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二卷
译者: 周克希
出版年: 2015-6
页数: 544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周克希译文选
ISBN: 9787567529076
内容简介 · · · · · ·
《在少女花影下》为《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二卷。该卷是《追寻逝去的时光》中最具青春气息和诗情画意的一卷。正是在这一卷,主人公开始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少年与青年,体验爱情的滋味、艺术的启示、友谊与社交的乐趣。
《追寻逝去的时光》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于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家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议论。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庞大交响乐。
作者简介 · · · · · ·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出生在巴黎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二十世纪法国小说家,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代表作《追寻逝去的时光》在其生命的最后十五年中完成,是二十世纪西方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该书由七部互有联系又各自独立成篇的小说组成,超越时空概念的人的意识、潜意识活动在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现代小说在题材、技术、表现方法上开辟了新途径。
周克希,浙江松阳人,生于1942年,著名法语翻译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期间赴法国巴黎高师进修黎曼几何。回国后一边从事数学教学,一边从事法语文学翻译。1992年调至上海译文出版社,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精于法国文学翻译,译有《包法利夫人》、《基督山伯爵》、《三剑客》、《费代》、《不朽者》、《小王子》、《王家大道》、《幽灵的生活》、《古老的法兰西》、《成熟的年龄》、《格...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出生在巴黎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二十世纪法国小说家,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代表作《追寻逝去的时光》在其生命的最后十五年中完成,是二十世纪西方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该书由七部互有联系又各自独立成篇的小说组成,超越时空概念的人的意识、潜意识活动在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现代小说在题材、技术、表现方法上开辟了新途径。
周克希,浙江松阳人,生于1942年,著名法语翻译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期间赴法国巴黎高师进修黎曼几何。回国后一边从事数学教学,一边从事法语文学翻译。1992年调至上海译文出版社,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精于法国文学翻译,译有《包法利夫人》、《基督山伯爵》、《三剑客》、《费代》、《不朽者》、《小王子》、《王家大道》、《幽灵的生活》、《古老的法兰西》、《成熟的年龄》、《格勒尼埃中短篇小说集》以及《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五卷《女囚》等。著有随笔集《译边草》。
目录 · · · · · ·
"在少女花影下"试读 · · · · · ·
是得离开巴尔贝克了,在这个没有壁炉和取暖设备的酒店里,寒风淫雨让人有了萧瑟之感。再说,最后这几个星期差不多已经被我置之脑后了。当我想起巴尔贝克时,眼前浮现的几乎永远是那些晴朗的夏日,我因为下午要跟阿尔贝蒂娜和她的女友一起出去,外婆遵照医嘱,非要我早上在拉上窗帘的房间里躺着不可。经理特地关照,在我这一层楼不许弄出声响,并亲自督察命令是否执行。光线太强,我吩咐把...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天色暗下来了,我驻足在剧院的海报柱前,圆柱上贴着拉贝玛元旦上演剧目的海报。一阵湿润的和风轻轻拂过。这是个我熟悉的时节啊;我心头一动,预感到元旦这一天和其他日子不会有什么不同,它并不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始,这个新世界有如一尘不染的创世纪初,让我可以重新认识吉尔贝特,仿佛还不曾有过以往,仿佛她有时让我感到的惆怅,连同预示日后惆怅的迹象,都一扫而光:在这个新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崭新的……惟有一件事是往日就有的:我要吉尔贝特爱我。我明白,我的心企望在它周围重建一片新天地,取代未能满足它的旧天地,是因为我的心没有变,我想吉尔贝特的心也不见得会变;我感觉到新的友谊依然是那样,正如重新开始的岁月不会和从前隔着一条鸿沟,我们的意愿无法影响和改变新的一年,而只能悄悄地给它换个不同的名称。我枉然把新的友谊献给吉尔贝特,我要按自己的意愿赋予新年这一天特殊的印记,就好比要把宗教理念加给莽莽苍苍、自生自灭的大自然,只会是徒劳无功;我觉着它并不知道人家称它为新年,它毫无新意地结束于霭霭的暮色:在吹拂着海报柱的晚风中,我又认出,又感觉到了以往岁月中那种永恒的、习以为常的况味,那种熟悉的湿润的空气,那种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的意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57页 -
也许很少有人了解爱情这一现象的纯主观性,很少有人了解这种创造,造出的是一个额外的人,此人与世上同姓之人不同,其大部分成分取自我们身上。因此,很少有人会觉得这种情况合乎情理,即某个人竟会在我们眼里变成重要人物,原因是此人并非是他们看到的那个。……我们跟一个人的关系变得神圣,是在此人用跟我们相同的观点来评论我们的一个缺点之时。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在少女花影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在少女花影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解构时间——简介《追忆似水年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开场白: 《追忆似水年华》是世界文学史中公认的巨著。全文有300多万字,是文学名著当中最长的一本。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开创了意识流小说的先河,整部小说淡化情节,淡化人物,淡化结构,通过自己的意识的流动去反映20世纪初法国贵族的生活,表达自己独到的... (展开)

只是一篇有些话多的短评

每个人男人都曾经在花季少女的倩影下做过梦

流逝的初恋——《在少女花影下》读后感
> 更多书评 31篇
-
Gaijin (YOU ONLY LIVE ONCE)
稍后我才能渐渐分清她们谁是谁,当时在我的映像中,这群少女有如一团谐美的浮云,透过她们身上,散发出一种变换不居的、浑然一体的、持续往前移动的美。 在生活中要聚拢一批朋友,个个都挑选得这么漂亮,恐怕光凭偶然是不行的;也许,正因为这几个少女(从她们的举止态度,可以看出她们放肆、轻浮、无情的性格特征)对一切可笑、丑陋的事物极度敏感,无法感受一种来自智力或道德方面的诱惑,所以在同龄的同学中间,她们很自然地...2018-08-18 21:12 1人喜欢
稍后我才能渐渐分清她们谁是谁,当时在我的映像中,这群少女有如一团谐美的浮云,透过她们身上,散发出一种变换不居的、浑然一体的、持续往前移动的美。
在生活中要聚拢一批朋友,个个都挑选得这么漂亮,恐怕光凭偶然是不行的;也许,正因为这几个少女(从她们的举止态度,可以看出她们放肆、轻浮、无情的性格特征)对一切可笑、丑陋的事物极度敏感,无法感受一种来自智力或道德方面的诱惑,所以在同龄的同学中间,她们很自然地对那些在腼腆、拘谨、笨拙,在种种被她们称为不合口味的做派中流露出沉思或易感秉性的同学有一种反感,有意地疏远这些同学;她们保持往来的,是另一些集雅致、灵巧和体态优美于一身的同伴,只有对这些同伴,她们才会显露天性中最富有魅力的一面——坦率,才会愿意与之共度美好的时光。…
这群少女,犹如一团发光的彗星,沿着大堤向前推进。在她们眼里,周围的人群俨然就是另一种族的生灵,这些人即使痛苦,也无法唤起这些少女的怜悯心,她们就像看不见这些人似的,径直往前走去,堤上的行人只觉得一架失控的机器人全然不顾前面有没有人,轰然迎面而来,只得停住脚步,让出一条路来;而她们,即使看见某个她们既不屑一顾也不屑一碰的老先生或大惊失色,或怒气冲天地夺路狼狈而逃,也只是相视一笑而已。她们无须对她们之外的人表示轻蔑,有内心的轻蔑就已经够了。但她们每看到一处障碍,总忍不住兴冲冲地迎上前去,或冲过去,或原地跳过去,因为她们正处在感情充溢、精力充沛的青春期,即使在忧伤、痛苦之时,也必须把过剩的精力和情感宣泄出来,某一天心情的好坏,跟这样的年龄特点相比是算不得什么的,因而她们不肯错过任何一个跳跃或滑步的机会,她们中断前行的步子这样做,完全是下意识的,却又在这缓步的行进中——有如肖邦最忧郁的乐句那样——加入了优美的回旋,其中交融着即兴的情绪和精湛的技艺。
回应 2018-08-18 21:12 -
“一个人再谨慎,”他对我说,“年轻时也难免会说过一些话,甚至做过一些事,后来想起来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恨不得当初没说那些话,没做那些事。但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后悔,因为他必须经过人生 的各个阶段,在达到最终阶段之前历经种种可笑甚至可憎的阶段,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智者。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的先人 都曾显赫一时,他们从中学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精神崇高、 道德高尚。他们的一生中也许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
2020-05-20 15:56
“一个人再谨慎,”他对我说,“年轻时也难免会说过一些话,甚至做过一些事,后来想起来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恨不得当初没说那些话,没做那些事。但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后悔,因为他必须经过人生 的各个阶段,在达到最终阶段之前历经种种可笑甚至可憎的阶段,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智者。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的先人 都曾显赫一时,他们从中学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精神崇高、 道德高尚。他们的一生中也许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他们说过 的每句话,都可以写下来,署上名字公之于众,可是他们只是些才智 平庸、满脑子教条的没用的人,智慧的种子在他们身上没结出果实。 智慧不能靠传授,每个人都得自己去发现它,这段发现的行程是没人 能代劳、没人能帮你去走的,说到底,智慧就是看待事物的一种观点。你所羡慕的生活,在你眼里觉得高贵的举止,都不是家长或家庭 教师安排或教会的,它们是以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生活作为开端,是在周围粗俗平庸的举止的影响下脱胎而来的。它们意味着斗争和胜利。 我知道,我们在早期某个阶段的形象,尽管已经不那么清晰可辨,但说到底总归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否认这个形象,因为它见证了我们曾经真正地生活过,曾经按照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法则,从生活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如果是画家,就还从画室生活和艺术家小圈子中,提炼出了超越于它们之上的某些东西。”
回应 2020-05-20 15:56
-
浪迹天涯 (当我们逃离了燃烧着的城市)
我枉然把新的友谊献给吉尔贝特,我要按自己的意愿赋予新年这一天特殊的印记,就好比把宗教理念加给莽莽苍苍、自生自灭的大自然,只会是徒劳无功;我觉得它并不知道人家称它为新年,它毫无新地结束于霭霭的暮色:在吹拂着海报柱的晚风中,我又认出,又感觉到了以往岁月中那种永恒的、习以为常的况味,那种熟悉的湿润的空气,那种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的意蕴。2015-10-29 11:25
-
【天才,在于映照的能力,而不在于被映照对象的内在品质。】 作品中才华横溢的那些作家,未必生活在最高雅的环境里,也未必是咳唾成珠、博闻强识之士,他们只是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骤然间不再为自己而生活,把自己的人格力量当作一面镜子,让生活在其中映照出来——尽管这样的生活可能从世俗的观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从智力的观点来看,都是非常平庸的。天才,在于映照的能力,而不在于被映照对象的内在品质。
2018-09-11 16:20
-
“一个人再谨慎,”他对我说,“年轻时也难免会说过一些话,甚至做过一些事,后来想起来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恨不得当初没说那些话,没做那些事。但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后悔,因为他必须经过人生 的各个阶段,在达到最终阶段之前历经种种可笑甚至可憎的阶段,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智者。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的先人 都曾显赫一时,他们从中学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精神崇高、 道德高尚。他们的一生中也许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
2020-05-20 15:56
“一个人再谨慎,”他对我说,“年轻时也难免会说过一些话,甚至做过一些事,后来想起来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恨不得当初没说那些话,没做那些事。但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后悔,因为他必须经过人生 的各个阶段,在达到最终阶段之前历经种种可笑甚至可憎的阶段,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智者。我认识一些年轻人,他们的先人 都曾显赫一时,他们从中学开始,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人要精神崇高、 道德高尚。他们的一生中也许并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他们说过 的每句话,都可以写下来,署上名字公之于众,可是他们只是些才智 平庸、满脑子教条的没用的人,智慧的种子在他们身上没结出果实。 智慧不能靠传授,每个人都得自己去发现它,这段发现的行程是没人 能代劳、没人能帮你去走的,说到底,智慧就是看待事物的一种观点。你所羡慕的生活,在你眼里觉得高贵的举止,都不是家长或家庭 教师安排或教会的,它们是以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生活作为开端,是在周围粗俗平庸的举止的影响下脱胎而来的。它们意味着斗争和胜利。 我知道,我们在早期某个阶段的形象,尽管已经不那么清晰可辨,但说到底总归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否认这个形象,因为它见证了我们曾经真正地生活过,曾经按照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法则,从生活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如果是画家,就还从画室生活和艺术家小圈子中,提炼出了超越于它们之上的某些东西。”
回应 2020-05-20 15:56 -
然而天分,甚至了不起的天才,并不来自优于他人的智力因素或社交修养,而来自改造、转换这些智力因素的能力。要把电灯泡用来加热液体,所需要的不是亮度特大的灯泡,而是能不射出光线、让电能转换成热能而是光能的灯泡。要在空中翱翔,所需要的不是功率特大的发动机,而是能让运动范围不囿于地面,能把往前行进变为竖直向上、把水平速度转换成升力的发动机。作品中才华横溢的那些作家,未必生活在最高雅的环境里,也未必是咳唾...
2020-04-10 15:33
然而天分,甚至了不起的天才,并不来自优于他人的智力因素或社交修养,而来自改造、转换这些智力因素的能力。要把电灯泡用来加热液体,所需要的不是亮度特大的灯泡,而是能不射出光线、让电能转换成热能而是光能的灯泡。要在空中翱翔,所需要的不是功率特大的发动机,而是能让运动范围不囿于地面,能把往前行进变为竖直向上、把水平速度转换成升力的发动机。作品中才华横溢的那些作家,未必生活在最高雅的环境里,也未必是咳唾成珠、博闻强识之士,他们只是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骤然间不再为自己而生活,把自己的人格力量当作一面镜子,让生活在其中映照出来——尽管这样的生活可能从世俗的观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从智力的观点来看,都是非常平庸的。天才,在于映照的能力,而不在于被映照对象的内在品质。
回应 2020-04-10 15:33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译林出版社 (2010)9.2分 564人读过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
Gallimard (1988)9.4分 11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9.4分 535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1990)9.1分 37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在少女花影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HHH 2020-10-06
【重读】依然是最具活力的一卷。非常适合秋冬没有阳光的巴黎。
7 有用 风铃惹风急 2015-07-15
普鲁斯特是我的舒适区间。他的文法错落而舒展,他文字的感觉是一种细腻的朦胧。就像沉浸于自己的记忆,你不会因为没有读完而感到紧迫,也不会因为反复重读而觉得厌倦。总而言之,这是真正的美,没有情感的激荡和理性的思辨,而涌动着一种心灵的迷醉,一种如洪水般温柔漫延开的深沉力量,让人感到一股幸福的震颤。
0 有用 S. 2020-07-06
20200706。
0 有用 JszaBoasz 2020-10-10
很唯美,尤其是度假的后半
0 有用 之然 2018-09-25
如果我们想看有趣的故事情节,世上没有比普鲁斯特更无聊的了;如果谈论细腻的感知能力,那又无人超得过普鲁斯特,连妥翁也要甘拜下风。人们说他难度,是因为这种绵长的细腻真的会拖垮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意志力。第二部40余万字可归总为四个字:一场旅行。简直了。。。。。。
0 有用 Bonbon 2021-03-20
总觉得没有第一卷精彩。大概也需要年轻的心灵,充盈的爱意,出世者的超然与平静,入世者对凡俗之人的理解与深切同情,才可以享受这一卷吧。
0 有用 如风 2021-03-20
人物描写精准,语言优美繁复,但有的地方议论太多了
0 有用 Salvatore 2020-12-09
“这群少女有如一团谐美的浮云,透过她们身上,散发出一种变幻不居的、浑然一体的、持续往前移动的美。”
0 有用 JszaBoasz 2020-10-10
很唯美,尤其是度假的后半
0 有用 HHH 2020-10-06
【重读】依然是最具活力的一卷。非常适合秋冬没有阳光的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