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常认为个人成功关键在于:努力、天赋和运气。而今天,亚当·格兰特在他划时代的著作中展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格兰特探讨了最成功人士的行为动机,以真实故事阐述他们的行为模式并找出实现持久成功的革命性方法。他带我们去看最佳社交能手如何拓展交际圈,了解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背后的创意天才为何甘愿长期默默付出,而安然公司的倒塌,以及这些年不断倒下的企业偶像,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些现象背后真正的缘由。
他发现,我们大多数人能被划为三类:付出者、互利者和获取者。获取者只关注谋求利益,互利者愿意等价交换可预期的好处,而付出者则是不同寻常的一类人:他们乐于分享,不求回报。在《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一书中,格兰特一反直觉地指出,最善于付出的人才是最成功的人。能带领公司走向辉煌,在金字塔顶屹立不倒的人,并不是获取者和互利者,反而是付出者。而究...
我们常认为个人成功关键在于:努力、天赋和运气。而今天,亚当·格兰特在他划时代的著作中展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格兰特探讨了最成功人士的行为动机,以真实故事阐述他们的行为模式并找出实现持久成功的革命性方法。他带我们去看最佳社交能手如何拓展交际圈,了解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背后的创意天才为何甘愿长期默默付出,而安然公司的倒塌,以及这些年不断倒下的企业偶像,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这些现象背后真正的缘由。
他发现,我们大多数人能被划为三类:付出者、互利者和获取者。获取者只关注谋求利益,互利者愿意等价交换可预期的好处,而付出者则是不同寻常的一类人:他们乐于分享,不求回报。在《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一书中,格兰特一反直觉地指出,最善于付出的人才是最成功的人。能带领公司走向辉煌,在金字塔顶屹立不倒的人,并不是获取者和互利者,反而是付出者。而究竟是哪些因素使一部分付出者成了垫脚石,另一部分却跃至成功的顶端?格兰特对此深入挖掘,指引我们发展最适合自己的社交风格,选择最佳且最有效的付出方式,以实现最可持续的成功。
格兰特指出,未来在“分享”与“合作”的时代主题下,只有付出者的影响力,才能真正带来稳定而持久的力量!
作者简介 · · · · · ·
[美]亚当·格兰特: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目前在该校教授组织行为学课程。格兰特长期担任谷歌公司、IBM公司、花旗集团、默克公司,以及联合国和美国海陆空三军的资深顾问。作为成功研究和工作领域研究的顶级学者,他在《哈佛商业评论》等多家知名媒体上发表了50多篇文章,他的研究成果也被《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今日美国》等著名报刊介绍。
目录 · · · · · ·
付出大于获取有什么风险和好处
第二章 孔雀和熊猫
付出者、获取者和互利者是如何建立人际网络的
第三章 涟漪效应
合作,以及付出和获取信任的机制
第四章 发现璞玉
关于鉴别天才的幻想与现实
第五章 无力的沟通风格的力量
怎样保持谦虚,同时影响别人
第六章 维持动机的艺术
为什么一些付出者熄火了,另一些却开足马力
第七章 不再当笨蛋
超越垫脚石效应
第八章 守财奴的转变
为什么一支足球队、一个指纹和一个名字,可以让我们转向利他
第九章 走出阴影 采取行动,产生影响
致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The time she invested in sloving other people's problems ended up being an investment in her own development....Cole's experience reveals that givers gain a learning advantage. Solving other people's problems can expand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skills.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页 -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wisdom, highly successful people have three things in common: motivation, ability, and opportunity.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的人也喜欢 · · · · · ·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0 条 )

实用主义的尽头是善良

职场中的利他者应如何避免被别人烂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在职场中有这样一种现象:越能干,活越多。 比如你会做数据分析,刚开始看到同事一个工作做好久,在那愁着脸发呆,你好心过去问明情况,觉得是件小事,就帮她了。于是,每次同事一有难题就找你,你也都没什么怨言,认为帮人是应该的,毕竟从小就被教育乐于助人嘛,直到有一次,... (展开)
成为成功的付出者:自利且利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疫情还在继续,阅读依旧继续,武汉加油~~ 格兰特的《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思维课》中,把人际交往中的人分为三种类型:获取者;付出者;互利者。 疫情发展的这段时间,网上各种消息和各种故事,看着《思维课》自己很自然的对号入座,做了些分类。那些最初选择隐瞒疫情,截留... (展开)> 更多书评 40篇
-
纵横逍遥游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本书主题: 我们通常认为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努力、天赋和运气。而亚当·格兰特在他划时代的著作中展示: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本书要点: 1.付出者最容易失败,也最容易成功。 在职场中,很多人不愿意做付出者,因为他们担心被认为软弱或幼稚,付出存在风险,他们担心被利用。但实际上,这种恐惧完全可以被打破。获取者、互利者、付出者三种社交风格的人当中,失败最多的是付出者,成功最多的也是付出...2020-02-23 09:12:02 2人喜欢
本书主题: 我们通常认为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努力、天赋和运气。而亚当·格兰特在他划时代的著作中展示: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本书要点: 1.付出者最容易失败,也最容易成功。 在职场中,很多人不愿意做付出者,因为他们担心被认为软弱或幼稚,付出存在风险,他们担心被利用。但实际上,这种恐惧完全可以被打破。获取者、互利者、付出者三种社交风格的人当中,失败最多的是付出者,成功最多的也是付出者。我们往往盯着他们的失败不放,却严重低估了他们的成功。 获取者:他们相信自己的利益永远在他人利益之上。他们相信世界是个竞技场,弱肉强食,你死我活。他们通常这么想:“如果我不先照顾自己,就没人会顾及我的利益。” 付出者:他们以他人为中心,关注他人能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只要别人的收益超过自己所付出的成本,他们就很乐意帮忙,有时甚至不计成本不计回报。当然,选择做付出者不需要超常的牺牲,只需要关注他人利益。根据耶鲁大学的研究,大多数人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像一个付出者,比如在婚姻和友谊中。
互利者:处于两者之间。他们追求付出和收获的平衡。他们的处事原则是公平:帮助别人的同时寻求回报,以此保护自己。他们信奉等价交换,他们的人际关系充斥着公平交易。
2.付出者的成功秘诀 第一个秘诀:他们能创造价值,把蛋糕做大,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受益。 当其他人都在攫取价值的时候,付出者看上去在把价值拱手相让,实际上,他们在创造价值,让集体受益。他们接过烫手山芋,为团队做出巨大贡献,他们不仅能让自己成功,还能带着别人一起成功。这是一种涟漪效应。 如果每个人都希望你能成功,你就更容易成功。如果你没有敌人,成功也就更加轻而易举。
例子:《辛普森一家》编剧乔治·迈耶,经常为剧集提供很多好点子,但很少写最体现编剧价值的第一稿,反而是接手人人避之不及的活儿,帮人修改或重写。这是能让团队获得最大收益的任务,却未必能给他自己带来收益。但美国人都有一种共识,认为迈耶是这个节目成功背后最主要的因素。 启示:天才更倾向于做获取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从别人那里榨取智力和能量;而天才制造者却更倾向于做付出者,他们用自己的智力来放大别人的聪明才智。
第二个秘诀:付出者的好人缘,来自于善于激活休眠关系,重建关系。 休眠关系:指那些见过面或者曾经熟识,但很长一段时间断了联系的人。沉睡的休眠关系一旦被激活,能量会非常巨大。 一个强大的关系网络,不仅来自与亲密好友和同事的强关系,还要与那些不经意认识的人保持弱关系。社会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更容易从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中获益。弱关系让我们更有效率地获得信息。 例子:职场人士向许久不联系的前同事咨询工作建议时,不但能顺利获得建议,而且这些建议比那些从当前关系中得到的建议更有价值。因为久不联系的前同事更容易提供新视角和新想法。
第三个秘诀:付出者用“无力的沟通”来获得声望,打造影响力。 以前我们认为,强有力的沟通能获得影响力,因为它有支配性,自信满满,可以控制话题走向。其实并非如此。这种支配风格的交流风险很大。尤其是当对方并不太信任你时,你还表现出强烈的支配欲望,对方会非常抗拒。 相反,“无力的沟通”看上去是一种示弱的交流,但是一开始就轻松示弱的人,反而不会害怕暴露破绽。他不像获取者总是担心,万一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可能有损威望。 方法: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谨慎说话,而不是口无遮拦;试探性表达,不那么肯定;承认自己的弱点,而不是设法显示自己的长处;询问别人的建议,而不是强加观点给别人。
3.关于付出者的两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亲和力强的人一定是付出者,亲和力弱的人一定是获取者。 错。 付出也好,获取也好,都是指人的动机和价值观,与个人性格是否亲和没有关系。世界上有四种组合:亲和力强的付出者、亲和力强的获取者、亲和力弱的付出者和亲和力弱的获取者。 亲和力强的获取者最容易迷惑人。他们一般有两面性:向上谄媚,向下施压。 他们的支配性和控制欲统统用在下级面前,在上级面前,他们出乎意料地服从和恭敬。结果就是,他们很容易通过向上谄媚的方法攀升,也容易因为向下施压而失败。
第二个误解:付出者一定会成功。 错。 跟获取者和互利者相比,付出者更容易失败。 都是付出者,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区别在于,后者只利他,不利己,是个无私的付出者;而前者利他又利己。 利他又利己的付出者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那一类人。相比获取者和互利者,他们更有可能因为付出而获得快乐和价值;相比无私的付出者,他们又不至于让自己精疲力竭。他们虽然看上去没有那么利他,但他们从容、坚韧,能持久做出更多贡献。 数字:志愿服务100小时,能带给人最大限度的活力,同时,消耗程度比较低。
本书金句: 付出者不一定都是和蔼可亲的,也不一定都是无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希望获得成功,而且事实上,成功的付出者与获取者或互利者相比,要更有雄心壮志。他们只是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目标。 2.一个获取者取得成功通常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失败。而付出者的成功会产生一种“涟漪效应”,让他们身边的人也更容易成功。关键的差异在于,付出者的成功可以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从别人那里攫取价值。“如果每个人都希望你能成功,你就更容易成功。如果你没有敌人,成功也就更加轻而易举。” 3.担心别人认为自己软弱或是幼稚,这让许多人在职场中不会采取付出者的行为方式。哪怕他们在生活中奉行付出者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却选择了互利者的风格,努力平衡付出和获取的比例。这种恐惧如此普遍地存在着,为了不当傻瓜,我们会不情愿地忽略自己更高尚的本能。
4.一个专家和一个平庸的人做演讲,听众显然更偏爱专家。然后两个人做同一个笨拙的动作,并大喊“天哪,我把咖啡洒到新衣服上了”。结果显示,当平庸的人表现出笨拙时,听众更不喜欢他了——怎么做都不喜欢;而当专家表现笨拙时,听众却更喜欢他——这位专家很人性化。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失态效应。
5.比起那些你帮助过的人,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继续帮助你。 6.无私的付出者具有较高的利他和较低的利己。他们会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不顾自己的需求,并因此付出代价。无私的付出是一种病理性的利他,对于他人的不健康的关注会损害自己的需求。 7.大多数人认为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更幸福。但真相其实相反,如果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你的幸福感并不会改变,把钱花在别人身上,会更有幸福感。这就是利他且自利的付出:你自己选择帮助谁,这可以改善你的情绪,让你从中获益。经济学家称之为“付出的温暖光辉”,心理学家称之为“助人者的兴奋”。
8.心理学家发现,最佳的谈判者不是获取者,更不是无私的付出者,而是利他且自利的付出者。他们对双方的利益都高度关注,力争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他们不会攫取价值,也不会将价值拱手相让。他们所有的付出都是想将蛋糕做得更大,这样在分蛋糕时,能给自己留下足够大的一份。
9.女性是不是比男性更容易成为付出者呢?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易格丽的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有同样的可能成为付出者,只是他们付出的方式有所不同。在亲密关系中,女性倾向于比男性付出更多;而在面对陌生人时,男性更有可能表现为付出者。
10.一群曼联球迷看到陌生人滑倒在草地上痛苦尖叫会帮助他吗?答案很有意思,取决于他穿什么。当他穿一件普通T恤时,只有33%的人会帮忙,而当他穿一件曼联球队的T恤时,92%的人会帮忙。一件曼联T恤激活了“共同的身份认同”:如果我们帮了群体内的成员,就相当于在帮自己,因为我们让整个群体变得更好。
11 付出者则将成功视为通过积极地影响别人而获得的一种个人成就。
回应 2020-02-23 09:12:02 -
根据传统的智慧,那些非常成功的人有三个共同点:动力、能力和机遇。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把努力、才华和运气结合起来。夏德尔和霍尼克的故事告诉我们,还有第4样东西,尽管非常关键,却经常被忽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这些偏好并不是金钱方面的:无论是慈善捐款的数额,还是向雇主要求的回报,付出者和获取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区别在于对他人的态度,以及采取的行动 付出这种行为要比大多...
2018-07-12 20:28:50 1人喜欢
根据传统的智慧,那些非常成功的人有三个共同点:动力、能力和机遇。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把努力、才华和运气结合起来。夏德尔和霍尼克的故事告诉我们,还有第4样东西,尽管非常关键,却经常被忽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这些偏好并不是金钱方面的:无论是慈善捐款的数额,还是向雇主要求的回报,付出者和获取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区别在于对他人的态度,以及采取的行动 付出这种行为要比大多数人所想象的更加强大,而且并没有那么冒险。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正是那些将付出放在首位的人,在未来最有可能取得成功。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付出者的天赋或能力,而是在于他们采取的策略,以及做出的选择。 当付出者取得成功时,有一些特殊之处:他们的成功可以扩散到别人身上。 关键的差异在于,付出者的成功可以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从别人那里攫取价值。 在许多时候,付出的确无法带来成功。在纯粹的零和游戏和胜负关系中,付出很少能带来回报。 “做一名付出者,并不会帮你赢得一百码冲刺,但却可以帮助你赢得马拉松。” 我们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结果带出了我们自身最丑恶的东西:为了不当傻瓜,我们会不情愿地忽略自己更高尚的本能 通过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关系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知识、技能和影响力。 在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我们会认识许多不同的人,而正因为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资源各不相同,所以在帮助、建议和指导等方面,与这些人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关系,是完全合理的做法。 衡量一个人的真正标准,是他如何对待那些完全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 研究发现,人们如果被获取者伤害,会通过分享声望信息的方式惩罚他们。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两种鉴别获取者的方法。首先,如果能得到声望信息,我们可以看看,人们是如何对待他们关系网络中的人的。其次,如果我们有机会观察获取者的行为及其留下的印记,就可以寻找炫耀的蛛丝马迹。自我美化的照片、自我中心的谈话,还有巨大的收入差距,可以传达出准确可靠的信号,告诉我们某人是一个获取者。 我心里怀着渴望,想让与我有关联的人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从本质上讲,付出者的做法让他们能够触及更广的范围,这可以带来更加广泛的潜在收益,即使这些收益并不是他们的动机所向。 付出者创造了这样的氛围,并激发了别人的善意。对于这些人来说,重新与付出者建立联系也是一种激励人心的体验。 这是一种新颖的互惠螺旋。在传统的老式互惠关系中,人们以互利者的方式行事,彼此交易价值。我们帮助那些帮助了我们的人,并给那些我们希望获得回报的人以帮助。但是在今天,像亚当·芮福金这样的付出者可以激发出一种更加强大的互惠作用。芮福金的目标并不是交易价值,而是增添价值。他的付出行为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5分钟的帮忙。“你应该愿意为了任何人,花5分钟或更少的时间做点儿什么。 芮福金的经历展现了付出者是如何建立起异常丰富的关系网络,并让它发挥功效的。付出者通过自身与网络中其他人的互动方式,创造了一种规范,让增添价值这种行为比攫取或是交易价值更受欢迎,帮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把蛋糕做大。当他们真的需要帮助时,可以重新激活那些休眠的关系,从那些几乎将要遗忘,但是对其仍然充满信任的人身上获取新的帮助。“用一个词来总结成功的秘诀:慷慨。” 付出者拒绝将互相依赖视为一种弱点。他们更愿意将互相依赖视为力量的源泉,一种整合众人技能,实现更大目标的手段。这种互相依赖的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迈耶合作的方式。 那些经常为同事贡献出时间和知识的人,自己也能赢得更高的报酬和升迁概率,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制造业公司,都是如此。 建立起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的名声,这似乎有一种魔力。这会通过无数种方式给你带来回报。 付出者不会为了潜力的信号而等待。因为他们倾向于信任他人,对于他人的意图保持乐观态度,所以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和导师,付出者会从每个人身上看到潜力。在默认状态下,付出者就会将每个人视为高潜力者。 培养毅力的关键之处在于,让眼前的任务变得更有趣,更能激发人的动力。 当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时,就像付出者自然而然所做的那样,他们就更少地担心自我以及琐碎的细节;他们会总揽全局,将那些对于别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 揭示出付出者不仅善于识别和培养天才,还令人惊讶地善于在事情不遂人意时,放下包袱,继续前行 为了建立支配性,获取者非常善于做出强有力的沟通:他们会用强有力的方式讲话,提高音量以强调自己的权威,表达确定性以传递出自信,炫耀自己取得的成就,并通过肯定和骄傲的方式推销自己。 在与能力无关的方面展示自己的弱点,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名声, 宣传的艺术在于,引领着你,让你自己得出我的结论。我想要让你形成自己的结论:你会加倍坚定地守护它们。 通过询问人们的计划和意向,我们提高了他们实际依据这些计划和意向行事的概率。 但是,这种办法只在你已经对问题的目标感觉良好时才有效。 即使詹姆两次使用相同的语气传达相同的信息,只要加入了诸如限定、标记问题和强化之类的标记或是试探性的话语,也能赢得更大的尊重和影响力。 当我们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知识或是资源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会努力维持一种信念,相信他们值得和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寻求建议是一种微妙的方式,来邀请别人对我们做出承诺。 在推销的时候,付出者提问题的方式会传达出帮助客户,而非利用客户的渴望。在说服和谈判的时候,付出者试探性地讲话并寻求建议,因为他们真的很珍惜别人的想法和视角。 有两种伟大的人性力量:自利和关心他人。”那些被这两种动机“混合的引擎”驱动的人,最容易取得成功。 能够感知到持久的影响力,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压力的影响,避免疲劳。 如果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会带来怎样的改变,他们就会感到能量充沛,愿意做出更多贡献。 付出可以提升幸福感和价值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挣更多的钱 但是,当付出者为了别人代言时,推进就与保护和促进他人利益的价值观相一致了:付出者可以把它归结为对于他人的关心。 当人们与他人共享了一种身份认同时,为这个人付出就有了一种利他且自利的属性。如果我们帮助了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我们也是在帮助自己,因为我们让整个群体变得更好。 人们更喜欢带有自己名字字母的巧克力、饼干和茶叶,并且更喜欢拥有相同首字母的潜在约会对象,即使他们坚持说这种相似性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喜好。 并不是任何相似性都会驱使人们成为付出者。只有非同寻常的相似性才有这样的效果 为什么我们会低估愿意付出的人的数量?根据弗林和伯恩斯的研究,当我们试图预测他人的反应时,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答应的成本上,却忽视了拒绝的成本。拒绝一个小的帮助请求,是令人不舒服、容易引发愧疚和令人尴尬的。 引自 做一个利他且自利者 回应 2018-07-12 20:28:50 -
Darcy (多一点点勇气,多一点点耐心。)
迈耶将自己的荣誉信条总结为: ①出现。②努力工作。③友善待人。④堂堂正正。 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这意味着,我们在工作中做的事情,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只在个人生活中采取付出者的价值观,那么会在职业生活中损失什么东西呢?即使是轻微地向付出者的方向倾斜,我们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在工作时间中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更重大的意义,以及更持久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作为他自己来对待,...2020-03-11 17:16:58
迈耶将自己的荣誉信条总结为:
①出现。②努力工作。③友善待人。④堂堂正正。
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这意味着,我们在工作中做的事情,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只在个人生活中采取付出者的价值观,那么会在职业生活中损失什么东西呢?即使是轻微地向付出者的方向倾斜,我们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在工作时间中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更重大的意义,以及更持久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作为他自己来对待,会让他变得比现在更差;如果我们将他作为他可能成为的人来对待,会让他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约翰·沃夫冈·冯·哥德,德国作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艺术
这就是成功的付出者最令我感到神秘的一点:他们攀升到了顶端,但是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将别人打倒,而是找到了将蛋糕做大的办法,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从中获益。在一群获取者中,成功是一个零和游戏,但是在一群付出者中,整体可能要大于部分之和
回应 2020-03-11 17:16:58
-
根据传统的智慧,那些非常成功的人有三个共同点:动力、能力和机遇。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把努力、才华和运气结合起来。夏德尔和霍尼克的故事告诉我们,还有第4样东西,尽管非常关键,却经常被忽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这些偏好并不是金钱方面的:无论是慈善捐款的数额,还是向雇主要求的回报,付出者和获取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区别在于对他人的态度,以及采取的行动 付出这种行为要比大多...
2018-07-12 20:28:50 1人喜欢
根据传统的智慧,那些非常成功的人有三个共同点:动力、能力和机遇。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我们需要把努力、才华和运气结合起来。夏德尔和霍尼克的故事告诉我们,还有第4样东西,尽管非常关键,却经常被忽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这些偏好并不是金钱方面的:无论是慈善捐款的数额,还是向雇主要求的回报,付出者和获取者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区别在于对他人的态度,以及采取的行动 付出这种行为要比大多数人所想象的更加强大,而且并没有那么冒险。 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正是那些将付出放在首位的人,在未来最有可能取得成功。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付出者的天赋或能力,而是在于他们采取的策略,以及做出的选择。 当付出者取得成功时,有一些特殊之处:他们的成功可以扩散到别人身上。 关键的差异在于,付出者的成功可以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从别人那里攫取价值。 在许多时候,付出的确无法带来成功。在纯粹的零和游戏和胜负关系中,付出很少能带来回报。 “做一名付出者,并不会帮你赢得一百码冲刺,但却可以帮助你赢得马拉松。” 我们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别人,结果带出了我们自身最丑恶的东西:为了不当傻瓜,我们会不情愿地忽略自己更高尚的本能 通过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关系网络,人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知识、技能和影响力。 在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我们会认识许多不同的人,而正因为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资源各不相同,所以在帮助、建议和指导等方面,与这些人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关系,是完全合理的做法。 衡量一个人的真正标准,是他如何对待那些完全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 研究发现,人们如果被获取者伤害,会通过分享声望信息的方式惩罚他们。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两种鉴别获取者的方法。首先,如果能得到声望信息,我们可以看看,人们是如何对待他们关系网络中的人的。其次,如果我们有机会观察获取者的行为及其留下的印记,就可以寻找炫耀的蛛丝马迹。自我美化的照片、自我中心的谈话,还有巨大的收入差距,可以传达出准确可靠的信号,告诉我们某人是一个获取者。 我心里怀着渴望,想让与我有关联的人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从本质上讲,付出者的做法让他们能够触及更广的范围,这可以带来更加广泛的潜在收益,即使这些收益并不是他们的动机所向。 付出者创造了这样的氛围,并激发了别人的善意。对于这些人来说,重新与付出者建立联系也是一种激励人心的体验。 这是一种新颖的互惠螺旋。在传统的老式互惠关系中,人们以互利者的方式行事,彼此交易价值。我们帮助那些帮助了我们的人,并给那些我们希望获得回报的人以帮助。但是在今天,像亚当·芮福金这样的付出者可以激发出一种更加强大的互惠作用。芮福金的目标并不是交易价值,而是增添价值。他的付出行为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5分钟的帮忙。“你应该愿意为了任何人,花5分钟或更少的时间做点儿什么。 芮福金的经历展现了付出者是如何建立起异常丰富的关系网络,并让它发挥功效的。付出者通过自身与网络中其他人的互动方式,创造了一种规范,让增添价值这种行为比攫取或是交易价值更受欢迎,帮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把蛋糕做大。当他们真的需要帮助时,可以重新激活那些休眠的关系,从那些几乎将要遗忘,但是对其仍然充满信任的人身上获取新的帮助。“用一个词来总结成功的秘诀:慷慨。” 付出者拒绝将互相依赖视为一种弱点。他们更愿意将互相依赖视为力量的源泉,一种整合众人技能,实现更大目标的手段。这种互相依赖的价值观,深深地影响了迈耶合作的方式。 那些经常为同事贡献出时间和知识的人,自己也能赢得更高的报酬和升迁概率,无论是在银行还是在制造业公司,都是如此。 建立起关心他人胜于关心自己的名声,这似乎有一种魔力。这会通过无数种方式给你带来回报。 付出者不会为了潜力的信号而等待。因为他们倾向于信任他人,对于他人的意图保持乐观态度,所以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和导师,付出者会从每个人身上看到潜力。在默认状态下,付出者就会将每个人视为高潜力者。 培养毅力的关键之处在于,让眼前的任务变得更有趣,更能激发人的动力。 当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时,就像付出者自然而然所做的那样,他们就更少地担心自我以及琐碎的细节;他们会总揽全局,将那些对于别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放在首位。 揭示出付出者不仅善于识别和培养天才,还令人惊讶地善于在事情不遂人意时,放下包袱,继续前行 为了建立支配性,获取者非常善于做出强有力的沟通:他们会用强有力的方式讲话,提高音量以强调自己的权威,表达确定性以传递出自信,炫耀自己取得的成就,并通过肯定和骄傲的方式推销自己。 在与能力无关的方面展示自己的弱点,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名声, 宣传的艺术在于,引领着你,让你自己得出我的结论。我想要让你形成自己的结论:你会加倍坚定地守护它们。 通过询问人们的计划和意向,我们提高了他们实际依据这些计划和意向行事的概率。 但是,这种办法只在你已经对问题的目标感觉良好时才有效。 即使詹姆两次使用相同的语气传达相同的信息,只要加入了诸如限定、标记问题和强化之类的标记或是试探性的话语,也能赢得更大的尊重和影响力。 当我们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知识或是资源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会努力维持一种信念,相信他们值得和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寻求建议是一种微妙的方式,来邀请别人对我们做出承诺。 在推销的时候,付出者提问题的方式会传达出帮助客户,而非利用客户的渴望。在说服和谈判的时候,付出者试探性地讲话并寻求建议,因为他们真的很珍惜别人的想法和视角。 有两种伟大的人性力量:自利和关心他人。”那些被这两种动机“混合的引擎”驱动的人,最容易取得成功。 能够感知到持久的影响力,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压力的影响,避免疲劳。 如果人们知道自己的工作会带来怎样的改变,他们就会感到能量充沛,愿意做出更多贡献。 付出可以提升幸福感和价值感,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挣更多的钱 但是,当付出者为了别人代言时,推进就与保护和促进他人利益的价值观相一致了:付出者可以把它归结为对于他人的关心。 当人们与他人共享了一种身份认同时,为这个人付出就有了一种利他且自利的属性。如果我们帮助了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我们也是在帮助自己,因为我们让整个群体变得更好。 人们更喜欢带有自己名字字母的巧克力、饼干和茶叶,并且更喜欢拥有相同首字母的潜在约会对象,即使他们坚持说这种相似性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喜好。 并不是任何相似性都会驱使人们成为付出者。只有非同寻常的相似性才有这样的效果 为什么我们会低估愿意付出的人的数量?根据弗林和伯恩斯的研究,当我们试图预测他人的反应时,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答应的成本上,却忽视了拒绝的成本。拒绝一个小的帮助请求,是令人不舒服、容易引发愧疚和令人尴尬的。 引自 做一个利他且自利者 回应 2018-07-12 20:28:50 -
1、无力的沟通比强有力的沟通更有效。 2、意图问题之所以有效,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可以激发出承诺:一旦人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就感到需要遵守。但是有趣的是,研究显示:即使人们开始的回答是否定的,意图问题仍然可以起作用。问题会触发思考,如果行为本身确实有吸引力,那么一些人会改变想法,决定采取行动。 3、寻求建议是一种令人惊讶、非常有效的策略,可以让我们在缺乏权威时对人施加影响。 4、寻求建议可以激发更多...
2018-11-29 11:32:11
1、无力的沟通比强有力的沟通更有效。
2、意图问题之所以有效,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可以激发出承诺:一旦人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就感到需要遵守。但是有趣的是,研究显示:即使人们开始的回答是否定的,意图问题仍然可以起作用。问题会触发思考,如果行为本身确实有吸引力,那么一些人会改变想法,决定采取行动。
3、寻求建议是一种令人惊讶、非常有效的策略,可以让我们在缺乏权威时对人施加影响。
4、寻求建议可以激发更多的合作和信息分享,将潜在的竞争性谈判变成双赢的局面。
5、经常向知识渊博的同事寻求建议和帮助的人,与那些从来不寻求建议和帮助的人相比,实际上更加讨上级的喜欢。
6、寻求建议有四项好处:学习、换位思考、承诺和奉承。
7、本杰明*富兰克林将寻求建议视为一种奉承,有一条赢得朋友的基本原则:诉诸他们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持续地向他们寻求建议,他们就会因为你的判断力和智慧而欣赏你。
8、无论人们的交际风格是什么,他们都喜欢有人向他们寻求建议。给出建议可以让获取者感觉自己很重要,并且让付出者感觉自己对别人有帮助。
9、只有发自真心的寻求建议,才会有效。
10、无私的付出是一种病理性的利他:一种对于他人的不健康的关注,会损害自己的需求,这样的付出者在努力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伤害了他们自己。
11、自利和利他是各自独立的动机,可以同时拥有这两种动机。
12、成功的付出者可以说是:“利他且自利的”:他们关心他人的利益,但同时也有雄心勃勃的目标,努力推进自己的利益。
13、情境的改变让能量得以更新。
14、健康的人在一些情况下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探索在别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之后再重新回到自己身上。
15、把付出行为集中起来,属于一种利他且自利的策略。
16、利他且自利的付出:你自己选择帮助谁,这可以改善你的情绪,让你从中受益。付出实际上会激活我们大脑中负责奖赏和意义的中枢,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利益行事时,它们会给我们传送愉悦和目标的信号。
17、在慷慨的针锋相对策略中,规则是“从不忘记一个好的回合,但有时要忘记一个不好的回合”。你以合作作为开始,并继续合作,直到对手表现出竞争态势。当对方竞争时,慷慨的针锋相对一般不会总是用竞争来回应,而是仅在2/3的情况下竞争,剩下1/3的情况里则用合作来回应背叛。
18、改变人们的行为,然后他们的态度经常会跟着发生改变。
回应 2018-11-29 11:32:11
-
Darcy (多一点点勇气,多一点点耐心。)
迈耶将自己的荣誉信条总结为: ①出现。②努力工作。③友善待人。④堂堂正正。 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这意味着,我们在工作中做的事情,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只在个人生活中采取付出者的价值观,那么会在职业生活中损失什么东西呢?即使是轻微地向付出者的方向倾斜,我们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在工作时间中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更重大的意义,以及更持久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作为他自己来对待,...2020-03-11 17:16:58
迈耶将自己的荣誉信条总结为:
①出现。②努力工作。③友善待人。④堂堂正正。
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这意味着,我们在工作中做的事情,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只在个人生活中采取付出者的价值观,那么会在职业生活中损失什么东西呢?即使是轻微地向付出者的方向倾斜,我们可能就会发现,自己在工作时间中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功、更重大的意义,以及更持久的影响。
如果我们将一个人作为他自己来对待,会让他变得比现在更差;如果我们将他作为他可能成为的人来对待,会让他成为他应该成为的人。——约翰·沃夫冈·冯·哥德,德国作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艺术
这就是成功的付出者最令我感到神秘的一点:他们攀升到了顶端,但是在此过程中并没有将别人打倒,而是找到了将蛋糕做大的办法,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能从中获益。在一群获取者中,成功是一个零和游戏,但是在一群付出者中,整体可能要大于部分之和
回应 2020-03-11 17:16:58 -
纵横逍遥游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本书主题: 我们通常认为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努力、天赋和运气。而亚当·格兰特在他划时代的著作中展示: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本书要点: 1.付出者最容易失败,也最容易成功。 在职场中,很多人不愿意做付出者,因为他们担心被认为软弱或幼稚,付出存在风险,他们担心被利用。但实际上,这种恐惧完全可以被打破。获取者、互利者、付出者三种社交风格的人当中,失败最多的是付出者,成功最多的也是付出...2020-02-23 09:12:02 2人喜欢
本书主题: 我们通常认为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努力、天赋和运气。而亚当·格兰特在他划时代的著作中展示: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样和别人打交道。
本书要点: 1.付出者最容易失败,也最容易成功。 在职场中,很多人不愿意做付出者,因为他们担心被认为软弱或幼稚,付出存在风险,他们担心被利用。但实际上,这种恐惧完全可以被打破。获取者、互利者、付出者三种社交风格的人当中,失败最多的是付出者,成功最多的也是付出者。我们往往盯着他们的失败不放,却严重低估了他们的成功。 获取者:他们相信自己的利益永远在他人利益之上。他们相信世界是个竞技场,弱肉强食,你死我活。他们通常这么想:“如果我不先照顾自己,就没人会顾及我的利益。” 付出者:他们以他人为中心,关注他人能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只要别人的收益超过自己所付出的成本,他们就很乐意帮忙,有时甚至不计成本不计回报。当然,选择做付出者不需要超常的牺牲,只需要关注他人利益。根据耶鲁大学的研究,大多数人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得像一个付出者,比如在婚姻和友谊中。
互利者:处于两者之间。他们追求付出和收获的平衡。他们的处事原则是公平:帮助别人的同时寻求回报,以此保护自己。他们信奉等价交换,他们的人际关系充斥着公平交易。
2.付出者的成功秘诀 第一个秘诀:他们能创造价值,把蛋糕做大,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能受益。 当其他人都在攫取价值的时候,付出者看上去在把价值拱手相让,实际上,他们在创造价值,让集体受益。他们接过烫手山芋,为团队做出巨大贡献,他们不仅能让自己成功,还能带着别人一起成功。这是一种涟漪效应。 如果每个人都希望你能成功,你就更容易成功。如果你没有敌人,成功也就更加轻而易举。
例子:《辛普森一家》编剧乔治·迈耶,经常为剧集提供很多好点子,但很少写最体现编剧价值的第一稿,反而是接手人人避之不及的活儿,帮人修改或重写。这是能让团队获得最大收益的任务,却未必能给他自己带来收益。但美国人都有一种共识,认为迈耶是这个节目成功背后最主要的因素。 启示:天才更倾向于做获取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从别人那里榨取智力和能量;而天才制造者却更倾向于做付出者,他们用自己的智力来放大别人的聪明才智。
第二个秘诀:付出者的好人缘,来自于善于激活休眠关系,重建关系。 休眠关系:指那些见过面或者曾经熟识,但很长一段时间断了联系的人。沉睡的休眠关系一旦被激活,能量会非常巨大。 一个强大的关系网络,不仅来自与亲密好友和同事的强关系,还要与那些不经意认识的人保持弱关系。社会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更容易从弱关系而不是强关系中获益。弱关系让我们更有效率地获得信息。 例子:职场人士向许久不联系的前同事咨询工作建议时,不但能顺利获得建议,而且这些建议比那些从当前关系中得到的建议更有价值。因为久不联系的前同事更容易提供新视角和新想法。
第三个秘诀:付出者用“无力的沟通”来获得声望,打造影响力。 以前我们认为,强有力的沟通能获得影响力,因为它有支配性,自信满满,可以控制话题走向。其实并非如此。这种支配风格的交流风险很大。尤其是当对方并不太信任你时,你还表现出强烈的支配欲望,对方会非常抗拒。 相反,“无力的沟通”看上去是一种示弱的交流,但是一开始就轻松示弱的人,反而不会害怕暴露破绽。他不像获取者总是担心,万一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可能有损威望。 方法: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谨慎说话,而不是口无遮拦;试探性表达,不那么肯定;承认自己的弱点,而不是设法显示自己的长处;询问别人的建议,而不是强加观点给别人。
3.关于付出者的两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亲和力强的人一定是付出者,亲和力弱的人一定是获取者。 错。 付出也好,获取也好,都是指人的动机和价值观,与个人性格是否亲和没有关系。世界上有四种组合:亲和力强的付出者、亲和力强的获取者、亲和力弱的付出者和亲和力弱的获取者。 亲和力强的获取者最容易迷惑人。他们一般有两面性:向上谄媚,向下施压。 他们的支配性和控制欲统统用在下级面前,在上级面前,他们出乎意料地服从和恭敬。结果就是,他们很容易通过向上谄媚的方法攀升,也容易因为向下施压而失败。
第二个误解:付出者一定会成功。 错。 跟获取者和互利者相比,付出者更容易失败。 都是付出者,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区别在于,后者只利他,不利己,是个无私的付出者;而前者利他又利己。 利他又利己的付出者是最容易取得成功的那一类人。相比获取者和互利者,他们更有可能因为付出而获得快乐和价值;相比无私的付出者,他们又不至于让自己精疲力竭。他们虽然看上去没有那么利他,但他们从容、坚韧,能持久做出更多贡献。 数字:志愿服务100小时,能带给人最大限度的活力,同时,消耗程度比较低。
本书金句: 付出者不一定都是和蔼可亲的,也不一定都是无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希望获得成功,而且事实上,成功的付出者与获取者或互利者相比,要更有雄心壮志。他们只是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追求自己的目标。 2.一个获取者取得成功通常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失败。而付出者的成功会产生一种“涟漪效应”,让他们身边的人也更容易成功。关键的差异在于,付出者的成功可以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从别人那里攫取价值。“如果每个人都希望你能成功,你就更容易成功。如果你没有敌人,成功也就更加轻而易举。” 3.担心别人认为自己软弱或是幼稚,这让许多人在职场中不会采取付出者的行为方式。哪怕他们在生活中奉行付出者的价值观,在工作中却选择了互利者的风格,努力平衡付出和获取的比例。这种恐惧如此普遍地存在着,为了不当傻瓜,我们会不情愿地忽略自己更高尚的本能。
4.一个专家和一个平庸的人做演讲,听众显然更偏爱专家。然后两个人做同一个笨拙的动作,并大喊“天哪,我把咖啡洒到新衣服上了”。结果显示,当平庸的人表现出笨拙时,听众更不喜欢他了——怎么做都不喜欢;而当专家表现笨拙时,听众却更喜欢他——这位专家很人性化。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失态效应。
5.比起那些你帮助过的人,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继续帮助你。 6.无私的付出者具有较高的利他和较低的利己。他们会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不顾自己的需求,并因此付出代价。无私的付出是一种病理性的利他,对于他人的不健康的关注会损害自己的需求。 7.大多数人认为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更幸福。但真相其实相反,如果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你的幸福感并不会改变,把钱花在别人身上,会更有幸福感。这就是利他且自利的付出:你自己选择帮助谁,这可以改善你的情绪,让你从中获益。经济学家称之为“付出的温暖光辉”,心理学家称之为“助人者的兴奋”。
8.心理学家发现,最佳的谈判者不是获取者,更不是无私的付出者,而是利他且自利的付出者。他们对双方的利益都高度关注,力争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他们不会攫取价值,也不会将价值拱手相让。他们所有的付出都是想将蛋糕做得更大,这样在分蛋糕时,能给自己留下足够大的一份。
9.女性是不是比男性更容易成为付出者呢?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易格丽的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有同样的可能成为付出者,只是他们付出的方式有所不同。在亲密关系中,女性倾向于比男性付出更多;而在面对陌生人时,男性更有可能表现为付出者。
10.一群曼联球迷看到陌生人滑倒在草地上痛苦尖叫会帮助他吗?答案很有意思,取决于他穿什么。当他穿一件普通T恤时,只有33%的人会帮忙,而当他穿一件曼联球队的T恤时,92%的人会帮忙。一件曼联T恤激活了“共同的身份认同”:如果我们帮了群体内的成员,就相当于在帮自己,因为我们让整个群体变得更好。
11 付出者则将成功视为通过积极地影响别人而获得的一种个人成就。
回应 2020-02-23 09:12:02 -
1、无力的沟通比强有力的沟通更有效。 2、意图问题之所以有效,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可以激发出承诺:一旦人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就感到需要遵守。但是有趣的是,研究显示:即使人们开始的回答是否定的,意图问题仍然可以起作用。问题会触发思考,如果行为本身确实有吸引力,那么一些人会改变想法,决定采取行动。 3、寻求建议是一种令人惊讶、非常有效的策略,可以让我们在缺乏权威时对人施加影响。 4、寻求建议可以激发更多...
2018-11-29 11:32:11
1、无力的沟通比强有力的沟通更有效。
2、意图问题之所以有效,一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可以激发出承诺:一旦人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就感到需要遵守。但是有趣的是,研究显示:即使人们开始的回答是否定的,意图问题仍然可以起作用。问题会触发思考,如果行为本身确实有吸引力,那么一些人会改变想法,决定采取行动。
3、寻求建议是一种令人惊讶、非常有效的策略,可以让我们在缺乏权威时对人施加影响。
4、寻求建议可以激发更多的合作和信息分享,将潜在的竞争性谈判变成双赢的局面。
5、经常向知识渊博的同事寻求建议和帮助的人,与那些从来不寻求建议和帮助的人相比,实际上更加讨上级的喜欢。
6、寻求建议有四项好处:学习、换位思考、承诺和奉承。
7、本杰明*富兰克林将寻求建议视为一种奉承,有一条赢得朋友的基本原则:诉诸他们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持续地向他们寻求建议,他们就会因为你的判断力和智慧而欣赏你。
8、无论人们的交际风格是什么,他们都喜欢有人向他们寻求建议。给出建议可以让获取者感觉自己很重要,并且让付出者感觉自己对别人有帮助。
9、只有发自真心的寻求建议,才会有效。
10、无私的付出是一种病理性的利他:一种对于他人的不健康的关注,会损害自己的需求,这样的付出者在努力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伤害了他们自己。
11、自利和利他是各自独立的动机,可以同时拥有这两种动机。
12、成功的付出者可以说是:“利他且自利的”:他们关心他人的利益,但同时也有雄心勃勃的目标,努力推进自己的利益。
13、情境的改变让能量得以更新。
14、健康的人在一些情况下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探索在别人身上发生了什么,之后再重新回到自己身上。
15、把付出行为集中起来,属于一种利他且自利的策略。
16、利他且自利的付出:你自己选择帮助谁,这可以改善你的情绪,让你从中受益。付出实际上会激活我们大脑中负责奖赏和意义的中枢,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利益行事时,它们会给我们传送愉悦和目标的信号。
17、在慷慨的针锋相对策略中,规则是“从不忘记一个好的回合,但有时要忘记一个不好的回合”。你以合作作为开始,并继续合作,直到对手表现出竞争态势。当对方竞争时,慷慨的针锋相对一般不会总是用竞争来回应,而是仅在2/3的情况下竞争,剩下1/3的情况里则用合作来回应背叛。
18、改变人们的行为,然后他们的态度经常会跟着发生改变。
回应 2018-11-29 11:32:11
论坛 · · · · · ·
ZY | 来自[已注销] | 2020-08-16 01:32:13 | |
请问大家从哪买的?我全网都找不到 | 来自psyduck | 4 回应 | 2020-08-16 01:32:03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Viking Adult (2013)8.2分 293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8)7.4分 385人读过
-
平安文化 (2013)8.7分 2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心理书单:踢开心理学的门 (keledoll)
- 欣频老师创意书单 (蓝蓝的紫)
- 【千熊书单2020】给奋进者的52本必读书单 (howie.serious)
- 多读书,多思考 (鸟川芥NECHOJI)
- 购书单 (那莎)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JoyceCheng 2019-06-04 16:46:50
去年读过,忘了标注。最成功的人是付出者,最失败的人还是付出者,根据做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原则,付出者就不可能是一个单一的概念。
1 有用 游艺 2017-08-17 07:01:08
休眠关系;无私的付出者具有较高的利他和较低的利己。他们会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不顾自己的需求,并因此付出代价;成功的付出者更有雄心壮志,会产生一种“涟漪效应”,让他们身边的人也更容易成功;担心别人认为自己软弱或是幼稚,让许多人努力平衡付出和获取的比例,忽略自己更高尚的本能
0 有用 蔡赫敏 2019-04-24 17:13:15
2019/4/24 完成第1章~第4章,第7章。 Briefly, two general ways of giving is to help feedback and to help recommend.
2 有用 段段 2017-11-16 12:27:19
看似令人厌烦的成功学书,其实是一本鸡汤书,但我喜欢看。社交风格:获得者、付出者、中间人,最容易成功和最容易失败的都是付出者,付出者不是单纯的付出,他们创造价值,带领团队成功
5 有用 dvdv 2016-02-15 20:56:11
被本书的中文译名误导了几年一直不愿意翻开,实际上讲的东西还是有些意思的。英文名叫《give and take》,付出者和获取者和互利者三种人格的分析,侧重给付出者讲处世与成功方法论。几件事挺有意思,比如提醒内心愧疚者,在为利益谈判时可以想象自己为第三方利益代言,就能理直气壮很多。
0 有用 豆友183390750 2022-06-05 22:45:52
2022.6.5全书都是不知道真实还是编造的企业家例子。 赶紧“抓”掉,生怕跌价(抠鼻)。
0 有用 Katherine景 2022-06-05 16:08:53
听书: 创造价值,创造新关系,利他有利己的才是成功的付出。
0 有用 胖胖软软甜甜 2022-05-28 10:49:21
20220528得到听书:利他又利己的付出者
0 有用 zarathustra 2022-05-01 20:35:24
用一百个例子,说明一个道理,就可以是一本书。了吗?!!
0 有用 象哥 2022-04-22 17:34:43
确实跟大家说的,名字翻译的不好。开始的时候,确实思考过自己作为付出者,是不是对的。后来发现作者想教我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的付出者。及有目标,有目的,看对象,要长期或者短期回报,的一个精致付出者。当我合上书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本书,就是讲了一个《三个和尚》的故事。瞬间感觉也就不过如此,还不如动画来的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