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 短评

热门 最新
  • 132 诗无忌 2018-08-26 21:57:14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梁启超开篇的这句话用在他自己身上也恰如其是。因为和孙中山有过嫌隙,所以国共两党对他的历史地位一直怀有漠视的态度。实际上梁公对中国近代史的作用远非教科书上的那点只言片语所及。书中对李鸿章之成败是非的评说对于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评“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是“官督商办”,这和今天国企问题的本质是相通的;评李“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其机恒发自下而非发上”,肯定民主对现代文明的必要性。从多角度论述李鸿章之杰出与局限,写史该当如此!至于我们的近现代史教材,就呵呵了……

  • 41 Elephant 2016-03-06 21:37:03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一矣”

  • 62 泛流 2018-12-21 08:45:22

    读到最后的这段话,眼泪差点下来了。 “然则李鸿章果何等之人物乎?吾欲以两言论断之日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呜呼!李鸿章往矣,而天下多难,将更有甚于李鸿章时代者,后之君子,何以待之?”

  • 35 我非你杯茶 2019-09-11 09:33:49

    这不仅仅是一本李鸿章传,更是一部中国近代屈辱史。PS.纯文言文看起来还是累。

  • 10 陈小手 2016-05-09 09:12:51

    任公之论,“确能摹写李鸿章人物之真相,而无所遗,褒之不过其当,贬之不溢其短,吾可无复赞一词矣。”任公评日本章报德富苏峰著论品评李鸿章之语同样适用于任公自己,不存私见,评价公允,褒贬分明,有超人的史观和见解。

  • 1 卑以自牧 2019-09-28 14:39:52

    慕名已久,未尝卒读。今掩卷思之,竟乎一情——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兵家之李以平发平捻安内常胜而成,洋务攘外之溃而败,任公归之于李不学无术,不知民为邦本;又举外交失误之难辞其咎十二,至丧权辱国条约林立,开辟割地赔款种种屈辱,亦归之“內治不修,外交实无可办之理”,种种殊荣际遇,竟令外邦知李而不知中国,悲乎!梁任公言之凿凿,立论煌煌,引经据典,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不愧为四大传记!

  • 5 Alejandro 2021-02-01 16:38:39

    即使是在李鸿章事业最兴盛的时代,他在朝廷内部的势力都是相对薄弱的,但他可以凭借机智纵横天下,能够心平气和、从容地解决各种困难和纠纷,找遍全世界,都少见能与他相比的。而他办理洋务是否有成效也先不说,然而究竟是谁引导清朝进步到今天的程度的?因此不能不说,是李鸿章。

  • 6 罔两 2021-04-04 12:57:12

    任公良史也,借文忠一人之起伏毁誉,尽写同光两朝,其内忧外患,而朝内相互掣肘,故衰亡耻败,不亦宜乎。任公常以中堂比之他人,内比霍光、诸葛,外比俾斯麦、格兰斯顿,其比之于内未能朝纲专断,比之于外未有制度之利,故李之不敢破格,畏畏缩缩,不亦宜乎?任公与李氏无交,或存龃龉,然李氏身后有此为传,不失公允,为中堂之幸也。文忠或有知于九泉,或曰,此子知我。

  • 1 长夜将尽 2021-04-06 14:47:47

    无论是主人公李鸿章还是作者梁启超,都被他们的盛名所摄,再加上看了《走进共和》,更加觉得历史书对李鸿章欠一个合理的描述,不过本书阅读起来比其他的名人传记又有不同,主要围绕李鸿章后半生的几件大事进行讲述,关于他自身的努力和追求讲解较少(也可能是我没有感受到),所以整体阅读起来很快,但是感觉浸入感不深,作为对李鸿章的了解还是可以的

  • 0 Tom New🐯 2018-10-28 10:06:22

    后人谓之李中堂

  • 1 散仙儿 2022-03-26 13:46:49

    尝闻一笑话,谓清道光帝以来诸君置中国封建历史中,不可谓不勤勉,奈何以古代史之皇帝而适近代史之考评。此虽戏言,亦有真意。评李一生功过,亦可借此说。如任公所言,李于人臣本分,一生兢兢业业,但处大变局之中,则开拓创新不够,虽是,亦不可以此强作要求。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任公于甲午前后躬身入局,而于鸿章甫逝作此传,一则英雄相惜之意,二则意在启迪国民,使之知时局之变化,寄希望于来者。是以文采斐然,果然革命人振臂一呼之感染力也。

  • 0 一时一时219 2022-03-20 12:03:43

    不出头的怪不了出头的。国家还是实力说话,联谁制谁起不来作用。西方窥我之心从未改变。

  • 4 路痴一世 2022-03-21 22:49:02

    一个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两大不平等条约的外交官,一个开启洋务运动的领袖,一个发起改革的先钊,承受了太多的辱骂,却得到了美国和日本所有人的赞誉,是讽刺,还是客观?值得深究。

  • 1 烨瑾 2022-03-11 03:44:49

    时代予他一切,又剥夺他一切,体制早就了他这个英雄,却在最终把锅都甩给了他。

  • 2 青皮香蕉 2022-03-10 09:16:22

    大人物给大人物写的传记。李鸿章起于科举、兴于发捻,后又办洋务、建海军、办外交,甲午一役是其人生重大转折,也是中国国运大转折!李鸿章的一生恰是清末中国的反映,由平内乱到学习洋务以夷制夷,然老大帝国转型艰难,甲午基本宣告清帝国自身调节的失败,于此以后清帝国也进入了倒计时!惜哉!如若清季遇到明君结局会否不一样呢!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 2 momo 2022-02-09 01:14:38

    “鸿章以中上之才,遇无上之机,因得功成名就。然不幸智短识少,未得增进国家之实力,使与列强相争衡实美中不足也。” 值得快速读一遍。这本书本身也算是历史了,看看经历清末民国年代的人对李的评价,梁也算当年智识精英分子了,看看当年的观点挺好的。

  • 2 Super伟 2022-02-12 23:02:35

    难怪教员同志会在求学期间欣赏梁启超了,他的文字的确锋芒毕露,大开大合。说话字字珠玑,敢于评论。把李秀成和李鸿章进行对比,在看完《曾国藩传》后再看梁启超写的李鸿章传,的确感触颇多。在那个时局、那个年代以一人之力对抗日本打甲午战争,悲哉!而这部传记,写的一气呵成,看得酣畅淋漓。

  • 4 小凌 2022-03-20 23:15:36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能坚持把钟撞响的人,都不是平常人。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 0 明波清淼 2022-02-15 21:54:37

    大清有李鸿章,是福还是祸?积重难返,这个历史性问题历朝历代都败在了这里吧!我们不应该期待救世主!

  • 2 冬青again 2022-02-13 16:54:53

    最后引用的日本人评价李鸿章一生的文章,确实挺全面。最感慨的是李鸿章虽然同情维新派,但对梁启超来说仍是政敌,能撇开偏见来做传,确有史家的态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