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 短评

热门 最新
  • 36 师北宸 2015-04-05 21:43:15

    「离职人脉圈」是一个远未被有效挖掘的人群,比如这是一群能帮助前公司推荐人才、分享行业信息、推荐客户、进行品牌传播乃至吸引他们「二进宫」的重要资源,国内似乎还没有哪一家大公司真正去挖掘过这个人群的价值。

  • 35 XDash 2015-04-05 21:47:48

    7.5万字废话。不得不再次对中信出版社调低评级。

  • 18 伊卡洛斯 2015-03-13 22:49:50

    终身雇佣已经结束了,但有价值的关系应该持续下去。

  • 12 迷踪 2015-05-15 13:17:30

    主要内容:终身雇佣制已经过去,雇佣双方都应坦诚创造一个联盟。公司为个人创造价值,个人也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甚至个人的人脉也可以为公司所用。公司雇佣人才可分为:轮转期、转变期、基础期,分别对应雇员和公司的关系。一致性越多,越能往后进入基础期。

  • 7 飞林沙 2015-10-01 14:36:40

    太理想化,不是太适合中国,至少不太适合大部分中小型公司。操作性不强,如何去发展任期制还是任期制的变体值得思考和尝试。

  • 6 赖勇浩 2015-05-25 11:37:05

    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类似的问题,没有了毕业包分配,没有了子顶父职,没有公司包吃包住、终生雇佣,那么,我们就只能一直这样漂泊吗?联盟这本书,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找到了公司与雇员之间的平衡与联系,也为我的问题指出了解决的方向。不论是公司的创始人,还是职业经理人,或者一个工程师,甚至一个应届毕业生,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摆正新时代下的心态:既不要打工心态得过且过,也不要把公司当作家,一往无前;大家各自打算,各谋前程,合作、共赢。

  • 7 佩洛洛奇诺 2015-07-06 10:10:14

    一篇短文就能说明白的事情,还写了那么厚一本。(果然放大字体和行间距很有效果)

  • 4 我是卢俊 2015-01-25 20:25:13

    LinkedIn 大老板亲笔作品,告诉你信息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人才的最大变革。企业应该怎么和一个个从大企业成名的个体,自立门户后还继续合作。合伙人概念在大企业和创业企业,都非常重要,合伙其实就是联盟,它是互联网时代比什么都重要的概念

  • 6 Perfect 2015-04-23 11:18:08

    还可以,就是有点啰嗦, 一篇文章就可以说清楚, 互联网公司HR必读, 尤其后面讲到离职员工其实也是公司的很大一笔财富,还有人脉网的作用

  • 9 霏昀 2016-07-10 22:18:13

    如何把一本管理学教材里的一个小节「领导高内驱的员工」扩写成一本书。

  • 2 吉吉 2016-07-06 22:01:31

    能理解这个概念 可是对于现阶段的我 没有用 再见

  • 3 邓若虚 2017-11-26 20:32:51

    终身雇佣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终身联盟仍然存在。公司与员工建立“联盟”的核心与目标,以及其中包括的“任期计划”“人脉情报”“同事联络网”也都讲得非常清楚,提供了案例和操作方法,很值得公司人借鉴。这种环境以及雇佣文化在硅谷已经成形,正待普及到更多的行业和地区,只是目前真正习得这种方法的公司还是很少。需要不时拿出来对照多想多读几遍。

  • 4 Sofie 2016-06-23 15:28:08

    罗辑思维175

  • 2 账号已注销 2016-07-04 16:38:13

    《联盟》这本书提供了一种使雇主与员工之间从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伙人关系的框架,创建了一种鼓励公司和个人相互投资的商业模式。雇主通过建立任期制,将“流水的兵”变为“铁打的营盘”的长期人脉,同时获取前员工的高效人脉情报,挖掘潜在的商业机会。

  • 3 cnfeat 2018-03-18 23:29:02

    此书可适合员工与雇主诚实地开启新合作的关系——联盟,双方基于以下价值观开始合作:1)公司是一个球队,不是一个家庭;2)雇主与员工应该是联盟关系,员工帮助公司发展壮大,公司帮助员工发展技能,给予投资回报;3)员工在公司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一系列连续的任期,员工与公司的目标并不需要永远一致,只有在任期内是如此。一致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将增加公司与人才之间维持长期稳固联盟的概率。此书最有价值的是提供了一份联盟声明样本,让此协议成为联盟关系的合作基础。

  • 1 N 2015-06-09 20:41:41

    有一些启发,特别是后面关于人脉情报和同事网络的讨论,很符合群体智慧的逻辑。

  • 2 自娱者小五 2017-07-23 00:30:42

    双方坦诚而双赢,而非狭隘到自我限制就为了玩一场零和游戏,但囿于人性大部分职场只能将就着纳什均衡。越发感受到这时代比以往更加严格地考验人的视野和胸襟,对人的要求几近“反本能”;要求双方至信至诚凡事放到桌面谈判,几乎又是“反传统”。正文部分难免啰嗦,操作细则,附录部分有加分。小推荐。

  • 3 陈大强bigwall 2015-11-16 14:11:50

    互联网时代的雇佣关系已经发生变化了,观点讲的很对,管理者关注度不仅是如何让员工完成任务,员工关注的更不应该是内部的晋升,这本书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讲的,但对个人也有启发,只是内容略显拖沓。每读完一本这样的书,再对照自身的处境,我的心就凉掉多一点。

  • 3 策划经理读点书 2016-10-01 11:42:36

    这书根本就是领英的软文,HR的技法有点差。一开始就把结论抬出来了,显得后面的论述都没啥意义了!

  • 0 建筑民工 2019-12-01 12:59:11

    3年才读完,但是非常实用,硅谷的核心价值是这个paypal帮打造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