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耿济之 / 陈逸
出版年: 2015-1
页数: 360
定价: 30
装帧: 平装
丛书: 企鹅经典
ISBN: 9787532154821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描写沙俄时代监狱生活的小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时期发表的一部重要的作品,作者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用客观、冷静的笔调记述了他在苦役期间的见闻,勾画出各种人物的独特个性。全书由回忆、随笔、特写、故事等独立成篇的章节组成,结构巧妙,交织成一幅沙俄牢狱生活的鲜明图画。
作者简介 · · · · · ·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年),19世纪俄国文坛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这使得他的作品在深度上达到了极致。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代表作品主要有《罪与罚》(该作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死屋手记》、《少年》、《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目录 · · · · · ·
第一卷
第一章 死亡之屋
第二章 最初印象
第三章 最初印象(续)
第四章 最初印象(续)
第五章 第一个月
第六章 第一个月(续)
第七章 新交——彼得罗夫
第八章 一个果敢的人——卢卡
第九章 伊萨·弗米奇,澡堂,巴克罗星的自述
第十章 圣诞假期
第十一章 演出
第二卷
第一章 医院
第二章 医院(续)
第三章 医院(续)
第四章 阿库立卡的丈夫(罪犯自述故事)
第五章 夏季
第六章 监狱里的动物
第七章 声明
第八章 我的同伴们
第九章 逃生
第十章 出狱
死而复生后的救赎之作 大卫·麦克达夫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个人往往能忍耐若干年, 他俯首听命,忍受最残酷的刑罚,可是有时候,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琐事,甚至什么都不为,却突然发作来。从某种观点来看,甚至可以把他叫做疯子;可是人就是这样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页 -
残暴是一种习惯,它不断地发展,最后发展成为一种病态。我认为,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血与权令人陶解,使人变得冷酷无情,腐化堕落;到最后,就连最反常的现象也会为头脑和感情所接受,甚至感到十分惬意。人和公民被毁灭于暴君之手,到那时要想恢复人的尊严,要想忏悔,要想得到复生,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这种恣意妄为,甚至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有感染力的影响, 因为这种权势是有诱惑力的。如果社会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那么,社会本身的基础也就会受到传染。总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拥有实施肉刑的权力,乃是社会的弊病之一,是毁灭社会上任何一种萌芽、任何一种文明变革意图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使社会不可避免地遭到解体的根本原因。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喜欢读"死屋手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死屋手记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死屋手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8 条 )



便急回暖律,天边海上,正春寒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十九世纪的俄国,宛如即将倾颓的宫阙,斑驳的墙壁中,透射出贵族们笙歌夜宴的灯光,在街头巷尾,污水泛滥的沟渠中,一双双眼睛从黑暗中凝视着宽敞洁净的马车道,护卫秩序的士兵们的枪口微微颤抖,冰冷的风雪被年轻的胸膛狠狠的撕开,巨大的吸力把空气野蛮揉碎吞入肺部,然后从... (展开)
Let your "balalaika" sing what my guitar wants to say
-
如果―名囚犯流血流汗挣到了几个钱,或者为了得到这几个钱,他做了与盗窃、欺诈一样猖狂的事,但同时又像小孩一样幼稚,毫不在乎地把钱都花掉,看似他并不珍视这些钱,但事实并非如此。囚犯们对钱的贪婪到了如癫如狂的程度。如果酗酒时,他们像随便丢弃什么东西一般,浪掷这此金钱,那也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为了一个比金钱更高一级的东西。对囚犯来说,什么才是比金钱更高一级的东西呢?那就是自由,或者是某种对自由的梦想。囚犯...
2016-01-28 17:55 2人喜欢
-
-
但他一脱去制服,就失去他的过去,失去了他所有的威严。穿着制服的他曾经是一个风暴之神。没有了制服,他突然变得什么都没有了,看起来像一个奴才。制服在这种人身上的作用是惊人的。 我记得那些漫长无聊的日子是那么样的单调,就像雨后的雨水从屋檐上滴下来。
2020-11-11 17:18
-
远山_ (好好感受)
囚犯的听话和顺从有一道不能越过的极限。没有什么比这种莫名的不顺从和愤怒的爆发更令人好奇 了。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忍受了这么多年的卑微和最残酷的惩罚,却会为了一些琐碎的事情, 或者几乎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突然脾气大作。乍看之下, 他 好像疯了。但大家确实是认为他疯了。2018-03-11 12:49
-
脚脚 (改掉了昵称也不适合交友)
1.监狱和强迫工作的制度并不能使罪犯洗心革面,这些惩罚仅仅是惩罚,为社会提供一种保障,确保他们不会再犯罪而破坏社会的安宁。监禁和极度艰苦的劳动只能使这些人产生强烈的仇恨,对禁欲的渴望和可怕的反抗。 2.囚犯自己知道,他是一名罪犯,是一个被抛弃的人,他也知道自己在长官面前的位置。但是,脸上的烙印,脚上的枷锁,不会让他忘记他是个人。因为他是一个真正,实在的人,因此我们理应像对待人一样对待他。 3.只要让这...2016-07-09 17:57
1.监狱和强迫工作的制度并不能使罪犯洗心革面,这些惩罚仅仅是惩罚,为社会提供一种保障,确保他们不会再犯罪而破坏社会的安宁。监禁和极度艰苦的劳动只能使这些人产生强烈的仇恨,对禁欲的渴望和可怕的反抗。 2.囚犯自己知道,他是一名罪犯,是一个被抛弃的人,他也知道自己在长官面前的位置。但是,脸上的烙印,脚上的枷锁,不会让他忘记他是个人。因为他是一个真正,实在的人,因此我们理应像对待人一样对待他。 3.只要让这些可怜的人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哪怕只是一点点,像人一样的有点乐趣,哪怕只要过上一个小时的非监禁生活,他们的精神道德就会变化,虽然这只是几分钟的变化。 4.脚拷的作用是羞辱,毁誉,给囚犯身体和精神上套上枷锁。至少我是这么想的。脚拷从来没能阻止任何人逃跑,即是是最无能,最笨拙的囚犯,也无需克服很大的苦难就能把它锯开,或者用石头把柳丁撬掉。 5.逃亡者的生活是艰难的,但至少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是自由的.....虽然不是每一个囚犯都想逃走,可以肯定地说,由于这个行动的艰难和重大后果,一百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敢下决心,而其余的九十九个人只不过是在梦想而已。 6.每个人显然都是很痛苦的梦想家,大部分的监狱白日梦都带有那种忧郁和灰暗,带着某种不健康的色彩。绝大多数人沉默,愤怒,充满着仇恨,不喜欢暴露自己的希望寄托所在。直率和真挚往往会遭人鄙视。 7.生命都有其特殊性。至少我们就有一些,虽然是在监狱内部的,但是却是自己的生活。 8.我是一个孤独的灵魂,重新审视着我过去的生涯每一个细节,尝试了解我的过去,严格无情的批判自己,有时甚至会祝福自己的命运,是她送给我这份孤寂。 9.没有自由,他们便没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回应 2016-07-09 17:57
-
-
但他一脱去制服,就失去他的过去,失去了他所有的威严。穿着制服的他曾经是一个风暴之神。没有了制服,他突然变得什么都没有了,看起来像一个奴才。制服在这种人身上的作用是惊人的。 我记得那些漫长无聊的日子是那么样的单调,就像雨后的雨水从屋檐上滴下来。
2020-11-11 17:1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9.1分 3275人读过
-
暂时无货, 9天前曾上架
-
Dover Publications (April 22, 2004)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8.8分 1896人读过
-
【Q4AVZU】新人(满64-15包邮)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9.1分 578人读过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陀思妥耶夫斯基 (Ex)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集书 (佐为)
- 2016年购书清单 (妖娆猫)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死屋手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逍遥的呆呆 2015-09-24
老戴回忆说大学阶段,他看的第一本经典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我以为他是幸运的。陀氏因为政治原因被流放西伯利亚数年后,诞生了这本讲述救赎与被救赎的作品,也是幸运的,如果遭遇后来的古拉格,估计骨头渣都留不下来。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几段人文方式的自我反思和几个充满人性的光辉的人物形象,如果说类似题材的《古拉格群岛》是为了记录历史的纪实,那么本书则更加偏重于文学作品本身(当然不是一个时期)。... 老戴回忆说大学阶段,他看的第一本经典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我以为他是幸运的。陀氏因为政治原因被流放西伯利亚数年后,诞生了这本讲述救赎与被救赎的作品,也是幸运的,如果遭遇后来的古拉格,估计骨头渣都留不下来。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几段人文方式的自我反思和几个充满人性的光辉的人物形象,如果说类似题材的《古拉格群岛》是为了记录历史的纪实,那么本书则更加偏重于文学作品本身(当然不是一个时期)。我个人认为,《肖申克的救赎》的原著作者多多少少从本书汲取过人物灵感,如果你也曾被IMDB排名榜首的电影震撼过心灵,强烈推荐阅读本书 (展开)
6 有用 小麥lisa 2016-01-24
了解了,但不喜欢,没什么情感,不过两场群戏写得蛮好的,过节和洗澡。其他的叙事结构实在不喜欢。
1 有用 引心 2015-12-31
能自己买肉吃,买茶酒喝,有厨房有仆人,这个监狱和《古拉格群岛》比弱爆了。这方面沙皇什么的水平不行啊,还是我大苏联牛逼~
0 有用 柳也 2016-05-30
跟陀氏后期的小说相比,感觉力度弱了一些,不够强烈。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25岁的年轻囚犯因肺病在医院死去的场景,不忍卒度,让人恐惧病痛,恐惧孤独,恐惧在孤独中病老。关于自由的感触,在众犯人放飞受伤的小鹰那一段
1 有用 邓安庆 2019-04-09
自传性非常强的小说,与其说是小说,我觉得不妨说是长篇随笔,可以看出是作者在当时做的真实手记上以小说的形式连缀成篇,所以驱动特别强的情节是不会有的。全篇叙述语调低缓哀沉,那种焦灼、绝望、癫狂,在那个封闭的空间发展出独有的样态,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写出来。这个版本我挺喜欢的,用的估计是米黄色道林纸,对眼睛很友好。
0 有用 温柔不抵他 2020-12-22
而毫无剧情连贯性和无高潮之平铺直叙令人只能度日如年般囫囵啃完。总之,这个地方就如同一个小结界,时空的流速与日常迥异,而自由是珍贵的。
0 有用 kidultcc 2020-12-13
感觉写动物那章才是神来之笔
0 有用 钦此 2020-11-29
拥有独处时光竟也是一件被羡慕的事,没有目的与希望便不能成活,制服的神奇威力,扎根心底的观念。
0 有用 一夜星河煮水 2020-11-25
2020.11.18-11.25,按计划看完。🔚 最动容的是,关于澡堂和圣诞节的章节。 监狱里的人会把狗杀掉取皮毛,但同样的一群人也会偷偷把监狱里的鹰放飞,看着它自由的身影黯然神伤。 现实中的写给哥哥的书信中他说道,监狱经历教会他如何分辨人,时间没有虚度。 说了一大堆具体的苦难生活后,提到更糟糕的是没办法看书,也不能独处。 由苦难成就的文学,汇集丧失自由后的众生相。
0 有用 西风碧树 2020-11-18
2020已读46。佩服老陀在监狱中还能观察人性。同《古拉格群岛》一起看会很有意思,沙皇的监狱和苏联的监狱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