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 短评

热门
  • 67 吃书人 2016-01-06 10:40:53

    “死亡中有着拥抱”—— 书里最喜欢的是赛普莫蒂斯与雷齐娅的片段

  • 48 爬行钢炮 2016-05-25 23:06:40

    浓缩了的一个女人的一天,她的情绪随着大本钟不断起伏。她回忆起旧爱、感怀当下、评论邻居,一切都是时间在绵延中悄然无声的雕刻。正如她写的“现在死去是最快乐的,没什么可惜”。伍尔夫热爱眼下的生活,但也害怕。尽管一次次告诫自己“不要再怕炎炎骄阳,不要害怕寒冬肆虐”,可最终还是因为对生活过于认真而走向毁灭。妙人啊!

  • 44 mereth 2016-05-14 05:17:30

    我会变成意识流一生黑吧...

  • 28 阿伦 2015-08-01 21:32:29

    小说琐碎地就像生活

  • 21 明明 2016-01-07 20:41:34

    她插了一把小刀在时间逶迤曳地的裙摆上——看啊,她把生活抓住啦。

  • 20 Saer 2017-07-02 14:17:04

    很困惑,可能我对情结的依赖太严重。读这本书我全程处于一种真空失意状态。如果现在有人问我这本书讲了什么,我一定一句话都答不出来。这也是伍尔夫牛的地方,就是不要那些唾手可得的东西,就是要用细节、琐碎、一帧一帧的感受填满一本书。如同点彩。

  • 16 2016-08-10 15:05:31

    年纪很小的时候以“女孩”的角度看过一次,觉得“没有故事啊”,最近又看了一次,发现自己是“女人”了。

  • 14 方土 2017-07-12 09:59:24

    你要一个人去面对生活里的时时刻刻。

  • 17 楚腰纤细掌中轻 2019-03-19 23:45:23

    如果说陀斯妥耶夫斯基是“意识流”的先祖,那么本书提供了一点佐证:内心独白汹涌、个人进阶困顿。达洛维夫人躯壳坚硬,思绪却是绕指柔,像是多部式闪回,一日之间,爱与挣扎。但是她身上有个缺口,被平行世界的塞普蒂默斯一击而中,是交汇、是顿醒,她看见生命的徒劳。所以妮可.基德曼走入不可逆流的河、艾德.哈里斯凭窗一跃、朱丽安.摩尔颓潮泛起(《时时刻刻》)。文学是能让人通往时间线尽头的魔镜,而伍尔芙作为女权主义者,她只能站在陀氏的反面,他们踏进的不是同一条河流。

  • 10 LittleAirport 2017-07-16 14:09:43

    野地里的一只小鹿,林间空地上的月光,内心感受到的世界。

  • 9 王看山 2016-01-26 13:02:22

    装帧不错。译笔还行。粗看之下还是有些错误,按照1925年版的应该是she put on her hat,但p183翻译成了“他”,如果有人做叙述视角参考了这本书而没有看原版的话,那就呵呵啦。

  • 13 sallyRun. 2016-07-06 20:10:23

    开头:达洛维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结尾:因为她就在眼前。

  • 7 夏川南 2015-12-10 17:19:12

    注定看不了意识流。

  • 11 巴塔森梨 2019-10-10 00:23:25

    深刻而绝望的诗意,像神游时的意识,漫无目的地滑过一切,不曾真实地停留,却又带走了许多漫漫然的遐思,犹如一个个悠长的迷梦。达洛维夫人的痛苦源自她灵魂的分裂,源自她在自我麻痹的背后顿悟出生命的荒谬与徒劳,于是塞普蒂莫斯的自杀于她仿佛闪电一击,拥有不同人生的两个灵魂从此有了某种重叠,他是她的镜子,在那一瞬间她从中瞥见了她灵魂里的真谛,既是她撕开面具后绚烂的幻灭,亦是她生命里被掩藏的缺口。最美妙的地方,是读完后对每个人物都像老朋友一般熟悉。他们的爱恨与执着,他们的欢欣与困苦,他们所拥有的对往事的追忆,细细碎碎,朦朦胧胧。回望着一生,所有的华彩都灰飞烟灭,所有热烈或淡然的情感都变成了另一种执着,眼前是白茫茫的大道,所有走马观花的蛛丝马迹却都在回想中熊熊燃烧。

  • 9 慕永 2015-10-06 20:26:05

    如流水,如刻刀。伍尔夫对社会批评的力度,并不比其他作家要弱。

  • 3 陆钓雪de飘飘 2024-06-12 22:17:49 山东

    伍尔夫席海浪而坐。伍尔夫看似中立而乔伊斯、普鲁斯特各有所偏,但实际上伍尔夫宇宙里每一个人都是一小个伍尔夫的器官,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昆德拉一样,而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偏旁里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就像托尔斯泰与巴尔扎克一样。

  • 6 Desert 2018-11-10 18:28:42

    我喜欢达洛维和萨利那段,bloomsbury地区真的有魔力。萨莉是那种热情惹人喜欢的姑娘。赛普蒂默斯和雷西娅在做帽子时的温馨片刻也让人感动,什么也无法将我与所爱之人分离。最后皮特对待克拉丽莎不自知的念念不忘也让人动容,这令人厌倦的宴会,是什么令人激动恐惧狂喜,她就在眼前。关于伦敦的各种地名太有代入感了。

  • 8 enough 2016-11-29 10:23:38

    这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本意识流的作品。把人的内心揭露的如此细腻,英国王室、贵族、上层阶级、下层阶级对上层阶级的批判、战争对人的摧残。富人做作孤独,穷人嫉妒的穷酸。最终描述了一个人与人的故事。我们都不是互相了解的,即使最亲密的关系。

  • 4 Frida 2017-03-06 10:07:52

    对伍尔夫的喜爱真的是非常私人的

  • 6 @和月 2017-07-13 16:00:09

    每一次意识的游走都是一个人灵魂的展开,达洛维夫人短短的12个小时,却像宇宙一样广袤。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