将自我分裂成自我对立的极度矛盾体,在提坦式的原始冲动力量的不理智因素作用下,在两种"正义"之间做出了抉择,承担起责任,体现出悲剧意识与品格,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将自己的言行导向模糊的价值体系之中,将自我置于超越了自我的世界秩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