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套装共4册)》的原文摘录

  • 此辈并非神经过敏。从各种事实来看,假如罗斯福果真是又一个胡佛,美国势必步拉美七国的后尘,政府将为大萧条的难民所推翻。工商界有些巨头相信革命就在眼前,查尔斯·施瓦布是其中的一个。这位哈佛大学商业学院院长说:“资本主义正在经受考验,西方文明前途如何,取决于这次考验的结果。 (查看原文)
    如林 2017-01-10 00:18:55
    —— 引自第142页
  • 甚至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都在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并且写道:“为了要革命,也许参加共产党是必要的。 (查看原文)
    如林 2017-01-10 00:20:33
    —— 引自第143页
  • “规模最大、最美好的革命,现在已经在全国各地露头了。”美国农业服务社联合会主席爱德华·A·奥尼尔三世还补充说:“除非给美国农民想点办法,不然的话,不出一年,农村就要闹起革命来的。” (查看原文)
    如林 2017-01-10 00:32:57
    —— 引自第152页
  • 但是另一方面,她得顺从丈夫的意旨,因为在举行婚礼时她已发誓要“爱他, 尊敬他,服从他”了。她在众人前一举一动都要规规矩矩。中产阶级的妇女不能在街上抽烟,不能满头都是卷头发的夹子就出去见客;手提包里可以放个带镜子的小粉盒,装些化妆品,可是只能在无人处或者女厕所里才好拿出来用;不能破口骂人,也不能讲下流笑话。 (查看原文)
    如林 2017-01-10 00:36:00
    —— 引自第158页
  • 大萧条时期,家庭里的娱乐活动反而增加了。据匹兹堡市调查一百多个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家庭的结果,大多数家里都有了更多的娱乐活动: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 (查看原文)
    如林 2017-01-10 00:37:57
    —— 引自第161页
  • 根据在纽约小学生中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他最受欢迎,上帝其次,得票远不如他。美国人民确实感到,罗斯福把他们看做自己的朋友。当时总共有41 首流行歌曲是歌颂他的。 (查看原文)
    如林 2017-01-14 09:57:16
    —— 引自第210页
  • “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说,‘好哇,火到底点着啦!’” (查看原文)
    如林 2017-01-14 09:58:34
    —— 引自第193页
  • 最好的情况下,母亲可以让孩子多过几年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之后他们也必须要面对现实。如果母亲没有培养孩子们坚强的品格,反而任由他们懦弱,无法应对艰难,那他们将付出痛苦的代价。 (查看原文)
    盘盘纸 2017-02-17 15:18:01
    —— 引自第86页
  • 对于那些站在分水岭左边的觉醒的年轻理想家来说,似乎世间再没有什么是神圣的:美国国旗、上帝、母性、知识、荣誉、谦虚、忠贞,甚至简单的诚实。……中产阶级青少年的父辈们曾经遵守的童子军誓言到了他们这里完全失去了效力:他们立志做到不可信任、不忠诚、不助人、不礼貌、不友好、不服从、不节约、懦弱、卑鄙和傲慢无礼。 (查看原文)
    Chole_Ma 2017-10-26 11:14:01
    —— 引自第387页
  • 时任商务部长的胡佛一心只关注生产力,却毫不关心缺乏购买力的危险。“ (查看原文)
    tiny大羊羊 2017-10-28 22:32:44
    —— 引自第41页
  • 沃尔特 李普曼想削剪国会权力,赋予总统一切权力。他说:“危险不是我们将失去自由,而是我们将无法快速和全面的行动。”共和党参议员戴维 A里德直言不讳的说:“如果这个国家什么时候需要一个独裁者,那么就是现在。” (查看原文)
    cherub 2018-08-11 17:43:16
    —— 引自第1页
  • 德军进入印度也只是时间问题,在那里,他们将与从东线迅速推进的日军会和。像希特勒一样,东条英机似乎也势不可当。 (查看原文)
    光悅 2019-12-15 21:42:51
    —— 引自第5页
  • 没人能拯救马来西亚了。敌军前进速度加快,离奇的谣言四起——小日本是“猿人”,像人猿泰山一样在树林间荡来荡去(实际上,日军骑自行车行军)。与此同时,丘吉尔惊恐地获悉,新加坡的大炮只能朝向大海,无法调转炮口瞄准日军。 (查看原文)
    光悅 2019-12-15 21:42:51
    —— 引自第6页
  • 除非天皇亲口下令,否则日本人绝不会投降。即便裕仁天皇下令,还是有顽固分子躲进山洞,拒绝投降。有人在山洞里待到20世纪50年代,甚至更久。日军认为被俘虏是屈辱的,有人随身携带自杀手枪,弹夹中只有一发子弹。“二战”中期,眼见大势已去,军官会召集属下进行自杀式冲锋。没有步枪,就用棍棒代替;不能走路,就拿一颗手榴弹或地雷,与敌人同归于尽。没人能够幸免。塞班岛的日军司令年事已高,无法自行了断,就命令他的副官开枪将他射杀。也是在塞班岛,几个5岁左右的儿童围成一圈,互相投递手榴弹,直至共赴黄泉。 (查看原文)
    光悅 2019-12-15 21:42:51
    —— 引自第11页
  • 1944年……这种火焰喷射器由哈佛大学化学家联合标准石油公司技术人员研发,是肥皂粉和汽油的混合物,被称为凝固汽油弹。 (查看原文)
    光悅 2019-12-15 21:42:51
    —— 引自第30页
  • 同“二代”并肩作战过的人,明白驱使日裔士兵奋勇作战的背后原因。日裔士兵相信,当加利福尼亚州人听说他们在战争中取得的功绩以后,对他们家人的态度能有所好转,同时希望“一代”能够重获战前所拥有的财产,但这只是奢望。日裔美国人的家园、农场、产业都被加利福尼亚州百人霸占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赫斯特报系的支持下,把属于日裔美国人的财产据为己有。 (查看原文)
    光悅 2019-12-18 21:24:51
    —— 引自第57页
  • 1945年的日本在物理学理论和科技方面并不先进,所以他们争论说:既然日本人自己不可能制造出这样的武器,美国人就不该用这样的武器攻击他们。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把政治和物理提升到了科学治国的高度。 (查看原文)
    光悅 2019-12-23 19:15:48
    —— 引自第112页
  • 不过,太平洋战争伤亡惨重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作战策略的突然转变。这些善于海陆两栖同时进攻的日本人已经转为巩固防御。 (查看原文)
    光悅 2019-12-23 19:15:48
    —— 引自第117页
  • 尽管如此,斯大林毕竟还是老于世故的。他秘密同意加入抗日联盟,但条件是苏联能够得到在中国东北的一些特权(特别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的一般利益)、千岛群岛、库页岛的一半(日本北部的另外一个岛屿)、朝鲜的占领区、大国在联合国的否决权等。还有另外一项秘密协议,其中包括同意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取得联合国的席位,这在美国国内引起不小的争议。此外,英美两国还同意承认外蒙古独立。 (查看原文)
    光悅 2019-12-23 19:15:48
    —— 引自第126页
  • 这里有个难懂的语义问题,但要想理解战后的国际政治,必须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当时,“世界”、“自由世界”,甚至“联合国”都还不是全球性的概念。直到1947年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那篇著名的演讲,发起以其名字命名的计划时,还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其演讲中的“世界”仅限于北美、西欧以及它们的盟国和属国。那时还没有“第三世界”或类似的概念。 (查看原文)
    光悅 2019-12-29 22:47:14
    —— 引自第2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