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未完成大师作
一般般。文中作者自己借机直接发表了很多见解,很难说这是不是一本好的小说,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果戈里为了发表那些议论才编了个买死农奴的故事。能明显感到作者用这个故事以叙述者的角度带领读者看一圈俄罗斯地主们官员们的几个方面,但还是觉得不够详细。
俄罗斯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尝试理解当时情景的话,果戈里细致入微、充满黑色幽默。部分还可代入当下。
听的有声书,感觉是个开放是结局,然后查了一下网上,是本残缺的书……第一次拜读果戈里,一开始觉得罗里吧嗦的是个什么呀?过一会儿觉得为嘛有种和我爸一起看电视的感觉…再下去发现不得了了,什么叫做描写,虽然很多yygq,但就是生动啊,就像是我爸在我旁边吐槽电视似的……准备把果戈里的书都找来欣赏一番……
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奋斗故事。
我读俄国文学就像我小时候读鲁迅一样,理智上知道对方在表达什么,似乎能够鉴赏,也说得出著作本身的文学意义,然而情感上却无法共鸣,即读不到心坎里去,那些文字与解析于我就仅仅是一些可以理解但无法共情的符号而已。鲁迅是因为小时候的我缺乏社会阅历,俄国文学大抵是因为文化隔阂与时代隔阂。所以长大后我觉得自己终于从情感上读懂鲁迅了,但依然读不好俄国文学。有人说果戈里讽刺的社会现实与中国社会共通,中国人读完也能三省吾身,实际上我读的时候也似乎每一段话、每一个人物都可以理解,也看得出果戈里的良苦用心,然而我大概还是缺少了这一部分共情的文化和阅历吧。
“您还是多想想自己的活的吧,而不要老想着那些死魂灵了。” 无疑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标杆,有类似于《地狱之花》式的“批判现实主义宣言”,不同于前者的自然主义,本书肯定是有明显的价值取向的 虽然写于农奴事情,但此书一定是对今日社会现实之一大讽刺 草草阅完之后着实受到不少震撼,关乎社会本身,物欲以及某种沆瀣一气的官场 绝对是映射当代的一极巨批判性之寓言 哭哭
赤裸裸地揭露了农奴制下俄罗斯从官员到农民那无可救药的庸俗。
感觉……有些许……罗里吧嗦…… 果戈里对不起
伟大的俄系作品就在于:过了100多年,把作者当时描述出来的东西,比如官员那番上拜下踩、道貌岸然、噤若寒蝉......各种嘴脸,拿来跟自己所处的现实一比,“哈!我们这里,我们现在,和文字写得一模一样”,还有那份依稀暧昧的海市蜃楼般的浪漫主义,心死犹活般。
精妙绝伦、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庸俗面孔,无一笔不使这种庸俗和罪恶之人的愚蠢可笑活灵活现。如果果戈里多活十年,或许能写个合适的结局。
对封建制社会下芸芸众生相刻画得栩栩如生、鞭辟入里之作。果戈里写的“死魂灵”是主人公乞乞科夫要购买的商品,即死农奴,诡异的做法却是主角想要赚钱发财的歪门邪道,恰恰映射着人良知的泯灭和“死去的魂灵”。 死魂灵也是小说穿插的线索,从乞乞科夫购买死奴、四处奔波、装扮成名流混迹在中等阶层中,穿插引出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的故事。有溜须拍马者,有满嘴谎言者,有空想主义的白日梦忧郁患者,有蛮横热情富有尊严的将军……形色各异,相当有趣。 故事编排也有意思。直到第一卷故事接近结尾时,才揭晓主人公的身世和发迹历程——此人是一个善于钻营、缺乏同情、表里不一、满嘴谎言、寡廉鲜耻、嗜财如命的伪君子、真小人。 有意思的创作技巧都在原文细节里。
不记得读的哪个版本
“俄罗斯啊,你到底要飞往哪里去?回答我吧。你没有回答。”
第一部很有意思,就是作者太啰嗦了
从小被教育唯利是图的乞乞科夫,形象生动、性格迥异的地主们,比较讨人喜欢&全面讨人喜欢的太太,因材施教的老校长,脚踏实地的康斯坦丁…… 果戈理对角色和情节的处理真有意思,对祖国抱有深刻的热爱,遗稿结合当时政治情况,真的很难写完美了吧。唉
没有比钻营的小资逼更可恶的生物了
————————————————————(1)原作手稿中这句话没有写完。 (2)希腊海港, 1827年俄英法与埃及、土耳其曾在此发生海战。纳瓦林烟火色指棕红色。 (3)手稿中此句中断。——原编者注 (4)手稿中此处中断,缺一部分内容。 (5)这句话在手稿中残缺。——原编者注 (6)原作者手稿中此句未写完。——原编者注 (7)手稿中此句残缺。——原编者注 (8)原作手稿到此中断。——原编者注 好吧。。。
目前读过最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看不到完整版真是遗憾~_~ 最喜欢别杜谢,要是真遇到这样的人,我会为他祈祷一辈子的
我合理推测,果戈理有痔疮,并常常因此而睡不着。
> 死魂灵
0 有用 尾生 2015-07-17 14:09:37
未完成大师作
1 有用 不三名儿改回来 2016-05-16 10:50:02
一般般。文中作者自己借机直接发表了很多见解,很难说这是不是一本好的小说,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果戈里为了发表那些议论才编了个买死农奴的故事。能明显感到作者用这个故事以叙述者的角度带领读者看一圈俄罗斯地主们官员们的几个方面,但还是觉得不够详细。
0 有用 Luculent 2015-11-19 23:04:58
俄罗斯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尝试理解当时情景的话,果戈里细致入微、充满黑色幽默。部分还可代入当下。
1 有用 VitaMochi 2021-11-01 07:57:05
听的有声书,感觉是个开放是结局,然后查了一下网上,是本残缺的书……第一次拜读果戈里,一开始觉得罗里吧嗦的是个什么呀?过一会儿觉得为嘛有种和我爸一起看电视的感觉…再下去发现不得了了,什么叫做描写,虽然很多yygq,但就是生动啊,就像是我爸在我旁边吐槽电视似的……准备把果戈里的书都找来欣赏一番……
0 有用 蛤蟆的油 2021-12-11 17:50:05
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奋斗故事。
0 有用 朕射你无罪 2021-11-24 19:29:03
我读俄国文学就像我小时候读鲁迅一样,理智上知道对方在表达什么,似乎能够鉴赏,也说得出著作本身的文学意义,然而情感上却无法共鸣,即读不到心坎里去,那些文字与解析于我就仅仅是一些可以理解但无法共情的符号而已。鲁迅是因为小时候的我缺乏社会阅历,俄国文学大抵是因为文化隔阂与时代隔阂。所以长大后我觉得自己终于从情感上读懂鲁迅了,但依然读不好俄国文学。有人说果戈里讽刺的社会现实与中国社会共通,中国人读完也能三省吾身,实际上我读的时候也似乎每一段话、每一个人物都可以理解,也看得出果戈里的良苦用心,然而我大概还是缺少了这一部分共情的文化和阅历吧。
0 有用 clsb 2022-05-11 13:52:52
“您还是多想想自己的活的吧,而不要老想着那些死魂灵了。” 无疑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标杆,有类似于《地狱之花》式的“批判现实主义宣言”,不同于前者的自然主义,本书肯定是有明显的价值取向的 虽然写于农奴事情,但此书一定是对今日社会现实之一大讽刺 草草阅完之后着实受到不少震撼,关乎社会本身,物欲以及某种沆瀣一气的官场 绝对是映射当代的一极巨批判性之寓言 哭哭
0 有用 忧郁的小九 2022-11-16 22:36:35 天津
赤裸裸地揭露了农奴制下俄罗斯从官员到农民那无可救药的庸俗。
0 有用 甜查理 2022-10-29 12:11:19 广西
感觉……有些许……罗里吧嗦…… 果戈里对不起
0 有用 mohicaniano 2022-08-04 14:24:30
伟大的俄系作品就在于:过了100多年,把作者当时描述出来的东西,比如官员那番上拜下踩、道貌岸然、噤若寒蝉......各种嘴脸,拿来跟自己所处的现实一比,“哈!我们这里,我们现在,和文字写得一模一样”,还有那份依稀暧昧的海市蜃楼般的浪漫主义,心死犹活般。
1 有用 Abyss 2020-05-24 10:12:44
精妙绝伦、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庸俗面孔,无一笔不使这种庸俗和罪恶之人的愚蠢可笑活灵活现。如果果戈里多活十年,或许能写个合适的结局。
0 有用 我可真是个神仙 2023-12-11 21:21:28 广东
对封建制社会下芸芸众生相刻画得栩栩如生、鞭辟入里之作。果戈里写的“死魂灵”是主人公乞乞科夫要购买的商品,即死农奴,诡异的做法却是主角想要赚钱发财的歪门邪道,恰恰映射着人良知的泯灭和“死去的魂灵”。 死魂灵也是小说穿插的线索,从乞乞科夫购买死奴、四处奔波、装扮成名流混迹在中等阶层中,穿插引出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人物的故事。有溜须拍马者,有满嘴谎言者,有空想主义的白日梦忧郁患者,有蛮横热情富有尊严的将军……形色各异,相当有趣。 故事编排也有意思。直到第一卷故事接近结尾时,才揭晓主人公的身世和发迹历程——此人是一个善于钻营、缺乏同情、表里不一、满嘴谎言、寡廉鲜耻、嗜财如命的伪君子、真小人。 有意思的创作技巧都在原文细节里。
0 有用 加加子A 2020-05-12 14:58:11
不记得读的哪个版本
0 有用 形象花园 2019-02-09 17:42:28
“俄罗斯啊,你到底要飞往哪里去?回答我吧。你没有回答。”
0 有用 江湖骗子瘦龙猫 2021-01-12 16:53:44
第一部很有意思,就是作者太啰嗦了
0 有用 祭酒_Fathom 2019-12-16 16:22:47
从小被教育唯利是图的乞乞科夫,形象生动、性格迥异的地主们,比较讨人喜欢&全面讨人喜欢的太太,因材施教的老校长,脚踏实地的康斯坦丁…… 果戈理对角色和情节的处理真有意思,对祖国抱有深刻的热爱,遗稿结合当时政治情况,真的很难写完美了吧。唉
0 有用 Pavel 2019-04-08 00:17:28
没有比钻营的小资逼更可恶的生物了
0 有用 LilithLeala 2019-06-23 17:11:36
————————————————————(1)原作手稿中这句话没有写完。 (2)希腊海港, 1827年俄英法与埃及、土耳其曾在此发生海战。纳瓦林烟火色指棕红色。 (3)手稿中此句中断。——原编者注 (4)手稿中此处中断,缺一部分内容。 (5)这句话在手稿中残缺。——原编者注 (6)原作者手稿中此句未写完。——原编者注 (7)手稿中此句残缺。——原编者注 (8)原作手稿到此中断。——原编者注 好吧。。。
0 有用 jo级厌学人 2020-11-21 17:33:36
目前读过最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看不到完整版真是遗憾~_~ 最喜欢别杜谢,要是真遇到这样的人,我会为他祈祷一辈子的
0 有用 RamdomObserver 2020-12-29 18:05:07
我合理推测,果戈理有痔疮,并常常因此而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