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魔云兽 2016-05-31 12:13:56

    一边看一边有一个感想:对语言的运用构成一种权力。因为有一些人能够深刻理解隐喻,从而通过撬动听者的联想及冲动等来获取远超字面意思的反馈。网红们的情感煽动,政客们的雄辩滔滔,广告文案的催眠暗示,概莫能外。

  • 0 jakdan 2020-02-20 16:29:52

    “在激烈的争论中,当我们全神贯注攻击对手的立场,辩护自己的立场时,我们可能忽略了争论中合作的特点。某个与你辩论的人也可被视为给予你他的时间——一种宝贵的商品——意图达成相互理解。但是当我们全神贯注于战斗的一面时,我们经常看不见其中合作的一面。”

  • 0 沙砾于飞 2018-07-29 11:17:33

    Lakoff, George, 和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被引用次数:74291

  • 0 sayhello 2015-05-15 16:44:00

    莱科夫的经典。

  • 0 却之 2020-12-10 16:24:51

    推理过程:方向性隐喻和本体(物质实体、容器和有始有终的事件)隐喻是人类的两种原始隐喻认知过程,结构性隐喻建立在这两种原始认知过程之上(台版书补充,后期的考莱夫认为所有的隐喻都是结构性隐喻),是来源域映射于目标域的对应集合;认知的过程也是对感知进行选择的过程,抽取的肉身经验集合组成意象图式(心智的肉身基础;格式塔心理学,所谓整体迎见世界),主要有:器皿、部分-整体、连环、中心-边缘与源头-目标-路径等意象图式。在具体图式到抽象图式的建构过程中,挑选出的映射集合层级分布(跨文化比较)台版补充:融合理论的四空间包括概念譬喻理论的来源域与目标域,还有一个概括域和融合域,可以解释后者无法解释的一些隐喻,如外科医生无法胜任屠夫这一隐喻中的无法胜任来源于哪个领域。 //批驳客观表征主义的体验论。

  • 0 Cherala 2020-11-10 05:08:00

    好书是好书,就是费脑子

  • 0 alexcl锕锂钶锶 2016-02-29 23:26:45

    译者把原文例句删了 换成中文例句 fuck啊

  • 0 哀而不伤 2022-03-26 17:37:16

    有趣。牛津通识文学理论入门里提到了这本书。

  • 0 momo 2022-03-11 09:20:51

    对示例的翻译较差,仅读译本很难理解其含义(个人认为应该把英语原文对照在其中,而书中的对照并没有总出现)。隐喻确实存在文化的差异性,译本缺少应有的转换(必须加上“英语文化下”而不仅是“我们”。

  • 0 章悦 2022-02-25 00:48:36

    今天总是想到这本书。第一章中举例为,假如我们把争论理解为舞蹈而非战争。 可是我们要如何理解战争本身呢。唉。

  • 0 Zhuziweiart 2022-03-02 12:54:02

    书到了,开读

  • 0 Nemo sum 2022-01-17 13:19:43

    感觉观点不是很深。先搁在“在读”里吧。

  • 0 momo 2021-10-30 21:58:21

    这本书深刻的揭示了为什么在故事&创意中设计隐喻系统是无比重要的,而不能把隐喻系统当成天真幼稚,无病呻吟,刻意做作的技术

  • 0 狗子 2022-11-25 16:51:38 广东

    看着翻译比吃屎还难受

  • 0 妙法决诉疑 2022-09-20 22:22:58 北京

    还蛮有趣的,但要对照英文,我下载这本版本太差,英文好多都乱掉了,z开头的网站又挂了,读个书可真难。。。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