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天赋和格局有限。刻薄如我,只见满纸造作。有些题材不错,毁在絮絮叨叨上。去读了几年书,何以连话都不会好好说了?
好像在阅读过程中看见过一些颇灵的句子,但是合上书,这些句子就一个都想不起来了,感觉它们被淹没在作者太多刻意的抖包袱和太过做作的文艺腔里。真纳闷某些主修写作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说话?为什么就不能用正常的人类逻辑来描述心情呢?什么叫“是盛世里不起眼的报废,也是静谧的不畏死的恳切”?什么叫“日益苍茫的他人心绪,布置了人为的光影”?我是读书,不是猜谜,也不是考公务员做逻辑推理题。。。
就是把心里的苦水,一勺一勺,认真地往外舀。
按我现在偏严的标准,会给四星半。但为了那篇《奥客》,和很多熟悉的话头,给五星。
每次读怡微姐的书都想哭,又想自己动笔写,她就这么淡淡地说故事,戏谑的口气但又很严肃。你知道她心里是忧郁的,却不知如何安慰,只好日复一日地买她地书,给她的微博点赞,希望她快乐一些。有人说她如八百米跑步的领跑员,是啊,她给那些想好好写作的青年以勇气,她的语言那么好,感觉也细腻,态度也认真,让人在这个喧哗的世界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面对她好,希望她的作品大卖吧。
陆生写台湾的人情与世故。
看遗风的时候是去台湾前夕 对将至的异乡人观看姿态以文字预演 这本是短篇小说集 或者可以称作是她将自身经历揉碎了放进一个个故事里 时日长短终究生发了不同的距离 人情里是不一样的着眼点和审美 期待系列作的长篇:)
奥客很见技巧,后记也好
心里不敢难过,像在旅行承诺。
楔子写得辞藻堆砌,言语琐碎,缺乏正常的起承转合,读着一时觉得这是稍微有点文学敏感的人都能写出来而真有才华的人一定不屑写的东西,但读到第一篇小说的时候,千头万绪安定下来,真的挺打动人的,于是知道她文字里那种让人不太舒服的磕磕绊绊,大概是因为思绪太多变幻太快情感太丰盈,又偏要克制,她那些烂梗玩笑也真好,插科打诨之间惊心动魄。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点滴日常,构筑了我辈虚妄的生之痛。
我也想像她一樣寫,但這段書寫的過程太感傷了。分別前早已開始想念,不捨難耐,都與你有關⋯⋯
我不是理想读者。读来胸闷得很。一个心得:以后凡是插了太多照片的书我都不读了。(《奥客》应该算叙事散文吧,不想承认这是小说。。。)
“一眨眼,恐怕会与所有深爱的人,再没有更具体的照面。”
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80后作家
研究生开学就见到了怡微姐姐。朋友特别喜欢她,想买本樱桃轻衣去复旦找怡微姐姐的,等疫情结束了吧。“就算走过了四海千山不停,九幽十州不怕,到头来说一说心底的黄连,怎好意思说再苦”。
静静地看了一个下午,做了笔记,挺好
读过《家族试验》以后再来看的,不能一口气看完,絮絮叨叨,有点像梅雨季怎么都不结束的雨。《奥克》倒是让人流了泪,但是想想,每一个人情的细节都故意写出来,倒有点过头的感觉。
在“人不能总活得那么细腻,对旁人会是伤害”的洞明之下,那泛出来的苦,好歹还有若有似无,应然未然的情在,再不济,还有诗,“但若日常有情,人何苦还要写诗”。后记写周公和外婆的,那种读来的震撼呼啸而过,揪心,暴哭了。
她好好地温柔地讲一些世情故事要比刻意卖弄一些文艺的句子好多了。。。
散文得神不散啊……(谢谢,写政大门口的“口福”。)
> 因为梦见你离开
20 有用 Revlon 2015-05-02 13:20:49
天赋和格局有限。刻薄如我,只见满纸造作。有些题材不错,毁在絮絮叨叨上。去读了几年书,何以连话都不会好好说了?
15 有用 China Blu 2015-05-15 16:28:17
好像在阅读过程中看见过一些颇灵的句子,但是合上书,这些句子就一个都想不起来了,感觉它们被淹没在作者太多刻意的抖包袱和太过做作的文艺腔里。真纳闷某些主修写作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说话?为什么就不能用正常的人类逻辑来描述心情呢?什么叫“是盛世里不起眼的报废,也是静谧的不畏死的恳切”?什么叫“日益苍茫的他人心绪,布置了人为的光影”?我是读书,不是猜谜,也不是考公务员做逻辑推理题。。。
12 有用 曼仔 2016-02-14 08:27:38
就是把心里的苦水,一勺一勺,认真地往外舀。
7 有用 傅踢踢 2015-01-13 14:48:55
按我现在偏严的标准,会给四星半。但为了那篇《奥客》,和很多熟悉的话头,给五星。
7 有用 桑陌 2014-12-21 00:21:10
每次读怡微姐的书都想哭,又想自己动笔写,她就这么淡淡地说故事,戏谑的口气但又很严肃。你知道她心里是忧郁的,却不知如何安慰,只好日复一日地买她地书,给她的微博点赞,希望她快乐一些。有人说她如八百米跑步的领跑员,是啊,她给那些想好好写作的青年以勇气,她的语言那么好,感觉也细腻,态度也认真,让人在这个喧哗的世界不知该摆出什么表情面对她好,希望她的作品大卖吧。
3 有用 yuan 2015-04-07 11:42:37
陆生写台湾的人情与世故。
1 有用 恋秋一族茶颜酱 2015-04-08 23:26:46
看遗风的时候是去台湾前夕 对将至的异乡人观看姿态以文字预演 这本是短篇小说集 或者可以称作是她将自身经历揉碎了放进一个个故事里 时日长短终究生发了不同的距离 人情里是不一样的着眼点和审美 期待系列作的长篇:)
1 有用 浊克斯 2016-02-15 15:08:52
奥客很见技巧,后记也好
2 有用 晚的风 2020-08-05 01:20:51
心里不敢难过,像在旅行承诺。
1 有用 junepig 2020-11-06 11:03:29
楔子写得辞藻堆砌,言语琐碎,缺乏正常的起承转合,读着一时觉得这是稍微有点文学敏感的人都能写出来而真有才华的人一定不屑写的东西,但读到第一篇小说的时候,千头万绪安定下来,真的挺打动人的,于是知道她文字里那种让人不太舒服的磕磕绊绊,大概是因为思绪太多变幻太快情感太丰盈,又偏要克制,她那些烂梗玩笑也真好,插科打诨之间惊心动魄。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点滴日常,构筑了我辈虚妄的生之痛。
1 有用 #_N%0-# 2015-02-06 15:17:31
我也想像她一樣寫,但這段書寫的過程太感傷了。分別前早已開始想念,不捨難耐,都與你有關⋯⋯
1 有用 阿闲闲 2016-05-29 15:09:47
我不是理想读者。读来胸闷得很。一个心得:以后凡是插了太多照片的书我都不读了。(《奥客》应该算叙事散文吧,不想承认这是小说。。。)
1 有用 isa 2015-04-02 18:52:56
“一眨眼,恐怕会与所有深爱的人,再没有更具体的照面。”
1 有用 Shirleysays 2017-02-11 15:07:59
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80后作家
2 有用 嘉禾 2020-02-13 19:27:48
研究生开学就见到了怡微姐姐。朋友特别喜欢她,想买本樱桃轻衣去复旦找怡微姐姐的,等疫情结束了吧。“就算走过了四海千山不停,九幽十州不怕,到头来说一说心底的黄连,怎好意思说再苦”。
1 有用 黄不知 2016-03-23 17:39:51
静静地看了一个下午,做了笔记,挺好
1 有用 go! 2016-03-28 21:52:47
读过《家族试验》以后再来看的,不能一口气看完,絮絮叨叨,有点像梅雨季怎么都不结束的雨。《奥克》倒是让人流了泪,但是想想,每一个人情的细节都故意写出来,倒有点过头的感觉。
1 有用 Transience 2018-10-10 23:35:30
在“人不能总活得那么细腻,对旁人会是伤害”的洞明之下,那泛出来的苦,好歹还有若有似无,应然未然的情在,再不济,还有诗,“但若日常有情,人何苦还要写诗”。后记写周公和外婆的,那种读来的震撼呼啸而过,揪心,暴哭了。
1 有用 啤梨 2016-02-29 22:34:21
她好好地温柔地讲一些世情故事要比刻意卖弄一些文艺的句子好多了。。。
0 有用 芒芒 2020-04-20 04:12:55
散文得神不散啊……(谢谢,写政大门口的“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