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状态 短评

热门
  • 284 齐垚海豹蛙🍑 2020-01-26 12:12:41

    武汉人是现在绝对的赤裸生命,所有的他者都可以处决他们。但是,他们作为赤裸生命的局部存在,其实是为了掩盖赤裸生命的普遍存在。这个局部的例外状态,是用来掩盖这个普遍的例外状态。事实证明,即使是在全民皆处在例外状态中,被还原到一样的生命处境里,人们还是可以在当中继续做敌友划分,无限切割下去。

  • 28 顾小拧巴 2016-06-02 23:56:44

    后记中的导读写得不错,很有助于理解。例外状态的合法性问题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越发突出,如何理解例外状态并使它避免成为一种滥用的治理暴力是十分重要的。阿甘本从历史、哲学两条线索梳理了“例外状态”的知识系谱。例外状态涉及对于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制宪权和主权者的判断。其中探讨了两种关于例外状态的定义,施密特的例外状态是内在于法秩序之中的、通过悬而未决而运作的权力机制(赤裸生命就是在这种权力机制下的承担者)。而本雅明的例外状态则是彻底跳脱法秩序的一种弥赛亚状态。阿甘本认为问题的出路在于实现一种“纯粹”之法,如果用德勒兹的话说就是,退出既定法秩序所依存的平滑面,这样就不涉及法与无法之间的张力关系,暴力与法的关系也就切断了,暴力仅仅是解决问题时的纯粹手段(无目的的手段)。

  • 27 安提戈涅 2019-10-12 20:55:34

    阿甘本真的好喜欢这种“看似A,实则反A”的论辩风格:没有法律之价值却获得了“效力”、不具逻格斯的暴力却要实现一个没有现实指涉的表述——哪怕这一次他是从施密特与本雅明关于例外状态的博弈缝隙中开始了新的论述。在目前这个时间截点(渔村与床破)看例外状态尤为合适,它会时刻将人逼回到身边最切近的状态进行思考——到底如何理解当前的内乱、暴力、“革命”、紧急法或者违法。本书中,阿甘本四次将例外状态比喻为一道“门槛”,法的悬置使其更接近于一个浸入、吸纳而非中断的状态,它将二维的地图形式的对立转换成了三维的拓扑形式。当施密特追问无法状态如何能被铭刻在法律秩序中时,本雅明却渴望将其彻底解脱于法的关系中。主权者的权力来源之疑问,其实早见诸利奥塔和阿伦特,阿甘本这次将其置放在了法与暴力的新关系中。

  • 16 一只大鱼 2016-05-08 09:57:11

    译文和导读不错,中译导读少了基于台湾自身的思考。例外状态与神圣、庆典、曼纳等与涂尔干的宗教研究背景较好理解接受,施米特与本雅明是精华之处,阿甘本在书中受二者影响很大,涉及法律知识部分算是盲点,读着有些难。

  • 10 胡桑 2020-01-26 12:05:03

    权力通过排除而显现。主权者通过将人民排斥为非人而显示自己的权力。

  • 7 咸鹅 2016-02-10 18:36:43

    译文和导读都很不错。

  • 4 2016-02-15 01:48:41

    像超級英雄電影里我們生活在“法治”與“法外治理”的張力中,例外狀態並未使法律失序而是將其懸置,以期更廣泛權力並重建秩序。施密特意義上主權者為決斷例外狀態之人,阿則在本雅明立場上視其為“擬製的例外狀態”而代之以“真實例外狀態”。例外狀態史表明歷來民主政體面對威脅時總訴諸獨裁與法懸置,因而例外狀態演變成國家治理的常態手段且不斷合法化。阿構築了其一般公式:法律(x)效力,指原本不具備法律性的行政命令,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卻由主權者頒發而獲得普通法律般的效力。因此,在例外狀態中,一方面法律雖然有形式的有效性但卻失去了實際效力,另不具有法律資格的行政命令卻獲得了取代法律的使用效力,因此例外狀態下權力為“沒有法律的法律效力。”卒章探索權威(超法律的無規範元素)與權限(嚴格意義的規範元素)互補互為基礎的關係。

  • 4 人过鹿死寻僧去 2019-03-21 12:54:13

    整本书把《神圣人》中的“例外状态”做了很好的谱系学研究。觉得最妙的还是对于法律体系内权威/权限两个层次的划分,权威相应于规范,而权威则是例外状态,既和规范连接授权权限,同时又需要权限生效后悬置自身才能确认自己。二者共同组成一个互相矛盾的生命政治系统。权威的人格性分析提到韦伯的卡里斯马人格,权力来源居然不是制度而是来自一个人格本身,可谓可怕。而这个又被施米特和其主权理论相联系——二十世纪各种领袖的面貌又浮现出来了。其本源是在法律强行把暴力吸纳进自己系统时无可避免产生某个超越性的空洞,而当社会一旦濒临无序时,这个空洞化为常态,于是变成杀人机器。解决办法也有,就是阿甘本所言的“亵渎”,貌似很多欧陆哲学家喜欢用“游戏”这个概念,把规范悬置,与其游戏,此时规范在悬置过程中只能展现,也由此拥有无限可能性

  • 2 愚公∞ 2015-10-14 16:55:49

    阿甘本这本例外状态,是根据施米特的例外状态,衍发出来对于当下与历史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这里,例外状态成为了关键词,运用到各种状态之下。

  • 2 lωh 2019-12-04 18:39:29

    算是對《神聖人》中例外狀態一節的延伸 第四章 對本雅明和施密特的閱讀、反閱讀非常精彩 施密特以立法暴力與護法暴力的辯證關係企圖將例外狀態刻入法內,而本雅明則用純粹暴力(既不制定,也不保存,而是廢止法律)粉碎了這一對立 接下來,施密特試圖用主權(法內與法外的界限)來連接例外狀態,用主權的決斷將本雅明的純粹暴力重新收規入法的界限中 而本雅明則進一步 指出主權者決斷的無能/不可能性,主權與決斷是分離的,主權是無法與決斷連接上的。 最後阿甘本對本雅明的“純粹”進行了創造性的解讀,純粹暴力是“純粹媒介”,不是手段,而是展現,展現並切斷暴力與法之關係,從而解放“法”之潛能,使其 非其所是,成為“無用之用”。

  • 2 鋁黃瓜 2023-01-08 16:42:46 云南

    在悬法的源头,捕捉到法与暴力的断裂或磨合,其中的缝隙就是例外状态。其实第五章把例外状态作为失序庆典的文化人类学分析其实是最吸引我的,毕竟别的都一般认得。

  • 3 卫诃 2024-09-22 14:45:12 广东

    (236)保卫本雅明。卡尔·施米特欲维持法秩序的内在一致性和全面性,就需将任何一种暴力和反法制的(无法)状态纳入其中,不论是革命还是独裁,似乎都得回归秩序。但例外状态不但不会回归法制常态,反而会日益取代它,日益成为常态本身,只是还打着法的、正当性的幌子。

  • 2 麦子 2015-11-03 08:45:40

    台版和大陆版本难道不是同一个译者?

  • 3 יוֹחָנָן 2017-06-27 19:37:48

    在这本书中,阿甘本试图重新梳理施密特提出的例外状态,并认为施密特的例外状态仍然是主权者被刻在法之中的例外状态,这仍然是一种被用于治理的例外状态。而阿甘本试图通过本雅明的纯粹暴力超克施密特,只有不与法连接的例外才是弥赛亚来临的缺口,也是真正的生命,这样看来这是通往正义的通口。

  • 2 Walt 2015-06-01 21:25:52

    ★★★★★

  • 2 momo 2024-06-13 09:25:48 广东

    这本应该成为进入《神圣人》的导读,第四章尤其好,阿甘本特别擅长从词源考究中得出理论的正当性。“神圣人”系列八本不会就是逮着本雅明和施米特的主权概念往死里薅吧

  • 1 豆友38324 2018-01-10 23:00:16

    文本精炼且有深度,政治哲学与法哲学边界地带对“例外状态”和“悬法”(法律暂时中止和悬置)的思考穿越罗马共和并带有当下国际政治的紧密思考。第六章 对“权威”(auctoritas)和“权限”/支配权(potestas)的阐释极为精彩,堪称对“权威”概念最好的教材。中译本有一些词语翻译待商榷(不可避免的状况),整体上已极为用心,译注很好,主要补充读者罗马政制和罗马法的基础

  • 1 萧隐 2021-04-14 06:11:44

    如果说《神圣人》考察的是例外状态中处于赤裸生命的一方,那么本书就是侧重于主权者——也就是判断内侧与外侧,使公民生命赤裸化的那一方。 在这里、在例外状态谱系的厘清中,阿甘本似乎并未像《神圣人》中那么鲜明地将主权者置于一个邪恶独裁者的地位;因为在这个领域里,不仅公民的生命在法的界域外,就连主权者的杀伐行为,也不能被已遭悬置的法律所界定。 于是这便引出了“神圣人”的概念——一个被杀死,但却无法被拿来献祭(纪念)的生命。虽然作为生命政治概念的延伸,但内容基本都是从本雅明与施密特的理论发展来的,还是当成《神圣人》关于例外状态的补充来看待比较合适。

  • 2 后戏 2022-12-25 19:41:20 山东

    例外状态以法在其中并悬置自身的拓扑结构,将生命纳入并置于主权者的决断之下,由此创造了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权限与权威、和平与战争状态不可分的情境。阿甘本引入本雅明的弥赛亚主义,主张生命的出口在于拆解例外状态的虚构性,揭露其作为一种试图结合法与无法、法律与生命的终极拟制,并生产“真正的例外状态”。 看完更进一步理解了阿甘本对疫情管制的强烈抗议,或许不完全合理,但是再审慎也不为过,因为这种过度的例外状态实际上催动了赤裸生命的死亡装置,任何一个生命都可以随时被处决,更可怕的是人们尚意识不到自己的处境——它不是部分的,而是普遍的。

  • 1 Klisis 2024-03-22 23:59:31 北京

    如后记所言,第四章转述的施米特和本雅明的辩论是精华,除了历史溯源之外没有更多有趣的观点。例外状态呈现为源自于法之悬置的一种无法状态,它“在外却仍属之”的拓扑结构类似于主权者本身。如同语言一般,法律依托例外状态这一真空地带存有,其界限之上盘桓的正是法与生命的关系。在例外空间中,不具备逻各斯的纯粹暴力实现没有现实指涉的表述之时,赤裸生命产生。甚至文末的结论也仅超脱于本雅明:法不是正义,而只是通向它的大门,只有抛去拟制虚构的例外状态,世界才能在法失效后呈现出无法被占有或法律化的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