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 中国文化最专业极通俗的国民常识书
◎ 国学大师通讲中国文化精神的简明备忘录,中国人传承文明创造新文化的国民常识书
本书以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品格、得失与论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最通俗又极专业的讲述,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它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简明系统地对中国文化精神突破性的概括,蕴含着历史的智慧与哲理的启迪,行文一气呵成,叙述引人入胜。本书是学习中华文化传统、理解中华精神品格最权威的顶级普及读物,它对中国人继承优良传统、创造未来新文化有巨大的现实作用。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拥有的国民常识书。
在线试读
:
作者简介 · · · · · ·
张岱年:中国哲学家、文化学家、国学大师。早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后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他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研究,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国学大师。他晚年以《中国文化精神》彰显了中国文化研究与普及的最高水准。
程宜山:中国文化著名学者。
目录 · · · · · ·
导论 我们的文化观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上)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下)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
· · · · · · (更多)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上)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下)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
· · · · · · (更多)
导论 我们的文化观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上)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下)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
第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良倾向
第九章 中国文化的论争(上)
第十章 中国文化的论争(中)
第十一章 中国文化的论争(下)
第十二章 我们的文化主张——综合创造论
· · · · · · (收起)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二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上)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下)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发展
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
第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良倾向
第九章 中国文化的论争(上)
第十章 中国文化的论争(中)
第十一章 中国文化的论争(下)
第十二章 我们的文化主张——综合创造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颜元讥讽宋、明儒者说:“无视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
儒家推重人格的价值,对于抑制世俗价值观的泛滥,对于铸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重视气节操守的民族性格和爱国主义精神起了重要作用。但儒家忽视个人的权利,积极鼓吹“三纲”,否定个性自由,又起了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作用…… 墨家认为人类生活的特点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高度评价生产劳动的价值,同时很重视能够给生产力的提高带来实际利益的科学技术……其一,墨家所讲的“利”有狭隘性。墨家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上看待利,以“亏夺民衣食之财”为由而“非乐”……其二,墨家所贵的“义”也有局限性。义的基本内容是互助,即所谓“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这种道德原则在脱离了一定的政治原则时很容易走向反面。它后来之所以演变成既能为农民义所利用,也能为各种各样的黑社会所利用的“侠义”或“江湖义气”,与这种局限性有很大关系。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中国文化精神"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文化精神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 更多书评 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5“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入选书单 (luna)
- 【刺猬公会阅读史】1-800 (小R_优雅de刺猬)
- 2015“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候选书单 (luna)
- 教育部2020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小馄炖多加醋)
- 思考与判断:藏书 (一卷残书惹夜归)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文化精神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樱桃青衣 2019-08-05 16:50:14
很多观点发人深省。比如说儒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文化,是被统治者选择的结果,不同于钱穆先生讲古代文化传统中自然蕴含着儒家思想。比如讲儒家培养出的士大夫阶层,他们对于封建机器运转的作用以及自身的悲剧性,读来醍醐灌顶。
0 有用 mom0 2016-03-20 09:54:27
前4/5非常流畅 后面中体西用部分略显枯燥(这方面并未深入了解)但日后还有挖掘的意义。马克思主义那段有点像政治课本…… 总的来说 逻辑清晰 辩证观点 值得一读
8 有用 晓林子悦 2015-04-27 13:57:33
架构庞大,内容很扎实,粗读一遍感觉只能理出一点头绪,绝对会是案头书,以后经常需要翻的那一类。
0 有用 尚水堂 2022-07-14 16:27:05
以当下语境来看,张程还算理性,比各色各样的复古逆流强百倍。
0 有用 ㄒㄧㄠㄎㄜㄎㄜ 2020-10-31 05:10:15
北京大学 哲学大家 中国文化的标签下 中国轴心时代灿烂多元的瑰宝就这样输给了马主义 很悲哀
0 有用 长周期地震动 2023-02-14 22:59:09 陕西
前面的历史过程写的挺好的,后面不敢恭维,有些句子带点翻译更好,看不太懂哈哈
0 有用 莫听穿林打叶声 2023-02-08 20:01:03 浙江
优点是纲张目举,条目清晰。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教材味儿太浓,观点过于正统,略显古板陈旧。中西文化比较中,明显贬西而扬中,个别观点过于绝对。如认为西方文化一味强调征服自然而忽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
0 有用 笃壹 2023-01-09 17:17:45 四川
基本是在主流意识形态框架之下的发挥,但是其宏富的证据和内在的逻辑足以支撑本文论点,“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论确乎是要比什么“中国文化本位”论、“全盘西化”论、“东方文化”论高出许多,不是盲目地守旧,更不是全盘地接受,而且有所主动地,有所选择地“拿来”,对待本国文化同样要看到古今和民族的区别,去粗取精,更好地与西方文化交融,开启出一条更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之路,用以指导现实。另外读了本书,深感每个时... 基本是在主流意识形态框架之下的发挥,但是其宏富的证据和内在的逻辑足以支撑本文论点,“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论确乎是要比什么“中国文化本位”论、“全盘西化”论、“东方文化”论高出许多,不是盲目地守旧,更不是全盘地接受,而且有所主动地,有所选择地“拿来”,对待本国文化同样要看到古今和民族的区别,去粗取精,更好地与西方文化交融,开启出一条更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之路,用以指导现实。另外读了本书,深感每个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对国民对历史影响之大,中国选择了儒家文化,选择了宗法制,这些选择带来的影响持续千年之久,深入了每个时代与每个个体。 (展开)
0 有用 桥 2023-01-06 10:20:50 天津
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国文化精神
0 有用 羊河河 2022-12-26 11:45:34 美国
文化就是属于大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