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译者真的辛苦了……要译出如此多的嬉皮士文化俚语特指简直是逆天难度,格雷尔马库斯对于大门一些歌的比喻是极为精妙的,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light my fire》的“好像溪水流入深不可测的暗黑洞穴”形容简直看得我大呼过瘾,奈何实在是文化差异太大,格雷尔的行文又如此抽象晦涩,一方面来讲也显得出其广博宽厚,但另一方面显示出他的写作野心与其组织能力不匹配,建议书名改为《六七十年代摇滚乐与嬉皮士流行文化才可算是》
一本为大门乐队和吉姆·莫里森祛魅的书。在马库斯看来,莫里森听上去像一个“读了很多书的牛仔”,他的诗意和迷幻,来源于博览群书后的呓语,也来自于60年代整体反叛、嬉皮的氛围。遥远的神话和时代的话语,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奏鸣和回音。聆听大门,就像聆听一团60年代的烟雾。烟雾缭绕中,他在疯狂地阅读、酗酒、吸毒,他在疯狂地呓语、冲撞、自毁。他渴望被神圣化,加入天才和众神的行列。他以他的生和他的死,以及他的自毁,维系着一个“天才”的神话。但马库斯还是无情地揭开了大门神秘的面纱,他深入到时代的迷雾中,打捞出那个“读了许多书的牛仔”。他囫囵吞枣地读了很多书,但都读得一知半解。他活得很真诚,但不够真实。他终究要在“This is the end”的谶语中,结束自己匆忙而又混乱的一生。
作者: [美] 格雷尔·马库斯 原作名: THE DOORS: A Lifetime of Listening to Five Wild Years isbn: 7564917695 书名: 聆听大门 页数: 242 译者:董楠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5-2-1 装帧: 平装
16 有用 大胡子阿细 2015-03-19 02:10:09
还是这评价,这书应该再出个语音版,喝(fei)大了听。
7 有用 外外 2015-09-01 21:33:34
国内没法这么写,因为并没有美国那样波澜壮阔、细碎但耀眼的大众文化土壤,马库斯读进去,才知道他描绘歌曲的肆意和独到之处,另一场小电影的旁白。
3 有用 殊途 2015-03-20 21:10:51
明日 69「聆聽大門」搖滾書籍發佈會 = 小型致敬live
4 有用 _ n i z_ 2017-04-30 19:26:03
真心一般。如果是乐队的传记可能还好看点。只是评歌曲(不如自己听自己读歌词)再扯点60年代的政治文化,好无聊。
1 有用 LY 2016-08-12 15:50:06
这其实是一本诗集
1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19-06-16 13:24:57
我的想法之一能够像村上春树那样,在70年代度过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能够目睹摇滚乐的全盛时代。但我还是出生太晚,“27CLUB”最后一位成员柯特·科本都逝去了,国内土摇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在南方那些过于潮湿的晚上,每每想起都会有些忧伤。摇滚是一种精神,它强调一种参与,它让我们一直走在路上。聆听大门日久,更加使我相信那些不可确定的事物之存在,或者渐趋透明,不时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先验性。相似的或许还有木马,在吟唱中反复致意,一次属于夜晚的交通事故仿佛带走了所有人,就连梦境都已消失,醒来的双眼轻眨,自由它仿佛存在过,一个清醒的嘀嗒,一秒钟的时间。
0 有用 无人售票 2015-05-07 21:55:20
减一星给翻译,其他完美!
0 有用 直潜 2016-05-29 11:45:22
算是一个了结的仪式
0 有用 食莲人 2015-12-06 22:20:40
以后格雷尔•马库斯的书怕是不敢读了……
1 有用 花少 2016-04-20 20:31:01
一张唱片联想到那么多,我跟不上节奏了
0 有用 momo 2016-01-07 22:00:35
边读边听~~~
0 有用 Timerocker 2015-08-04 08:22:55
上一次,在丝柔游行中穿过了洛城女郎的大门,此地无人生还,这一次,在莫森旅店等日,虚度陌生时光,聆听大门
0 有用 Sydlililulula 2022-03-28 09:04:33
在拿给安路的路上翻了一下 没有那么喜欢大门 整个的翻译传达出来的风味也很离谱 不过一些偶然出现的60svibe还不错
2 有用 啦啦啦我 2022-03-04 21:41:41
本书别名《六十年代反思录》,当所有人都在高歌“爱之夏”时,恐怕只有聆听“大门”才能发掘被遮掩起来的噪音,死亡与黑暗。
0 有用 Taxi Driver 2024-08-12 23:47:06 河南
7/10 译者真的辛苦了……要译出如此多的嬉皮士文化俚语特指简直是逆天难度,格雷尔马库斯对于大门一些歌的比喻是极为精妙的,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light my fire》的“好像溪水流入深不可测的暗黑洞穴”形容简直看得我大呼过瘾,奈何实在是文化差异太大,格雷尔的行文又如此抽象晦涩,一方面来讲也显得出其广博宽厚,但另一方面显示出他的写作野心与其组织能力不匹配,建议书名改为《六七十年代摇滚乐与嬉皮士流行文化才可算是》
0 有用 海洲浪子 2023-09-29 08:39:27 广东
一本完全读不进去的流水账书
0 有用 李小建 2015-03-05 10:37:59
一本为大门乐队和吉姆·莫里森祛魅的书。在马库斯看来,莫里森听上去像一个“读了很多书的牛仔”,他的诗意和迷幻,来源于博览群书后的呓语,也来自于60年代整体反叛、嬉皮的氛围。遥远的神话和时代的话语,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奏鸣和回音。聆听大门,就像聆听一团60年代的烟雾。烟雾缭绕中,他在疯狂地阅读、酗酒、吸毒,他在疯狂地呓语、冲撞、自毁。他渴望被神圣化,加入天才和众神的行列。他以他的生和他的死,以及他的自毁,维系着一个“天才”的神话。但马库斯还是无情地揭开了大门神秘的面纱,他深入到时代的迷雾中,打捞出那个“读了许多书的牛仔”。他囫囵吞枣地读了很多书,但都读得一知半解。他活得很真诚,但不够真实。他终究要在“This is the end”的谶语中,结束自己匆忙而又混乱的一生。
0 有用 超(贤圣明堂) 2022-08-07 02:19:11
从大门的歌曲入手,顺便评论了一下光怪陆离的六十年代。大门的魅力无可抵挡了。
1 有用 涸辙之鲋 2022-09-04 22:06:44 北京
一代人的自恋
0 有用 J. Field 2024-01-12 16:50:37 重庆
被淹没在人名和作品名里了…这太后现代了!但这其实不是问题,问题是作为一个世纪末出生的遥远东方的人,以这种方式呈现的60年代美国对我来说还是太抽象了,或许等我把书中的作品全部看一遍才能领略其意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