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幸福的黄手帕》《黄昏的清兵卫》导演山田洋次经典著作全新修订版
山田洋次——
成长于中国东北,从卖鱼小贩到国民大导,创作超过一百部卖座影片;
艺术与商业共赢的常青树,中国最为家喻户晓的日本导演;
分享从影六十载的编剧、导演秘密,心路历程及艺术观念全公开;
细数片场趣事与生活感悟,带你感受“含泪的笑容”与“幸福的泪水”。
日本国宝级电影大师山田洋次在本书中将其几十年从影经历娓娓道来。其中既有编剧、导演的方法技巧,又有充满人性温度的生活细节。如同他的电影风格,山田洋次以平和而温暖的行文,介绍了自己从影的动机和愿望;论述了素材与剧本的关系;并以《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黄手帕》等影片为例,分享现场执导的体会,探讨导演应具备的修养和能力。读者不仅能从中管窥山田洋次是怎样拍电影的,也会收获一份心灵的感动。
我是怎样拍电影的的创作者
· · · · · ·
-
山田洋次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山田洋次,道尽日本人心事的电影大师,有“喜剧山田”、“庶民剧大导”之称,更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他擅长反映平民生活的影片,主要作品有《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黄昏的清兵卫》《东京家族》《母亲》等。
蒋晓松,1951年出生于上海市。电影导演蒋君超和演员白杨之子。文化人、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博鳌亚洲论坛主要策划人和推动者。其制作的电视纪录片《小木屋》荣获第28 届纽约国际电影节电视导演奖。
目录 · · · · · ·
一 登上影坛
二 初看电影
三 电影是什么
四 电影与现实主义
五 谈谈“滑稽性”
六 观众与创作者的共鸣
七 “寅次郎”与美国人
中篇 素材与剧本
八 冲动的力量
九 谈谈剧本
下篇 拍摄现场
十 我的导演工作
十一 导演与摄制组成员
十二 《寅次郎的故事》摄制组
十三 导演与演员
十四 谈谈渥美清
山田洋次作品一览
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我是怎样拍电影的"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我是怎样拍电影的"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是怎样拍电影的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5 条 )

与山田洋次的喜剧电影相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 与山田洋次相遇 童年时在新疆,没有有线电视的年代,新疆电视台仿照CCTV的12个频道设置了12套电视节目,如XJTV-6即新疆电视台电影频道。每个暑假,我搬着小板凳守在这个电视频道前,期待它播放一部我从未看过的(这种频道电影重播率很高)又好看的电影。在那个时期,好几... (展开)> 更多书评 15篇
论坛 · · · · · ·
山田洋次谈渥美清的伟大之处 | 来自智术师 | 2022-01-22 15:08:19 | |
详细目录 | 来自后浪 | 2015-01-13 18:54:0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7年6月)7.5分 61人读过
-
新經典文化 (2016)8.2分 52人读过
-
大月書店 (1978)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影学院系列(后浪出版) (魔小肥)
- 影事杂陈 (疯行)
- 后浪电影学院 (九王爷)
- 「电影学院」 (后浪)
- 「后浪 · 电影」 (后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4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是怎样拍电影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湮没人群 2015-02-09 10:02:10
水
2 有用 后浪 2015-04-01 14:06:42
后浪电影学院072-《我是怎样拍电影的》——日本国宝级电影大师山田洋次在本书中将其几十年从影经历娓娓道来。
1 有用 五明子 2015-04-06 13:16:20
原来彩色宽银幕版的“无法松的一生”没入山田的法眼。。
2 有用 艾弗砷 2015-02-11 19:08:18
干货太少。要知道我看过的片子里属山田执导的电影最多哦。要是山田讲讲他是怎样写剧本的,一定很有意思。他跟大岛渚同一年进的松竹,赶上了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却没赶上松竹的黄金时代。这时候日活重启制片业务,东宝摆脱劳资纠纷的阴影并率先走向国际,东映吸收了满映的血液,还一度有小津和黑泽明助阵…山田也说,当时员工们纷纷离开松竹,去别家公司谋出路。以女性观众为票房主力的松竹只好准备转型,推出以大岛渚为首的一批新... 干货太少。要知道我看过的片子里属山田执导的电影最多哦。要是山田讲讲他是怎样写剧本的,一定很有意思。他跟大岛渚同一年进的松竹,赶上了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却没赶上松竹的黄金时代。这时候日活重启制片业务,东宝摆脱劳资纠纷的阴影并率先走向国际,东映吸收了满映的血液,还一度有小津和黑泽明助阵…山田也说,当时员工们纷纷离开松竹,去别家公司谋出路。以女性观众为票房主力的松竹只好准备转型,推出以大岛渚为首的一批新浪潮导演,新浪潮昙花一现为韦陀,更像是应了日美政治斗争的景,大岛也很快离开松竹。松竹此后几乎是依靠山田的《男人之苦》开发的男性影迷和家庭影迷市场才熬过低迷的七八十年代。 (展开)
1 有用 kylegun 2016-08-06 00:32:36
山田洋次健康阳光世界观,八十年代随感访谈。既希望电影能服务娱乐大众,又责备当下的大多数娱乐电影只顾着刺激神经末梢。不过说出了很多从业人员的心底话,也羡慕他的固定剧组团队,最难的表演莫过于简单说句“这酱汤真好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