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套装共4册)》的原文摘录

  • 任职之初的尼克松是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的。“史上最伟大的人是带来和平的人。”他在就职演讲中表示自己并不是只谈及越南问题,“我们物质富裕但精神贫瘠,准确无误地探访月球,在地球上却不得安生…我们支离破碎、不够团结。周围都是望充实的空虚生命。我们有很多事要做,却指望別人主动。心灵出现危机,只能从心灵层面寻找解决办法。要找到办法,我们只需审视内心…只有停止大吼大叫,只有平心静气地交谈,能在交流中互相学习。至于政府,自会尽责认真倾听” (查看原文)
    童话牧场 2021-02-21 19:58:05
    —— 引自章节:第三十四章 沉默大多数的崛起
  • 美国的队员们对此欣喜不已。和队友们商量后,考恩说道:“用毛主席的话说,我可能点燃了能够燎原的星星之火。”中国乒球代表团秘书长宋中的正式邀请函随后送到。华盛顿方面没有异议;几星期前,美国国务院刚取消了对其公民赴中国旅游的所有限制。包括乒乓球运动员在内的所有当事人都知道这两件事定有关联。这被普遍视为中美改善关系的第一步,表现了中国的新自信。中国经历了三年激烈的权力斗争,即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最后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两年前的获胜告终。7名西方记者获准进入中国进行全程报道,很明显,世界将要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中国正效仿苏联,以运动为名行外交之实。一夜之间,乓球这项运动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甚至连尼克松总统都告诉属下:“在法学院读书时,我乒乓球就打得不错,其实很厉害呢。”莫斯科方面对此颇为不满,克里姆林宫说中国对美国的这项提议“不合原则”。 (查看原文)
    童话牧场 2021-02-25 20:43:01
    —— 引自章节:第三十六章 美利坚“分裂”国
  • 但一切并非尽如人意,中东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尼克松希望苏联劝诫河内停火,也遭到拒绝。勃列日涅夫迫切希望签署贸易协定,但美方说有待商榷。“二战”期间苏联对美国的100。8亿美元债务问题也悬而未决。苏方提议归还3亿,但尼克松坚持要8亿,所有折中手段都未获成功。然而,会谈仍有收获。建立了12项大国外交原则,这是国际法方面的一大突破。基辛格说:“路线图已经设计出来了我们会据此前行吗?我不知道,这并非必然。”除非所有商谈宣告失败,否则上述原则仍具有广泛意义。条约可能体现两国政府体制的差异,但不必发起意识形态层面的圣战。在即将举行的欧洲安全会议上,苏联将突破亚洲界限,改善与欧洲的关系。贸易与技术会继续成为两个超级力量的共同话题。此前普遍预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政治的主流是多极化的分裂局面,但事实说明互相体谅、达成致才是真正主流。在很大程度上,冷战结東归功于这位美国总统,尽管他曾是冷战最衷心的拥护者。 (查看原文)
    童话牧场 2021-02-25 22:32:31
    —— 引自章节:第三十七章 自尊丧尽
  • 堪萨斯州州长兰登宣布:“即使接受一个国家独裁者的铁腕治理,也比使国家瘫痪中风好得多。” (查看原文)
    天若有情 2021-09-19 11:05:45
    —— 引自章节:第一章 世事维艰
  • 但光荣二字实在无从说起,基辛格很明白这一点,在向报界发表的,经过深思的简单谈话中,他说:“到现在,看来已经很清楚,在这场战争中,谁也不能说只有他痛苦,或者说只有他最有远见。”他根本没有提什么光荣,或英勇,或荣誉或任何与这场冲突毫不相干的有关武功的辞藻。他说“在医治印度支那的创伤的同时,我们可以着手医治美国的创伤。” (查看原文)
    Orlando... 2021-11-18 20:28:05
    —— 引自章节:第三十七章 自尊丧尽
  • 正午12点,国会钟声准时响起,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终于成为美国第32任总统 他没有戴帽,也没披外套,昂首挺胸,跟着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查尔斯・埃文斯・休斯宣读誓词。他拿着家传的具有300年历史的《圣经》,翻到《哥林多前书》第13章念道: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 他走向讲台,不为掌声所扰,从口袋里摸出上个星期日于海德公园住所书房写下的笔记。这些话源自罗斯福的内心,没有半句借鉴: 首先,让我们坚定信念,相信我们唯一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无以名状、未加思索、没有理由的恐惧会麻木我们的思想,阻碍我们进步。 通过广播,罗斯福的演讲在受苦的美国各处响起,传到血汗工厂和破败旅馆,传到“胡佛村”收容所和流浪汉栖息地,传到耕耘贫瘠土地的农户耳中,传到寒风中瑟缩在工厂门口的工人耳中 我会让国会拿出仅有的一件应对危机的式器,那就是广泛的行政权。这一权要强大得如同我们正面对外敌入侵。 赫伯特・胡佛瘫倒在座位上,凝视着自己的脚。听着广播,在隔出的三层房屋里,饥饿的孩子抬起了头;在地方政府大楼前,准备斗争的农民抬起了头;缝补破衣的主妇抬起了头。空气里有种神奇的カ量。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市的威尔・罗杰斯在打字机上打出这样一句话:“就算罗斯福把国会大楼烧了,我们也会大声欢呼‘好啊,我们终于把火点着啦’。” 美国人民并未气馁。危急时刻,他们的要求是,希望政府采取直截了当、迅猛有力的行动。他们愿意接受领导并遵守纪律、听从调配。他们让我领受了这一使命,为他们实现愿望。基于这种精神,我接受了任命。 (查看原文)
    柯基宝宝蛋挞 2021-12-01 14:48:52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罗斯福
  • 库格林神父建造的这个帝国,从操纵媒体的角度看,纯属他的个人功绩。他利用了美国鲜为人知的民族性:美国人的天真、对简单解决方案的湯望、爱好参加团队的情结、喜欢收集华而不实的东西的本性。如果神父再晚三十几年出生,他会成为一个出色的脱口秀主持人或者麦迪逊大道上一位杰出的业务代表,因为他天生就是一个推销员。无论推销什么,他都是一个能手,可他偏偏选择了推销仇恨。 (查看原文)
    柯基宝宝蛋挞 2021-12-01 14:48:52
    —— 引自章节:第三章 骚乱
  • “垮掉的一代”的作者在年龄上属于摇曳舞的一代,但他们自认为已经不是了。作为社会预言家,他们提倡自发表现、旅行、东方神秘主义、唱民歌、弹吉他、跳蓝调、各种各样的性行为和他们所谓的美国梦。其中一些人成了社会名人。最著名的是……杰克·路易·凯鲁亚克。一些评论家认为他与其他复兴时代的作家一样消极,他反驳了这样的说法。他认为他们本质上是积极的。 (查看原文)
    地平线之梦 2023-05-08 13:01:26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章 主席先生,主席先生
  • 他写出《在路上》只用了三个星期。杜鲁门·卡波特评价道:“这完全不是写作,而是简单地把字打出来罢了!”但是他把人们想听到的东西说了出来,所以卖出50万册。书中谈情说爱的部分单调乏味,人物的眼界也十分浅显。他们在国内兜兜转转,却好像没有达到任何目的,什么也没有找到,甚至连自我也没有找到。也许这就是重点。起码凯鲁亚克笔下的人物睁开了眼睛去寻找,而不是任由已拥有的物质将他们包围。“垮掉的一代”是真诚的,他们对那一时期毫无生气的说法不满。 (查看原文)
    地平线之梦 2023-05-08 13:01:26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章 主席先生,主席先生
  • 从20年后来看,这场运动唯一的奇怪之处,就是它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社会争论。它从来不是革命性的运动,这些作家们都是唯唯诺诺的吟游诗人,而非社会秩序的挑战者。……“垮掉的一代”并不是好斗派,要是以为他们会向五角大楼游行示威或向国民警卫队投掷石块,那是荒谬可笑的。要是说他们有什么类似游行示威的行为的话,顶多就是金斯伯格背着一块标牌,写着“抽大麻”而已。 但对当时的习俗而言,这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抽大麻被视为是坏到难以想象的事,而且“垮掉的一代”还满嘴粗话,甚至在公共场合也是如此。那不是一个宽容的时代,奇风异俗会遭来指指点点。……男的传咔叽裤、拖鞋、留胡子,女的则一头蓬乱的头发,穿黑色、长袖、高领的紧身服装。……据说他们打地铺,周围堆满了不健康的书和唱片。他们从不打扫卫生,也不整理床铺,甚至没有像样的被子。据说他们一丝不挂地躺在床垫上,甚至有时没结婚就在暗中干起见不得人的勾当,有的还提倡未婚先孕。 艾森豪威尔的美国被他们弄得大吃一惊。……其实在这一切胡闹声中,充其量不过是有几个浪漫主义的诗人躲避主流生活。他们是个人主义者,从这个意义上,他们自称真正的美国人。他们只渴望远离大众,他们追求永恒的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正如《在路上》中所说的: “他们疯疯癫癫地沿着大街跳舞,我随后蹒跚而行,正如我一生都跟着我感兴趣的人。因为我只喜欢疯狂的人,他们疯狂地生活、说话、要人拯救,同时又渴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会打哈欠或谈论普通的事,而是像那些光怪离奇的黄色烟花一样燃烧、燃烧、燃烧,爆炸出蜘蛛样的形状,与群星交织。在它的中间,你会看见蓝色火芯突然出现,每个人都高喊‘哇哦!’” (查看原文)
    地平线之梦 2023-05-08 13:01:26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章 主席先生,主席先生
<前页 1 2 ... 3 4 5 6 7 8 9 10 11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