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ricanah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人小狗大猫猫萌 2020-08-05 06:54:34

    可能是我最喜爱的玛丽苏文学。近年来最喜欢的言情小说。 第一本非洲文学。惊讶的是,第三世界人民/移民原来如此相似。 特别喜欢作者的嘲讽一切:以一代移民为主角,从尼日利亚到美国再回尼日利亚,不停地观察、吐槽(或者用主角被骂的词,judge)四周的一切人,也在judge和吐槽自己。嘲讽美国人的傲慢和降贵纡尊式“同情”和“包容”,嘲讽本国人的拜金、势力、土鳖和媚外,嘲讽自己这种海归们回国了抱团抱怨吃不到正宗的西餐,也借本国的恨嫁女嘲讽自己这种“独立女性”也是靠了一个美国男友拿了身份才能够追寻自己的事业。忽然很想作为一个被观察对象进入她的blog。 以及,我想到自己闹的一个笑话。我在美国课堂上很疑惑地问,so I am not a brown person?美国就是这样一个让你弄不清自己是什么的地方。

  • 2 Mimi's Musings 2017-06-20 14:46:24

    若将书籍介绍成: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和他们遭受的来自生活中的挑战,那仅仅描述了这本书份量最轻的部分。若把它当爱情小说,那你会失望。 这是一本引发人们对种族身份定义(有一天你的主要身份是 黄种人而不是中国人的时候,何意?)、自我身份定义、种族歧视的深刻思考的书籍。细腻、生动、引起共鸣。

  • 1 Yijun 2018-03-16 04:15:00

    故事300页就能讲完 居然能写600页。Ifem其他恋情的描绘看得我困 不少章节可以直接看每段第一句话再脑补场景 博客部分可以直接略过。奥巴马申奥成功段落很有喜感 想象一下8年后川普获选他们得做何感想?和初恋Obinze重逢时 已经527页了!各种累赘语句禁不住翻白眼 内心OS是Blah Blah Blah。但留学美国的部分还是有些许亮点可言。

  • 1 Incertus 2019-11-24 05:01:53

    这本书描述了多种人的困境:军政府下的尼日利亚人,在海外求生存的非洲人,非裔美国人,经济腾飞乱象下的尼日利亚人……不论是年轻人的恋爱和生活,还是长辈的婚姻和对子女的教育,我惊讶于她涉及范围的广度,拥有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异常丰富的好书。

  • 0 好养活 2015-12-12 17:05:05

    Good writing, although not my cup of tea. Like the lukewarm melted 50% milk chocolate, while my love is 72%+ black.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way of writing is interesting in the first few chapters, but became too flat and detailed to keep being attractive later. And bitchy main character...

  • 0 winnietheice 2020-05-17 11:29:07

    intellectual love is so hard and precious.也许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连接也是如此艰难,要理解别人和解释自己。 --------- 为什么会想起哈金的书呢,是自己身为diaspora而特别敏感所致么。也想起自己去过的非洲小城的烈日,打两桶冷水洗澡的下午。 sidenote: 在brooklyn的街头捡来的书。阳光好的时候周围的房子的楼梯上都摆出一叠看过的书,有邻居在翻看别人摆出来的书。梧桐的树影正好,是令人怀念的过去。

  • 0 Yolanda 2018-06-15 22:21:32

    让我的世界观更成熟更自信,一本对的时候遇到的对的书

  • 0 wuanwan 2022-03-30 15:19:52

    透过主人公眼睛看到的对种族、美国梦、社会阶层的观察还挺有趣,细节很棒,只是first love这根线有点太玛丽苏。

  • 0 Hanli 2021-10-16 13:56:18

    第一本当代“非洲文学”,以一种好奇的心态透过这本书试图阅读非洲。身份认同的问题,远到穿越大洲的移民,近到小镇青年背井离乡来到都市,不同的文化背景人生故事,但有着普世的相似性。美国生活和英国生活的片段充满纪实感,有窒息有挣扎有犹豫有希望。而最后尼日利亚的相聚,像是作者温柔的一点私心,像是另一个次元幻想,读起来轻松愉快,读完你觉得,哦,这不是他们的结局。

  • 1 今日肚饿 2021-12-01 12:58:31

    在11月成功扫尾!写法真的好琐碎,除了偶尔灵光一现,总体已经读到疲惫了。不过一些心理状态、身份视角、对话的捕捉,还是很relatable。最喜欢一个表达:cushioned by family

  • 0 风释 2022-09-01 13:29:01 美国

    把第三世界国家人对“美国”这个国家的概念作为小说的central theme本来就很genius,更genius的是Adichie is brilliant and honest observer. 唯一不足是结尾过于岁月静好以至于失去了真诚,like 我不相信一个说出“escape from the oppressive lethargy of choicelessness” 的人会满足于最后回到尼日利亚的生活

  • 0 cyo 2023-04-24 04:29:53 肯尼亚

    Every slightest disorientation that has not been named are named

  • 0 Millie~豆 2020-08-12 10:42:46

    比half of a yellow sun 故事讲得更好,虽然我和主人公来自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种族,但对于初来美国有很多相同的感受。

  • 1 Dawn 2018-03-21 04:52:45

    看完第一个想法是摔书;叙述太过细枝末节,很简单的一个烂俗爱情故事,加一点种族、文学、身份,立马就变成了“奖像”作品。

  • 0 跳余烬者 2020-01-06 21:09:23

    在美国,或者任何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身份焦虑,而这本书不过是以文化身份为卖点小题大做地讲一个狗血故事而已。

  • 0 ca7thy 2018-11-29 13:13:36

    3.5 约等于4颗 LALS501课要求阅读一本小说 然后期末写篇有关migration的essay 幽默 讽刺 但总感觉有些地方略微刻意 结局不幸落入俗套 非常不喜欢 可能今年读这本感觉尤甚 总之结尾太扭捏 不过migration相关的写的倒是不错 慢点essay可以写起来了

  • 0 Me I am Gabriel 2020-01-24 09:55:29

    女主人公犹如naomi的口吻 老娘最拽

  • 0 Methodolody 2020-12-29 11:43:02

    读到最后发现这尼玛是个偶像剧

  • 0 扫地者 2021-01-11 12:06:44

    代到了,只是Ifemelu想回家就回家,想uproot her life就uproot her life而已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