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背德者》五星,减一星完全是因为前面的序,柳鸣九老先生翻译功底没得说,但是太喜欢自己加戏了,之前读局外人的时候同样让柳老的序噎了一下。纪德的作品不能以传统的道德观点去评价,他表现出来的东西远远超出这个层面,这本我是在完全没有提前了解的情况下读的,米歇尔的同性癖恋童癖很明显,让我震撼的一个点是他对用念珠祷告这种方式的极度排斥,这种企图摆脱束缚的隐喻力度极强,甚至超过了米歇尔与梅纳尔克的对话。“他们醉心于模仿,人人都尽量不像自己,人人都挑个楷模来仿效,甚至并不选择,然而我认为,人的身上还另有可观之处。他们却不敢,不敢翻过页面,怕自己孤立,根本找不到自我。”
《背德者》好于《窄门》,后者的影像化就是《苦路十四站》。译本序真是可恶,除了归纳情节、批判资本主义之外还要对作者创作人物的态度下断语,尽管这是作者在前言中极力反对的。唯一有资格写序言的只有作者自己。
《背德者》的结束,让人的目光跟随着米歇尔投向了那未知迷惘却崩塌了的未来;《窄门》的完结,却让人开启了不断倒退过去的怀念中。在时间轴上,一个向右一个向左,而此时此刻的现在永远煎熬!
多病而娇作的贵族子弟,对底层居高临下的关切,贵族女子死于肺病的造作命运,这一切蹩脚的说教和令人难以共情的抒情都显得虚伪而浮浅,如果有一些文字是拘囿于时代性而难逃过时的淘汰的话,那么这本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例子。
一点也不喜欢《背德者》,五星全部给《窄门》。在我心中“暮色像灰色的潮水涌了进来,逐渐将屋子里的一切淹没在黑暗之中,屋子里的家具全是阿莉莎的旧物。”是我阅读史里最漂亮的结尾之一了。
如果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谈论了精神与爱欲两种道路都能抵达永恒的可能性,那么背德者和窄门则同时否定了这两者:追求不受约束的自由将导致人性的沉沦,追求宗教与精神的纯净更使得人性的窒息与泯灭。 在窄门里窥见到自己的身影。“人可以约束自己,但不能囚禁自己”,献给每一个追求精神完满的人。
纪德哪个译本好些?
纪德啊纪德
会让我想起太宰治——厌弃了高尚的道德的贵族的虚假世界,寻找更真实的生活。然而太宰治更绝望、更颓废、更激烈,纪德则带着贵族的忧郁,犹疑而迷惑。而且前者更关注人-社会,在都市的肮脏获得惊喜,开始寻觅、放纵和堕落;后者则在自然中受到感召。 米歇尔背弃道德,可他最终陷入的仍是生存的虚无感;阿莉莎做着清教徒式的牺牲,最后连自己也觉得可笑。或许唯一没有被纪德否定的生活方式是朱丽叶那样的,在感性与现实之间,在平庸和灵性之间……或许并没有那么难。
两次北非之旅,米歇尔与妻子身体状况戏剧性的二元对立,米歇尔的一切挣扎与反本归原的尝试,终结于坎塔拉私人花园树荫下那座小小的坟墓。
作为学渣为了尝试接近纪德想来想去又去把《文学少女》最终卷给撸了一遍,我管这叫#死宅型淆术#(?)...但读完并没有感觉比《田园交响曲》那几篇好,嗯.....
背德者的背德。
这是三部曲里看的最没劲的一部,男主在boring的婚姻中得过且过,最终女主病逝也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悲伤,很快他又投入在自己“同性恋”的乐趣中。作者能同时写出背德者和窄门这两个故事,的确说明了其复杂的性格,在现实享乐和精神修行中都近乎极端。
《背德者》一个人不受自己控制,逐渐变得自私,为了享受快感背弃了曾经的道德。 《窄门》则是坚守道德,抑制自己的快乐,却造成了两个人的悲剧。
不知道是翻译还是什么。我总觉得这两个故事都太过草率。
真觉得纪德好像一匹精致华贵的绸缎。
减一星是因为居然用轻型纸做精装书…
个人主义:人性的沉沦。宗教神秘主义:人性的窒息。
内心情感表达,以及叙述者身份所造成的叙述的不可靠性。
五星给窄门
> 背德者·窄门
40 有用 虫虫 2019-01-14 17:12:20
《背德者》五星,减一星完全是因为前面的序,柳鸣九老先生翻译功底没得说,但是太喜欢自己加戏了,之前读局外人的时候同样让柳老的序噎了一下。纪德的作品不能以传统的道德观点去评价,他表现出来的东西远远超出这个层面,这本我是在完全没有提前了解的情况下读的,米歇尔的同性癖恋童癖很明显,让我震撼的一个点是他对用念珠祷告这种方式的极度排斥,这种企图摆脱束缚的隐喻力度极强,甚至超过了米歇尔与梅纳尔克的对话。“他们醉心于模仿,人人都尽量不像自己,人人都挑个楷模来仿效,甚至并不选择,然而我认为,人的身上还另有可观之处。他们却不敢,不敢翻过页面,怕自己孤立,根本找不到自我。”
18 有用 Soledad 2015-11-30 16:18:22
《背德者》好于《窄门》,后者的影像化就是《苦路十四站》。译本序真是可恶,除了归纳情节、批判资本主义之外还要对作者创作人物的态度下断语,尽管这是作者在前言中极力反对的。唯一有资格写序言的只有作者自己。
11 有用 Joy🌈 2018-06-21 00:37:12
《背德者》的结束,让人的目光跟随着米歇尔投向了那未知迷惘却崩塌了的未来;《窄门》的完结,却让人开启了不断倒退过去的怀念中。在时间轴上,一个向右一个向左,而此时此刻的现在永远煎熬!
14 有用 渡边 2018-03-11 23:32:41
多病而娇作的贵族子弟,对底层居高临下的关切,贵族女子死于肺病的造作命运,这一切蹩脚的说教和令人难以共情的抒情都显得虚伪而浮浅,如果有一些文字是拘囿于时代性而难逃过时的淘汰的话,那么这本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例子。
3 有用 Desargues 2019-02-24 07:28:02
一点也不喜欢《背德者》,五星全部给《窄门》。在我心中“暮色像灰色的潮水涌了进来,逐渐将屋子里的一切淹没在黑暗之中,屋子里的家具全是阿莉莎的旧物。”是我阅读史里最漂亮的结尾之一了。
3 有用 暂无 2023-11-30 00:49:08 上海
如果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谈论了精神与爱欲两种道路都能抵达永恒的可能性,那么背德者和窄门则同时否定了这两者:追求不受约束的自由将导致人性的沉沦,追求宗教与精神的纯净更使得人性的窒息与泯灭。 在窄门里窥见到自己的身影。“人可以约束自己,但不能囚禁自己”,献给每一个追求精神完满的人。
1 有用 C 2018-07-12 11:06:03
纪德哪个译本好些?
3 有用 达不溜 2017-07-20 19:27:21
纪德啊纪德
2 有用 Lisssssssa 2018-07-04 11:57:02
会让我想起太宰治——厌弃了高尚的道德的贵族的虚假世界,寻找更真实的生活。然而太宰治更绝望、更颓废、更激烈,纪德则带着贵族的忧郁,犹疑而迷惑。而且前者更关注人-社会,在都市的肮脏获得惊喜,开始寻觅、放纵和堕落;后者则在自然中受到感召。 米歇尔背弃道德,可他最终陷入的仍是生存的虚无感;阿莉莎做着清教徒式的牺牲,最后连自己也觉得可笑。或许唯一没有被纪德否定的生活方式是朱丽叶那样的,在感性与现实之间,在平庸和灵性之间……或许并没有那么难。
4 有用 织裹尸布的缪斯 2018-10-13 17:02:54
两次北非之旅,米歇尔与妻子身体状况戏剧性的二元对立,米歇尔的一切挣扎与反本归原的尝试,终结于坎塔拉私人花园树荫下那座小小的坟墓。
1 有用 🌸五月雨永远🌸 2016-10-29 18:51:12
作为学渣为了尝试接近纪德想来想去又去把《文学少女》最终卷给撸了一遍,我管这叫#死宅型淆术#(?)...但读完并没有感觉比《田园交响曲》那几篇好,嗯.....
1 有用 椒花颂声 2018-04-27 20:25:13
背德者的背德。
0 有用 人淡如菊 2015-11-20 14:00:51
这是三部曲里看的最没劲的一部,男主在boring的婚姻中得过且过,最终女主病逝也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悲伤,很快他又投入在自己“同性恋”的乐趣中。作者能同时写出背德者和窄门这两个故事,的确说明了其复杂的性格,在现实享乐和精神修行中都近乎极端。
0 有用 ORI 2020-04-15 23:39:46
《背德者》一个人不受自己控制,逐渐变得自私,为了享受快感背弃了曾经的道德。 《窄门》则是坚守道德,抑制自己的快乐,却造成了两个人的悲剧。
0 有用 目良 2015-11-13 21:32:03
不知道是翻译还是什么。我总觉得这两个故事都太过草率。
0 有用 松枝清顕 2020-08-27 03:19:11
真觉得纪德好像一匹精致华贵的绸缎。
0 有用 Herztier 2021-04-05 22:53:09
减一星是因为居然用轻型纸做精装书…
0 有用 Raison d'Être 2016-05-04 15:50:40
个人主义:人性的沉沦。宗教神秘主义:人性的窒息。
0 有用 阿哨哨哨 2021-04-08 22:38:18
内心情感表达,以及叙述者身份所造成的叙述的不可靠性。
0 有用 苏提挞珈 2022-03-24 21:38:35
五星给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