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怨恨理论视界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 短评

热门
  • 0 ⚓️ 2015-02-02 22:32:18

    于古今中西怨恨体验与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并界定“新怨恨”理论自有其独特的学术综合价值。所谓中国现代小说怨恨体验的五大模式(反抗传统弊端与现代陷阱、建构现代完美文化、回瞥传统淳朴和谐、革命征途与知识分子无能为力),应是远承王先生清末民初现代性体验四种模式(惊羡、感愤、回瞥、断零)的“接着说”。从季札“怨而不言”、孔子“兴观群怨”一直到刘鹗“哭泣”与梁启超“熏浸刺提”的理论梳理可为后学省去不少爬梳,但著者在舍勒“怨恨”(Reseentiment)理论的影响下,似乎并未严格区分“怨”与“恨”的不同。行文中固然有“愤不发而生怨,怨积久而生恨”的清醒,却在标题中过于青睐“怨A,恨B”式的概括以致成瘾。其文本效果恰可借书中对郁达夫小说的评语“怨声载道,恨满书中,甚至很多情况下是句句皆怨言,声声皆怀恨”

  • 0 小倩不是鬼 2023-06-07 23:20:25 湖南

    花架子,完全是用自己的话套作家作品,看完对“怨”“恨”过敏了。。不过框架还不错

<< 首页 < 前页 后页 >