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会参加如此旅程的,应当是和他们一样的情侣…… 推理界的耽美大手爱丽丝老师👏
失望为主。胶带密室质量不错,但是仅胶带密室而已,且解答虽好,终究不如卡尔、劳森、鸡丁的那三篇胶带密室。推理太儿科,给我的感觉是:书中的有栖川有栖误把无根据猜疑当做了推理,火村英生误把陈述事实当做了推理。凶手又一次在火村英生毫无任何能立足于法院的证据的前提下,凭着几句无关痛痒的所谓心证就草草认罪,真难为你了凶手同学,有那么高的智商设计精巧的胶带密室、计算复杂的时间差,却没有智商看出火村英生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纸老虎。
不好看,但本格上的想法还是很优秀。单看密室解法相当平庸,却由密室形成设置了爱丽丝最擅长的逻辑切入点,然后是两个小而美的因果逻辑,最终锁定凶手,定罪又是因为某处细节。总体层次丰富,朴实之中也有巧思之处。不过这些优点全部集中在推理那几页,剩下的近三百页文字,无聊透顶。
虽然死了数个人但只有一个trick,并且跟卷首铁路线路图完全没关系。爱丽丝老师的长篇真是让人说什么好。此书最醉人的一点是为表示爱丽丝老师英语差凡是写人家英语对话的内容都每隔两行就出现: xxxxx(听不懂!) 或 xxxxx(大概是某某意?)
大概是水准最低的推协获奖作了,失望至极。凶手设定老套,几乎是一眼猜中的类型。诡计尚可,典型的新本格密室。出现的几个伪解答毫无条理性,趣味性为零。十分希望有栖川老师闭嘴,尽可能别说话。当然,我说的是故事中的那位。
其实看到一半,密室的诡计就已经想出来了,类似的密室小时候做过过。以前总是喜欢看短篇,现在觉得长篇也不错……识字:莪——音“鹅”
2017-73,国名系列我以为是铁路时间表诡计,结果是密室,但我也没看过致敬对象的密室鼻祖,这篇用胶带封闭车屋的方法,我觉得不容易完美实现,但作者用了不少对话和伏笔,很有黄金时代的影子,缺点是无关内容挺多。20170810
文章前半部分过于平淡、水分很大、废话连篇,完全没有那种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感觉,能把侦探小说写得如此温情,像读了一本纯文学的治愈类小说,有栖川有栖也算是个人才了...
特别稳当的爱丽丝老师……但作中那个你学学英语啦!
磨磨唧唧,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又臭又长。
看第一页画了个马来西亚的地图,我还以为是什么横跨数千公里的大诡计,结果就弄了个不痛不痒的胶带密室。
……我从未见过比这更没有现实性的胶带密室(
胶带密室诡计非常新本格,让我不禁想起某位友邻写的一篇作品【。。。除此之外,我真的是忍无可忍了,爱丽丝就像一个大傻叉因为这本书通篇都在XXXXXXXXXXXXXXXXXXX,洪水滔天的叙事,直接拉低了整部作品的阅读体验。
有栖川有栖“国名系列”第六弹。在经历了一连串失望后,爱丽丝老师终于用一部杰作挽回了我对他的期待。接近300页的长篇故事构架起了异域马来风情。胶带密室无疑是本书最大的亮点,解答也很本格很合理(利用千斤顶两次倾斜活动屋来让橱柜靠近窗户固定胶带),某悲剧英国佬的死亡原因是真凶英语的误读,真凶的杀人动机为掩盖以前的罪行,最后的结尾又揭露了另一位幕后道德凶犯。
胶带密室很出彩,且不单单只是诡计而已,在密室的解法中包含了能够指出唯一凶手的小逻辑,在本格方面可谓做的十分够了。只是但凡本书能有一点能称得上“plot”的发展,都不会让人感到这么沉闷…
通篇“听不懂”真的捉急 整个看下来确证太少了 胶带密室还蛮新奇但是感觉也有点扯 全书写的最好的难道不是开头他俩跟小情侣一样旅游观光那一部分吗x 爱丽丝文笔好适合写这种哦(………)
国名系列6。胶带诡计还行,但感觉还是撑不起一大本长篇,所以我是当火有新婚游记看的(X
爱丽丝老师在本书的访谈中谈到的三个目标“阿婆的舞台和逆转、卡尔的诡计以及奎因的推理”在我看来只有诡计达标了。人物形象的符号化、情节推动的缓慢、忍受了前面260页的无聊之后,才有短短40页不到的快感。而且关于恶、以及生物繁殖的炫学也是简直了...
除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胶带密室就没什么了,建议看泄底…
很久没有读本格推理了,颇为怀念。确实不能对爱丽丝抱有太大的期望,他组织故事的能力不高,脑洞也拼不过新本格那批人。稳扎稳打的本格推理,有着多数本格的通病——脸谱化的任务、无聊的故事。诡计的设计还算公平,但惊艳性不足,支撑一个长篇显得太单薄了。现在爱丽丝这种本格路线早已经被边缘化了,好的故事才能把推理小说带向大众。
> 马来铁道之谜
12 有用 兎葵 2017-12-16 16:22:05
会参加如此旅程的,应当是和他们一样的情侣…… 推理界的耽美大手爱丽丝老师👏
10 有用 纳兰潜艇 2016-03-09 14:00:48
失望为主。胶带密室质量不错,但是仅胶带密室而已,且解答虽好,终究不如卡尔、劳森、鸡丁的那三篇胶带密室。推理太儿科,给我的感觉是:书中的有栖川有栖误把无根据猜疑当做了推理,火村英生误把陈述事实当做了推理。凶手又一次在火村英生毫无任何能立足于法院的证据的前提下,凭着几句无关痛痒的所谓心证就草草认罪,真难为你了凶手同学,有那么高的智商设计精巧的胶带密室、计算复杂的时间差,却没有智商看出火村英生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纸老虎。
1 有用 陆小包 2016-05-06 10:19:52
不好看,但本格上的想法还是很优秀。单看密室解法相当平庸,却由密室形成设置了爱丽丝最擅长的逻辑切入点,然后是两个小而美的因果逻辑,最终锁定凶手,定罪又是因为某处细节。总体层次丰富,朴实之中也有巧思之处。不过这些优点全部集中在推理那几页,剩下的近三百页文字,无聊透顶。
1 有用 paradiso 2016-01-21 19:53:57
虽然死了数个人但只有一个trick,并且跟卷首铁路线路图完全没关系。爱丽丝老师的长篇真是让人说什么好。此书最醉人的一点是为表示爱丽丝老师英语差凡是写人家英语对话的内容都每隔两行就出现: xxxxx(听不懂!) 或 xxxxx(大概是某某意?)
2 有用 Daniel 2016-11-14 16:19:19
大概是水准最低的推协获奖作了,失望至极。凶手设定老套,几乎是一眼猜中的类型。诡计尚可,典型的新本格密室。出现的几个伪解答毫无条理性,趣味性为零。十分希望有栖川老师闭嘴,尽可能别说话。当然,我说的是故事中的那位。
2 有用 哀骀它 2015-10-09 19:08:50
其实看到一半,密室的诡计就已经想出来了,类似的密室小时候做过过。以前总是喜欢看短篇,现在觉得长篇也不错……识字:莪——音“鹅”
2 有用 MetalDudu 2017-08-10 10:38:31
2017-73,国名系列我以为是铁路时间表诡计,结果是密室,但我也没看过致敬对象的密室鼻祖,这篇用胶带封闭车屋的方法,我觉得不容易完美实现,但作者用了不少对话和伏笔,很有黄金时代的影子,缺点是无关内容挺多。20170810
2 有用 瑯宇忘 2019-04-12 09:52:28
文章前半部分过于平淡、水分很大、废话连篇,完全没有那种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感觉,能把侦探小说写得如此温情,像读了一本纯文学的治愈类小说,有栖川有栖也算是个人才了...
1 有用 アキラ 2016-03-05 18:06:57
特别稳当的爱丽丝老师……但作中那个你学学英语啦!
4 有用 [已注销] 2016-01-05 11:53:43
磨磨唧唧,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又臭又长。
2 有用 Mr.Graceless 2016-07-05 23:17:56
看第一页画了个马来西亚的地图,我还以为是什么横跨数千公里的大诡计,结果就弄了个不痛不痒的胶带密室。
1 有用 羽千落 2016-04-04 23:01:55
……我从未见过比这更没有现实性的胶带密室(
2 有用 莱昂哈德 2016-05-14 18:33:36
胶带密室诡计非常新本格,让我不禁想起某位友邻写的一篇作品【。。。除此之外,我真的是忍无可忍了,爱丽丝就像一个大傻叉因为这本书通篇都在XXXXXXXXXXXXXXXXXXX,洪水滔天的叙事,直接拉低了整部作品的阅读体验。
1 有用 Vincent_Ray 2020-12-14 14:41:56
有栖川有栖“国名系列”第六弹。在经历了一连串失望后,爱丽丝老师终于用一部杰作挽回了我对他的期待。接近300页的长篇故事构架起了异域马来风情。胶带密室无疑是本书最大的亮点,解答也很本格很合理(利用千斤顶两次倾斜活动屋来让橱柜靠近窗户固定胶带),某悲剧英国佬的死亡原因是真凶英语的误读,真凶的杀人动机为掩盖以前的罪行,最后的结尾又揭露了另一位幕后道德凶犯。
1 有用 御手洗小白兔 2020-12-10 20:32:00
胶带密室很出彩,且不单单只是诡计而已,在密室的解法中包含了能够指出唯一凶手的小逻辑,在本格方面可谓做的十分够了。只是但凡本书能有一点能称得上“plot”的发展,都不会让人感到这么沉闷…
1 有用 潮音Shione 2020-04-21 09:49:41
通篇“听不懂”真的捉急 整个看下来确证太少了 胶带密室还蛮新奇但是感觉也有点扯 全书写的最好的难道不是开头他俩跟小情侣一样旅游观光那一部分吗x 爱丽丝文笔好适合写这种哦(………)
1 有用 滚动的毛皮 2017-12-22 00:56:09
国名系列6。胶带诡计还行,但感觉还是撑不起一大本长篇,所以我是当火有新婚游记看的(X
2 有用 反骨精神の老羅 2016-07-16 08:32:38
爱丽丝老师在本书的访谈中谈到的三个目标“阿婆的舞台和逆转、卡尔的诡计以及奎因的推理”在我看来只有诡计达标了。人物形象的符号化、情节推动的缓慢、忍受了前面260页的无聊之后,才有短短40页不到的快感。而且关于恶、以及生物繁殖的炫学也是简直了...
1 有用 柳薦棉 2016-10-12 18:54:34
除了让人眼前一亮的胶带密室就没什么了,建议看泄底…
0 有用 影蝎藏乌 2016-02-24 09:48:56
很久没有读本格推理了,颇为怀念。确实不能对爱丽丝抱有太大的期望,他组织故事的能力不高,脑洞也拼不过新本格那批人。稳扎稳打的本格推理,有着多数本格的通病——脸谱化的任务、无聊的故事。诡计的设计还算公平,但惊艳性不足,支撑一个长篇显得太单薄了。现在爱丽丝这种本格路线早已经被边缘化了,好的故事才能把推理小说带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