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代表作
以现代学术方法研究佛教
【编辑推荐】
◎汉语学界著名佛教学者、佛学诠释学的倡导者、哲学家吴汝钧代表作。
◎作者细致地研究了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在继承传统研究方法和采用现代学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个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史料与思想并重。
◎随文配有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名词解释,为读者提供准确理解佛学的方便途径,并为这些术语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论证配上图示,直观而精准,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是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的佛教研究专著,初版于1988年,2000年修订,兼用概念解释和逻辑论证两种方法来解读佛学思想,是运用西方哲学方法研究佛学的优秀范本。
本书根据不同主题,重新编排吴汝钧先生多年来撰写的佛学研究论文汇集而成。按内...
(展开全部)
本书根据不同主题,重新编排吴汝钧先生多年来撰写的佛学研究论文汇集而成。按内容分为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两部分,兼用概念诠释和逻辑论证的方法,比如借鉴主客二分法来诠释十二因缘,用直接、间接知识来对比解释现量、比量,阐释龙树的三谛论证、陈那的逻辑、法称的认识论则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逻辑、符号逻辑、真值函蕴系统三个角度,既避免了只用佛教话语容易导致的狭隘观点,又澄清了许多西方佛学研究者的知识论框架容易造成的误解和曲解。阐释转识成智理论则分为原因、方法、理论根据、理论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等明确的步骤,让读者熟悉问题背景、解决思路、论证过程和最终结论。对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的研究则既用逻辑论证教义,又有禅诗譬喻佛理,兼有哲学研究和文学欣赏的双重优势。
本书析解名词,简练精准;论证观点,理据翔实。作者悉心研究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关系和逻辑论证过程配有文字说明和图解,学术性和可读性相得益彰。
吴汝钧(1946—),台湾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其研究专精于佛教,并旁及儒学、道家哲学、京都哲学、现象学、怀特海过程哲学。曾于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留学,研究梵文、藏文、佛教逻辑、哲学方法论。历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哲学教授、香港能仁书院哲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哲系教授。长期从事佛经编译、佛教哲学方法论和东西方哲学融通等研究工作,在佛学研究上提出文献学与哲学分析双轨研究法,目前着力于纯粹力动现象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有学术专著40余部、译著4部、编著5部。
已出版作品:《佛学研究方法论》《西方哲学析论》《中国佛学的现代诠释》《儒家哲学》《老庄哲学的现代析论》《金刚经哲学的通俗诠释》《纯粹力动现象学》《佛教中观哲学》《佛教思想大辞典》等。
十二因缘,梵文为(dvādaśāngika-pratītya-samutpāda);这是原始佛教的极其重要的观念,以十二个因果的条件而成一系列,解释人生的种种苦痛与烦恼的起源。这亦是佛祖释迦牟尼觉悟的内容,他觉悟到这个真理,即成正觉。这十二个因果关系的条目为:(1)无明(梵avidyā);无知的状态。(2)行(samskāra);潜在的意志活动。(3)识(vijñānā);认识分别作用。(4)名色(...
后浪【佛学基础丛书】003
花心思做了研究,但言语表达晦涩。
有点难。。。还是多看原典吧,毕竟这是被嚼过的
非常学术,读起来很生涩,跳着翻阅。逻辑和辩证法的部分完全看不懂…对佛教经典著作和概念的介绍、佛教用语的解释等部分对学习佛教经典、理解佛家思想有帮助。
十年前寺中读过台版,遍寻笔记不得。恍如隔世
只看了印度部分,又有意思又看不明白,使劲看使劲不明白
囫囵翻过
虽然已经尽力讲得比较友好,但对佛学入门者来说还是显得有些艰深,尤其是一些精深的义理和修行上;另一方面,由于其中采用了一些西方哲学概念辅助讲解,熟知一些西方哲学体系(尤其是观念论哲学)有帮助理解的作用。总的说来,讲方法较多,讲概念较少,虽然正文中附有一些详细的名词解释目录,但过于零散,给初学者贯通佛学概念带来了一定难度。印象比较深的部分有在形式逻辑学下考察龙树和陈那的学说逻辑(概念的外延和内容之别)... 虽然已经尽力讲得比较友好,但对佛学入门者来说还是显得有些艰深,尤其是一些精深的义理和修行上;另一方面,由于其中采用了一些西方哲学概念辅助讲解,熟知一些西方哲学体系(尤其是观念论哲学)有帮助理解的作用。总的说来,讲方法较多,讲概念较少,虽然正文中附有一些详细的名词解释目录,但过于零散,给初学者贯通佛学概念带来了一定难度。印象比较深的部分有在形式逻辑学下考察龙树和陈那的学说逻辑(概念的外延和内容之别),以及认识论部分(在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们大多沉溺于本体论中时,印度哲学已经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认识论)。佛教的中心义理在空,这空是自性空,甚至连对空本身的追求都是一种需要破除的执念(空空),与基督教人格化显现的道及弥赛亚理想相比,作为对体系之别的了解,这本书还是合格的。 (展开)
吾家妤隐沧,居处绝露尘,践草成三径,瞻云用四邻,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今日婆婆树,几年为一春。
> 更多短评 24 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5篇
> 48人在读
> 80人读过
> 998人想读
订阅关于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后浪 2015-02-10 10:31:40
后浪【佛学基础丛书】003
2 有用 陈美芳˙Ꙫ˙ 2015-09-13 19:13:05
花心思做了研究,但言语表达晦涩。
0 有用 林吾达 2019-07-04 14:22:22
有点难。。。还是多看原典吧,毕竟这是被嚼过的
0 有用 時間旅人 2024-08-03 18:16:37 上海
非常学术,读起来很生涩,跳着翻阅。逻辑和辩证法的部分完全看不懂…对佛教经典著作和概念的介绍、佛教用语的解释等部分对学习佛教经典、理解佛家思想有帮助。
15 有用 zen 2015-03-19 18:34:08
十年前寺中读过台版,遍寻笔记不得。恍如隔世
0 有用 時間旅人 2024-08-03 18:16:37 上海
非常学术,读起来很生涩,跳着翻阅。逻辑和辩证法的部分完全看不懂…对佛教经典著作和概念的介绍、佛教用语的解释等部分对学习佛教经典、理解佛家思想有帮助。
0 有用 胖头鳄鱼简简 2024-07-21 16:50:35 北京
只看了印度部分,又有意思又看不明白,使劲看使劲不明白
0 有用 朱青青 2024-02-11 21:42:57 河北
囫囵翻过
0 有用 桃吉诃德 2023-08-15 13:51:08 四川
虽然已经尽力讲得比较友好,但对佛学入门者来说还是显得有些艰深,尤其是一些精深的义理和修行上;另一方面,由于其中采用了一些西方哲学概念辅助讲解,熟知一些西方哲学体系(尤其是观念论哲学)有帮助理解的作用。总的说来,讲方法较多,讲概念较少,虽然正文中附有一些详细的名词解释目录,但过于零散,给初学者贯通佛学概念带来了一定难度。印象比较深的部分有在形式逻辑学下考察龙树和陈那的学说逻辑(概念的外延和内容之别)... 虽然已经尽力讲得比较友好,但对佛学入门者来说还是显得有些艰深,尤其是一些精深的义理和修行上;另一方面,由于其中采用了一些西方哲学概念辅助讲解,熟知一些西方哲学体系(尤其是观念论哲学)有帮助理解的作用。总的说来,讲方法较多,讲概念较少,虽然正文中附有一些详细的名词解释目录,但过于零散,给初学者贯通佛学概念带来了一定难度。印象比较深的部分有在形式逻辑学下考察龙树和陈那的学说逻辑(概念的外延和内容之别),以及认识论部分(在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们大多沉溺于本体论中时,印度哲学已经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认识论)。佛教的中心义理在空,这空是自性空,甚至连对空本身的追求都是一种需要破除的执念(空空),与基督教人格化显现的道及弥赛亚理想相比,作为对体系之别的了解,这本书还是合格的。 (展开)
0 有用 邦 2022-10-16 17:10:15 上海
吾家妤隐沧,居处绝露尘,践草成三径,瞻云用四邻,助歌声有鸟,问法语无人,今日婆婆树,几年为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