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副标题: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32
原作名: They Came To Baghdad
译者: 陆烨华
出版年: 2015-1
页数: 252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午夜文库·大师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
ISBN: 9787513317016
内容简介 · · · · · ·
伦敦姑娘维多利亚年轻、漂亮、生机勃勃,就是做事有那么一点冲动。午后的一场公园邂逅就让她决定追随刚认识的“情人”前往巴格达,即便她兜里只有几英镑,即便她连情人的姓氏都没问。
巴格达,这个神秘的东方城市迅速将维多利亚卷入旋涡,还搞不清状况的英国小姐只能依靠心中对情人的爱获取力量,试图理出头绪。局势瞬息万变,危险不断升级,维多利亚却渐渐乐在其中,并决定反客为主。只是,仅凭爱和勇气,她逃得出这座处处暗藏玄机的古城吗?
他们来到巴格达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正式出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 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最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正式出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 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最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公演场次最多的剧目;而在影视改编方面,《东方快车谋杀案》为英格丽•褒曼斩获奥斯卡大奖,《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持续了五十余年,总共创作了八十部侦探小说。她的作品畅销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她创造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和老处女侦探马普尔小姐为读者津津乐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尔之后最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国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称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
一九七六年一月十二日,阿加莎•克里斯蒂逝世于英国牛津郡沃灵福德家中,被安葬于牛津郡的圣玛丽教堂墓园,享年八十五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无所谓一这就是爱德华的信条。不知为什么,维多利亚的脑子里突然想起那个用沥青粘补起来的三千年前的粗制陶碗。它们都是有所谓的一一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家里人煮的食物、家徒四壁但有二两件珍贵的东西。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各司其职,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发挥作用,制作陶陶罐罐,养儿育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中既有欢笑,又有泪水。真正有所谓的是他们,而不是那些为了创造新世界不惜伤害他人性命、有着邪恶面容的救世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20页 -
你是个有头脑的年轻姑娘,但我想你对国际政治从来没有什么了解吧,就像哈姆雷特说过的一句非常明智的话:‘世上之事物本无善恶之分,思想使然。’”--达金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他们来到巴格达"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他们来到巴格达"的人也喜欢 · · · · · ·
他们来到巴格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Harper (2003)7.6分 72人读过
-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7.8分 622人读过
-
群众出版社 (1981)8.1分 111人读过
-
遠流出版 (1993)7.0分 2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谋杀手册②: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编号251~500 (王多功)
- 黄书 (丝绒陨)
- 我的推理藏书单(七)~ (风~.宿命's)
- 阿加莎·克里斯蒂 (斌斌)
- 2012-201x 的败家书单 (三日)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2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他们来到巴格达的评论:
feed: rss 2.0
76 有用 影蝎藏乌 2015-06-17 21:51:30
意料之外的好看。本以为阿婆的上乘作品我已经看得差不多了,这本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惊喜。阿婆的特长并不是这种谍战小说,但这本书应该算阿婆优秀的作品之一。故事的安排、情节的转折、人物的刻画,都堪称上乘。有趣又有魅力的女主应该也征服了不少读者吧。
6 有用 Sylviaun 2018-08-10 12:27:19
阿婆拿手的群像集。维多利亚,塔彭丝,包括《褐衣男子》里的安娜,年轻、大胆、机智、乐观,也许就是阿婆自己。
7 有用 海岸 2016-06-17 11:13:36
阿婆写于1951年的间谍小说,没有马普尔和波洛,没有推理,倒想一部谍战电影。人物线繁多,古灵精怪的女主角,我一直想谁来演好呢,如果改编成英剧,足足可以六集以上,巴格达和考古墓穴什么的,也许实景无法达成,好在现在有CG
8 有用 violetta0029 2018-03-07 23:15:31
算冷门了吧,间谍类。不要总盯着东方快车等其他热门,改编下这个成电影也挺有新意的。维多利亚有些可怜,不过最终有好结果。
4 有用 猫头猫头鹰 2017-08-24 23:08:22
阿加莎的书永远都有让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这次是个浪漫中不失惊险刺激的间谍故事,当然还有爱情。每次读完阿加莎的作品都能让人莫名地鼓起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希望勇气、爱和正义能始终在人类的身上熠熠生辉,不要输给邪恶。另外,书中描写的中东风情也让我十分怀念在中东旅行的时光,有机会一定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